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八佰》观后感19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佰》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 篇1
导演管虎说:“那一天,三万多人在对岸看。开始盲目的看客多,随着战事加剧,都亲了,都是自己人,开始投入,开始悲悯”。的确,最开始租界人民在面对日军入侵时是这样的,于是视角放在了对岸麻木的民众身上。
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外国租界的灯红酒绿与上海仓库的'刀光剑影形成对比,这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吧。
陈数生绑着满身手榴弹,大步向前迈进,我们看到的是他义无反顾的背影,猛然纵身一跃,跳进日军钢板阵,炸得敌军血肉横飞,只留下八字血书一封: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战士纷纷效仿,没有一个人在喊口号理想,喊得都是爹和娘,毕竟他们也都只是孩子,可是却没机会再有别的身份了。于是日军未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国人燃放烟花庆祝,外国人也在一同欢呼着,何先生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观后感 篇2
很早就期待《八佰》这部电影,如今终于上映了。今天,我和姑姑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末期,八十八师的战士们坚守四行仓库的真实故事。他们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在地狱般的环境里守了四天四夜,最终打退了敌人多次疯狂进攻。
其中,让我最震撼的是战士们升国旗的场景。为了表明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决心,他们决定在四行仓库的.顶层升起国旗。国旗刚升起来,敌人就像发了疯一样,派飞机轰炸我们的战士和国旗。飞机经过的地方,尸横遍野,很多战士受了重伤。可是他们依然用最后的力气把同伴的尸体堆在旗子下面,不让国旗倒下。一个年轻的军人,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他的肠子都被打出来了。可是他没有害怕,没有胆怯,仍然举着枪对着飞机扫射,最后,这位战士也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潸然泪下。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那种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八佰》观后感 篇3
这段时间电影《八佰》很火,看了许多人的影评。今天是做足了不让眼泪掉下来的准备,没想到到底还是没忍住,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的止不住!看着一个一个战士身上挂满手榴弹纵身一跃,用血肉之躯击破日军的攻势,那一声声诀别的呐喊,不知道喊碎了多少母亲的心!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勇士一个比一个勇敢,瓜怂也从最初的缩头乌龟变成了无所畏惧的英雄,虽然英雄们的.名字没有记清楚,但是奋勇杀敌的场景一幕幕闪过,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我们不会忘记小日本在我们国家犯下的滔天大罪,世世代代刻骨铭记!
电影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愿离去,恨不能回到电影里,做一名群众演员,也过过杀敌的瘾!英烈们,你们的英魂世代永存,四行仓库是最好的见证,如果有机会去上海,一定会去拜祭这些保家卫国的勇士!
《八佰》观后感 篇4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无数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十几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战士留守四行仓库,其用意竟然是为了几天后,召开的雅冬塔会议上各国佬们在看上海,中国队还在坚守。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看人脸行事。
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混乱不堪,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的老师和学生已让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国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中国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的拦截敌人,一场生与死的战争。
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八佰》观后感 篇5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诗级的国产大作,它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这就是《八佰》。一部热血的战争大片。
一开始,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中国的军队遇上日本人以后,疯狂的逃窜。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当场枪毙,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几个侥幸逃脱的逃兵。
逃兵来到了四行仓库,成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军的士兵们。刚开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来阻止他们。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顿时,这几百个人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在经过第一天的磨练以后,所有的正式开始经历了血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杀死。所以,没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仓库的另一头,就是法租界。那你对比喻这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战士们的信念。
四天过后,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其他国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壳的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们啊!他们不怕牺牲,就好像是其他战士们的缩影,就是为了守护着每一个人们。难道他们没有怕过吗?
《八佰》观后感 篇6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战役爆发。80万国军惨败于25万日军。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中校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八佰将士进入上海闸北四行仓库开始抵抗以拖延日军侵略的步伐。
四行仓库枪声四起,破烂不堪,而对面却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在中国将士抵抗日本人这四天四夜中,视死如归的感人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却,但却让我知道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个残酷道理。年仅十三岁的'小湖北亲眼目睹了两个哥哥惨死于日本人刀下,喝下酒说老子不怕,自愿加入敢死队。在小小的年纪就有舍身忘死的气概,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刀子,一个普通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用自己的生命接上了电话线。当日本攻城小队即将破墙,陈树生留下留生取义,儿所愿也血书后绑上炸弹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当双方战役不分上下时,为壮我国威,激起国际社会支持,壮士们冒死在仓库顶上升起了国旗。日本战机不断投弹俯射,护旗国军伤亡不计其数,最终在战友尸体簇拥下竖起了国旗。
我们要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警句,一定要勿忘国耻,自强不息,肩负众望,砥砺奋进,让中国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八佰》观后感 篇7
《八佰》自上映始就一直是同期影片中的黑马,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力压今年暑期档爆款电影。相比而然,去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也是鹤立鸡群,票房遥遥领先。电影在正式上映10天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计票房已达到23.5亿,连续十天票房破亿,稳居同档期评分第一。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88师524团400余战士奉命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作为全上海最后的防线,战士们对外称仓库内有800人,在敌人的包围进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
这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被“围观”的一役:以苏州河为界,一边是上海租界,灯红酒绿;一边是血战中的四行仓库。
为了还原这场“被围观”的战役,剧组耗时18个月筹备,挖出一条200米的苏州河,1:1还原了南北岸迥异的场景。
《八佰》观后感 篇8
9月12日桃山街道组织的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主题党日活动,做为一名快乐义工的党员志愿者,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内容是观看影片《八佰》。
电影的核心在于升旗的片段,以升旗为中心点上下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升旗之前,逃兵在逃,群众在看,人人都想远离舞台,安安静静当观众,士兵们也只能被动挨打。升旗之后,逃兵敢战,群众应援,大家都开始明白,自己必须是舞台上的主角,士兵们还挨打但士气却完全不一样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全是靠这些不怕死的壮士们用血肉之躯铺就的。同样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不是看客,人人都是戏中人,我们只有把心里的旗升起来,中华才能不倒。
在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对国家的富强而努力;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八佰》观后感 篇9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八佰》。
《八佰》主要讲了1937年的松沪会战末期四百二十多名战士以四行仓库为战地守卫上海,四行仓库正前方是一座桥,而桥另一边是灯火辉煌的租界,如果说四行仓库是地狱,那么租界就是天堂。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是战士们为了不让日军把楼体挖掉,于是把炸药绑在自己身上,跳下去炸日本军,看到战士们的身体被炸开时,我心中不由得一酸,心想:中国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视死如归的战士,才能有今天的'平安与富饶啊!
除了战士们跳楼炸日本鬼子令我感动,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来支撑国旗也令我感动。因为战士们升旗的时候,日本鬼子把旗杆给打坏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的身体当旗杆,又被日本鬼子用炸药炸死了一大堆战士,最后日本鬼子被英勇的战士们打跑了。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当旗杆,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打战时战士们饭都吃不饱,还要打仗,可想而知,我们现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富足,而我们的美好生活却是战士们,用血肉换来的,所以大家都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制造更多先进的武器,让祖国不受到任何伤害和威胁。
《八佰》观后感 篇10
最近最火的电影要数《八佰》了,爸爸决定带我们去感受下八佰的魅力,于是晚上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迅速飞奔到电影院,期待八佰带来的震撼。
果不其然,看完《八佰》后,我感慨万千,对于战争系列的'残酷电影还是第一次看,很是感动,一晚上双手捏得紧紧的。在剧情中我知道这是一段国民党与日本的对仗,我方仅仅800人,却以生命顽强为代价保护上海不被占领,甚至以自爆的形式阻止日方重机器的攻击,一个声音一直在心中喊着:中国加油!
看着现在和平幸福的世界,都不敢想象战争时代是如何的残酷,他们以无私的生命换来如今的太平生活,军人太了不起了,祖国太强大了,我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向军人叔叔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 篇11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观后感 篇12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它讲的内容是:日本人要打中国,想要攻下上海,但是他们必须先拿下一个放着很多武器的大仓库,那里由我军坚守着,敌人有很多很多人,但是我们只有420人,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谎称八百人,这也是这部电影名字的由来。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战争刚开始,有一些胆小懦弱的人,特别怕死,甚至还有人不会拿枪,总想逃跑,可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和亲人都被打死或流血牺牲了,他们也鼓起勇气决定和敌人奋战到底。还有对面租界外的上海滩,灯火通明,因为日本人不许打那边,所以那边的'人过的相对安全,老百姓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主动给我军运送食品、医疗器材,打气加油,这些镜头看的我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现在我们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可以过上心满意足的好生活,那是由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们简直是太幸运了,作为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新知识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 篇13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八佰》。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松沪会战末期的四天战斗,中国人在四行仓库和敌人日本军战斗。日本军有16余万的士兵,而我们中国只有仅仅420多人,题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为团座对人民说有800壮士,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这还是敌不过兵强马壮的日军,所以,上海也沦陷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日本兵要把我们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爆破,我们没有办法,扔手榴弹下去,可是打不到,因为日本兵用钢板防住了。用枪打,会反弹回来,没法子。大家正愁着呢?突然,一位战士背上炸弹,把一个手帕拿出来,放在队长手上,说:“交给我妈。”然后,他走向大家砸出来的洞,朝着日本兵纵身跳了下去……原来他要用自己的身体来炸日本兵!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顿时,火光飞起。尽管被炸了,但日本兵还是不罢休,继续砸洞。于是,一个个战士背上炸弹,从洞里跳下去,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起、一道道火光飞起,一个个战士跳下去,终于,日本兵被无畏的.中国将士给吓退了,我们守住了我们的阵地。
同学们,祖国的希望是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 篇14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几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中国。
英雄豪杰都是凡人变的。一场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大型真人秀,管虎导演把这场真人秀展现出来的战争的残酷,还有人性的光辉。我在看《八佰》全过程中,从窒息、压抑到窃笑,最后热泪盈眶,恍惚间我也成了这场惨烈的真人秀之外的荧幕外那群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但又帮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员。
于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镜头:一个个士兵排着队,身上系着成捆的手榴弹,从几层楼上跳下去的时引爆,好让敌军的铜盾土崩瓦解。个别人还能跟别人说上一句:绑紧点。敌人夸下海口说三个小时能拿下四行仓库,说实话,我差一点就信了,因为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国家和军队太弱了,那时的软弱,就像那时的苦难一样刺眼。
这些普通人赶上了一场战争,骨子里带着点血气,想活命的心思动过,但时局不好,走太丢人,干脆都死在这儿吧,都能落个好名声家里的牌位都好了¨¨我的心随着影片的推进而推进,眼见着一个个到死衣服破破烂烂、浑身脏兮兮的人倒下了,他们演了一场生命中最大的戏。
《八佰》观后感 篇15
看了《八佰》这部战争电影,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我为敌人残暴而愤怒,为中国人科技落后而流泪,为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骄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有一种火焰在燃烧,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仓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仓库里开个会,也不会感到拥挤。那里面防御工程齐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着毛瑟狙击枪,防止敌人突袭。若不是此时我国经济落后,那么多祖国同胞也不会丧命于此。四行仓库里面有炸药,后面是英国租界,所以敌人不敢用重炮,这是一个绝对的地势优势。
这里面有着很多令人流泪的事,敌人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士兵背上背着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开了敌人的盾牌防护;将士们宁死,也不愿让国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可恶,你们还敢挑衅。这是日本空军说的,但是,日本人残忍的杀害祖国同胞,就连无辜的租借人民也残忍地杀害,这难道不是日本空军的罪行?难道日本人就不会为自己的残暴感到愧疚吗?
让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八佰》观后感 篇16
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抗战历史,纪念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7年级级部于11月13日组织了全体级部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抵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未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铭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八佰》观后感 篇17
今天我看了最近刚上映的口碑很好的电影,叫作《八佰》。这部电影重点讲述的是我国解放前期与日本抗战的故事,深刻的反了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环境。
看了《八佰》以后,有两幅场景让我触目惊心。第一幕是要炸敌人的雕堡。但是敌人拿着铁板挡在身前,我们的手榴弹一次次被弹开,这时我们的士兵想了一个主意,自己以身犯险将多个手榴弹绑在身上,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引爆手榴弹的同时,英勇士兵的嘴里还喊着家乡的名字,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幕是要传输电话线。敌人的机枪在疯狂的扫射,一扫就是一大片,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失去生命,但是我们的使命还得继续完成。这时一个老板说:让我来吧!我跑得快。说完他拉着电话线拼命向前奔去,却不幸被一颗子弹打中腰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任务,奋力把电话线投向了我们的接应人,而自己却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已经泪流满面。有国才有家,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依然不惧生死,挑起了肩上的重担,为了祖国的胜利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民族之魂,他们是国家之柱,没有了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名字,但他们浴血奋战的精神却深刻的印在了我的心底,他们就叫做英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努力吧!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完成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的夙愿。
《八佰》观后感 篇18
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稳却甘愿踏出舒适区,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电影《八佰》故事的开头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慨,四行仓库的背后拥挤着无数的上海市民,灯火阑珊,而四行仓库的正前方,借谢团长的话来说,前方便是地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八佰》观后感 篇19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09-01
八佰观后感09-02
《八佰》观后感集锦06-01
《八佰》观后感范文06-01
《八佰》电影观后感06-19
高中八佰观后感10-30
【热】《八佰》观后感12-05
《八佰》观后感【荐】12-14
八佰电影观后感11-22
《八佰》观后感【热门】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