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2023-02-24 13:12: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1

  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良渚遗址西南侧,共设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传天下”三个展厅以及一个临时陈列厅,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据介绍,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整体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形成了外部错落有致、内部互联互通的空间形态。

  博物馆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远望去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在碧水蓝天的衬托下,隐于绿色葱茏的景致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另有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新馆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传天下”3个常规展厅以及1个临时展厅,展厅被布置成原始村落的样子,良渚人物模型在这里制玉、制陶、盖房。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000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良渚文化”因1936年被首先发现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镇得名,分布面远及环太湖流域的浙江、江苏、上海,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20xx年11月被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在今年4月被评为“20xx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认为,这么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找到了最有力、最直接的实证。 新馆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传天下”3个常规展厅以及1个临时展厅,展厅被布置成原始村落的样子,良渚人物模型在这里制玉、制陶、盖房。新馆将展示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等1000余件良渚文化珍品,不少是良渚古城遗址新近挖掘出来的文物据介绍,在良渚文化时期,在表面刻纹饰的玉璧极少。

  此次展出的“刻符玉璧”直径约为24厘米,正面雕有精细的“鸟立高台”纹饰,表层刻纹浅到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正因如此,展出将配以放大后的清晰样图。据了解,这种雕刻技艺就算现在都难达到,而这样的“刻符玉璧”目前国内仅3块。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2

  今天下午,我们乘车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那可是一个放着“南海I号”的“水晶宫”!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一路高歌,恨不得长出翅膀一下子飞到“海丝馆”去。

  一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仿古船上用品。随后,我们进入了真正的展厅,这里摆放着各种闪闪发亮的瓷器。看,这是产自江西景德镇官窑的碟,那是产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碗。它们个个玲珑剔透,在馆内微黄色的灯光下泛着金光,上面的釉光滑无比,细腻清润。瓷器上的花纹千姿百态,卷缩着,翻滚着,扭动着,犹如一条受惊的蛟龙,又像一只冬眠的黑熊,有的图案是凹进去的,有的'又是凸出来,这一个个的瓷器看着看着,会让人感到一股股透心的清爽、纯净、洁白,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仿佛置身仙境。

  参观完瓷器展馆,我们来到了“南海I号”——这个神秘的宋代古沉船。这个长达30多米,高达4米多,宽达9米多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静静地卧在海底下800多年呢?难道是因为承载的货物太多?不大可能;难道是因为海盗的袭击?也不可能;又难道是因为遭遇了风浪?关于“南海I号”的沉没之谜,种.种疑问,至今都没有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忽然,我脑海里浮现出了奇怪的一幕:商贸繁荣的宋代,高凉(今阳江)港口上,装满货物的“南海I号”商船正准备启航,给海上丝绸之路的各国带去各种精美的瓷器。下午,大家出发了,突然风起云涌,暴风雨吞噬了整一艘船,瞬间人、货、船都被甩到了茫茫大海,“南海I号”慢慢地沉入了海底深处。

  过了好一会儿,我醒过神了,随着队伍进入另一个展厅,这里展出的是除瓷器外的其他物品,以及当年船员生活的模拟展示。

  一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快乐的时光过得真快呀,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丝馆”。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博物馆作文06-15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05-17

参观博物馆的感想03-08

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04-27

博物馆参观活动方案08-26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作文02-02

参观恐龙博物馆作文04-25

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04-21

参观博物馆作文范文12-09

参观博物馆活动策划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