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2-10-06 15:52:4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夺冠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1

  今天早上全家人一起去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看之前已经预判到这应该是一部非常励志的片子。可曾想刚开始看了十多分钟就开始飙泪。

  第一个飙泪的镜头是介绍每个女排队员。有接球不要命的1号,膝盖已严重受损。血已经染红了绷带,却还是不停的在接球。看得让人着实心疼。还有替补队员郎平,一直再练习举重。教练要求她半蹲背部负重100公斤,负重成功她才能摸球。

  郎平说:“之前在北京队,别人都是老队员都比我有经验,只有我肯吃苦。现在来到国家队,发现这里每个人不仅经验比我丰富,比我还肯吃苦。我连吃苦都不算优势了,我如果不更拼,我拿什么跟别人比?”

  郎平的个人目标是要起跳3米32触球、扣球。

  所以她咬着牙,冒着腰受伤的风险,负重100公斤成功。她终于可以摸排球了!

  电影里真实的展现了早期女排拼搏的精神。感觉球队里每一个人都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的是国家队,代表整个中国。当中国女排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场上对战当时的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队时。主教练说了一句话:“中国女排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

  而再此之前主教练更是跟女排队员语重心长的分享他第一次出国的经历,感叹当时的'中国是非常落后的。“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赢得比赛,赢一块金牌回来。”

  中国女排打赢了,仿佛整个中国都沸腾了!人们高举着火把,红旗走上街头,一起呐喊、一起庆祝!那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那一场比赛,郎平也见到了她的美国对手,她谦虚的说:“我还没有跳到3米32。”只听对方回复:“排球不是一个人的比赛,你们团队配合的很棒!”

  跟随电影的播放,我看得内心也是激动澎湃。

  影片的后面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改革。我也有落泪的地方,然而跟最初的心疼、被团队鼓舞的落泪感不同的是后面感动的地方是身为一个人,一个个体为自己而努力,发光的那一面被感动着。

  20xx年郎平担任女排教练后,她说过三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记忆可能有偏差,大概意思如下。)

  第一句:“我希望我的队员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排球队员,更是一个优秀的人。”

  第二句:“那时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还只看重赢,而不是参与比赛的价值。我希望以后我们能放下输赢,轻松地去比赛。”

  第三句:“我们那一代人背负着包袱,那个包袱就由我们来背。而你们只用做好你们自己,放下包袱、不论输赢、好好打球。”

  郎平代表着80年代的老女排,她拖着60岁的心脏、80岁的骨骼教练着90年代出生的新女排们。她走过青春、付出过努力,也付出过代价。时代变了,女排需要改革。

  新时代的改变也通个郎平更先进的教练方法和更加人性的的教练方式所体现。相对于80年代的物资匮乏,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加强烈,更强调团队和团队精神。

  而作为20xx年时中国女排排球队员,她们的身份可能有排球队员、中国女排队员、队友、女儿、女友、闺蜜、学生、自己。最耀眼的那个身份或许就是中国女排队员,而最重要的那个身份就是自己啊!

  那个被追问的问题:“你为什么打排球?你为谁而打排球?你要怎么做你自己?”似乎也可以换做追问我们自己的一种方式。“你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你为谁而工作?你要怎么做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比赛?你为谁而比赛?”“你为什么要学这个技能?你为谁而学习?”

  问到这里时,我又想起Tara老师常说的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当我看见我自己时,当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时,那个过程就是我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去体验超越自我的一种价值。

  无关他人、无关好坏,就是去做,去体验这条生命的长河。正如片尾曲所唱因为我来过,笑与泪都是获得!

夺冠观后感2

  国庆已过,看过《夺冠》这部电影带来的激情也已经平复,可有那么一句话,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郎平说曾有个老外记者问她:“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乎一场比赛的输赢?”

  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如果我们内心足够强大了,我们就不会这么在乎一场球的输赢了!

  就在今天,有一个群友在分享她的故事:

  她是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自小自己是那个被爸妈忽视的老二。

  因为自己个性,又因为常被爸妈忽视,自己自小胆小怕事还加个多愁善感,不善于倾诉也没地方倾诉,小女生的最常用方法就是一个字——哭。

  被爸妈捧在手心里的小女生,会因为哭而得到爸妈更多的呵护和爱;而她,习惯于被忽视的这个小女生的哭只能招到爸妈的厌烦,缺少爱的童年是灰色的,在缺少滋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花朵是有点扭曲且营养不良的。

  越是缺乏越是苛求,越是苛求,越感觉不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长大成了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年龄、家境门当户对的小伙子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生子。然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她在不断地寻找能弥补心中缺少的部分,以至于不懂地如何学习经营家庭,最终两个人的心也没有能走到一起,在苦苦挣扎和纠结中宣告了这段婚姻的结束。

  仓促之中她进入了第二段婚姻,本想着开启一个新天地,可以拯救自己,却找了一个自小缺爱的小伙子。理想的生活是真空的,架不住现实的冲击,新生命的降生,带来的是屎尿屁,真空中容不得小孩子的屎尿屁和吱吱哇哇和哭闹,于是她再次选择止损。开启了一个年轻的妈妈带倆娃的日子,一个青春期一个丫丫学语的幼儿。

  单亲妈妈带倆娃的生活指定是不容易的。不过她已经开始思考为什么她的婚姻经营不好?难道都是男人的错吗?

  我想未必。

  是因为她自己的内心没有足够强大,没有强大到让自己的心稳稳地在爱中扎根,她自己这棵树才随着外界的风吹草动而东倒西歪。

  一旦我们强大起来,一旦我们内心稳稳地扎根,一场比赛的输赢算得了什么呢?那也只是我们成长的资源。

  《夺冠》电影中,有一段镜头,比赛失败,很多人对郎平施加压力,而郎平对之坦然;在一个球员宣布自己不爱排球,想去考大学而选择离开排球之后,还有另外的两个主力队员也选择了离开国家队,很多人都担心主力队员的'离开会影响到整个国家队的水平,郎平表现出来的依旧是坦然。

  此时,当时郎平的内心也一定是有想法的,但想法绝对不是恐惧,因为她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她可以稳稳地顶住所有的压力;因为此时我们的国家和中国足球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不是那个记者问郎平”为什么那么在乎一场球的的输赢”的时候的环境。

  就如此次肆虐全球的疫情,我们深深地感知我们国人的心底有多么足够的安全感,也深知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何处!

  一个国家是所有国人面临大事的后盾,一个家庭、父母的爱是儿女的坚强后盾,那么一个人的后盾是什么呢?是什么才能让一个人的心稳稳地扎根呢?

  有一个爸爸在写给18岁女儿的成年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时间只会往前,我们回不到过去,那就从现在开始,共同往前走,无论你走到哪条路,走到什么地方,你都是我的孩子,都会得到我的祝福和照顾。

  我有时候遇到困难,久久不能攻克和度过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逝去的妈妈,想到她会给我力量,真的,每当这时,我就能感受到成功!真的有神灵?不,是妈妈的精神在帮助我,成功考的还是自己。”

  这就是一个人最初爱的源泉,也是力量和能量的源泉!

  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滋养一个人一生的力量和能量的。一个人心中的爱之泉一旦开通,那就会源源不断,随着这种爱的流淌,一颗心会得到足够的滋养,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断产生力量、发散能量。

【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08-31

《夺冠》观后感热12-16

夺冠观后感08-31

夺冠观后感12-01

《夺冠》观后感09-05

【精】《夺冠》观后感01-02

《夺冠》观后感【推荐】01-04

《夺冠》观后感【热门】12-02

【热门】《夺冠》观后感11-30

《夺冠》观后感通用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