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时间:2024-10-18 21:24:59 敏冰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通用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通用5篇)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1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的数字提示,有序的阅读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画面,理解亲与被亲的关系,知道亲的含义,并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

  3、体验亲别人和被亲别人的情感体验,能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图片等

  活动过程:

  1、通过老师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还想被老师亲一下吗?

  老师走到小朋友的跟前蹲下,搂着小朋友脸碰脸亲一下。

  2、启发幼儿回忆还有谁亲过自己,引出活动内容《我被亲了好几下》

  小朋友还有谁亲谁一下,是怎么亲的?

  你想亲谁一下呢?

  刚才,老师被小朋友亲了好几下,我感到特别高兴。今天,我还带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我被亲了好几下》。

  3、老师打开幼儿用书,并采用放慢语速的方式,念出名称《我被亲了好几下》。

  4、老师讲述故事,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等方式努力让幼儿能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去。

  5、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建议提下列问题:

  你看见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谁亲了谁一下?谁被亲了好几下?

  6、感知理解“亲”的含义。

  “亲”是什么意思?你想亲谁一下呢?

  使幼儿知道“亲”代表爱和关怀。谁和谁亲密的接触一下,可以让幼儿找同伴相互之间抱一抱,亲一亲。

  教师:你刚才亲了小朋友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亲身体的不同地方,例如:亲亲脸、小手亲小手、鼻子亲鼻子、小脚亲小脚、屁股亲屁股等身体部位。

  教师:小朋友除了和同伴亲一亲,你还想亲一亲什么东西或者让什么东西亲亲你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可以亲一亲桌子、玩具柜、钢琴、小床、地板、椅子等物品。

  7、音乐创编活动,根据歌曲《碰一碰》的结构形式创编歌曲《亲一亲》。

  音乐起:师生一起歌唱《碰一碰》。

  现在我们来把《碰一碰》变成《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亲哪里?

  启发幼儿创编歌曲,将“碰一碰”改唱“亲一亲”“碰哪里”改唱“亲哪里”。

  集体表演游戏“亲一亲”,教师提出亲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幼儿就亲身体的`相应部位。提醒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与同伴保持一定距离。游戏进行3-4遍。

  阅读:我被亲了好几下

  爸爸亲妈妈一下。我的鞋子亲石头一下。我的头被鸟大便亲一下。我的屁股亲地上一下。我的衣服被水滴亲了好几下。我亲冰淇淋好几下。爸爸亲我一下。妈妈亲我一下。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2

  活动目标:

  1、萌生飞向天空的愿望。

  2、感受“小纸人”为实现心愿而不懈追求的态度及行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可站立的小纸人一个,一对可粘在纸人身上的纸翅膀,陶瓷小天使、小蜡鸟、不倒翁各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听听小纸人的故事。

  1、教师出示小纸人。我不会飞,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我是一个小纸人。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二、实际操作

  按照故事情节,边讲述故事边操作角色道具,讲到“我就是想飞、想飞、想飞”处停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体会小纸人的飞行愿望。

  1、小纸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他的朋友陶瓷小天使、小蜡鸟、不倒翁觉得小纸人的想法怎样?他们是怎样对小纸人说的?

  3、小纸人还是坚持自己的飞行愿望吗?他是怎样尝试飞行的?

  四、心愿终能实现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下半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为小纸人粘上翅膀。

  2、小纸人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是谁帮他实现的?实现愿望后,小纸人心里感觉怎么样?

  3、再次结合角色道具,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五、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重点展开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小纸人一次一次地摔跤却还要天天练习飞?

  2、幼儿思考并讨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了实现愿望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

  引导幼儿说出要实现愿望,要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遇到困难不要怕,要想办法战胜困难。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向幼儿渗透遇事不能用哭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2.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和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小老鼠、小兔子、小猫小猪的.哭和小小熊的哭之间的不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书《谁哭了》,幼儿围在活动室围半圆坐。

  心理准备:事先将图画书投放在图书区,幼儿自主阅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你哭过吗?为什么哭呢?哭有用吗?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二、展开

  1.倾听与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画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谁哭了》,熟悉故事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中谁哭了?它们为什么会哭呢?

  (2)为什么说小小熊要哭呢?

  三、延伸:谈话:你哭过吗?你觉得哭有用吗?

  引导幼儿明白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感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明白不刷牙的`害处,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老虎、狐狸、小猴子、小兔子、狮子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有一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也不历害,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瘪嘴的样子,它这是怎么了?引出故事。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老虎的牙齿很历害,小兔子、小猴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表演。

  教师表演狐狸:你们都怕大老虎,但我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拔下来呢。出示课件。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老虎是怎么做的?

  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含着糖呢。

  (3)谁又去劝的?

  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4)狐狸是怎样骗老虎的?

  集体模仿狐狸: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齿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5)讨论:大老虎的牙齿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6)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的?(拔牙)

  最后老虎一颗牙也没了,很多东西都吃不了,变成了一只瘪嘴的瘦老虎。

  3、教师总结:不刷牙,牙齿就会得龋齿,会烂掉。教小朋友正确刷牙,还要坚持天天刷。检查幼儿看谁的牙长了龋齿,谁的牙又白又亮,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爱护牙齿的。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好的要改正。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 5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语感: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小朋友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模仿、体会、领悟语言,形成规范的语感。

  2. 提升倾听能力:引导小朋友学会倾听,关注语言的同时,注意语气、语调、动作等,提升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

  3. 增强词汇量:在故事中接触并学习新的词汇,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阅读能力:通过故事阅读,引导小朋友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激发想象力:利用故事中的留白,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故事素材的`选择:

  选择篇幅小、语言形象、口语强的故事,适合小朋友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故事类型可以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社会生活经验小故事等,具有教育教学价值。

  2. 故事的呈现: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或者播放故事音频,配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动画等,辅助呈现故事内容,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三、教学方法

  1. 初步感知故事:

  教师先讲述故事,让小朋友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提问引导:在讲故事前或讲故事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小朋友带着问题听故事,提高倾听的针对性。

  2. 深入理解故事:

  精读课文:在小朋友对故事内容有整体把握后,教师应引导小朋友深入理解故事的精彩点位,丰富词汇,理解词意。

  角色扮演: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故事,让小朋友更准确地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性格,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复述与创作:

  复述故事:引导小朋友复述故事内容,训练其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写作:利用故事中的留白,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写作或绘画,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评估:观察小朋友在听故事、讲故事、复述故事、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情况。

  2. 作品评估:收集小朋友的复述故事、创作作品等,进行作品评估,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互动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方式,让小朋友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评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

  1. 创造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小朋友进行语言交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其语言发展。

  2. 鼓励与表扬:在小朋友尝试表达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 多种感官刺激: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视觉刺激,播放儿歌、故事等音频材料进行听觉刺激,通过触觉刺激增加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通过故事教会小朋友语言的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该如何教会学生学习12-19

关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03-23

内部推荐方案:如何通过内部渠道发掘人才08-18

如何通过兴趣引导学生学习03-23

Google员工教你如何通过面试10-26

如何通过教学艺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论文03-23

如何轻松通过销售面试10-26

如何激发小朋友的学习欲望03-23

语言领域教学活动方案02-04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方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