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一堂好课观后感

时间:2022-11-23 15:10:36 少烁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一堂好课观后感(精选21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堂好课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堂好课观后感(精选21篇)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

  今天的《一堂好课》上的是思政课,主要讲的是中华民族是怎么从危难步向复兴的。听完金一南教授的课,我感触很深。

  节目刚开始的时候,军人们的口号中,“敢于胜利”最让我热血沸腾。我们所有人都在“追求胜利”、“渴望胜利”,但“敢于胜利”是这一切的基础。心中得有一种渴望胜利的一团火,只有燃起这团火,中华民族才会有希望。

  如果要我们回答“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话,有三句话最为完美:“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是啊,如果当年没有那些为国家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怎么会有如今的中国?如果没有新中国,那怎么还会有我们?所以,就是因为有了那些英雄,才有了我们如今繁荣安定的`社会!

  1840年,中国陷入了苦难之中。有个英国人说:“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登出广告,这里有一个愿意付款但不愿意战争的帝国。”因为我们在近代,富却不强,没有能力去捍卫自己国家的财富,也就会遭到其他帝国主义的掠夺。

  1949年建国那段时间,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一颗小钉子叫“洋钉”。那时,我国的什么东西都是从国外进口,本国几乎没有什么劳动生产力。

  但现如今,经过了70年的努力拼搏,我们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国。我们在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其他国家在两、三百年才能完成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GDP总额是全球第二,中国的制造总额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中国速度”、“中国大桥”、“中国高铁”等词,不过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华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唯有立志与爱国,才能让中华重振雄风!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2

  很多人都说,青春是短暂的,易逝的。王蒙先生说:“怎么能够挽留住我们对青春的这种体会、这种心得、这种记忆呢?文学是个好东西,文学让你一下子就把很多美好的东西挽留下来了。”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是王蒙先生百读不厌的一部。尽管这是公认的记载家族兴亡的悲凉之作,但在王蒙先生看来,《红楼梦》其实是青春的小说,因为书里有那么多可爱的青年,尤其是少女,她们永远年轻,“描写芦雪亭联诗的那一段,那是大观园的.青年联欢节,是大观园的文学节,是大观园的青春节,还是大观园的烤肉节。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候,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欢乐。”

  王蒙先生眼中的青春,从来都是兴高采烈,从来都不淡漠。他在课堂上分享道,《青春万岁》序诗中所写的“眼泪、微笑、深思都是第一次”,其实是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启发。屠格涅夫在小说《初恋》的结尾写道——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为什么屠格涅夫说‘青春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前程远大,失败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这一点上,王蒙先生倒是觉得林黛玉不该那么年轻就想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是过于悲观了。对林黛玉我也感觉到非常遗憾,毕竟还在青春的年华,整天琢磨着他年有什么人来把你送葬,想的也忒早点了。”

  青春飞逝,身上的一切也难免如日头下的蜡与雪一样,融化地干干净净。王蒙先生鼓励大家要乐观向前,“因为不会只有飞逝,不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因为有文学,有日子的编织,有幸福的缨络。文学挽留了时光,文学挽留了青春,文学让我们永远不老!”

  从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至今,王蒙先生依然坚持在作品里书写青春和爱情,他说:“尤其是到我七八十岁以后,我体会到更多的是我是世界的情人,因为我爱这个世界,我给这个世界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我现在的小说就是我现在写的情书。”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3

  在《一堂好课》的预习环节,三位课代表黄景瑜、屈楚萧、宋玺将和烈士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白。

  1935年,烈士在狱中写下著名散文《可爱的中国》,在这篇遗著中,他高声疾呼“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把个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文中最为动人的部分,就是他所描绘的祖国未来美好幸福的景象。

  今天,欢歌代替了悲叹,富裕代替了贫穷,康健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明媚的花园代替了凄凉之地。如果我们有机会可以和烈士面对面对话,我们要怎样告诉他,我们可以更好地爱护可爱的中国母亲了?这是《一堂好课》的“班主任”康辉留给同学们的思考题,而答案,其实就蕴含在金一南教授的课堂内容里。

  “爱国”两个字听起来非常庞大,于英雄而言,往往意味着忘我的流血和牺牲。身处和平幸福年代,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不会碰上生死抉择和伟大时刻,我们又该如何脚踏实地践行“爱国”二字?课堂上,一位曾扎根沙漠哨所的边防兵,和一位在基层工作的警卫战士,将会分享他们对于责任和奉献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主讲人金一南教授在成为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之前,曾做过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员,还做过最为基层的普通工人。

  在每一个岗位,别人都说他是“天生的”。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勉励年轻人不要被平淡所淹没,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挑战,没有挑战创造挑战,生命才能真正地绽放,“今天的这种考验绝不亚于枪林弹雨,它也是一场战斗!我们如何为国家去发挥出我们最大的光和热?这个答案,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从平凡到非凡的过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苦难重重,但复兴在望。只有更好地了解国家和人民,我们才能知来路、明去路。只有懂得了肩头的责任,我们才更有勇气、更有定力、更有自信用行动去爱护祖国母亲。11月17日,《一堂好课》思政课即将开讲,相信一束思想的光芒会照进每一位观众的心间,并永远闪耀。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4

  今天下午的班会,老师让我们观看的是一堂好课,讲演讲人是金一南教授,金一南讲后,有这样两句话,深深刻在我心里。一闭眼,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他们欢呼雀跃的身影与欢快的`笑声。

  第一句话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主席提笔写下的一句话,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句话,还是毛主席对中国崛起的信念。信念是什么?是困难时的一句:我可以!是骄傲时的一句:这道题我错了!是碰到别人的一句:对不起!这是平日里最平常的一句话,在长江黄河中,他们只是一滴水滴,可是汇集起来是无比令人震撼的呀。他们就像那星星之火,只要一直坚定团结一心,谁说他们不可以燃烧草原呢?毛主席笔下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想了这番多。

  第二句话:“敢于胜利。”敢于胜利这四个字中,“敢”是我最为敬佩的一个字,不但要追求胜利,还有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燃起“敢于胜利”这四个字个字。“不是要求你做到,并去做到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但是要努力做到心中的那般模样”我的心里这样想。

  我时常想: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也许这三句话可以完美地解开我的困惑。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望着这三句话,我终于知道了: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

  看了《一堂好课》,我的思绪在这几句上回荡、飘扬,他们的身影仿佛还在我的面前,歌声好像回荡耳边……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5

  今天,我看了《一堂好课》这个节目,这一课的主题是爱国,我看完后令我记忆犹新,感受颇多!

  上课啦,主讲人是金一南教授,听课的是国防大学的军官们,所喊的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我想我们不但要渴望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胜利就像湖里的水。觉得他抓不着,就只能是渴望它。但是你敢于去得到它时,它其实并不难得到,所以我们要敢于争取胜利。金教授在课堂中提到了三种力量之源,其中一个是暴力,谁的力量大。拳头大谁就能称王,我们在旧社会和旧中国就是落后,所以当时受尽了屈辱。我们以前弱小,只能被欺凌,以前的,918事变,七七事变……这些都是我们的耻辱。我们要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因为这些,我们中国人要改变这一切,正是这种信念在激励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中国有句古话说“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中国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了,完成了这一次又一次的新高度,原来只能在六级风下施工建桥,现在我国已经可以在八级风下施工建桥了,华为的5G技术已经领先了美国三年,成为了全球第一,我们这每一次的超越,每一次的感人的举动都代表着我们中国正在慢慢振兴,这是中国的制造,这是中国的实力,我为祖国而感到骄傲。

  看完这一课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少年,要做好当下的事,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更富强。所以,当下我们好好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实现的责任!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是一堂让我深感震撼的思政课。

  课堂上,金一南教授串讲了丰富的史料和热血,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

  在这堂思政课上,金一南教授重点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国”两个话题展开,我一边聆听,一边思考着问题答案。

  在金教授分享的自己从被尼克松总统车队堵车迟到,到国务卿基辛格向自己道歉的故事中;在三位“课代表”,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北京大学学生宋玺,以及青年演员黄景瑜、屈楚萧分享自己对爱国的理解中;在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勇于承担重任,为国际维和做出贡献的故事中。我找到了答案。

  只有祖国强大了,每一个中国人才能有尊严,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长大了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来报效祖国。

  面对新的征程,要像先锋精神所铭记的'那样要“敢于胜利”:“这不仅是军人,而且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心中都需要腾起的这样一团火焰!”多么激励人的一句话。

  我记住了,我要“敢于胜利”,用“我能胜利”“敢于胜利”来爱国,来报效祖国。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7

  这一次,《一堂好课》打破传统类型的节目空间,开创性地将录制现场搬进大学校园,于夜幕降临之时开讲露天课堂,让观众也得以沉浸在青春气息浓郁的学习氛围,聆听名家大师分享的智慧与卓识,同时润物无声培养全民好学向上之风。

  第一堂课走进的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在过去六七十年间为我国的强军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士官和人才,他们中有新中国的第一代航天员,有航天工程的指挥长、总工程师,有一百八十位共和国的`将军……学长们在学校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最深的那个烙印就叫"爱国"。

  主讲人金一南教授的众多演讲视频,在社交网络尤其是年轻群体中引发过巨大反响。47年的军旅,生涯,从三尺讲台到强国论坛,他一次次震撼发声,深入浅出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给许许多多的青少年们讲述我们如何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勉励年轻一代要有爱国情怀,敢于担当重任。

  名师开讲的好课课程,既是老师对学子的面授,更是长辈与晚辈的交心。继第一节思政课后,《一堂好课》还将陆续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北京理工大学等地展开授课。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的文博课,著名导演陈凯歌的时代影像课,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美育课,著名作家王蒙的文学课将陆续开讲,一期一会,一课一识。

  为了方便更多观众反复学习,每一堂好课主讲人的讲义手稿都会集结成册。和课程相关的所有的资料和课件,节目将会一并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收藏,并投放到广大公共阅读空间,让好课的精神能量持久滋养人心。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8

  什么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内容是什么?今天谢老师让我们看的《一堂好课》中,我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今天要讲的课是思政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进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了!

  1934年,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攻,率领30万大军进行万里长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和陕西红军成功会师。但是经过长征之后,红军从原来的30万人锐减到了3万多人,给了红军很大的打击。

  中国在1949年成立之前,流传着一句老话:“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在以前的那一个中国,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和70年前不一样了,中国华为已经推出了5G网络,比美国提前了3年的时间,这代表了国家的富强。

  金一南博士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他也是一名小学员,因为有车挡住了他的去路,导致他迟到了。而40年之后,他会和挡他的人坐在一起话谈!

  主持人让台下的人们说一下感受,三位课代表表明了他们对党的信心和希望。是啊!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信心,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错,只要我们心中充满信心,火焰一定会永存心中。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9

  过去,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告诉我们,文物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它们佐证着我们历史文化的进程,滋养着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我们以底气和力量。这次,单霁翔院长更进一步开讲文物和社会生活、和现代个体的密切关联,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物的保护者、见证者甚至是创造者。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骄傲于我们拥有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拥有泰山、庐山、青城山、峨眉山、五台山、武夷山、黄山这些壮丽的名山大川。今年,“良渚古城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也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物工作的重大突破背后,离不开一大批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奔走。在本次课堂上,单霁翔院长分享的一则关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风雨桥的故事,让大家集体陷入了另一重深思。

  2004年夏,暴雨诱发山洪,冲垮了有着120多年悠久历史的风雨桥。就在桥倒塌的时刻,在场的124名侗族小伙子纷纷地跃入了洪水,拼死打捞。历时三天三夜,他们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并且告诉沿途村庄的村民,上面漂下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我们要把它们运回去。后来,在政府的.组织下,他们将捞回的构件运回了地坪乡,一清理,二十八根大木构居然一根都没有少,73%的风雨桥构件回到了原地,使这座桥得以重建。

  当媒体采访村里的老人,为什么在桥垮塌的时候也没人组织,孩子们就能纷纷跃入洪水去抢救?老人说,“这就是他们的家呀!他们从小就在桥上听老人讲故事、做作业,唱侗族的大歌,风雨桥早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的!”

  “这就是当我们民众跟他们家乡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联系以后,才能出现的奇迹”,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争论文物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单霁翔院长希望用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的理念是,“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城市,能够把它真实完整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伴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日渐深入,我们不仅要保护那些显而易见的纪念型文物,还要保护传统民居、工业遗产、民族村寨、历史街区、手工技艺、节庆习俗……甚至也要保护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老字号。保护好它们,其实就是守住我们文化的根和历史的魂。

  课堂上,单霁翔院长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利,它是全民的事业,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0

  文物没有时间界限,你也可以共造民族的“珍存”

  一位来自阿塞拜疆的留学生王宏伟向单霁翔院长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在一百年以后可以成为文物呢?”

  《一堂好课》展示了一张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克林顿博物馆里陈列的图片,那是1997年6月30号晚上到7月1号凌晨北京高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瞬间记忆,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黄晓明,被定格在了图片的中央。某种程度上,他的形象就成了文物的一部分。

  “在今天,文物已经没有一百年这个界限了”,单霁翔院长告诉大家,“比如刚刚结束的国庆大阅兵和重要的一些展示内容,就已经就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身边只要是人们杰出的具有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的东西,就能够成为我们留给未来的文物。”《一堂好课》借此鼓励观众悉心收藏我们和国家、民族重要时刻发生交集的记忆,当很多人的记忆集合起来,就会成为我们全体国人的共同珍存。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而处在火热时代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历史的画中人?在这节好课上,单霁翔院长不仅讲述了古老的故宫是如何敞开古老的怀抱拥抱年轻的观众,更分享了很多近在眼前的珍藏,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被人们用智慧和汗水锻造的。

  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长期扎根的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作为隆平精神和杂交水稻研究历程的大型物证,于2009年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黑油山会战”时期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场景的克拉玛依博物馆,记录着我国石油工业起步之际的奋斗岁月;郎平和她的队友们是从福建漳州的训练基地走向世界拿下“五连冠”的,为了纪念和弘扬女排精神,当地修建了中国女排腾飞馆……正如《一堂好课》所分享的,“只要你肯努力,你终将是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你也会被历史给记录下来。”

  当更多的民众和文化遗产发生交集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一样,都是这块土地真真正正的主人。“好课班主任”康辉说:“只有我们的文化活着,我们的民族才活着,我们每一个人才真正活着。”

  通过《一堂好课》打开的这道大门,许多年轻的观众第一次意识道:“我们不仅有义务保护好、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我们也有使命去创造、去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为其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课程。因此,第一堂好课便定为思政课。主讲人金一南教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四十七年的军旅,生涯中,金一南从三尺讲台到强国论坛,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当然,金教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还有一肚子的好故事。

  节目中,金一南教授以自己和基辛格的趣味故事开讲,重点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国"两个方面,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热血事迹、中国工业实力和制造力的发展、中国人民的极大发展,以及中国军队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维护等等,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同时,金教授还以自己从普通车间工人走上国防大学讲台的亲身经历为例,为现场的.士兵解读了普通人爱国的责任与义务,"一个人只有不忘本,今天叫初心,你才能真正地有所作为,才真正的即使平凡,你也把它过得不平凡。"

  因为懂得国家的百年苦难,所以才更加珍惜如今的辉煌。听完金一南教授的思政课,网友们纷纷直呼"涨知识"。有人表示:"是国家的崛起让我们摆脱了百年的苦难,我们也要努力奋斗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也有人感慨:"作为一个普通人,为自己负责,为工作负责,为家人负责,就是我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2

  在大家的印象里,康辉一直是那个端坐在主播台前播报新闻的严肃主播。但是今年,他却频频以"怼言大师"、"小松鼠"、"段子手"等形象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此次加盟《一堂好课》,是他首度担任文化类节目主持人。节目开播前,一众网友便对康辉的新角色期待不已。事实证明,睿智、风趣、循循善诱的"好课班主任"康辉,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节目中,康辉不仅通过两小儿辩日、蔺相如完璧归赵、唐代名相魏征直言敢谏等一个个经典故事,将《一堂好课》的意义娓娓道来,还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爱国、对信仰的理解。一句"没有大国崛起,何谈小民尊严",让现场士兵们以及节目观众心中的爱国之心热血沸腾。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扎实的主持功底,更是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央视名嘴的业务能力。有网友表示:"能静能动,能讲道理能说段子,康辉老师真是一个宝藏男孩!"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3

  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处处遇名师。11月17日(周日)20:3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首播告捷。该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康辉担任"好课班主任",邀请12位"学科领路人",走进高校、走进社会,从国学、艺术、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为新一代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每一堂课还会挑选几位"课代表",率领同学们进行课间讨论,共同畅游无涯学海,追寻思想的力量。

  第一堂好课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思政课,课堂设立在了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由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担任主讲人,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北京大学学生宋玺,以及青年演员黄景瑜、屈楚萧担任"课代表",共同带领观众进一步认知和强化国家意识。

  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最新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一堂好课》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原则,旗帜鲜明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首播之后,多位专家学者表达了对节目创新精神和思想价值的高度认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只有这种节目多了,才能有力调控电视文化生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则认为,"《一堂好课》既有综艺性,也有文化感,还有正能量。它把思想的高度和学术的深度有机结合,再加上节目本身的艺术气息,确实显示了国家电视台在新时代的新追求。"而网友们也纷纷夸赞节目"有价值、有营养、有意义"。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4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认为康辉一直是个遥不可及、严肃的主播,但是在《一堂好课》的节目里使我感觉到康辉从严肃的主播变成了位宝藏男孩。

  这期的《第一堂课》是思政课,主讲人是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金一南先生。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兵,是一场将军和士兵的谈话。

  一南老师在这堂课中让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从落后到贫穷,再到雄起以至现在---腾飞!一个星星之火燎原的伟大事迹。谈到爱国,我认为爱国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应该因此感到骄傲!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完成自己的任务。要知道我们的祖国过去是多么艰难。

  回想今天,我们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40年到1949年,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三个字---“救中国”,浴血奋斗。1949年新中国成立,救亡命题终结,新的命题开始---复兴。1949年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我们要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个百年变局的.大时代,我国际力量格局在较量中剧烈地演变,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实现复兴,这也是一次新的长征!

  过去的中国是垂危的中国,是悲叹的、贫穷的、疾苦。而如今的中国,这些苦难的代名词已被富裕、康健、智慧所取代。

  祖国日渐强大,我们身为中国人也愈发有底气。科技的变革,生活的富裕,无一不在向我们证实着,中国崛起的强大。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5

  今天,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里上了,一堂令我受益匪浅的思政课。

  什么是思政课呢?思政课就是让我们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课。讲课的老师是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

  这节课金教授是紧紧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的爱国”两个话题展开,串讲了丰富的史料和热血故事,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的历史和百年辉煌奋斗史,还有他自己的一些相关故事。

  记得其中金一南教授讲到:在1949年建国时有一枚钉子叫“洋钉”有一盒火柴叫“洋火”有一袋水泥叫“洋灰”;那时的中国像一头沉睡的雄狮没有任何劳动生产力,即使有也是渺茫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东方沉睡的`雄狮正在醒来,中国正在崛起,如今的中国生产了华为的5G,领先了美国三年左右,还领先了欧洲五年左右,这是我们祖国的重大成果,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通讯技术获得了世界领先。“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句是任正菲说的。

  如今,我们是全国最大的制造国。原来我们只佔世界制造业的2%3%+2009年中国上升到了世界制造业的8%;2016年,中国以在世界制造业比重26.7%,居世界第一。2025年,中国知道也将站到世界制造业的40%到45%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了525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各个门类齐全的国家。

  真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6

  12月8日(周日)20:30,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将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及观众带来一堂“美育课”。此外,“好课班主任”康辉、“课代表”王菊、熊梓淇也将通过趣味的课间讨论,与大家一起探究美、学习美。

  康辉巧妙解读科学与艺术。

  范迪安致力于把美育带向生活、带向社会。

  “专门到理工科的学校讲一堂美育课,这是不是有点给理工科的学生补课的意思?”这是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向“好课班主任”康辉提出的问题。对此,康辉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话来解释,“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同时,康辉也认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中,蕴涵了一种对道与术高度结合的追求,“当道与术高度结合之后,就可以怀远博见有诸世人,从而达到一种人生之美的境界。”

  当然,发现美、感知美这件事情需要在大家的主观认识上,通过不断学习去提升。为此,《一堂好课》“美育课”特别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主讲人。作为中国美术界的资深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和艺术教育家,范迪安一直致力于促进世界优秀艺术成果交流,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使美术馆和美术学院以“亲民”的形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为社会美育提供宽阔平台。在他看来,美虽然难以用相同的标准来界定,但却能给人带来相似的感受,“美学着重是研究感性学,美术是要创造美的形象,而美育是要用更多的渠道和方法来让我们每个人认识美、感受美,进而能够创造美。”

  在本堂课上,范迪安将重点围绕“美的欣赏与美的感知”、“美的想象和美的创造”两个话题展开,通过列举优秀的美术作品,探讨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解读生活美学,为大家讲述美的形象塑造与文化理想,以及美的创造与美的想象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古已有之”。对于加强美的'教育,他又说:“一方面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美的理解上有盲点和误区;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对美的向往又是非常积极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美育的大课堂,或者说把美育带向生活、带向社会,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美育课秒变“手工课”。

  王菊、熊梓淇教师经历令人意外。

  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对美育的理解,“好课班主任”康辉请来了两位不仅“专业对口”,还“各自美丽”的“课代表”:在大学里学习艺术教育专业,并曾担任小学音乐和美术老师的王菊;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又曾给即将要高考的艺术类考生进行过专业培训的熊梓淇。

  其中,王菊曾以自己独特的美挑战了很多人的审美,她说:“曾经我刚出道的时候,被很多人质疑过,说我的形象不能够做一个艺人,但是今天我带着一个新的问题来到这个课堂——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对于美的感受已经被大家否定了,那他是否还有继续追求美的动力和意义呢?”而从学习到工作都一直与美紧密相连的熊梓淇,则希望通过这堂课精进对美的理解。

  范迪安院长曾说过,“审美活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对于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唤起。”为了检验大家的听课成果,本堂课的“课间”不仅将“动口”,还要“动手”。现场,美育课秒变“手工课”,由王菊、熊梓淇,和两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通过各自的想象力将一个普通的快递盒改造成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作品。究竟谁将在这场“美的改造”中脱颖而出?在课后提问环节,同学们又将有哪些关于美的疑惑?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又存在于哪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发现它并真正地感知它?12月8日(周日)20:30,《一堂好课》“美育课”带你擦亮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7

  今天是星期一,崭新而美好的一周开始了,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上,我们集体观看了《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如何爱国,第二部分是关于信仰,而这一堂课是由金一南教授讲授的。

  是啊,艰苦的中国人民饱经风霜,当了多少年的“东亚病夫”,忍受了多少年的耻辱,才变得像今天这样强大,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不计其数的英烈用鲜血换来的。坚贞不屈的他们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忠于祖国,一心想要解放全中国,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是有这样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了新中国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以及幸福。

  第二部分就是关于信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仰,是每个民族不可缺少的,也是每个人必不可缺的东西。信仰什么都代替不了,更不能用钱买到,缺少了信仰,好比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找不到引路标,没有前进的方向,所以有了信仰也就有了希望。

  我认为《一堂好课》给我人生中上了一大课,就是爱国和信仰。这一节课的收获不亚于读了一本好书,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我不信,今天我终于是相信了。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8

  在“讲堂”上形成年轻文化反哺效应。

  “《一堂好课》的意义也在于,其实它并不仅是年轻人坐这儿规规矩矩的来听主讲人讲。”在“好课班主任”康辉看来,某种程度上节目也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从年轻人身上汲取了新鲜的能量,形成了年轻文化的反哺效应。此次在中国美术学院录制,康辉便看到了学生们专注和活跃的品质。正如康辉所言:“(同学们)每堂课都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有的主讲人说这个问题还是挺尖锐的。”

  第一节“思政课”,不仅“课代表”宋玺、黄景瑜、屈楚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各自的爱国精神,几位年轻的士兵还道出了他们对维护祖国利益的理解;第二节“文博课”,黄晓明、霍尊、于朦胧带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更有效,还是开发利用更有效”的思想碰撞,让观众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喜爱和独到见解;第三节“时代影像课”,陈晓与仪仗大队的一中队二班班长张帅龙,分别挖掘出了电影“歌咏言,诗言志”的时代特性,以及《我和我的祖国》里七部电影衔接的特殊意义。康辉认为,新时代年轻人接收信息的丰富程度和知识结构的完整程度远超上一辈。因此,“面对年轻人,我们要有诚恳的学习态度,同样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一期一会、一课一识,《一堂好课》以全方位的文化“透析”,为新时代的年轻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也为文化类节目开辟了一张新版图。接下来,“好课班主任”康辉还将带领年轻观众解锁哪些新的知识点?敬请期待每周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9

  用“好课”助力观众延续民族生命力。

  央视综艺频道的《一堂好课》,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原则,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新一代年轻人传道、授业和解惑。“它确实跟很多的综艺节目不太一样,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节目把文化领域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我觉得这个事还是挺值得干的`。”

  正是被节目的宗旨和初心所吸引,康辉决定挑战自我,以“好课班主任”的新身份,为节目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有意义且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各个领域主讲人的丰富人生,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从而延续民族的生命力。探班当天,康辉正在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一堂好课》“戏曲课”的录制工作,他表示:“为什么年轻人可以来听戏曲课?这样能了解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年轻人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和接受。”

  回顾前几期节目,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在“思政课”上,就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以亲身经历为年轻士兵解读了何为普通人爱国的责任与义务;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为年轻人带来一节有趣的“文博课”,进一步开讲文物和社会生活、现代个体的密切关联;优秀电影人、著名导演陈凯歌则在“时代影像课”,探讨起了影像和时代以及时代和人的关系…… “不过就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他们把自己毕生的领会和感悟,包括他们在这个行业、领域当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浓缩起来,都是一些干货。” 聊到这儿,康辉感叹每堂课的主讲人都曾让他发出“受益匪浅”的力赞。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20

  康辉以戏曲、音乐调动学生听课热情。

  首次担任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康辉在采访中屡次提及“焦虑”二字,但从他前几次“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来看,康辉的确是个十足的“宝藏男孩”。而这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参与“戏曲课”和“音乐课”的录制,他更是向同学们展现了主持功底以外的“宝藏”一面。

  戏曲是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近年来一直遭遇“传承难”、“年轻人不关注”等发展难题。从小就熟听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以及地方小剧种的`资深戏迷康辉表示:“今天确实有很多小的剧种很难生存,也有可能在未来剧种会慢慢萎缩甚至消失,当然它有它存在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确实也特别希望就是这些东西能保留下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听课热情,他还在现场唱起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越剧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音乐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抚慰人心,并跨越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人心生共鸣”,相比起戏曲,音乐的传播力度和受众范围则宽泛很多。当天,刚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戏曲课”录制的康辉,又马不停蹄前往浙江音乐学院开设“音乐课”。现场,多才多艺的康辉不仅和“音乐诗人”罗大佑速学弹吉他,还与全体师生合唱金曲《光阴的故事》,大气沉稳的嗓音十分撩耳,令人回味至今。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21

  白举纲、费启鸣领衔唱响青春之歌。

  当然,本期依旧有三组“课代表”与现场同学和观众共同畅游学海。他们分别是将青春与梦想、生活与家人谱成音符、写成歌的音乐人白举纲;用镜头记录生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用微笑面对的演员费启鸣;以及好课课堂上首个以组合形式出现的“课代表”——“陈情少年”于斌、宋继扬、郑繁星、李泊文。

  其中,作为一名唱作人,白举纲在课前坦言:“在这些年的歌曲创作经历当中,我都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字创作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文字对于音乐来说,就像一张名片,能够让我们更加直观和清楚地感受到它们所传达的意义。许多好的歌曲,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往往就是它们直抵人心的歌词。”

  正如白举纲所言,文字与音乐息息相关。也就像康辉所说:“青春值得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记录它、去表现它、去修辞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画笔、刻刀,同样也可以是旋律。”本堂课的第一个“课间”,六位课代表将用音乐唱和青春,带来一场精彩的青春文学歌曲联唱,唤起大家对青春的记忆。

  此外,王蒙还在第二次课间讨论中,回答了许多同学的问题:最喜欢的作家是哪位?平时最喜欢读哪一类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当中受谁的影响比较大?会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吗?会怎么看和评价这些网络作品呢?“作家不是世界的审判官,应该是世界的情人”,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面对这些犀利又富有意思的问题,王蒙将如何解答?

  用康辉的话说,青春之于人生是无比珍贵的,那么文学之于人生又意味着什么呢?12月15日(周日)20:30,《一堂好课》“青春文学课”带你走进浩瀚的文学世界,感受青春不老、生命不老、文学不老。

【一堂好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堂好课》观后感11-03

《一堂好课》最新观后感06-25

《一堂好课》观后感11篇11-14

一堂好课观后感11篇11-20

一堂好课观后感12篇11-17

《一堂好课》观后感15篇12-06

一堂好课观后感(精选18篇)07-06

一堂好课观后感(精选20篇)11-24

一堂好课观后感(通用21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