方案

麻风病治疗方案

时间:2023-01-08 16:03:44 方案 我要投稿

麻风病治疗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麻风病治疗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麻风病治疗方案

麻风病治疗方案1

  为加速消除麻风病传染源,强化病例发现、畸残预防和病例康复,保障我县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早期发现麻风病例,及时控制传染源,减少畸残,降低社会歧视。

  (二)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减少麻风病的漏诊,减轻患者辗转诊治的医疗负担。

  (三)建立健全麻风病症状监测网络,促进防治有效结合。

  二、症状监测定义及范围

  麻风病症状监测是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具有麻风病可疑症状或体征者进行登记、报告、转诊、排查,促进麻风病例早期发现、控制传染源、减少畸残发生、降低社会歧视的措施和策略。需要开展监测的麻风病可疑症状包括:

  (一)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三月以上);

  (二)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

  (三)眉毛稀疏脱落,酒醉样面容;

  (四)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

  (五)水肿性红斑损害、结节性红斑损害;

  (六)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七)手或足发生反复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

  (八)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垂足。

  三、可疑症状者转诊

  (一)医疗机构转诊

  各镇卫生院分管院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卫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麻风病防治专干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皮肤科、神经科或其他相关接诊医生负责在就诊患者中甄别麻风可疑病例并负责《麻风病症状监测报告卡》(附录1)的填写和转诊工作,公卫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负责《麻风病症状监测报告卡》(附录1)的收集和报告。

  1.转诊对象

  符合《紫阳县麻风病症状监测方案》中罗列的需要监测的8条麻风病可疑症状中任意一条或一条以上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作为可疑症状病例报告,并向安康疗养院转诊,同时报县疾控中心。

  2.转诊程序

  (1)填写转诊单:对需转诊的可疑症状病例,医疗卫生机构应填写《麻风病症状监测报告卡》(附录1)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一份一周内报至县疾控中心;一份由转诊患者携带至安康疗养院复诊。

  (2)转诊前健康教育及转诊: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医生要对监测对象讲解转诊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见附件),并嘱咐其尽快到安康疗养院就诊。

  (3)公卫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每天负责收集本院的“转诊单”,及时核对转诊对象相关信息,尤其是联系信息不详的,要督促转诊医生及时更正,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二)可疑症状者排查和复查

  县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的可疑症状者进行排查,并将排查结果一周内反馈给转诊单位。对不能排除的麻风疑似病例,县疾控中心应联系安康疗养院对其进行复查。对已确诊的麻风病例,由安康疗养院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纳入患者管理。安康疗养院在一周内将复查的结果经县疾控中心反馈给原转诊单位。

  四、监测对象追踪

  县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对全县的'可疑症状者开展追踪工作。

  1.县疾控中心接到各单位报告的转诊单后,在监测对象一月内未到位就诊时应通过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主动追踪。

  2.县疾控中心在一月内未接到安康疗养院复查反馈,且经与安康疗养院联系,结果为疑似病例未能及时主动到位的,县疾控中心应进行主动追踪。

  五、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

  县疾控中心与各单位开展核对转诊单工作,每季度1次。安康疗养院或县疾控中心进行可疑症状者排查后,应及时完善《麻风病症状监测报告卡》(附录1),在完成追踪后一个月内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进行报告,填写《麻风病症状监测登记表》(附录2),并及时对每季度全县的麻风病症状监测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填写《麻风病症状监测季报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录3-1),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资料管理,规范保存,切实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未经县卫健局许可,不得泄露相关数据和资料。

  六、主要工作指标及完成时间

  (一)麻风病可疑线索报告率

  是指年度实际上报可疑症状病例数占下达可疑症状任务总数的百分比。麻风病可疑症状报告率=(实际报告数/下达可疑症状任务总数)×100%。

  注:各镇卫生院任务总数详见附录4。

  (二)麻风病症状监测完成时间

  20xx年12月15日前完成转诊上报等工作任务。

  (三)现场核查率

  是指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对各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的监测对象进行现场核查数占转诊的监测对象总数的百分比。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核查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核查的监测对象数/转诊的监测对象总数)×100%

  (四)评分标准

  优:≥90%;良:80~89%;中:70~79%;差:<70%。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县卫健局负责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组建麻风病症状监测系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开展监测对象的复核、追踪、反馈等。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就诊人群中监测对象的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对本机构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配合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对监测对象的追踪和排查等工作。

  (二)做好相关人员培训,确保症状监测取得实效。为确保麻风病症状监测取得实效,县疾控中心负责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各镇卫生院负责院内及村医麻风病防治培训,培训作为麻风病防治业务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要组织相关临床诊疗科室医务人员及村医开展学习培训,达到从中发现早期麻风病例、消除麻风传染源降低麻风发病的目标。

  (三)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要利用麻风病防治宣传日并结合其他宣传日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麻风病防治知晓率。

  (四)强化督导检查。县卫健局将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纳入麻风病防治工作考核评估内容,县疾控中心组织对各单位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开展督导,及时整改存在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麻风病治疗方案2

  一、活动主题

  xxxx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推进防控措施的落实。各地要增强对消除麻风病危害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根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要求,结合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本地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结合本地疫情,分类施策,通过开展集中消除麻风行动、线索调查、接触者检查及皮肤科门诊病例筛查等手段,加大发现力度,特别是对流动返乡的麻风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检查。加强患者规范化管理和随访,落实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各项措施。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联动机制,要对区域性麻风病防治机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优化麻风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麻风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注重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以确保麻风病防治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各地要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为契机,围绕活动主题,制订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消除歧视和偏见。要针对流动返乡人员、麻风病密切接触者和来自麻风病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提高重点人群定期体检的防护意识;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前组织系列宣传活动,掀起麻风病防治宣传高潮。要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时代典范。

  (三)精准关爱麻风病受累者。各级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和春节期间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精准关爱麻风病院(村)和社会上麻风病受累者,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麻风病受累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及时进行不良反应的处置,发放护理包、防护鞋等防护用具;民政部门要做好对符合条件受累者的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残联要将麻风病畸残者及时纳入管理范围,为畸残者配置辅助用具和开展康复训练;红十字会要为生活困难的'受累者和畸残者提供救助和关爱,为受累者最大限度恢复健康、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让受累者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于居家生活难以自理的重症残疾麻风受累者,有自愿入住麻风康复村的人员,各地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收容服务、体现社会主义人道关怀。

  四、活动组织

  市重传办主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残联、市红会协办,市疾控中心承办。邀请市级宣传、财政、人社、教育、文广新、扶贫移民、妇联等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现场慰问活动。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宣传活动

  1、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优势、新媒体平台通过开设宣传专题,播放、刊登麻风病公益广告、防治知识,宣传报道相关活动,扩大、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面,提高大众防治知识知晓率,进一步倡导关注麻风、消除危害的宣传氛围,报道麻风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活动期间,指派记者参加相关活动。广元日(晚)报、广元广播电视台及相关微信、网站等媒体平台制作不少于3条麻风防治相关宣传信息。(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协办部门: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疾控中心)

  2、街头宣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展板、发放宣传资料、LED屏、更新宣传栏、网站等形式在所在城区、场镇等地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1月25日上午,在院门口或附近设置义诊点开展相关义诊和宣传。(牵头部门产:市卫生计生委,协作部门:市、县区直属医疗卫生单位)

  3、重点人群宣传。各地结合春节农民工返乡之际,开展以麻风病、艾滋病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增强流动人群的防病治病意识。(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协办部门:市交通运输局、广元机场、广元火车站,参加机构: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时间及地点:1月下旬—2月上旬;宣传地点:广元火车站、南河汽车站、上西汽车站、广元机场;宣传形式: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市疾控中心具体负责相关对接工作)。

  (二)慰问麻风病康复者及现症病人活动。县区党政负责人、市重传委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探望慰问麻风病康复者及现症病人、麻风病防治一线工作人员,现场了解相关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市级慰问时间及地点:1月20日9:00—12:00,昭化康复敬老院(射箭乡)。参加部门:宣传、卫生、财政、人社、民政、文广新、扶贫移民、残联、红会、妇联负责人。集中出发地点:市卫生计生委大院集中乘车。车辆由市疾控中心负责落实,市级部门不带车)。

  市级另择时间慰问朝天区曾家康复院、青川县康复院和旺苍康复村。共计慰问60名麻风村居留老人,4名麻风工作人员。

  (三)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麻风病疫情,重点解决麻风村内麻风居留老人的`生活救助经费问题、安置公共食堂,聘请生活护理人员等事宜。(会议时间及地点:1月20日上午,会议地点设在昭化区康复员。参会人员:参加现场慰问部门负责人及昭化区相关部门和市、区两级疾控机构负责人、麻防人员)

  (四)完成康复村纪录片活动。组织媒体或专业的摄影人员到全市9个康复村进行实地拍摄,包括对每一位休养员身体情况、住宿环境、生活劳作情况、畸残情况。拍摄康复村总体情况,采访卫生行政、疾控中心、村医、村干部等相关人员,最终形成完整的记录片。(拍摄时间:20xx年1月—2月,后期制作时间3月)

  (五)表彰麻风病防治先进单位个人活动。我市结合麻风十年消除危害规划中期实施情况,针对开展较好的县区和个人进行表彰。(主办单位:市重传办、卫计委,时间:1月30日前完成麻防先进单位及个人申报工作,在2月底前完成表彰工作)

  六、工作要求

  市重传委成员单位、参与部门、机构应高度重视,将此次活动与“三下乡”、走基层、脱贫攻坚等活动紧密相结合,主动将改善麻风病康复者和病人生活质量的措施与部门职责相结合,认真组织配合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宣传形式多样。市卫生计生委要密切与相关部门、媒体的配合和相关宣传内容的支持,认真组织慰问活动,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做好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氛围营造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疗义诊工作,营造倡导关注健康、关爱病人的良好氛围。

  各牵头部门要注重对活动开展期间影像、文字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媒体宣传,报送动态信息。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于2月20日前将活动书面总结材料、影像资料报送市重传办。各县区重传办负责收集辖区内相关数据,及时报送《广元市20xx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相关数据统计表》。

  方案中涉及活动不在另行发文通知。

麻风病治疗方案3

  消除麻风病危害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实现的任务之一。20xx年是消除麻风危害十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力争年底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标准,今年与全市全州全省全国同步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根据《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及红河州20xx年工作任务指标要求,结合新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弥勒是历史麻风流行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xx年底,有记载的麻风病病例累计有781例,分布于全市12个乡镇、123个行政村、329个自然村。截止20xx年底,我市麻风病患病率为1.7/10万,近五年平均发病率8.52/10万,高于国家达标要求(患病率<1/10万、近五年平均发病率<0.5/10万),这与当前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健康扶贫工作的推进极不协调,与今年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强化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进行防控。

  二、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麻风病发病严重的地区防治工作力度,落实“以联合化疗为中心、发现病人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医疗与社会康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麻风患病率与发病率,确保我镇基本消除麻风病目标顺利实现。

  三、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1.最大限度早期发现麻风病患者,并及时给予联合化疗,减少患者畸残发生。

  2.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病防治水平。

  3.健全以市级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麻风病防治网络。

  4.提高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构建一个不恐麻、不歧麻、麻风病防治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5.围绕《弥勒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

  6.落实“早期发现病人为重点,以联合化疗为中心,以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医疗与社会康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具体目标

  1.举办镇、村委会(社区)防保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班,覆盖率达100%。

  2.开展大众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以自然村为单位,每个自然村至少粘贴1张宣传画(单),覆盖率达100%,入村入户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或宣传,覆盖率达95%。

  3.对现症病例及历年治愈者进行全面复查,复查率达100%。

  4.对现症病例及历年治愈者家属进行全面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

  5.深入开展消除麻风病危害筛查工作,对历史疫村,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社区)和村小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新哨中心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负责入村开展麻风病筛查,最大限度发现麻风病患者,筛查率达70%以上。

  6.对近五年报告新发麻风病人2例及20xx年有新发病人的重点疫村(详细名单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另行提供给镇卫生院),由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社区)和村小组负责发动组织村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新哨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开展一次重点人群筛查工作,筛查率达95%。

  7.在无病例报告的自然村10—65岁人群中开展口头调查,以自然村为单位,调查人数不得低于该人群的10%。

  8.开展麻风病可疑症状推介转诊,各村委会(社区)20xx年1月1日—12月31日可疑症状病例推介转诊数按照《弥勒市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方案》要求进行上报。

  9.对提供的可疑线索进行核实,复核率达100%。

  四、实施时间

  20xx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五、实施步骤

  (一)召开消除麻风危害工作启动会

  4月10日前,镇级组织召开消除麻风危害启动会,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二)业务技术培训

  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4月15日前,市级负责完成新哨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麻风病兼职人员及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镇级负责完成本院临床医生和门诊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结束分别开展效果评价。

  (三)健康教育与宣传

  4月15日至20日,镇人民政府统一在辖区范围内采取电视、广播、宣传单(册)、标语、宣传栏、入村入户组织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等方式宣传“麻风病可以治愈、畸残可以预防”的防治方针,使消除麻风危害家喻户晓。各级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及时就诊,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和偏见,倡导对麻风病患者关怀和支持,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患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宣传结束后,各村委会(社区)需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四)病例调查发现与治疗

  1.相关调查,4月20日至6月25日,对重点疫村和历史疫村开展村民筛查、非疫村调查、麻风病患者及接触者检查、线索报告、病例确诊与治疗等工作。

  2.可疑线索上报

  (1)经调查有麻风病早期临床表现或疑似麻风病症状者,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将线索信息上报新哨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新哨中心卫生院初步筛查后,上报市级专业技术指导组。

  (2)报病奖励。按照麻风病的8条可疑线索上报,每报告1条给予一定补助;所报告的可疑线索病人,经市级专业技术指导组初诊,州级专业技术指导组确诊为麻风病的,给予自己报病者或他人报病(互报)者适当奖励。

  3.病例确诊与治疗

  市级专业技术指导组抽派专业人员对可疑病人逐个开展免费检查,上报并经州级专业技术指导组确诊为麻风病患者的,给予免费治疗。

  (五)其他工作

  6月25日至年底,按照本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做好社会宣传、病例监测报告、病例管理治疗、关爱救助等麻风病防治工作。

  六、组织保障

  各村委会(社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消除麻风病危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消除麻风危害各项工作措施和任务的落实,坚决打赢消除麻风病危害攻坚战,着力维护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助推健康弥勒建设。

  (一)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定期监督评估。成立以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村委会(社区)、宣传办、新哨中心卫生院、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办、新哨派出所、社保中心、财政所等为成员的全镇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新哨中心卫生院,由李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年度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组织实施与日常工作的管理协调,定期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及考评、验收。

  (二)各村委会(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消除麻风危害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辖区内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的组织与督导检查,确保每项工作按时间进度和要求开展。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麻风病防治工作合力,积极推进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的实施。

  各村委会(社区)于20xx年6月30日前填写附件1—8报送镇级专业技术指导组办公室(新哨中心卫生院),联系人:李艳,联系电话:13408988508。

麻风病治疗方案4

  为有效控制大新县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切实保护人民健康,促进我县社会和谐发展。根据自治区卫计委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桂卫疾控〔20xx〕92号)和《大新县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新卫疾控〔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发现一例、治疗一例、关爱一例、消除传染源,控制疾病传播,减少麻风病畸残”的目标和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综合防治,努力消除麻风病危害。

  二、工作目标

  (一)麻风病联合化疗规则治疗率达到95%以上;

  (二)麻风病患者开始联合化疗后2年内新发生畸残者控制在10%以内;

  (三)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年检查率达到95%以上;

  (四)严重麻风病不良反应治疗率达到100%;

  (五)到20xx年年底,麻风病患者早期发现率(延迟期在2年以内,且无可见性畸残者)达到75%,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者控制在17%以内;

  (六)皮肤科及神经科等相关医疗卫生人员麻风病防治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

  (七)公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达到95%;

  (八)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率达到90%以上。

  三、领导小组

  组长:赵建雷县卫生计生局局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皮肤性病防治站,办公室主任由赵万宁站长兼任。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消除社会歧视。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为主旨,进一步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麻风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公众和密切接触者对麻风病的认识。引导和带动社会公众消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与歧视,为病人主动就医,配合治疗,尽快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麻风病防治技术水平。开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在诊疗过程中及时发现、提供麻风病可疑线索。

  (三)开展麻风病疫源地调查等多种形式,争取早期发现病人。

  1.疫点调查:按10年内活动的谭卜屯等20个疫源地调查。实检人数占应检人数的90%以上。

  2.线索调查:充分发动乡医、村医、村干、教师和群众堤供的麻风病可疑线索。计划对榄圩、宝圩、雷平等部份乡镇的自然村屯作线索调查:初查由乡村医生完成,皮防站负责复查。

  3.密切接触者调查:开展对近10年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调查,要求检查率95%以上。

  4.愈后监测:对近10年来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共25例,实施临床监测和细菌监测。

  5.门诊筛查:强化门诊筛查和检测,对疑似病例做好鉴别、筛查,杜绝漏诊。

  (四)乡(镇)卫生院及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职责。

  1.掌握本辖区麻风流行及防治工作情况(有档案材料)。

  2.负责本辖区麻风病人的管理及家属体检(每年一次),了解病人分布情况。

  3.协助和配合县皮防站专业医生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

  4.发现麻风病人及时上报县皮防站。

  5.负责指导和监督乡村医生开展麻防工作。

  6.承担本辖区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五)乡村医生麻风病防治职责。

  1.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

  2.每季度对本村巡视一次,每年在辖区内开展一次线索调查,收集可疑线索,及时上报乡(镇)卫生院或县皮防站的专管医生。

  3.发现患者出现麻风反应和毒性反应时,应作出相应处理,并在12小时内上报乡(镇)卫生院或县皮防站。

  五、加强对现症病人的规范治疗和管理

  (一)对新发现的麻风病患者,要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并及时给予规范的治疗。

  (二)预防和救治残疾病人。加强对现症病人的神经功能和麻风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风反应、神经炎等各种不良反应,防止新的畸残发生。

  (三)对符合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及时给予判愈。

  (四)资料管理,认真做好麻风防治数据,统计各类资料,整理归档和图表上墙更新工作,按时上报各类报表。认真做好麻防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六、经费来源

  每年中央和自治区划拨的重点(传染病)疾病防治项目经费。

麻风病治疗方案5

  1、化学药物

  (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

  2、免疫疗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麻风反应的治疗

  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药物等。

  4、并发症的处理

  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针对麻风病的治疗,我们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也许是一种;也许是好几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这里,我们温馨的提醒大家,因为麻风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及控制传染。

麻风病治疗方案6

  一、化学药物。

  (1)治疗麻风病首选的药物是氨苯矾,刚开始用的时候是每天50mg,四个星期后每天100mg,每个星期服六天,停一天,服药三个月后停药两个星期。

  (2)氯苯吩嗪可以有效的抑制麻风杆菌,同时还能抵抗麻风反应,每天用药100——200mg,口服。每个星期服六天药,停药一天,经常吃会使皮肤出现色素。

  (3)利神平治疗麻风杆菌效果很好,可以快速杀灭,每天口服450~600mg。

  二、联合化疗方案

  1、免疫疗法

  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现在正在研究,可以和联合化疗一起进行治疗。辅助治疗的`话可以选择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

  2、麻风反应的治疗

  适当的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物物等。

  3、并发症的处理

  如果麻风病患者出现了足底慢性溃疡,必须要及时治疗卫生清洁,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休息,如果严重则需要做扩创或是植皮手术。如果患者出现了畸形,必须要加强体育运动,可以做下理闻和针灸,必要时可以做矫形的手术。

  以上介绍了麻风病的治疗方法,现在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清楚了吧,麻风病的危害特别大,不仅仅是给患者,也影响着整个家庭,所以必须极时摆脱这个病,防止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影响,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发展来制订最好的治疗方法。

麻风病治疗方案7

  (一)治疗

  20世纪40年代初应用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证明有效后,使麻风病的治疗进入了化学治疗的年代。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又相继发现了数种有效的抗麻风药物。过去曾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期很长,后来陆续发现有耐药病例出现,而且耐药发生率在不断增加,说明单一药物治疗麻风病不够理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结核病化疗的经验和马耳他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multi—drug therapy,MDT)治疗麻风病的经验,于1982年推荐MDT方案治疗麻风病,使麻风病的治疗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入多种药物联合化疗,使麻风病的治疗期缩短了不少。联合化疗的药物通用的有3种,即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和氯法齐明(氯苯吩嗪)。麻风病的治疗除了麻风本病的治疗外,还有麻风病合并症的治疗。麻风病的合并症主要有麻风反应、麻风病溃疡和麻风病畸形。

  1、联合化疗药物

  (1)氨苯砜(4,4—diamino—diphenylsulfone,DDS):具有抑菌作用和微弱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在体内排泄缓慢,半衰期为10~50h,1次口服100mg后其抑菌作用可持续10天左右。在体内大部分从尿中排出。用标准剂量口服后在3~4个月即可杀灭99、9%的活菌。细菌指数(BI)每年平均下降约1个对数单位。由于疗效确实、价格低廉、耐受性良好和服用简便,长期以来氨苯砜(DDS)一直是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其副作用有:贫血、药疹、颗粒白细胞减少症、肝脏损害、急性中毒、精神障碍等。成人口服每次50mg,每天1~2次。

  (2)利福平(rifampicin,RFP):实验化疗研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服后2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血中有效浓度可维持8~12h,空腹服用可增加吸收。主要通过肝脏经胆汁排泄。每次口服600mg或1200mg在4天内即可杀灭99、9%的活菌。为联合化疗中的主要药物。细菌形态指数下降比氨苯砜(DDS)快。副作用有皮肤反应、胃肠道不适、肝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少见的'副作用有“流感”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一般成人连续疗法口服每次450~600mg,早晨1次空腹服下,用药后尿显淡粉红色。

  (3)氯法齐明(氯苯吩嗪):本药不仅具有抑制和杀灭麻风杆菌的作用,而且还有抗炎作用。制成微粒状胶囊口服,吸收率约为70%。其排泄极为缓慢,在人体中的半衰期至少为70天,近50%以原型从大便中排出。以常规剂量50~100mg/d口服,一般在治疗3个月左右麻风杆菌即丧失感染性。本药对ENL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治疗所需剂量为100~200mg/d,严重反应可增至300mg/d,有时氯法齐明(B 663)与泼尼松30~40mg/d联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可缓慢地减少至维持量。副作用有皮肤色素沉着、鱼鳞病样改变、消化道反应等。治疗麻风病一般成人口服每次50~100mg/d。治疗麻风反应用量较治疗量大。

  2、联合化疗方案

  (1)联合化疗定义:联合化疗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其中必须包括利福平(RFP)。

  (2)联合化疗方案:WHO麻风控制规划化疗研究组1982年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方案如下:

  ①多菌型麻风:包括BB、BL、LL麻风,或任一部位皮肤涂片查菌细菌密度>2者。利福平(RFP)600mg每月1次监服;氯法齐明(B 663)300mg每月1次监服,同时每天50mg自服;氨苯砜(DDS)100mg/d自服。疗程至少2年或直至皮肤查菌阴转。

  ②少菌型麻风:包括IL、TT、BT麻风,或任一部位皮肤涂片查菌细菌密度<2者。利福平(RFP)600mg每月1次监服;氨苯砜(DDS)100mg/d自服,疗程6个月。

  1987年WHO第六次麻风专家委员会建议,为适应现场工作需要,凡皮肤涂片查菌阳性病例,以及少菌型麻风尽管各部位皮肤查菌均为阴性,但皮损多于5块或有3条以上神经干受累者,均按多菌型麻风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3)联合化疗对象:

  ①新病例、复发病例及耐药病例。

  ②凡经任何其他方案治疗,病情仍然活动的病例。

  (4)联合化疗疗程:多菌型麻风用利福平(RFP)、氯法齐明(B 663)及氨苯砜(DDS)联合治疗,疗程至少24个月,现在又缩短到12个月。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天,否则此月不计入疗程。1年中至少服药8个月,连续中断治疗超过4个月者须重新计算疗程,重新开始治疗。24个月疗程可在36个月内完成。每年服药时间少于8个月者为治疗不规则;少菌型麻风用利福平(RFP)和氨苯砜(DDS)联合治疗,疗程为6个月。根据WHO的多中心现场研究,一次剂量的利福平(600mg)、氧氟沙星(400mg)和米诺环素(100mg)可用以代替PB MDT治疗。只有单个皮损的PB病人。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天,否则此月不计入疗程。6个月疗程可在4个月内完成。连续中断治疗3个月以上得,须重新治疗6个月疗程。

  3、其他治疗方案

  (1)开始先使用氧氟沙星(氟嗪酸)400mg/d,米诺环素(minocycline)100mg/d,罗红霉素(roxithromyrcin)500mg/d,氯苯吩嗪50mg/d,疗程6个月,再用氯法齐明(氯苯吩嗪)50mg/d,米诺环素100mg/d或氧氟沙星(氟嗪酸)400mg/d,治疗18个月。此方案适用于利福平耐药者。

  (2)用米诺环素、克拉霉素(clarithrocycline)和氧氟沙星(氟嗪酸)联合化疗,1次/d,其效果与利福平相同,也可用于对利福平耐药者。

  (3)沙利度胺(酞咪哌啶酮,反应停,酞谷酰亚胺):300~400mg/d,分3~4次口服,至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至50~100mg/d,为维持量。适用于Ⅱ型反应。

  (4)封闭疗法:对疼痛的神经干,用0、25%~0、5%普鲁卡因10~20ml,注入神经干周围,1次/d,5~7次为1疗程。此法适用于两型反应的神经痛。

  (5)手术疗法:对尺神经或腓神经的神经痛剧烈者,可施行神经鞘膜松解术或剥离术,或作神经移位术。

  (6)止痛剂内服。

  4、畸形治疗病人确诊后,应在开始抗麻风病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工作,以预防麻风畸形的发生和发展。在治疗早期就应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教会自我防护的方法,并根据病情开始理疗,期能获得最佳疗效。部分畸形者给予外科矫形术或成形手术。一般对爪状手施行屈指浅肌肌腱移位术,对垂腕施行桡侧屈腕肌等肌腱移位术,对猿手施行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对垂足施行胫后肌肌腱移位术,对兔眼施行筋膜悬吊术,对脱眉施行植眉术,对鞍鼻用软骨、骨或硅胶填充成形。

  5、溃疡治疗一般治疗原则为调整神经功能,患肢休息,保护创面,彻底扩创清洁,控制感染,清除死骨和预防复发等。局部常外用杀菌剂和保护剂,清洗溃疡面及附近皮肤,如3%硼酸溶液、0、5%~1%腐植酸钠溶液、1∶4000~8000高锰酸钾溶液、1‰雷夫诺尔溶液等。每天换药1次,使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组织新生,外敷凡士林纱条或鱼肝油纱布条等。如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菌药物。有适应证者手术治疗可用自体皮瓣移植术。应避免继续受压力和摩擦,穿用防护鞋。

  (二)预后

  麻风已在全世界流行3000多年,曾因药物疗效差,漫长的痛苦病程,造成较多的畸残,虽很少直接引起死亡,仍一直是人们惧怕的一种传染病。随着近代麻风的病原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早期诊断和强有力的联合化疗的应用,已明显改善了麻风病的预后。结核样类麻风有明显的自限性自愈倾向,对化疗反应好,但神经损害可不恢复。患者如对联合化疗依从性好,可以有效中止和改善瘤型类麻风的进程,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随着治愈病例的不断增多,综合防治措施的普及,通过持续的努力,有可能达到在世界范围内消灭麻风的目标。

麻风病治疗方案8

  为加强我国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积极推进各地卫生部门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如期完成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分解

  (一)到20xx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即控制在5300例以内。到20xx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即控制在3300例以内。

  (二)到20xx年,全国所有县(市)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患病率在1/10万以上的县(市)控制在156个以内;到20xx年,患病率在1/10万以上的县(市)控制在70个以内,各省份分解指标详见附件1。

  (三)到20xx年和20xx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者在一类地区分别控制在20%和17%以内,在二、三类地区分别控制在25%和23%以内。

  二、任务及要求

  (一)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负责牵头成立由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级麻风病防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一、二类地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当地麻风病防治工作进展,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完善麻风病防治服务体系。完善各级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建设,合理配备人员。一、二类地区的省级防治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地市和县级不少于1名。三类地区省级防治机构必须有麻风病防治专职人员,地市和县级防治机构应当配备麻风病防治兼职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参与患者发现、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建立健全省级和地市级消除麻风病危害技术指导组,为辖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各地在指定麻风病诊治定点医疗机构时,要优先考虑当地有条件的皮肤病专科医院或具备麻风病诊治能力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三)加强麻风病防治培训工作。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培训对象包括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医疗机构皮肤科和神经科医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医师和防保人员、村医。对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主要开展防治管理、疫情监测、诊断治疗、残疾预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对皮肤科和神经科医师主要开展麻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麻风不良反应的处置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主要开展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见附件2)、不良反应监测、残疾预防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一类地区省、市、县三级,二类地区省、市级,三类地区省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一、二类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由县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承担。到20xx年,对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对医疗机构皮肤科和神经科医师培训覆盖率达到80%;对一、二类地区乡村医生培训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70%。

  (四)加大病例早期发现力度。一、二类地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疫点调查、线索调查、密切接触者检查、治愈者复查、皮肤科筛查等措施,力争做到当年发病,当年发现。对所有新发病例开展疫点调查。对所有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每年进行1次随访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在日常诊治及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报告麻风病可疑线索。患病率在l/10万以上的'县(市)至少每2年开展一次消除麻风运动。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发现的麻风病可疑患者,要及时转诊至当地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确诊,对确诊病例须在24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全国麻风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落实麻风病病例发现激励机制,对于麻风病确诊病例的线索报告人,要积极争取省级财政给予报病奖励。

  (五)规范麻风病治疗与管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对于少菌型和多菌型麻风患者,分别给予6个月少菌型和12个月多菌型方案的联合化疗。对于发生严重麻风反应、神经炎和药物毒副作用的患者,应当由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给予治疗处置。如患者发生非麻风的综合性疾病,应当由当地医疗机构给予诊治。

  麻风病患者在完成联合化疗规定疗程后,要加强随访,如果其活动性症状(活动性皮损或周围神经疼痛及压痛等)消失,无麻风反应,多菌型患者皮肤涂片查菌阴转,应当及时临床判愈。

  对于联合化疗期间的麻风病患者,前6个月每月1次、以后每3个月1次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周围神经功能评价,对确诊为神经炎的患者给予及时处置。对于残疾者,应当开展眼、手、足自我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并为其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对于符合手术适应症者,要及时实施手术矫治。

  (六)大力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各级卫生部门要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契机,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政府开发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形式,介绍麻风病相关知识和我国防治工作成效,普及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促进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促进公众消除麻风病歧视。要将麻风病防治知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教育常规工作。要为宣传、教育、广电等部门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各地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调查方案,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对本地区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

  三、督导与评估

  (一)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对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年度目标考核管理。

  (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对辖区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一、二类地区至少每年组织1次,三类地区至少每2年组织1次。

  (三)20xx年和20xx年,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

麻风病治疗方案9

  病情分析:麻风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等,应当早期、及时、规范、联合用药。

  一、药物治疗

  1、氨苯砜:此药对麻风杆菌是抑菌药物,但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杀菌作用,本品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是目前治疗麻风的主要药物之一。临床治愈后,仍需继续巩固治疗,时间长短按不同临床类型而定。

  2、氯法齐明:可干扰麻风杆菌的核酸代谢,又有抗炎作用。

  3、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显著和较迅速的杀灭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3mg/L,最低杀菌浓度为0、9mg/L,半衰期近3小时。

  4、乙硫异菸胺、丙硫异烟胺:此两种药的剂量及作用相似,对麻风杆菌有中度杀灭作用,其杀菌速度较足,比氨苯砜治疗稍快,而比利福平慢。

  5、氧氟沙星:一种较强的杀麻风杆菌的药物,可用此药组成新的`治疗方案。

  6、中草药:扫风丸口服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增量。苦参散对少菌型麻风有一定的效果。

  7、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泼尼松、沙利度胺,泼尼松口服治疗I型和II型麻风反应,至消退后减药。沙利度胺直到II型麻风反应被控制,然后减量维持一段时间。

  二、手术治疗

  麻风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麻风病治疗方案】相关文章:

麻风病最新治疗方案01-08

麻风病方案01-22

麻风病防治方案01-15

预防麻风病方案01-14

麻风病化疗方案01-07

麻风病宣传方案01-10

2023麻风病宣传方案03-08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01-10

麻风病工作方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