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23 08:51:51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方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是我们上个学年实施《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省德育课题,对我校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新探索。该课题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郑航博士、《小学德育》杂志王清平主编、区科研室冯毅、曾秀华主任、容桂教育组胥执纯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校在前一阶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循序渐进、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进一步完善,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渐进的文明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现代文明(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以此促进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健康人格的更好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以期高效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取得更可喜的阶段研究成果。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期望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新视角的礼仪课程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的德育模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容桂中心地段,社区中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等等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符合我校校情的需要。

  三、课题的界定

  礼仪课程是通过传授礼仪知识,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养成学生良好礼仪行为的课程,是一门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实现学生文明礼仪知、情、意、行的统一的课程。

  四、课程目标

  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展示他们学习礼仪、实践礼仪的风采,着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的南环学子形象,提升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具体目标:教会学生必要的礼仪知识,并通过动作行为和言语行为,在对自我,对别人两种对象,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五、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单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三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校园礼仪”(此单元为1—2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礼仪”(此单元为3—4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睦邻礼仪敬亲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享受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

  3、“社会礼仪”(此单元为5—6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交通礼仪网讯礼仪外出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通过三个单元的礼仪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生活、交往,以及如何热爱生活、感恩父母、老师、学校、祖国,树立远大目标和增强自信,做文明有礼的南环学子。

  六、课程的实施

  礼仪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基础,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将“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单元交叉进行,各年段分别有重点。每一个单元都是以“交往礼仪”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

  1、专项课程设置。

  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上礼仪课。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书店及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小小售票员”、“小小服务员”“我是家里小主人”、“小导游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七、教学原则

  主体性原则:满足小学生多方面的精神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性原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吸取百家之长,突破那些束缚学生个性、阻碍学科沟通和开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毫无意义的“教学规则”,构建灵活、高效、有序的教学规范。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培养其能力。

  合作性原则;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活动性原则: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趣味性原则:通过有趣的情境模拟,教会学生礼仪知识,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做文明人。

  灵活性原则:对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灵活掌握。教师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八、课程评价

  评价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引进学生评价主体,引发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特别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过程化”“动态化”这三大主题。

  1、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纬度:

  ⑴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分别对孩子在校、在家、在社区的劳动礼仪、交往礼仪、交通礼仪作出评价;

  ⑵评价手段多元化——可采用调查、访问、报告、情景模拟、编导表演等对学生礼仪的修养进行亮分;

  ⑶评价内容多元化——涵盖知、情、意、行四方面;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思维的创新性、成果展示方式的独到性等方面。

  2、注重“过程化”评价

  教师用于评价学习过程档案的标准可以包括“量化的分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搜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或数学方法,做出定量结论的方法)与“质性的评论”(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从理想的'角度看,应该有与被评价学生对应的参照标准。如:其他同年级的学生、学生过去的表现、在礼仪方面具备表率作用的社区人士的期望等。

  3、注重“动态化”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激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须注重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应该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肯定、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2、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重视来自听取并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与实施。

  九、课程管理

  (一)组织管理

  建立课程管理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1、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杨锦洪校长、曾素芳副校长

  副组长:肖秦湘主任

  2、子课题组组长:

  1—2年级黄雪华汤肖颜

  3—4年级吴瑞仪张秀红

  5—6年级罗巨明董青

  (二)师资管理

  教师配备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阵地之一。任教礼仪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规范,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礼仪教学工作,开展礼仪活动,保证礼仪学科教学质量。

  加强培训

  加强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管理的关键。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理念,学习校内外成功教学经验,提升礼仪教师自身文明素养,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学习交流、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等。

  加强教科研

  课题组每位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特点认领相关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并要求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当中。总课题组每学期开展三次大型教研活动,子课题组每月开展两次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参加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三)教学管理

  任课教师要有完整的备课和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记录成绩,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总课题组、子课题组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加强交流和提高。

  十、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学研究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3、子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要组织一次礼仪教育成果汇报(可请实验教师或家长介绍经验、可组织学生、家长、教师互动交流、可礼仪行为表演)。

  4、子课题组有子课题实验方案、训练措施,有实验过程记录,课题实验组要定期抽查各班实验情况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实施“2+1项目”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由此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实施目标

  1、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具体安排

  1、成立“乒乓球、书法、绘画、舞蹈”四个特色小组。

  2、班主任辅导绘画和舞蹈小组,跟班老师辅导乒乓球、书法小组。分工到人,各负其责。

  3、在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的活动课时间,组织和辅导学生开展活动,确保活动的安全、质量。

实施方案 篇3

  为满足老师在评审职称中对校际交流的需求,同时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市、区教育局相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申报对象

  宁海中学在职在编全体教师,师德表现好,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校际交流时间

  一年以上。

  四、校际交流工作选派程序

  1.符合条件的教师自愿报名,提出校际交流书面申请。

  2.对照《宁海中学校际交流评分细则》准备相关的证书或证明。

  3.校考评小组依照《宁海中学校际交流评分细则》对申请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打分。

  4.按照同学科分数的高低排出相应的交流人员名单,并在校园内公示。

  5.教学实绩以近三年为准。

  五、交流工作要求

  1.自觉遵守交流学校各项管理规定,服从交流学校工作安排。

  2.保质保量完成交流学校工作任务。

  3.在交流学校工作中,若不服从所在学校管理,或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从下一年起,三年内不得进行校际间交流。

实施方案 篇4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营造“团结互助、活泼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班级氛围,形成“自主、高校、会学、笃行”的校风为目标,以邹平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学规范化实施方案》为指针,以落实学生日常良好习惯为重点,坚持平时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按照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努力建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全面提高我校整体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就学风而言,少数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

  2、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课堂表现意识差,良好习惯还未养成。

  3、部分班级的班风、学风有待于进一步转化。

  4、部分班级得过且过,整改意识差,效果不明显。

  二、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通过开展信心教育活动,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人人相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处理好一切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积极创造树立提升信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我能行”的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潜力,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有信心的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圆自己的人生梦想。本活动可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的闪光点,开展班级活动展现学生才能等形式来进行。

  2、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感知家长、教师辛勤付出,使他们对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育有感激之情,从而常怀回报之意,并把这种积极的情感内化为奋进的动力。感恩是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产生的源泉,是自信、自强、自助的动力。在这项教育活动中,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开展的活动:一是通过写亲情作文、写家信、写家庭生活报告和举行“我为教师献礼”等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激亲人,刻苦学习,回报关爱和培养他的人,使学生因感恩而努力学习,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将感恩教育与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赏试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困难,要充分认识到成功无处不在,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消除学生心理发展障碍,铺平学生自信心养成的道路,这样才能使此项活动起到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和保证的作用。

  3、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一入学就抓起并要常抓不懈,在活动中,要以入规教育和规范行为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这一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搞好学期初教育,在新生入学和学期初一周内向学生宣传学校学习习惯规范,让学生认真学习并逐条领会。二是严格督促落实,常抓不懈。制定级部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抓好落实。形成学校抓、级部抓、班级抓、学生抓,学校、级部做好统计、汇总、公布,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指标

  1、主动学习:早晨到校、课前、课间、自习课学生能根据课堂的进度或自身的学习需要进行主动学习。(观察、调查)

  2、课前预习:学生能根据第二天的课堂学习能容主动进行预习。(检查预习本、课堂观察)

  3、课前准备:课前班内秩序好,学习氛围好,学生能积极将课桌整理条理、学习用具准备到位(观察班内气氛、个别学生准备)

  4、专心听讲:课上能学习专心致志、听讲认真。不随便说话,不乱做小动作(课堂观察)

  5、积极发言: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能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问题有深度,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展示习惯好。有精彩的回答。

  6、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规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及时交换自己的意见,不同见解及时发言交流。

  7、爱提问题:通过学习,认真总结,能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观察)

  8、认真书写:课堂练习、课外作业、板演等书写认真、工整,不乱涂乱画。(检查作业、练习本)

  9、及时改错:课堂练习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作业本上及时改错或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改错调整,建立错体本(检查作业、课堂观察)

  10、节约时间:课堂能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能主动的学习其他知识。

  11、勤于动笔:课堂善于记录,并能及时的将老师强调的重点做好记录。(课堂笔记)

  12、独立解决问题:课堂提出问题后学生能独立思考后然后在进行交流。

  13、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上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14、课后复习:课后能把当天的学习内容主动进行复习、归纳、整理。

  15、自我纠偏:学生存在偏科现象,自己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学习。

  16、制定计划:学生能够自觉的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

  4、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级文化是集信心教育、感恩教育、赏识教育和良好习惯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活动。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生共同动手创造制作的标语口号及教室后面富有特色学习园地或板报等。二是张贴学生个人优秀习作、优秀学习成果等。

  三、学风建设活动推进步骤

  学生得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我们既要追求短期内的显著变化,又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为此我们结合学期初开展“学习习惯规范活动月”活动,推进工作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9.1-9.7)宣传发动阶段

  各级部、各班级根据学校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结合本级部学生学习状况制定级部“学习习惯规范月活动实施意见”,指导各班级学好文件精神,开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感恩教育,熟悉各项要求。各级部同时制定本级部实施方案,并形成书面材料,9月7日前上交教导处。

  第二阶段:(9.8-9.30)贯彻实施阶段

  1、各班级根据学校、级部要求做好全面部署与安排,抓住重点,全面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各项指标。

  2、以级部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听评研讨,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测评指标主要为:主动学习、课前准备、专心听讲习惯、积极发言、书写习惯等。两周内级部听课一轮,将各班级情况进行排序,级部例会点评,列入级部评价班级考核。并书面写出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各级部、各班级要建立评价专栏,每周进行一次总结、点评,学校将根据各级部的建设情况列入级部评价。

  3、学校组织以教研组长为主体的研讨队伍,每周听评组织一轮,进行评价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活动开展后写出书面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每周完成三个级部一轮听课,周末汇总评价,结果列入级部评价。

  第三阶段:(10.1-10.10)总结阶段

  各级部、各班级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范月”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规划长期的工作重点,做好级部间的工作经验交流。

  第四阶段:深化提高阶段

  总结学校及各级部的意见,借鉴先进,找准问题,进一步明确级部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切实把学风建设工作做实,从而是学校的学风得以实现。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活动组织,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保证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学校成立了由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级部主任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各个责任人要明确职责,统筹安排,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2、严格督导检查,常抓不懈。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因此,对各班级的督导检查和平时工作的自查落实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学校、级部做到日检查、周汇总、周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周而复始,长期坚持,使学风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最终达到形成学校特色的学风、促进整体质量提高之目的。

  3、以满意的教风促优良学风的转变。

  各班级、各教师在抓学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教风建设,要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文管理为主”,因材施教,熟练掌握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理念去开展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掘学生的内部潜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学生最满意的教师标准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篇四:第一学期学风建设实施方案(1080字)

  本学期学风建设主要以促进课堂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创建“优良学风班”、评选“学风建设积极分子”为活动主体,营造我院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学风建设目标

  希望同学们做到“三按时”、“五不”;养成自主自觉、自我管理意识;杜绝饮食、污渍等对教室的污染和实验设备的破坏;形成课堂讲文明、重礼仪的行为规范。

  二、学风建设重点

  1、定期检查学生出勤记录。辅导员每周登录考勤系统,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对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不良倾向的学生,特别是缺课较多的学生,及时向其家长紧急提示或预先告知,加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多方沟通与协作;对迟到、旷课达到一定学时数的学生,配合相关部门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条款处理。

  2、集中治理学生不良行为。辅导员、班主任要围绕“三按时”、“五不”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课堂礼仪。狠抓宿舍“晚归”、“夜不归宿”和上课迟到、旷课、吃东西现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定期进行系内通报。

  3、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出倡议,带领全体同学创建“踏实严谨、务实上进”的学风,实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以点带面作用。

  4、建立学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齐抓共管,研究分析学风建设工作。

  三、具体实施

  1、抓纪律,促学风。一年级学生重在规章制度育人,可适当采用强制性办法,如加强课堂考勤,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全局,

  2、抓课堂,促班风。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渠道。学生上课应起立问好讲礼仪;回答问题要起立,堂上提问要举手;上课、自习时必须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在教室里吃零食、吸烟、喝酒;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3、抓干部,树典型。严格党支部、团支部组织生活,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党团员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抓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建好软环境,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有利于学风建设的活动。二是要建好硬环境,教室是学习的主阵地,公寓是课堂的再延伸,学生应遵守《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要强化“文明寝室”的建设评比工作,把教室、寝室用学风建设这根主线贯穿起来。

  从10月18日开始,10月18日-20日上午全院将组织检查;以后每周一上午全院组织检查;

  四、表彰和奖励

  1、各系对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向学院推荐,学院将对“优良学风班”给予表彰;

  2、被评为“优良学风班”的班级,适当增加“优秀学生干部”名额,并给予“学风建设积极分子”名额2名,予以表彰;

  3、学院对“优良学风班”奖励班级活动经费。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12-21

实施方案12-21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9

实施方案12-29

实施方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