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老婆,老婆,你在哪?(我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我的亲人,似乎忘记身上的疼痛,推开了压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抱起来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我心痛极了)。
正在我绝望的等待死亡的时候,她睁开眼睛说: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养大(做为一个女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后悔,这太痛苦了,亲眼看着自己的爱人在自己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这是我一生的.伤疤,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想灾难发生那瞬间,妻子死去的那情景,这些记忆痛苦已经缠绕我33年)。
这些是我看完东方台系列记录片<唐山大地震>与少数幸存者谈话后记忆的写片段,从前听说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话题,可最近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原来这几乎见惯的话题是这么血腥在我看来美丽的世界发生这么大一次灾难我认真的看,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生与死人性的心里的斗争,每个幸存者都很激动,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开飞机看整个唐山的时候,我非常伤心的哭着并向上级汇报情况,这个我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这时在北京中国各部分地区派的飞机带着救援物资赶来,人们不管抢着吃,当时已经不知道手脏不脏抓起来就吃此时的唐山已经没剩什么了(一位幸存者男大概50多岁,讲述这些的时候眼泪一直在流,能看出他失去的那种难过尽管他还活着,他还是难过,我很佩服他还有勇气活下去,当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还能坚强的带着痛苦活下去看这个节目我很心酸,鼻子也一阵一阵的酸`眼泪也很自然)。
看那些记录,照片,倒塌的大楼,下面压着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爱人,家人,朋友,可他们都压在下面,有些已经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难,或者流着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来我心里美丽的世界我太不知道满足了,自己也知道这点不好,可是却改不了,还是不满足,满足就是放松自己!!我不满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是跟他们比我是幸福的幸运的祈祷世界和平,减少灾难,好人一生平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这几天大家都在说《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说它非常的感人,今天,我就和姐姐还有阿姨一起去了全球通电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我感到非常的感动,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在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当时,有一个小女孩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在屋子里睡觉,他们的爸爸妈妈正在车上。他们感觉到了强烈的震动,知道地震来了,爸爸妈妈就赶紧下车,要去救两个孩子。爸爸冲了上去,可是房子全部倒塌了,爸爸压死在了下面,妈妈看见了爸爸已经死了,就把他移到了旁边,赶紧去救姐姐和弟弟了。姐姐和弟弟在一块石头底下压着,可是,帮助妈妈的人说:“只能就一个。”妈妈说:“都救,都要救。”可是,只能救一个呀,妈妈就小声的说:“救弟弟,”妈妈抛弃了姐姐,救了弟弟。妈妈就抱着死去的姐姐,放到了爸爸的身边,然后就伤心的跟着解放军走了。这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姐姐被雨淋醒了,她就往前走,好心的解放军叔叔救了她,把她抱到了解放军的部队,那里有好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因为大地震,有的已经成了孤儿,有的当时连家都找不到了,他们都很可怜。后来,有一个解放军阿姨和一个解放军叔叔收养了方登,从此他们就都开始了新的生活。
方登和方达一天一天的长大了,方达和妈妈也搬了家,他们母子两个相依为命的`生活着,他们也不知道姐姐方登还活着。可是32年后,唐山又发生了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赶回了唐山,帮助那里受灾的人们。他们姐弟两个又相见了,他们赶回了家里,看到了妈妈,从此以后,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电影真是太感人了,到了最后,大屏幕上面写着23秒,32年。我想它的意思是23秒房子就全部倒塌了,因为这23秒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亲人,32年后才全家团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终于看了,看了,也哭了,心头压着一块石头,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忍着眼泪抑制着自己别哭出声来,可是影院里四处却传来了缀泣声,便无法按耐自己,眼泪就这样夺眶而出,没有什么可以比这眼泪更能真实的表达我的心情,电影是修饰的艺术,悲情更能打动人们,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方登(张静初饰演)嫉恨了32年,想想人性在这其中能占据多大的位置,灾难带给我们的死亡和肢体的残缺,可人性带来的却是心底里的痛彻不可见的悲楚。
想想活着多好,看看那些面临灾难来时人们惊恐万状,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无力挽救自己的家人,这种心灵的伤疤让元妮(徐帆饰演)痛苦了半生,也不能摆脱自责,在那种束手无策的抉择里,我们又能怎样替元妮做决断呢,只能说命运捉弄人,但我们相信和坚定的认为她是一个好妈妈,一个伟大的妈妈。
从历史层面上来看,导演忽略了很多历史背景,穿梭时空时光飞逝,转眼很多年就过去了,交代史实并不完美,我们无法把这个片子定性为史诗般的电影,影片所表达的只是人们在活着的今天多多珍惜我们的生活和爱,天是蓝的,水是蓝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要忘记你身边所有真善美,这个社会才能更美、更和谐。一部“史诗般的电影”最后成了一个催情掉泪的故事了,确实有点失去了本身的分量,而不能成为扛鼎之作,这是这部片子一个很大的硬伤和遗憾。但是恢弘的特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刻,还原了那个让人痛不欲生的23秒,让我们不再遗忘那段历史,缅怀那些在灾难中经历苦难的人们,这部片子中的每个演员的演绎功底都是相当的了得,每个角色表现的都近乎完美传神,让我们看故事情节同时,也感受到了演员表演的到位。如果再让我回转去看那段历史,我愿每一位逝者如秋叶般静美,生者如夏花般灿烂!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这个暑假,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找家人的经过。
故事中,方家人有俩个孩子,在地震那时,俩个孩子被压在一块大泥板下,泥板的两头正好压着俩个孩子。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弟弟压姐姐,救姐姐压弟弟。妈妈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弟弟……但姐姐并没有死,还在两位解放军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人。
小女孩方登在故事中很坚强的活了下来,什么也不能阻挡她活下来的希望,哪怕是一块大泥板。我也不能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放弃,就说自己命苦什么的,应该在这时想起方登的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困难。
有一次,我在超市和妈妈走丢了,急的心都快烂了,但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想想方登是怎么样面对的。我突然想起来,以前我陪妈妈买东西无聊时,我会去不倒翁那里玩。对了!就去不倒翁那儿等着妈妈来找我!等了一会儿后,妈妈果真来到了不倒翁这儿,我开心的跑了过去。是方登让我学会了镇定,让我学会了动脑筋。我很感谢“唐山大地震”。
虽然方登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但我还是觉得方登家重男轻女。救男不救女,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唐山大地震”证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名言。弟弟方达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但他长大以后非常的有出息,当上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还在四川地震时说了一句我和妈妈感觉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
方登和方达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去支援了,两人就再支援时相认了。但碰巧的是,两个人的孩子都叫“点点”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真正的温馨是什么,方登方达的爸爸方大强在地震中走了,但他们坚信,爸爸还活在他们的心里。还像以前一样温馨,不管什么重男轻女、大泥板的,和我们一家人一样温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亲情的伟大,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电影首先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猎物一样,一个个倒下。看到孩子被困在石板下,无助地喊着妈妈,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
电影中,男主人公推开了他的妻子,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可惜被倒塌的楼砸死了。石板的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母亲哭着说。“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想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开了学校一样成才。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决口不提以前的事情。儿子劝母亲再嫁,母亲绝不再嫁,她对她儿子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女主人公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骗人。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再次流下眼泪。
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苦命的人32年的苦痛煎熬。那母亲对女儿的一跪、那迟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前的'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爱的伟大,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电影结束了,不光我们全家,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入场时还是欢声笑语,出场时却是一片沉默。真情、大爱、人性、亲情、无不透视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电影告诉我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
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了弟弟。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
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
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
《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的是1976年7月28日,当天夜里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原来发生了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于是,便找了起来,元妮一看,埋在废墟下的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人们发现,如果,救方达,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救方登,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
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心灵的震撼,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短短的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瞬间,有多少的亲人被分离,有多少的人丧生,活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次地震就丧生了许多中国同胞们,一次地震也让我知道了,灾难虽然是无情的,但是我们人之间是有情的。一双双手把受灾的群众救出来,一句句话呼喊着幸存的人,一阵阵声音,是人们在救援,在呼喊,在焦躁………《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应该更加的发奋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出力,少让中国同胞们受到一些灾难,让中国人活在幸福中,活在欢乐和感动中!因为灾难无情,人间有情,无论哪发生了灾难,都会有着众多的中国人在身边,一颗颗心都牵系在一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可以说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事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昨天下班一路狂奔,去电影院看了唐山大地震,跟朋友一起去的!
这个电影,很震撼,尤其是开始的地震场面,做的真的很好,感觉身临其境,尤其是徐帆的表演,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亮点,她的母亲,演绎的太成功了!
具体情节我就不介绍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我哭了,在地震发生时候,徐帆的一双儿女在房间里睡觉,她和老公在外面,这个当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孩子,然后疯了一样往家里跑,跑到家楼下,眼看着孩子站在楼上喊,妈,徐帆应了一句,来了,那两个字,我的眼泪哗哗的,那种心情,我现在一边码字,一边还在流泪,简直是感同身受,再说剧里的爸爸,眼看着徐帆要冲进去,一把把徐帆拉后面,自己冲了进去,房子就在那一瞬间倒了,孩子爸爸就被压底下了,徐帆上去救,结果又赶上了余震,彻底救不出来了,徐帆抬头大骂,老天爷你不是人,这时候影院里,我边上是个60多岁的老大爷,也哭了!再接着是徐帆听见邻居说孩子还在,赶紧去救孩子,结果又听见只能救一个,一个板子压了两个孩子,撬一头,压一个,只能救一个,徐帆跪在那,无助的,喃喃的说,两个都得救啊,两个都得救啊,我边上的邻居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那种无助,真是表现的太好了,当最后选择救一个时候,邻居说了一句话,说,孩子还是生一个好,然后自己都笑了,算是缓解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后来是姐姐在死人堆里醒过来,就是现在电影海报的那个场景,很惨,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
因为电影跨度是32年,后来的情节就没那么紧张了,不过剩下的时间,我一直再想,为啥他要救儿子,而不是女儿,一直想到电影散场,我还没想明白,不过电影的`最后,徐帆的女儿张静初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妈,我对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现在才明白,那个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
我注意了一下,来看电影的什么年龄的都有,像我边上60多岁的老大爷,是一家老小来看的,他一定是亲身经历了什么,因为他一边看,一边给边上的孙子讲解,而且也泣不成声!
总结,这是个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去影院看,但是别带孩子去,因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感情丰富的必备两包纸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假期期内,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这一部电影不但是对旧事的回忆,更表述了在灾难面前真情的杰出,迄今要我令人难忘。
影片最先展现了那样一幅情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蜒掠过,高清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灾害,房屋建筑塌陷,人逃窜、遭压力。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确实如草芥般无可奈何,像被捕杀的猎食一样,一个个倒地。见到小孩受困在青石板下,无奈地喊着妈妈,我的泪都往下流了。
电影中,男主人翁拉开了他的老婆,自身冲到前面救小孩,遗憾被坍塌的楼压死了。青石板的'两边,是两个孩子,只有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一个?哪一个都获救啊!母亲哭着说。不好,再不决策就都没有了!这一叫决策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侄子。听见这三个字,埋在废区下的女儿痛哭,恨、憋屈、失落,但偏要没死,因此从此不愿认这一救侄子放弃自身的妈妈。
妈妈带著缺了一只手臂的儿子从头开始日常生活,听话的儿子离开院校一样成材。女儿被一对士兵夫妻抱养,决口不提之前的事儿。儿子劝母亲再婚,母亲决不再婚,她对她儿子说:谁可以拿命来一件事好?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她并不涩,一些人沒有在身边,在心中活著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身内心跟个死尸无有的强。没有了,才知道什么是没有了。这话追随了女主公年妮32年,内心的外伤用哪种都没法修复啊。
母亲洗好啦番茄,告知女儿:番茄洗好啦,我没坑人。这一当时地震灾害以前给儿子吃而没分到女儿的番茄,整整的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下跪情况下,我再度流下来泪水。
最终,女儿总算宽容了妈妈,一叠一声声的抱歉身后,是两人命苦的人32年的痛苦难熬。那母亲向女儿下跪,那晚了32年的西红柿,那坟前言的背包,那每年和哥哥一样教材母爱的伟大,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影片告一段落,不仅大家全家人,整场的人都被深深打动了,进场时還是欢歌笑语,登场时确是一片缄默。真心、大爱无疆、人的本性、真情、莫不透視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影片跟我说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今天是五月十二日,中国防震减灾日,在这样的日子,我怀着庄重而又严肃的心情,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那一刻,是所有国人的伤痛记忆。天摇地动,山崩地裂,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逝去。这场灾难被称为唐山大地震。
电影帷幕拉开,我们看到三十年前人们生活的状态,亲情是第一个窗口,父亲对龙凤胎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的保护,妈妈对孩子的爱,夫妻间的爱……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我已经把泪咬在眼底。灾难降临了,天空是紫色的,人们惊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和脆弱与灾难对比强烈。亲情,爱情,责任,却在崩塌的这个瞬间爆发的那样赤裸。女人冲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牺牲了,房子还是倒塌了,两个孩子压在废墟中奄奄一息。连生命都要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贵的要用怎样一个词去形容?在那么的残酷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我感受到人的渺小,那么脆弱,生命转瞬即逝,但也看到了人的伟大,人们面对灾难却又是那么的团结一致,英勇顽强。有生死抉择前的牺牲自我,有共同面临汶川地震时的薪火相传。其中母女三人的故事更闪烁着人性和母爱的光辉。该片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这些正是中国人民能饱经磨难而不倒,历经风霜而弥新的精神源泉!如电影中那样40年间唐山人能穿越大地震的伤痛,迈向新的希望之路。从唐山到汶川、芦山,我们能铭记一次次战胜灾难的历史记忆,凝聚起走向复兴的无尽力量。正是源于我们的精神源泉!
道之所趋,穷山尽海,不能羡也。志之所向,锐甲精兵,不能御也。我相信身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能够传承抗震救灾精神,用行动闪烁人性的光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1967年的唐山大地震,在经历40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当日的废墟上已经建起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城市,那些当年痛失亲人的生还者,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步入中年,但那些破碎的悲痛记忆,却无法抹去,深深留在了他们记忆的最深处,唐山地震观后感。
而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勾起大家对40年前那场灾难中逝去的24万同胞的缅怀,电影《唐山大地震》,通过极富表现力的画面和震撼的IMAX技术,再次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灾难场景,在大自然的威力前,我们是如此脆弱的生灵,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命运在刹那间被改写,一辈子的痛苦记忆,心灵创伤,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愈合?
影片中妹妹方凳在母亲痛苦选择救弟弟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虽然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那种彻底的绝望与心灰意冷,让她整整32年都无法释怀,父亲的不幸遇难,母亲无奈的放弃,使得她对亲人的记忆,即充满了温暖和期盼,又带着难以愈合的仇恨与痛苦。她的心理阴影,直到汶川大地震时,看着一个泣不成声的母亲艰难做出决定让医生钜掉孩子的腿时才顿然醒悟,母亲说,孩子长大后就让她恨我吧。有哪个母亲会愿意看到孩子受苦,有哪个母亲会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32年来,母亲一直没有原谅自己,独自一人,心灵遭受着旁人无法体会的煎熬。
没有什么能比亲历死亡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了,母亲说:只有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与无法预测的未来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无法逃脱死亡,无法抗拒命运,无法留住时间的脚步,珍爱身边的亲人与朋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快乐的面对人生的坎坷,没有什么能比健健康康的活着,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更幸福的了。亲情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了,它可以让我们越过生命的天堑鸿沟,在绝望时给我们电量前方的明灯,在寒冷时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爱他们——我们的父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备受瞩目,我也走近了《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
《唐山大地震》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妈妈发现一块台板上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无奈之下,妈妈首先救了弟弟!意外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32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方登和方达同时前去支援,方登无意中听到了方达的话,方登理解了妈妈的做法,最终来到唐山和妈妈团聚……
看完了电影,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唐山,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32年前遭受了多少的磨难呀!仅仅23秒就摧毁了整个唐山,一切都化为乌有。24万人遇难,24万!惊人的数字!我感叹唐山大地震的悲惨!脑海里回想着电影上放映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房屋倒塌,哭天喊地,满地血迹,一片废墟。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可在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它呀!死的,伤的,有幸存活下来的,都躺在被废墟包围的一片片血迹斑斑的空地之中,有些人一边试图扒开废墟,一边朝着废墟撕心裂肺地喊着,叫着;有些人坐在空地上,呆呆地望着废墟;有些人趴在已经离开的亲人身上,只有泪水……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灾难!天大的灾难!
灾难无情人有情呀!在地震中,这位妈妈的选择令人敬佩!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会有了方达的存活,才会有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才会有32年后的团聚。当地震来临时,方达、方登的父亲把妻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她存活了下来,自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准备救自己孩子们,可是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当方登无家可归时,有两位非亲非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收养了她,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唐山大地震中无处不在,灾难摧毁的了唐山人民的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人间的真情!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1976年7月28日,令我难以忘怀,让我们向唐山大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更向灾难中坚强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能够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我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我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杯具,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我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仅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我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终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我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当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仅有自我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仅有自我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完美。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应对困难大态度却能够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这部电影为什么感觉不好看呢?我觉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电影叙事不够丰满,走的是流线型描述,缺少细节,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场景的出现,总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对于故事情节的转变有点牵强。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个吧,印象最深的还是陈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戏很深,好几场他落泪的戏都特别感人。本来很喜欢张静初,这部影片她演得却一般,瘦瘦的,从十几岁一直到四十岁的二十几年的跨度,我也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能参加这部大戏是张静初的幸运,但是和徐帆搭戏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认这场重头煽情的.这场戏中,镜头完全对准了徐帆,不可否认,徐帆演绎地确实不错,最后跪下说"对不起",母亲的压抑了三十二年的内疚之情,亲人相见的绵绵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对于张静初饰演的方登,也是在与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怀恨母亲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见,用她的话说"不是记不起来,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压抑着,这样的见面的戏对于她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然而导演留给她的,却只是一个个后脑勺。谁让人家是夫妻档呢?
对于影片我还觉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陈道明夫妇收养了方登,对于方登也是给予了很多的关爱,但是在方登长大后,很多场景,他们都是主动提出让方登去唐山寻找亲人,作为养父母,对于收养孩子的亲生父母这个话题应该是很避讳的,他们怎么总是提起呢?即便是在养母去世的时候,竟然留给方登一个存折,让她用来去寻找自己的亲人,还总是说亲人永远是亲人,好像他们知道方登的母亲弟弟真的还活着一样。在他们收养方登的时候,不是都告诉他们了,方登是一个没有人来认领的孤儿吗?而且在方登怀孕消失了几年后,回到家,陈道明见面后没几句,又提到寻找亲人。
道明夫妇把方登抚养成人,方登对他们却没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陈道明对于这个女儿疼爱,对于妻子的深沉的爱,其他的,则没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文章: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想范例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6-05
观《唐山大地震》心得07-04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11-08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09-0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29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05-09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11-24
(热)《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7-06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实用)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