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6 06:51:59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企合作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运用

  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校企合作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运用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存在其自身的必然性,该模式的应用对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还不尽完善,存在诸多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可以使该育人模式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出更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必然性;发展策略;内涵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办学模式行之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它能有效弥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校企合作对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以此为基调,分析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自身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指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综合能力、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渠道、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所长,把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从生产第一线、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科技成果紧密地贯穿于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1]。应用型大学的定位既区别于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职高专,它直接立足地方,更加侧重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因此,校企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作为科研单位,在知识传授、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而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细胞,直接站在生产第一线,是知识成果转化的输出口。因此,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将高校与企业有机结合、各取所长,是公认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被各个应用型大学所认可采用,值得发扬光大。

  二、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应用型大学从诞生那天起,身上就深深地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它既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同时也带着自身的明显特征。从这个角度,就能很好地理解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广泛应用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1)应用型大学的职能要求应用校企合作模式

  应用型大学既不像学术型那样侧重理论研究,注重培养科研型人才,也不像高职高专直接培养技术第一线人才。应用型大学要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它培养的人才需要既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真刀真枪地应用所学技能,并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充分利用学术优势,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为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供了通畅的渠道。例如,我校计算机学部建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外实训+毕业设计”环环相扣的实践能力体系,先后在上海昆山纬创资通电子、深圳德昌电机等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促进教学质量、毕业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明显提高。机电学部深化改革,整合课程,突出主线,与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合作培养学生,实行“3.5+0.5”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艺术设计学部把哈尔滨力天、神笔画业公司直接引进校园,学院与公司共建“学与做”工作室,通过“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企业设计师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学生,走出了一条培养艺术人才的新路。管理学部学生在万达集团、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村、哈尔滨等多家五星级酒店单位实习,专业职业技能迅速提高,并有多人被录用。建筑学部与北京华通集团的合作由最初只是对方接受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放大到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企业就业,最后提升到“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合作教育基地”的模式,建立了稳定的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2)应用型大学的地域性要求应用校企合作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是省属高校,除了在经济水平高的大都市和省会城市比较聚集之外,也比较均衡地零星分散于各地,事实上每个地级市都有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该类高校不仅成为该地区的教育科学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该地区的高新技术服务中心[2]。高校与当地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针对地域特色,有选择性地开展校企合作。甚而,扩展至整个产业链,培养的人才在此重点领域覆盖至全国各大城市。例如,我校各专业普遍实行“3+1”、“3+0.5+0.5”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外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习实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现已建立98家校外实习基地。并且数量逐年增加,档次不断提高,合作日益紧密,效果愈加凸显。食品学部以“产学研”相结合方式,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3.5+0.5”办学,并依托国乳中心的全国乳业联盟秘书长单位的身份,扩大与蒙牛、伊利、龙丹、完达山、贝因美、飞鹤等乳业集团合作培养乳业人才,取得了很好效果,省内100%、全国70%的乳品企业中都有东方学院乳品专业的毕业生。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创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1年成立“联合乳品学院”,共同培养“乳品工艺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策略

  诚然,大多数应用型高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加以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应用时间较短,再加上观念、制度上的局限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此模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策略,以期该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为理想的育人目的。

  (1)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和公共管理优势,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统筹地方高校与企业两种资源,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3]。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等;我国现今存在一些鼓励、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性文件,但是此领域却是立法空白,缺乏刚性的法律约束。因此,要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立法建设,使得该育人模式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向着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施以法律约束力,为该育人模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和企业可以直接签订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校企双方要根据合作的原则、目的和内容,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合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安排,加强对双方合作的管理、监督和后续保障,使得双方的合作走上更加规范、高效、可持续的良性运营轨道。

  (2)科学安排实训实验和课堂教学的比例

  应用型大学的育人目标是既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储备,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技能型授课和知识型授课统筹兼顾,将二者不偏不倚地有机结合,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育人方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校企合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包括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专业的设置与改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行业企业参与,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4],以此为前提,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将实践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在实践中,采取“五段式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全过程分为认知实践、理论学习、顶岗实践、再理论学习、项目实践五个阶段,以项目带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一入学就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认知实习,使学生了解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然后返回学校进行学习;第二学期开学再回到企业进行3个月的深入实践,顶岗生产,其间,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找出生产一线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凝练出学位论文的题目和内容;按照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所需要的但在学位课中又未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回学校有针对性地在选修课中学习;最后,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生产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这种创新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为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各个高校在选聘时的基本标准便是高学历,因此高校教师普遍具有学术型博士学位,他们往往知识储备丰富、科研能力强,但是缺乏企业第一线的实践操作经验。因此,高校在应用校企合作时,“双师型”教师显得弥足珍贵。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题中之意。在实践中,既可以直接聘任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学指导教师,也可以输送本校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提升实际工作经验,继而增强其实务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专任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工程”。每年20多名青年教师下厂“充电”“接地气”,增加实际经验。目前,学院的青年教师已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应当加大对此部分青年教师的政策倾斜,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加强培养培训工作,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制订优惠政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吸引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被各大高校广泛应用,每年培养出百万计的应用型人才,是已经被普遍认可的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该培养模式的风靡,与应用型高校的自身特征紧密相关,有其必然性。同时,由于主客观原因,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具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提出针对该育人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期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治,任淑淳.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4(1):88-92.

  [2]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

  [3]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69-73.

  [4]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30(1):133-138.

【校企合作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03-29

关于校企合作方案09-02

校企合作邀请函09-09

校企合作计划书03-17

校企合作合同03-08

校企合作邀请函10-06

校企合作合同08-24

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04-06

校企合作邀请函范文04-06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通用)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