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2-11-06 13:18: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观看了海上钢琴师,不得不说这是很好的一次体验,记录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海上风暴中的船随波涛起伏,1900邀请MAX体验他的“晕船药”——钢琴舞。1900坐在钢琴前在起伏不定的风浪作用下滑行于大厅中,他指尖倾泻出的音符附和着船身晃动的节奏,就像在大厅的各个角落翩翩起舞,配乐与画面激荡昂扬,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沉浸在风暴舞曲中。

  1900在头等舱即兴演奏时跟MAX讲解了自己观察到的每个人的特质,他此刻不停变换的乐曲风格正是他观察到的人们化为了音符,由他的指尖娓娓道来,音乐的记录和叙事功能被他淋漓尽致地展现。

  经典场面——斗琴。三首曲子展现了1900在斗琴过程中心境的变化,最初的他认为这是同样热爱音乐的两人相互切磋交流技艺的舞台,所以他选择了轻松快乐的《平安夜》。为对手高超的琴技折服,为表敬意用自己的方式再弹奏一遍对方的选曲。发现对手将音乐视为斗争的工具并遭受对方的言语攻击后,他选择更高超的技术——单人四手联弹。其实对待音乐的态度各人有各自的自由,纯粹的热爱当然值得称颂,功利却也未必不好,但电影通过斗琴片段让我感受到纯粹热爱的可贵,音乐成为与人交流的桥梁时,传达的情感太细微丰富了。

  1900在录制CD时透过窗口看到了让他一见钟情的姑娘,然后,轻盈优雅得像姑娘的气质一般的曲调就从他的键盘上流淌而出,诉说着他的倾慕和爱恋,他将唯一一张CD包成礼物打算送给心爱的女孩,那一眼的心动和随后的.忐忑,用音乐诉说心情的青涩举动,夜里船舱中轻轻一吻,让人看了既心酸又幸福。

  1900与MAX在报废的船舱中最后一次谈心,我很难轻松地说出“我懂得”。MAX欣赏1900的才华,多次劝说他下船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将1900的作品一直留作纪念,为寻找他不遗余力,听到解释后尊重他的决定并认真告别,将他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他们也许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对生死的认知也不同,但是,在1900做出了不下船的决定后,MAX总是支持他、接受他、尊重他,这份懂得和支持太宝贵了。成全,即使困难也愿意成全,这就是朋友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1998年,吉赛贝·托纳多雷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海上钢琴师》,获得金球奖最好作曲和欧洲电影奖最好摄影奖。而真的的让吉赛贝·托纳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影片不但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好外语片,同样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也屡获殊荣。而为这部《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意大利最具风格,著名的资深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

  现时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他,仍拥有丰富的创作想法和素材,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适合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就像这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与”钢琴师”有关的电影一样,钢琴演奏是电影的一大重心,何况这部电影刚开始正名就是”海上钢琴师的传奇”,它所描写的钢琴家1900是一个飘迫于大洋间的传奇爵士乐手,自然,在影片中是必不可少精彩的钢琴演奏,而且是爵士乐的钢琴演出来,莫里克奈的爵士音乐作品,向来就有鲜明出色的个人风格影片中主人公1900所弹出基本上都是轻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Danny’sBlue》是一首慵懒闲散,情调迷人的蓝调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影片除去莫里克奈本人的创作外,也特别邀请AmedeoTommasi,GildaButta等钢琴演奏家,演出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当代名家的爵士音乐作品,打造出浓浓的'年代环境,当然,莫里克奈捕捉早期爵士音乐神韵的方法之传神,当然也不言而喻了。

  莫里克奈的大师级地位早已无庸置疑,《海上钢琴师》再一次印证其宝刀不老的实力,音乐风格随便贴切的悠游于各种范围间,让古典的音乐方法变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而且完美的将各种音乐素材重新结合再造,一次又一次为人带来新的音乐创意与音乐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其实,在一个月前我就已经把电影下载到电脑里了,一直是没机会看,所谓没机会不是没时间,因为看这种电影,必须一气呵成地看完,还得心无杂念,心无旁骛。这边厢满脑子都是明天该买那只股票抄底,那边厢还要跟着伟大的钢琴师在海上颠沛流离,如此的私心杂念绝对是对一部好电影的大不敬。所以等来等去,我决定今晚观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艺电影的片长都不短,几乎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这让我很是受用,谁叫我是文艺片的粉丝呢。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当然这位钢琴师不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他弹钢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钢琴师甚至是伟大钢琴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弹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热闹的都为之折服。然而,钢琴师1900对大海的`热爱,准确地说是对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的那艘船的痴迷,远远胜过其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钢琴。电影的最后演的是,在那一艘即将被销毁的大船上,海上钢琴师1900万般投入地,非常的忘我地,上下摇动手指对着空气弹琴,看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这真的是一部文艺的不能再文艺的电影了。

  电影讲的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当一个人的生命被一样事物决定了的时候,这个人也许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爱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来决定,也许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满这样的荒唐。

  生命被决定,在这部电影看来是美丽的。

  也许,我是无法评判剧中人的幸或不幸。不过,我倒宁愿看到电影这样的结尾:海上钢琴师1900跟随着他的钢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与死,不在我关心的范畴之内。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故事从1900开始。从1900这个数字开始?不,不是。它不是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名,一位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再准确点,是一位从没有下过船的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

  他清瘦,身材修长,永远一身西装革履,对钢琴和音乐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和热情。他热爱大海,热爱得甚至从未下过船。

  或许他对陆地并非惧怕,并非恐惧,有的只是无所适从和一脸的茫然。他的人生过于悲壮,以至于和那艘从未下过的船同归于尽。朋友的.劝说没有起丝毫的作用。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 ? 我能看到吗 ? 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 ? 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Nineteen Hundred

  使这部电影深埋我心的不是他那优美而华丽的音乐,虽然它至始至终吸引着我。真正使我着迷的是他悲厌的人生观和陆地至始至终奇怪的理解。真是这些,使我夜阑时难以入眠。他那安慰朋友Max的略带幽默的话语,却是我心中最难过的记忆。

  故事中他唯一爱着的女孩无疑是幸福的,虽然她可能永远不知道他爱她,更不知道那个冒险半夜闯进寝室去吻她的人是他,这些美丽的剪影让人落泪。

  哪位朋友,如果你看到这里,请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那份美丽的悲哀和永世的温存,值得珍藏一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其实,一个月前我已经把电影下载到电脑里了,一直没机会看,所谓没机会不是没时间,因为看这种电影,必须一气呵成地看完,还得心无杂念,心无旁骛。这边厢满脑子都是明天该买那只股票抄底,那边厢还要跟着伟大的钢琴师在海上颠沛流离,如此的私心杂念绝对是对一部好电影的大不敬。所以等来等去,我决定今晚观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艺电影的片长都不短,几乎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这让我很受用,谁叫我是文艺片的粉丝呢。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当然这位钢琴师不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他弹钢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钢琴师甚至是伟大钢琴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弹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热闹的都为之折服。然而,钢琴师1900对大海的热爱,准确地说是对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的那艘船的痴迷,远远胜过其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钢琴。电影最后演的是,在那艘即将被销毁的大船上,海上钢琴师1900万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摇动手指对着空气弹琴,看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这真的.是一部文艺的不能再文艺的电影了。

  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宿命,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当一个人的生命被一样事物决定了的时候,这个人也许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爱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来决定,也许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满这样的荒唐。

  生命被决定,在这部电影看来是美丽的。

  也许,我无法评判剧中人的幸或不幸。不过,我倒宁愿看到电影这样的结尾:海上钢琴师1900跟随着他的钢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与死,不在我关心的范畴之内。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单位同事热情的授之以鱼,让我很快的如愿以偿,看到了儿子极力推荐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

  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归之于大海。严格讲是属于那艘能承载两千人的维多利亚号巨轮。是浩瀚的大海给了他灵感,让他无师自通地成为出色的钢琴师,88个琴键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来挑战的爵士乐鼻祖谢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教会他对世界细微而深入的观察。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陆地的,因为一个连死亡时都能面带笑容悠然自得讲着左右手笑话的人是不会害怕任何事情的。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好处,大海、维多利亚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离开这任何一项,他将无法正常呼吸,1900告别时曾说过,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我能够用88个键弹奏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那里我能看到天边的尽头。没有尽头的世界毕竟比不了船上那样简单的生活。换句话讲,1900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六吨半的TNT埋葬了伟大而又无人知晓的1900。他的朋友小号手迈尔斯曾说过你其实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这一小步始终没有踏出。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险,这也是我看了片子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之惋惜之所在。如果从非艺术的'角度讲,1900人生的价值不应这样地消尽,他就应出此刻另一条船上,或是冲破心中的樊篱,到岸上给更多的人带去美的享受,这样人生也许会更加光鲜夺目!

  《海上钢琴师》最经典的地方就应是它的配乐。剧情与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空阔的舞厅里钢琴随着海浪飘动,琴技比试时的激烈弹奏,感情到来时的迷惑,不需要剩余的对白,音乐足以完美演绎出其中的精髓。无论是激情四溢的,还是感伤怀悲的都深深打动着我……在餐厅的那一场随着海浪拍动而进行的华尔兹钢琴舞,让人大开眼界;与爵士乐大师谢利的琴键上的较量将整个片子推上了高潮。美仑美奂!惊叹不已!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主角1900,出生后被遗弃,之后被船上的煤工收养。八岁那年,养父的离去让她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也是这一年,她接触了钢琴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弹钢琴时的专注,1900拥有着无谱却胜有谱的钢琴演奏之路。眼前头等舱里的每一个人,他都可将其的内心洞察,然后以钢琴曲的形式演绎出各人的不同心态;爵士之父咄咄逼人地来与他较量,最后黯然神伤地离开…

  然而,他的一生是孤独的,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儿时没有同龄伙伴的玩耍,从出生到死亡,他不曾离开过大海,一直陪伴他的只有从小演奏的钢琴。他也想有更多的朋友。于是,演奏之余,他翻开电话簿,打给一位陌生的女士,很快得到的是他人对他的不解,这是他第一次打电话,也是最后一次;当他遇到他心仪的女孩时,他努力去接近她,却总有不同的因素阻拦,他人无意的,他自身很难逾越的;当唯一的好友满怀憧憬地为他设想美好而温馨的生活前景时,他含着泪,默默地望着不解自己的好友。

  1900有着惊世骇俗的才华,但也有着另人难以想象的孤单,仿佛他的世界仅有他一个人。似乎拥有着登峰造极才华的人们都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感伤与伤痛,还有像入境后雌雄不分的程蝶衣、带来文学变革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绘画大师梵高…他们的`个性与天赋给了他们惊艳的才华,也给了他们无法走出的忧郁,给了大众永恒的养分,却只给他们短暂的成就感。

  电影娓娓道来这这位音乐天才的传奇的一生,将他的旷世之才(世人所知的音乐家几乎完全没法和他比)与避世的人生态度故事般地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以一种淡淡忧伤的视角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同身受了没有亲人、没有伙伴的痛苦,给人小小的温暖、友善带来的不同。看完电影,除了感伤震撼之外,我也知道了应该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亲人和那些关心着我的人,还有陌生人更好些,减少不解带来的不快。力量微小,但毕竟是是我的一小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否只是简单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有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这样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行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今天重温一下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部电影的。

  ”海上钢琴师”,以主人公为线索,描写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片中非常让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计划走向陆地去追求我们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来,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一直坚持自己在船上这种容易而又单纯的生活。即便在最后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也选择了与船共生死。他,就如此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没踏上陆地,不知这是不是是他的遗憾,还是说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执着什么?到死都不想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知道过的世界

  当看到他将要下船片段时!当他站在云梯上考虑,丢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无从下手,无从选择,如何解决?他扔下了帽子,给了城市一个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后悔。这,便是他的选择!他会在脑海想象漂亮的景色,从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选择的是忠于我们的内心,他是一个活在内心世界的人他不合适非常复杂的生活城市充满杂乱,是个喧闹的世界,在那里,没安静的生活,没美妙的音乐创作想法,只有船上才有清净的音乐。这是他的世界。感受着他的世界,这是现实没办法比拟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给了大海和天空。”

  “他弹琴,不是为了追求弹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为了表达他的内心世界”

  “毅然决然,再不后悔。”生活可以归结为一种容易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需要我们的方法来诠释了我们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路,大家都要通过电影去反映我们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大家从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独,他对爱情有着小孩般的憧憬,他相信不少,又惧怕不少,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大家自己,大家自己,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

  世界非常大,但是我们的极少。如何为自己在如此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间!非常难!所以,当你找到后,不要放弃,不要离开,留在这里吧,守住这只是我们的空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很难想象人的一生只在船中度过的样子。所以就有了一个人在海上的传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而命运却选择了1900在波动的大海和旋律中度过他执着却又短暂的一生。

  《海上钢琴师》,一部意大利充满艺术和美学的音乐电影作品。整个影片看下来 ,都会被悲伤所环绕。海上钢琴师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用心演绎,好象在诉说着他那内心空无却又无奈的丝丝忧伤。

  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被好心的黑人烧煤工丹尼所收养,1900就是他的名字,只因为他是在1900年所生。一场意外老丹尼被飞来的铁块砸死了,从此1900又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了,他从未下过那只船,他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他虽然8岁了但从官方的角度来看,他好象没有出生一样,这是一个怎样的孤独!而上帝又是公平的,1900的钢琴天赋,使他成为“弗吉尼亚号”的海上钢琴师。

  的确,他一生从未下过船。即使是爱情的出现与友情的劝说都从未动摇过他。玄梯成了他与外界的一面“墙”。有人曾告诉他:“世界就在外面,它只隔着一个跳板,只有一小步,就是海上午那一面。”也许,1900并不在乎海的那一面的名利与幸福;也许,他在乎的是那种感受—对船上一切的眷恋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也许,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也许,因为大海所给予他太多的感情,他美妙的灵感就是源于对大海的深情。这正像1900所说的:“我永远也看不到尽头;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什么都不错,就是看不到尽头,也只有在海上,我才能感受的到……1900曾把城市比做钢琴的键盘,城市的键盘太大,他无法去演奏。这就是1900能够放弃爱情,友情的原因。他希望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熟悉的生活,在那里只有 波动的旋律和起伏的海水。

  一声爆炸声,结束了尼“弗吉尼亚号”的旅行,同时也给载着一段传奇一生的“孤独”钢琴师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问了问饶老师值得一看的电影,饶老师冲口而出:“海上钢琴师。”,到了暑假,电影单中又一次出现了这个名字。“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于是,我携带如此的心情,细细地品味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意大利电影,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故事是以两个人的对话形式展开的,以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的转换,介绍了一位钢琴天才1900的钢琴故事。

  幼时的1900,是在襁褓中让人发现的,他的妈妈抛弃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儿,生活在烧煤工人的.船舱里,大伙都照顾他,疼爱他,教他说话,写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现任爸爸因救人而死,他便很地伤心。1900离开了爸爸妈妈,没出生证明,悄悄地来到这世界,有得悄悄离去。正好比一个人去世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有关信息,没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没一座是他的墓碑,但他确实来到过这个世界,真真实实地活过。

  1900对不好的事情十分厌恶,但不会用嘴说,会用音乐去表达。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一直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点。

  有些人说1900非常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欢的音乐中,伴他左右的是对他没半点私心的朋友们,不需要去担忧纷繁与拥扰。但,只不过如此吗?每次停船靠岸时他一个人向岸上远处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还有他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时那紧张和期盼的语调:“你好,或许你不认识我,但,大家能聊聊吗?”特别是当他听那个飘过的流浪人告诉他一个人的经历,他愈发的想去体验:站在岸上,听海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奇妙的感觉呢?

  影片结局,1900在一艘马上炸毁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现实日常,对于其他人的选取,大家会感到匪夷所思,就像这部影片一样,可能大多数人也不解他的这种选取,但,无论是哪个,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无论在大家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被人不解,这都是他的选择。可能,到了天堂,他仍会弹钢琴,就像原来在海上一样。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

  时隔20xx年,“弗吉尼亚号”重新响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抚琴键开始了他的永恒表演。

  4K修复版《海上钢琴师》于11月15日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公认的影史传奇,在技术修复后重新焕发出了光彩。作为首席营销平台,淘票票也在今年连续推广《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何以为家》、《徒手攀岩》等奥斯卡获奖(提名)影片之后,再次将一部影史经典推荐给中国观众,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外片内容。

  “谢谢你们,在20多年后赋予我的电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作为一手缔造《海上钢琴师》的传奇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次特地为中国观众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录制问候视频。他在视频中表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海上钢琴师》可以进入中国的电影院和中国观众见面,是给了电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

  上映以来,《海上钢琴师》展示出了其作为经典的魅力。这部于19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在登上淘票票平台后开分即达到9。6分,收获了超过45万的想看人数,目前累计票房近5000万元。不少淘票票用户留下评论道:“哭晕在了电影院,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这是我为数不多愿意‘N的.n次方’次重温的影片,难得有4K修复”。

  在这个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温《海上钢琴师》带来的感动,影迷们还可以借助淘票票“爱艺之城”平台,去回顾更多的影史经典影片。在《海上钢琴师》重映之际,“爱艺之城”向影迷们推荐了20xx年20部高清修复片单,在优酷平台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闻香识女人》、《霸王别姬》等影史杰作,带影迷走入“爱艺之城”,重拾经典记忆。

  今年8月,淘票票联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推出了“爱艺之城”,旨在为喜爱艺术电影的影迷打造一个独特的线上社区,为用户提供电影资讯、社区交流,以及包括周边产品、参与官方活动在内的用户权益。“爱艺之城”将盘活存量全国艺联用户,并利用大数据精准触达更大范围目标人群,推广、普及艺术电影,打造全国最大的艺术电影社区。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3

  他唯一的一张胶片唱曲是因为一个在他窗口留下影子的女生而存在,他的所有灵感都来自于人类,他不会让他的音乐离他而去,本来想送给那个女生,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然后他把胶片掰坏……最终,他下定决心为那女孩子下船的时候,看到陆地上高耸的建筑时,断然断了上岸的念头,从此不再想着下船,当然并不是高耸的建筑让他怯步,而是城市街道的无尽头,不知什么是城市的尽头,他害怕他所看不到的尽头。

  有人说,1900他看透了人生百态,为什么就看不透自己的人生,我是觉得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只不过他没有留恋并为之存在而已。

  最后的结局是他死于那艘船上……

  我并不因此而遗憾或伤心。我了解1900孩子般的纯洁和简单。完美的爱情就像纯粹的`自由,永远只存在于想象。只是如你我这般平凡的人找不到像1900那样寄托他想象的载体,找不到可以让自己的梦想和灵魂如此安然而自由地栖息的港湾,于是无法永远守护着梦想中的那座空中花园,于是不得不在红尘俗世中为各种各样的负累所牵绊。想到1900的洒脱和自由,想到他的看似放弃一切,其实却在心中全部拥有,想到他的看似无根其实那么充实而丰富的生命,真觉得那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幸福。

  1900的经历离我们的确遥不可及,而他所追求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那是一种平静,一种自由,一种安宁。自由和快乐,也可以不来自于与世隔绝的环境,而来自于我们的内心。而这在花花世界中源自内心的宁静,才会真正成为无法逃开现实的我们生命最大的动力,成为我们精神最温暖的家园,成为我们心灵最安全的栖身之处。所以如果我们愿意,如果我们努力,我们也可以成为1900,用我们内心的安宁,用我们内心的快乐,用我们内心的从容,play our love,play our hope,and play our whole life!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4

  近日心有所感,却码不出字来,发旧文一篇,抒怀解郁。

  能玩转88个琴键的无限音乐世界,却无法面对纷繁的现实生活。是对桃花源的坚守还是困顿于楚门世界,是纯粹不染尘埃不妥协的抗争还是脆弱玻璃心扛不起应负的重担?是跟从我心还是逃避认怂?不要说这是个不切实际的童话,分明看到每个人心中的那艘船,没有绝世天才,没有英姿神采,还是想远离凡尘俗世、一地鸡毛,诗和远方似乎近在眼前。然而大多数人还是会下船,也应该下船。下船是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宿命,无法推却的重担。

  彩云易散琉璃脆,困守在自我小世界,在现实中只会一地破碎。钢琴师这样的人格很难成就爵士大师的世俗成功,大概率会成为落魄的小号手,即使他是天才。所以不下船是对的,不下船成就一世传奇,下船就是世俗悲喜剧。

  如果不是在现实中遇到同样灵魂的人,我对影片的理解将会是不同的。也是用键盘构筑世界,有才华有颜值,无担当无胆气,一手好牌困于心魔堕入凡尘。

  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人们终于学会接受外界事、物、人的不完美,归根结底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是消极承受,改变能改变的,适应能适应的,放手无法忍耐的,学会与不完美和谐共存而且不放弃成长。太多的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已经不再成长,让人喟叹的是某些人原本资质不错让人艳羡,但在随后的岁月里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他还能搬出各种有理有据的借口,让人无法反驳,成功的搬起石头堵住了最后一丝成长的空间,不敢选择,不敢承担,不敢面对真实的.内心需求,不敢追求,只因为惧怕失败,究其心理,始终无法接受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只能像驼鸟样拒绝世界,也拒绝了自我改善的可能性。

  现实中没有钢琴师,你只会看到一个怨天尤人,精神崩塌,甚至无法自立的真正的loser。

  奉劝在影院泪水涟涟的妹子,在现实生活中碰见钢琴师这样的人最好远离,否则你的整个人生将充满泪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愿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女孩,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看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的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只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的一条?如何选择一个女性,一栋房屋,一块地,一个生活?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办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块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一直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缘由,是由于他所缺失的与运势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别的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不是只不过容易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如此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可以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经典片段观后感03-14

海上钢琴师有感集合04-28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2022 电影海上钢琴师二观后感03-08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优秀作文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3-22

看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的钢琴家观后感02-07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07-16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8-18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8-25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04-06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