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3-03 09:55:58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必备(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必备(3篇)

设计方案 篇1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剪、移、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生:剪刀、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怎么知道?(黑板上写着)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学互学,探究新知。

  (一)引出数学思想方法,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数学家们动手实验得来的,今天,你们想不想像数学家一样,自已动手实验,找到求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方法?(想)研究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的研究,我们将要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呢?大家能猜到吗?

  2、师:下面请大家做一道练习。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生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9×5=45m2)

  师:利用公式计算面积非常地快。(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并贴一个长方形的图)

  师:那第二个图形呢,谁能用__捷的方法算出它的面积?(生:把中间的图形移到下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计算面积,10×6=60m2)

  师:还有别的移法吗?(师课件演示另一种移法)看一看,这样移,可以吗?3、师:刚才这位同学非常机灵的把原来的组合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其实这就是数学家们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猜一猜是什么?(转化)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同意)我们数学家呀,就是把这种方法叫做转化。(师板书:转化)

  师:转化就是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研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怎样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铅笔,剪刀,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学生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时间:4分钟)

  2、师:老师把你们的作品拍成图片,看,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你们真会思考,动手能力也强,有数学家的风采。老师不知道怎么剪,我想请同学们来教教老师。其它同学在下面监督,有问题随时提出。

  (生: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再沿着高剪,向右平移,变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跟他们的方法一样的,举手。(生举)真棒。同学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3、课件演示强调剪拼要注意的事项。

  师:昨天,老师也剪几个平行四边形,看一看。行不行?大家一起说?(不行)为什么?(因为这样剪,就变不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了)对,所以,我们一定要沿高剪,这样才能拼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那老师这就去剪拼。这样剪行不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剪,面积就变了)你同意吗?你能再说说吗?转化时,我们不能改变原来面积的大小,面积变了,求出的还是原来图形的面积吗?(不是)

  师:我们把刚才操作的过程通过电脑再演示一次。(电脑演示剪的各种方法。)有些同学还有别的方法以,我们一块来看看图片。

  4、找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

  师:通过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我们能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生汇报,师电脑展示

  师:你们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了吗?(找到了)请你们大声地告诉现场的老师(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为什么是底乘高?(因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说得真完整,把掌声送给他。

  师:用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三)总结

  1、师:今天,我们五(4)的同学,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画、剪、拼的等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推导)恭喜你们,个个都是小小数学家了。

  赶紧用_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四)数方格,验证公式

  1、数方格

  师: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了长方形面积,其实,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着屏幕上的,我们一块来数一数。

  师:再一次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同样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也再一次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2、师:通过公式观察,如果我们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谁的底和高?老师的答案中比你的多了两个字,为什么得强调是对应的?比如这一个平行四边形,7cm对应的高是(6cm),5cm对应的高是(8.4cm)。三、练习巩固,大显身手。

  师:下面,就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去解决问题。

  四、总结升华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种方法—转化。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它。希望同学们以后能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难题。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转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h

设计方案 篇2

  利用树木本身的弧度当成摇椅或者脚靠,如果再加上一副厚厚的椅垫应该就完美囉!虽然我们无法从男模空洞的眼神中判断出这椅子究竟好不好坐,不过它背后的创作动机绝对是值得推崇的喔!

  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数量词的归类识字课。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互教互学中学会本课的生字,发展语言想象等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我会认”的14个生字,会写本课“我会写”的六个生字。

  2.根据教材提供的数量词的用法,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

  3.感悟情境,展开想象,在叙述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4.用喜欢的方法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对识字方法能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语言能力并能对识字方法予以总结。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几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玩儿,你们愿意吗?我们今天究竟要到哪些地方玩儿呢?秘密就藏在咱们语文书《识字6》中。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就把课文读会?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问同学,问老师,拼拼音)让我们打开书轻轻地读一遍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多读两遍,咱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初读。

  指名一人读一节,其他学生听。听是否读准了音。

  3.师生共同评议,对读错的生字进行纠正。

  三.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节的6个生字。(海鸥滩军舰帆)

  A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B.学生说想象的画面。

  C.课件展示海边景色图。一边描述海边景色,相机展示带音节的词语。

  D.读带音节的词语。(自读小老师教读齐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读小组赛读)

  F.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2学习第二节的生字。(秧稻塘)

  A自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画面,画出不懂的词语。

  B.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相机展示课件理解“一畦一方”的意思,同时拓展一畦畦一方方的意思。

  C.课件展示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自由读分组读齐读)

  D.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抢读}

  E.总结学习第一二节的学习方法。读课文——想画面——认生字

  3根据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节。(学习生字“竿溪”)

  A小组自学。

  B.指名读第三小节,并说想到的画面。

  C.根据学生的想象相机出示本节情境图。

  D.课件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竿溪”。(指名读抢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生字。(齐读)

  F用“小溪”说一句话。

  4用学习第三小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四小节。

  四巩固识字。

  A小组内学生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B.小老师用生字卡考读全班学生。

  C.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从字的结构从识字方法等方面总结)

  五再读课文,感悟数量词。

  A指读课文。

  B全班分组对读,一组读一句。

  C师生对读。

  D全班拍手读。

  像同学们刚才读的“一只”、“一片”这样的词语,我们把它叫作“数量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数量词,比如,“我是一位老师”中的“一位”,“这是一支粉笔”中的“一支”。请小朋友快快观察我们的教师,也可以想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请你给它配上恰当的数量词.。同学们同桌为一组,我们也用数量词编一段课文。

  七指导书写。

  A教师范写“海竹”两个字,学生观察书空。

  B学生对写这两个字的建议。

  C学生练写。

  D同桌互相评议书写。

  八板书。

  识字6

  海滩农村

  公园学校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26

(精选)设计方案11-18

【经典】设计方案01-14

[精选]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精选】11-04

设计方案[经典]11-12

(经典)设计方案11-17

(经典)设计方案02-15

[经典]设计方案02-17

设计方案【经典】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