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通用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宫课堂观后感1
今天下午,翠微小学本校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直播课”——“天宫课堂”。
今天在“天宫课堂”授课的老师是三位特殊的老师,他们是位于天宫一号中的.三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宇航员老师在太空中给大家展示了神奇的实验,令人耳目一新。在太空中,本来在地球上很常见的现象完全改变了:漂浮的乒乓球不再漂浮,而是静静的沉浸在水中,折纸花居然完全吸附在水膜上……
同学们都被这些奇特的现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太空中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失重是什么?在太空中行走又是什么感觉?这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对太空探索、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重的兴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课啊!
天宫课堂观后感2
在太空有着一颗蔚蓝的球,它叫地球,在太空中有一艘宇宙飞船,它叫天和核心舱,在里面有三名宇航员,他们分别是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他们为我们讲解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首先,王亚平宇航员,她为我们讲解了天和核心舱里面的生活区、卫生区以及厨房,让我知道了厨房里面的冰箱虽然很小,但是可以让宇航员吃上新鲜的`食物。
然后,我知道了宇航员和我们的衣服并不相同,他们的衣服上带有许多特殊的装置,这件衣服叫做企鹅服可以帮助宇航员们避免肌肉萎缩。
接着,三位宇航员为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在太空把一颗乒乓球放在水中,乒乓球不会像在地球一样浮起来,而是沉下去。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第一课的视频,让我知道了太空有很多事情是和地球不相同的,如:在太空一颗乒乓球放在水中是沉下来的,而地球上是浮起来的。太空有着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天宫课堂观后感3
听说神舟十三号已经回来了,今天还给我们来了一场现场直播。
在直播中,给我们讲了许多科学原理。比如把一个瓶子里接满水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乒乓球放进去,用一根吸管把它往进扎,扎进去乒乓球不但没有弹射出来,反而在里面固定住了,非常神奇。然后又把那个装满水的瓶子没有盖盖子,不但没有洒下去,反而一滴水也不漏地飘着。
还有就是用一个放大镜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挤水袋往上挤水,挤上去的水不但没有洒下来,反而在上面凝固住了好像住在了上面。就这样变成一个大大的'水晶球。然后还把上面弄了一个圆圈,圆圈上就可以看见两个宇航员,一个正的,一个反着的,很是神奇。
看完这次直播,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祖国的强大,所以我也要好好学习,这样就能为祖国做贡献。
天宫课堂观后感4
老师说神舟十三号要在太空上与我们直播,我们集体开心的欢呼起来。
在直播中,宇航员王亚平阿姨向我们介绍了睡眠舱和他们的运行设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制作一个大水球。
先是用一个放大镜放到桌子上,用水在住上挤水,使它变成又圆又大的一个球,王亚平老师用一根针扎入那个水球中,令我惊讶的'是,那个水球竟然没有破,老师把空气灌入水球内,水球中间竟然出现了一个小球,仿佛就是水中的一个泡泡,泡泡外层照着的人是倒立的,内层却是正着的。所以说老师又把球内的泡泡给吸了出来。老师先把颜色倒入这个泡泡的体内,然后他把泡腾片给放了进去,球内立刻产生了许多泡泡,就像是视觉盛宴,一堆堆泡泡往外挤了出来。
这次直播让我理解到了很多东西,科学无处不在,比如太空上的细胞的神奇变化,还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天宫课堂观后感5
我们集体观看了一个直播——神舟十三号做实验的直播。宇宙可真神奇呀!
航天员给我们教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个物理实验。在陆地上,如果将乒乓球放在水上它是会浮起来的,这是因为水有浮力,而在太空飞船里呀,如果你把乒乓球用吸管按下去,他便会沉在那个位置不再上浮,王亚平阿姨将水扔向空中,水竟然没洒出来一滴。
航天员们还带我们看了他们睡觉的地方,他们喝水的方式也很特别,把水从水袋中挤出来,小水滴飘了起来,王亚平阿姨喝进了肚子里,那简直就不是喝水,那是吃水。太空飞船呀,就像我们的一个大家庭住宅,冰箱、微波炉、等等各种电器都有,看起来那个冰箱特别特别的'小。之后我听航天员们说,正是因为有了它,宇航员们才能吃上新鲜美味的水果,他们六个月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有趣味。
宇宙真有意思,科学真奇妙,我也好羡慕宇航员,现在好好学习,争取也上太空探索更多秘密。
天宫课堂观后感6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漫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瀚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本次太空授课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情况,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微重力环境在地球上难以取得,所以搬到了太空中,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无须运用推理论证等方法。在让我们看到微重力环境下真实实验的同时也复习了前不久学习的物理内容,通过王亚平老师说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也是学生,我很期待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我知道了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和复杂多变的,宇宙中许多奥秘值得探究,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天宫课堂观后感7
今日下午,我们收看了激动人心、非比寻常的天宫课堂第二课。这节课是由离我们400公里的舱中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老师们来授课。
在课堂上,老师们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还向我们展示了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展。这次别样的课堂,让我了解到了许多高科技的实验设备、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事业的不易与艰辛,无数的科学家呕心沥血才让我们站到了世界载人航天发展事业的巅峰,在这里我十分佩服我们的前辈们拥有如此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长大以后,我一定要为祖国的发展事业奉献出我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中华民族更上一个台阶。
天宫课堂观后感8
今天由三位航天员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太空生活,原来太空也有厨房、卧室、健身区等,航天员老师通过视频带我们参观了太空家园。航天员需要面临离开地球后失重状态下的许多问题,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太空辐射,脸变胖等等,但科研人员用企鹅服来解决了这些问题,让肌肉受到压力,这种失重实际上是一种微重力,只要从入轨开始,微重力就无处不在。
在介绍日常太空生活的同时,还介绍了太空科技,在叶光富叔叔的`带领下,欣赏了细胞生长的研究成果,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失重的心肌细胞会神奇的一跳一跳地游动,航天员与各地学生代表通过天地通讯系统进行了视频互动,解答了许多与太空有关等问题,使我们对太空知识有了更全面等认识。
在今天这样一个天宫课堂的专题节目中,让我们看到了飞天等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中国空间站首次发表各项成果在公开场合内,在今天开展的天宫课堂在未来也会系列化常态化,这使我很兴奋,我希望像今天这样等科普节目越来越多,拓宽我们等知识面。我希望,未来我也可以到太空上做实验,把我养的植物和动物带上太空去旅行。
天宫课堂观后感9
我从小就喜欢太空,看了很多太空的书,也喜欢在家做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而今天能在电脑上看到宇航员叔叔阿姨在太空中做实验,给我们讲述科学知识,我太兴奋了!我看到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还有太空抛物实验,我到现在都特别激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液桥实验,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生怕错过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这个实验需要先在两个板上滴一些水,然后合在一起慢慢地打开,就像一座用水做成的`桥。我很奇怪,为什么太空中可以用水做成桥?因为我在家里也做过表面张力的研究实验,比如普通泡泡水吹出来的泡泡很快就破了,但加了洗洁精后,泡泡就可以延长一些时间再破,洗洁精里有表面活性剂,能增加泡泡水的表面张力。后来,我听宇航员老师解答,原来是因为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在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是非常大的。好期待下一次的天宫课堂,能让我从更多的太空实验中学到知识,长大了我也想去探索太空。
天宫课堂观后感10
这次观看令我大为震撼,早知道祖国已强盛,但不知已经世界如此之多。不再是火箭而是空间站,不再是登月之旅,而是探秘宇宙。王亚平老师说:“未来属于我们,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授课过程中“泡腾片水球实验”令我神往。王老师首先制作了一个水球再在其中添加了蓝色颜料,水球瞬间就变得浪漫起来,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吗?随即便加入泡腾片,水球慢慢变得沸腾。
“你们睡觉时看见的星星会眨眼睛吗?”一个小女孩童真地问。这个小小的问题,我感受到每一个孩子对太空的憧憬、向往。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宇宙产生了兴趣,想去遨游太空,如今这个梦想已被新时代的人变为了现实。
我不由得再次在内心感叹:我们的祖国早已不是曾经那任人宰割的'羊,而是这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鹰!
天宫课堂观后感11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面向全球进行直播,王亚平再次变身“王老师”为孩子们进行太空实验。
其实,在国内外进行的大大小小的太空实验中,孩子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青少年参与太空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5种。
一是参加专业的研究实验。科学家进行太空实验时让一些学生负责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二是为学生设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生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三是参加载人航天工程活动。一些是为了航天工程任务的需要,让学生参加硬件或软件的研制;另一些是学生创意大赛中的获奖项目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实验。
四是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实验。学生们在教室完成模拟太空相应条件的实验,或者进行空间站上专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比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五是教育性示范活动。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简单有趣的太空实验,并将它拍摄下来,做成视频教材,提供给学生,以便进行航天教育。
天宫课堂观后感12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开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天宫课堂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一个个实验,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站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的不同。这堂太空课堂我看得津津有味,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惊叹,真是太奇妙了!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泡腾片实验了!王亚平老师随着蓝色颜料注入水球,将泡腾片放入水球里,渐渐地小水球变成了充满气泡的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真是绚烂多彩!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天宫课堂观后感13
“天宫课堂”第二课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明白了科学无处不在的道理。
在太空中,三位航天员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实验,有液桥实验、水油分离实验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液桥实验:航天员老师将水滴在两块塑料板上,然后将两块塑料板靠近,只见两滴水慢慢融合,成了一座水桥!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领略科学奥秘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强大。我们之所以能够天地对话,开展“”天宫课堂”,是因为中国航天已经站在世界前沿。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背后无数航天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学习了“天宫课堂”,我更加明白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只争朝夕,为长大后扛起振兴中华的大旗,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做准备!就如叶光富老师在最后所说的那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天宫课堂观后感14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统一观看了《天宫课堂》。“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教师”王亚平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航天员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失重的环境里的运动器械。老师为我们制做了一个水球,在我们平时的印象里,水是液体,不能成型。可是到了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在一个圆环里,不断往里加水就会形成一个水球。像水晶球一样晶莹剔透。透过水球我们还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这就跟我们的物理知识联动了。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气,使它形成一个气泡。这时再观察,就会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缩小的像,而中间的`气泡就会成正立缩小的像,十分神奇。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真实的了解到了太空的情况。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观后感15
今天下午,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太空授课,叫“天宫课堂”。
通过太空授课的内容,真让我大饱眼福。我知道了宇航员们在飞船是怎样生活的?太空的厨房功能很全,能吃到又鲜有甜的苹果。他们在飞船上给大家做了实验演示,用一种带吸管的水袋,只要把水挤出来,水就会飘在天空,再用嘴接住,喝下去。王亚平阿姨又把水挤出来,再在水球里加入蓝色的'颜料,一颗圆圆的蓝色水球就形成了。接着阿姨再把泡腾片放进水球,泡腾片慢慢地被吸进去,没一会,泡腾片在水球里不断的泡腾,产生了很多小气泡,水球慢慢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小气泡的气泡球,五颜六色,像极了我们生活的地方。
阿姨又给大家做了“水膜实验”,在圆圆的水膜上放进一朵粉红色的花朵,花朵绽放后颜色更丰富,更美丽了。阿姨又拿来一杯水,把乒乓球放进去,但乒乓球并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下去,这就是“乒乓球实验”啦,阿姨说要是在地球上,乒乓球是浮在水面上的,而在太空,因为没有浮力,小球沉了下去。
今天的太空授课让我受益匪浅,太空真奇妙。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
【天宫课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简报11-14
【优】天宫课堂简报07-15
天宫课堂活动简报07-15
天宫课堂简报[优秀]07-15
天宫课堂简报(优秀)07-15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07-18
学校天宫课堂简报11-11
央视纪录片《天宫课堂》学生观后感例文天宫课堂观后感12-16
(实用)天宫课堂活动简报07-15
学校天宫课堂简报范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