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我们乘公共汽车去了位于中山路100号的无锡博物馆。此时,一座长方形的建筑外观全是金色,玻璃透明。整座建筑独一无二。
当你进入博物馆时,你首先看到的是三台电视,上面循环播放着一些人类的壮举,比如登月计划。学生们忍不住停下来观看,不时发出惊人的声音。然后,我们穿过球形电影院,来到大厅。大厅的大理石地板非常光滑,甚至电子屏幕上的一切都映在地板上。这个大厅很宽阔,很大,很有气势。
这时,一位评论员向我们走来。他乘电梯带我们去了惠山泥人展厅。评论员介绍我们:“惠山泥人是我们无锡的三宝之一。”之后,我们被领进了展厅。当我们走进展厅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伟大的惠山泥人作品——庙会。作者用一双灵巧的手,把普通的泥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人和店铺。此外,细心的作者还在一些房子里点燃蜡烛,使夜晚的效果显而易见。可以说他很努力的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个形态。这是什么?解说员向我们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惠山脚下的泥人能捏泥人,因为惠山脚下的泥人的铁、锌含量最高,挤出来的泥人不易变形。”哦,听完了,我们会克服的。
然后,我们来到了徐悲鸿画馆。我一进门,一尊徐悲鸿的.石膏像就立在那里,上面刻着他的名言:“人不能有骄傲,但没有骄傲就活不下去。”他的油画、素描、国画等许多优秀作品都陈列在他旁边的玻璃橱窗里,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马,体格健壮,肌肉丰满,栩栩如生,仿佛每匹马都在向我们跑来,气势磅礴。
这次参观博物馆对我来说很有收获,不是吗?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2
军事代表着一个国的实力,科技代表着一个国的未来。它使我们敬畏;使我们向往;使我们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有幸和九班一起参观军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
来到军事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一个特殊的展馆——轻武器展览馆,里面展览了各式各样的'枪和弹。那些都是不同年代的,不同样子的,不同型号的,它让我感受到了祖国一步步的进步,也让我感受到的压力,像这样智慧的结晶,我们长大以后是否也能研发出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呢?这得靠我们的努力学习,如果没有了学问这些是不可能的,这又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学习的步伐。
当我进到大厅,就仿佛投入了科技的怀抱,一个个模型,一个个仪器让我感受到了如此强大的祖国,让我内心汹涌澎湃,为它骄傲。而我也像一个迷茫的孩子,对有些设备一点都不了解,如果旁边没有和蔼可亲的阿姨给我热情讲解,我想我自己也了解不到祖国的伟大。
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一会儿时间就到了,我还没有对这些芯片,机器完全了解就要回学校了,真是意犹未尽呐。看到如此强的武器,如此神奇的机器,他们仿佛就像一个前辈激励着我努力学习,超越他们。而这次参观也让我体会到了多读多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3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4
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历史博物馆有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于20xx年3月动工,9.25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殷墟一直以来都没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个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向我们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厅 2.青铜厅 3.玉器厅 4.文字厅 5.特别展厅-司母戊鼎真品展示! 整个博物馆只有两件是复原品,其余都是真品!
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
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 。 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 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5
我在八月参观了省博物馆。刚到省博附近,我就被眼前宏伟的建筑震撼了。说实话,省博建的很漂亮。我和朋友四下乱逛,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走进博物馆内,也是一派富丽堂皇,大理石的地面特别干净,几乎能映出人的倒影。我们直接乘电梯到了四楼(我们的参观顺序是从上到下)。四楼都是一些古代的货币,各式各样、各个朝代的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各种宝钞、元宝,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呢。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哪里有各种房屋的模型,有的还建在假山的半山腰上,特别逼真。还有各家大院,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他们的建筑构思各有特点,但都显现出了那时晋商的富有。他们的房屋都气势恢宏。还有各种名胜,如山海关、岳阳楼等。我不禁佩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怎么会指出那么精妙的模型呢?三楼还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有一个场景重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们用火烤鱼,人物十分逼真,你甚至能看到他们的睫毛,咋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呢?还有的.现实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让人触目惊心。三楼完了是二楼,那儿是书画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有各种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应有尽有。如果你对书画有兴趣的话,那儿肯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另外还有大量绘画作品。
参观完后,我有种特别自豪的感觉,我为咱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他们是聪明与智慧的象征。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6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7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南京博物院,想观赏观赏这里多姿多彩的文物。
我们先来到艺术馆,观赏各地名画家的作品。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傅抱石先生的画。瞧,在毛主席一首关于反国民党围剿的诗旁边,有一幅极为醒目的画,画上画着一片片美丽的江山,但在青山绿水的脚下,有着大片大片的鲜红,那不是美丽的枫树,而是解放军战士与敌人拼杀时流下的'鲜血。
走出艺术馆,我们来到了特展馆。特展馆中有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个个像新的一样,光彩夺目。刚进馆门,就看见电梯边有一个屋子,门头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镇院之宝”——一个清朝的转旋瓶。瓶高60。5厘米,口径20厘米。它由盖、颈、外瓶、内胆、夹层和底盘等部分组合装配而成。瓶盖顶上镶着一颗粉红的玛瑙,瓶颈和瓶身是用蓝釉金彩装饰,瓶身上有四副画,是镂空的,画上乾隆皇帝骑马奔来,仪仗侍卫相拥,远处山峦隐约可见。转旋瓶结构奇巧,造型端庄,装饰华美,做工精妙。特展馆里还有各种各样金光闪闪的菩萨,皇帝的龙袍,各式瓶罐……,我和妈妈目不暇接,十分赞叹古人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是怎么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
接着,我们又来到历史馆,这里有恐龙化石,还有一些犀牛和大角鹿的化石,再往前走看到几个陵墓,不同的社会阶层,陪葬品也不一样。还有编钟、刀剑等文物。
南京博物院的藏品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真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8
在星期三的早上,老师组织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参观安康博物馆,我们在学校教学楼楼下集合,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然后坐着公交车,唱着郊游的儿歌来到了博物馆。我们像小鸟一样从车上飞奔下来,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雕刻着安康历史博物馆几个字,大家都兴奋的叫着目的地到了,目的达到了!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里,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里面很大,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位带着我们参观的姐姐说这个博物馆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石斧、石刀、铜镜听完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参观,在姐姐的带领下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标本,有羚羊、大熊猫、金丝猴还有十八罗汉,有的十八罗汉的手都不见了。姐姐说:失去的.东西是永远找不回来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我们还去了科技馆参观,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我玩了许多东西,我最感兴趣的是球球冒险记,惊险刺激让人爱不释手。我们还看了机器人跳舞,在遥控器的操纵下两个一红一蓝的机器人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变幻出各种姿势,可好看了。可惜参观时间太短,很快我们就要返回了。
参观完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古代用的东西和许多我不认识的东西,他们都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为人类服务!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9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参观省博物馆观后感。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
浙江省博物馆旧馆址的一部分为江南著名藏书楼文澜阁。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博物馆里有几个场馆,分别是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工艺馆、礼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精品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
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该馆原设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两大业务部门,1980年分出历史部文物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学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不久我们参观完了,便回家了。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0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东阳博物馆玩。
刚走到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去,一个庞然大物展现在眼前。“啊!是恐龙骨架,比雷龙还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仔细看了看旁边的说明,才知道这副恐龙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东阳龙,有十七米多长,四米多高呢。旁边那幅恐龙骨架看起来就小多了,才大人那么高,大概二米多长,是盔龙。
在一楼的另一侧,还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进化过程图。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贝类生物——层叠贝。它们比现在的贝壳大得多,是一个个叠在一起的。另外还陈列有恐龙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等。走着走着,听到一声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着声音走了过去。天哪!是三只仿真恐龙——东阳龙,盔龙,浙江龙,惟妙惟肖的。原来是东阳龙的`生活场景复原图。那时有连绵的群山,绿色茂盛的树木,林子中央流淌着清澈的小河~~~
看完了恐龙化石又去看电影,开场了才知道是4D电影,还要戴特制的眼镜呢。刚开始从屏幕里冒出一个海底生物,张开嘴在悠闲地吐泡泡。也不知为什么,我的左眼感觉被水冲了,凉凉的,原来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电影,感觉就像真的一样。当奔跑的恐龙掉进深坑时,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吓了一大跳。后来我眼前出现了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张开手却——没了。
东阳博物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1
寒假里,我们全家来到了广州旅行,除了天天的美食,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这不,今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可真大啊!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展厅,首先,在弟弟的“争取“下,我们来到了“恐龙世界”。“恐龙世界”里有许多恐龙的骨架和模型。我们看见了三角龙、长颈龙、霸王龙等等。这里,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种吧:李氏蜀龙。李氏蜀龙属于稍稍原始的细腿类恐龙。头骨高长适中,牙齿勺状,窄长。颈区较短,脊椎构造简单,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四足行走。主要生活在河畔湖滨地带,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
第二站是“梦回大唐”。这里介绍了唐代的各种古董,从衣饰到器皿,从绘画到书法,有精美的唐三彩,还有我最喜欢的唐代妇女化妆顺序。嘻嘻,谁让我是一个爱美的女生呢!第一步:敷铅粉;第二步:抹胭脂;第三步:画黛眉;第四步:贴花钿;第五步:点面靥。画完可真漂亮啊。
接下来我们去了热门的`埃及展。刚进去我就感到了非常恐怖,里面灯特别暗,阴森森的。也有许多古董展示,但是多是以神灵啊,金字塔啊,木乃伊什么的为主。我和弟弟吓得匆匆往出口走,也没细看。快到出口的时候,灯倒是亮了许多,我放缓脚步,看见了一副奇怪的金字塔图:图里共分五层,最底层的是渔民、仆人和农民;第四层是手艺人、工匠和士兵;第三层是书吏、普通贵族和普通祭祀;第二层是高级祭祀和贵族;顶层那高高在上的是法老。爸爸告诉我说这是阶级,妈妈告诉我说我们是手艺人。还好我不是在埃及,不然我就只能排在第四层啦。
结束了一天的博物馆之旅,脚也酸了,肚子也饿了,不过知识也是增长了不少。我真喜欢广东省博物馆啊!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2
今天,我和父母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前八座宏伟的汉白玉雕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博物馆由方形底座和巨型穹顶组成,分为四层,各有特色。一楼是青铜博物馆,二楼是陶瓷博物馆,三楼是书画博物馆,四楼是货币博物馆。
我们带着有序的参观团队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来到青铜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令人眼花缭乱,达丁、西尊、黄丸等青铜器历史悠久。达丁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前,古人就能创造出如此精美图案的宏伟青铜器,真是令人惊叹!
参观完青铜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陶瓷博物馆。我发现了两件非常不同的瓷器。一种叫如潘瑶,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茶壶。它的质地很硬,直到现在都没有磨损的痕迹。我觉得一定是古代无名艺人的心血。相反,大汶口文化中的黑陶空心高柄杯,质轻易碎,壁厚只有一毫米,故称“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文物,我最喜欢的是青花瓷。雪白的瓷器上画着蓝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光着头,仿佛在找人比拼;有的`两条龙纠缠在一起,好像在打架;有的努力飞向天空,仿佛摘太阳……看着这些矫健的龙,不禁暗暗赞叹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飞逝而过,很快就离开了博物馆。回头看看身后的博物馆,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绘画和书法沉淀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3
今天,学校又举行了一次集体活动,这次是要参观自然博物馆。我们在校车上坐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前,有一具高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用铁架子支撑起来,脖子非常长。进了博物馆,里面非常壮观,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我们先去参观了“神奇的非洲”这个展馆,里面有许多的非洲的动物标本,经过讲解员的'介绍,我知道这些动物标本是由美国人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这个展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非洲大陆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画面。看,黑猩猩在树林里玩耍,长颈鹿在池塘边喝水,狮子在一块很高的石头上,威风的咆哮着······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的动物就更多了,有许多古代猿类的化石,还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动物。
我们又去水族馆。那里的海象给我的印象最深。海象的个头非常巨大,很费力的摆动着尾巴。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最后一个展馆,是“恐龙公园”,里面有许多恐龙化石,还有一些恐龙蛋化石,我看见那个蛋很像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些灰色的斑点。里面更好玩,那些恐龙像是活了一样,都摇头摆尾,做出各种动作。
参观自然博物馆让我扩大了知识面,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更明白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下次我还要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4
研究历史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到假期我都会踏上探索历史之旅,这个寒假也不例外,我参观了位于玉皇山脚下的南宋官窑博物馆。这里曾经是南宋最重要的窑址之一,许多著名的瓷器作品都出自这里。
一进场馆大门,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残片吸引住了,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为我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它们终究没有经受住金元的铁蹄,而被毁于一旦。我们继续参观,看到有些青瓷残片的命运要好得多。现代工匠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它们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复了它们往日的'姿态。随后我们欣赏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窑,领略了中国各大名窑的风采。在参观中我还观察到了一种现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颜色偏黄,而南宋时期的官窑颜色掌握的就恰到好处。后来我才知道,瓷器的颜色与烧制的温度也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烧制的温度就会更精确,瓷器的颜色也不会太过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们又去欣赏了美丽的康雍时期的外销青花瓷,这些瓷器可谓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康熙青花较为饱满,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动。
走出了场馆,我们进入了陶艺学习中心,开始自己制作陶器。制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实却困难重重,我做的满身是泥,最终还无功而返,真是有些遗憾。
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我要在下个假期继续探索历史,把整个历史长河灌输到我的脑海中。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5
今日我们来到了安徽博物馆,它让我想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满怀着兴奋来到了这宏伟的博物馆。文物,代表着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才智;文物,代表着那古代人民的风采;文物,代表着国家悠久的历史。是她,让我明白了我们家乡的历史。
纵然它们身上长满了铜绿,但却丝毫无法掩饰着它们身上磅礴大气的气势。看到了它们,让我的心头猛得一颤,让我充满了敬畏之情。我们共游览了安徽文房四宝、安徽礼貌史陈列、江淮撷珍、徽州古建筑。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安徽礼貌史陈列反映了安徽礼貌发展的脉络,而这些古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它们也代表着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安徽文化史》陈列由“青铜礼乐夷楚华章”、“运河通达清名流芳”、“中都基业天下徽商”等几部分组合而成。构成了安徽那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
它,让我明白了那些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可是即使再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它,让我看到了内在的精髓,让我感受到了它那磅礴的气势。仿佛我是在应对应对古代君王一般。它,代表着我们安徽的`文化底蕴。
经过参观,领悟一个个历史故事,我感到扑朔迷离,听的津津有味。这些文物,是勇敢的文博工作者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使得这些文物安然的摆放在博物馆里。她们是伟大的英雄,为了国宝不遭破坏,经受了多少委屈与磨难,可是,她们却没有丝毫的抱怨,拿着微薄的工资,依然无私奉献。
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我从它们身上看到沧桑的铜绿,但却丝毫掩饰不了君临天下的王者威严,凝结着些创作者心血的结晶。玉器,晶莹温润;书画,意境幽远;古剑,驰骋战场。当我离开博物馆时,我不禁感慨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建筑,此行让我收获了太多。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博物馆作文06-15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05-17
参观博物馆的感想03-08
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04-27
博物馆参观活动方案08-26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作文02-02
参观恐龙博物馆作文04-25
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04-21
参观博物馆作文范文12-09
参观博物馆活动策划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