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观后感通用1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好李焕英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何以如此打动人心?
春节假期,电影《你好,李焕英》异常火爆。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17时,该片上映6天的票房突破26亿,凭借口碑完成全面逆袭,相关话题屡登热搜。观众坐在电影院里,一开始被频繁逗笑,后来又潸然泪下,无数次泪奔,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无私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导演贾玲的这部处女作是为了纪念妈妈,故事情节简单却耐人寻味。女儿贾晓玲从小就没给妈妈省过心,在妈妈遭遇意外车祸后,她悲痛难言,趴在病床前失声痛哭:“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处于崩溃状态下的贾晓玲,竟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和年轻时的妈妈李焕英相遇,成为好姐妹。贾晓玲想尽办法让妈妈更高兴,付出种种努力想要改变妈妈的命运。然而没想到的是,妈妈其实也从2001年穿越了回去,提前晓玲一步,但她没有戳破,而是默默配合着女儿。因此现在的李焕英,就是自己的妈妈,即使重来一遍,妈妈依旧做了同样的选择。
正是因为母女间的这份简单、纯粹、诚挚的情感内核触碰了人们内心柔软的地方,打动了千万观众。有网友留言说“哭到口罩全湿”“别画眼妆,记得带纸巾”,而看完电影后也有网友在朋友圈贴出自家“李焕英”的老照片,说明观众从中产生了同频与共振。电影中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其实是母亲与女儿内心的照视,在穿越、回望的艺术形式中诉说真实心愿,把现实生活中羞于表达的感情淋漓呈现。在很多看不到的'地方,妈妈的爱也一直都在。正如网友评价:“你以为你很爱妈妈,结果妈妈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电影中的“李焕英”也是现实生活里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同样平凡而伟大,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11年前“春运母亲”的照片感动亿万国人,照片中的这位母亲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而11年后记者找到她采访时,她说自己当初之所以做出外出务工的决定,正是为了手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不要跟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此外,还有“暴走妈妈”陈玉蓉,为给儿子捐献适合移植的肝脏,每天暴走10公里,让自己的脂肪肝消失;“警察妈妈”蒋晓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敞开警服为受灾婴儿喂奶;“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手臂被撞成粉碎性骨折。作为母亲,她们有为母则刚的坚强勇敢,有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也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操劳。
每个妈妈都了不起。爱在当下,莫子欲养而亲不待。从现在开始,珍惜妈妈在身边的每一天,像她爱我们那样更爱她,力所能及地陪伴她、体恤她、理解她;同时,也更好地生活,勇往直前、阳光向上、健康开心,让妈妈遂心、放心。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2
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笑着笑着就哭了...在眼泪中结束了《你好,李焕英》的观影。影片片尾的画面却一直深深地萦绕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贾晓玲开着敞篷跑车载着妈妈兜风,一脸春光明媚的笑容,突然画面一转,身边的妈妈消失了,孑然一身的贾晓玲笑容渐渐地凝固、消失...子欲养而亲不待,多少世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忙工作、忙孩子、忙应酬...总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我们总有无数个理由无法踏上回家看望父母的路。这条路小时候把我们送往远方,长大后把我们和父母隔在了两端。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等我忙好了再去孝顺父母,却忘了世事无常。恰如影片片头中的贾晓玲,她正开心地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阳光正好,母子俩一路欢歌笑语,突然一辆大车疾驰而来,一阵紧急的刹车声......李焕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贾晓玲失去最爱她的妈妈,一对幸福的母女刹那间天人永隔。有些人,本以为可以一直见面的,然而就在刹那间,就再也见不到了,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真的分别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即使世事安稳,陪伴我们走过漫长路途的父母也已经开始慢慢变老了,我们真正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又有多少?拿我和我母亲为例。我母亲今年61岁,若无病无灾,以她的体质高寿到85应该没什么问题。85-61=24,24年的时间,一年约52个星期,我每星期回家看望1次,真正相处的时间小1时左右,一年约52小时,24年总共1248小时,合计52天。也就是说即使我妈妈高寿到85岁,从今天开始,我每个星期都能抽空看望她一次,余生和她相处的时间大约还有52天,24年约等于52天!我和我妈同居住在一个小县城内,每个星期去看望一次的计划还是基本能实现的,而那些和父母分居两地过年过节才回家的游子们呢,他们和父母相处得时间还剩多少?
24年很长,52天很短!余生很长,余生也很短!
观影初始以为贾玲是为了实现让妈妈开心的愿望而穿越了,直至影片结束才明了,这不是穿越剧情,而是贾晓玲进入了妈妈编织的'梦境,妈妈用人生最后的一口气(传说中的的回光返照)苦苦支撑一个梦境来配合女儿开心,让女儿放下心结,了却遗憾。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多大的能耐,却是人世间最爱我们的人。小时候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为我们牵肠挂肚,即使是在人生灯盏的油即将耗尽之时,想得依然是孩子孩子孩子...正因为有父母爱的护航,我们才有了坚实的步履。
即使再忙,抽个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吧!陪他们吃吃饭、仔细倾听他们啰啰唆唆地重复着一个!个老掉牙的故事、认真聆听他们念叨了无数遍的叮咛、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那个把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人,其实已经渐渐老去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时光荏苒,来日并不方长!趁父母健在,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3
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位妈妈都曾是花一样的少女。
春节电影档《你好,李焕英》,在大年初一上映,荣获无数好评,我先放弃了期待一年之久的唐探三,先看了这部电影,其中一个小小的原因,是因为同名的一个小品我在一六年就已经看过,让我泪流满面而且印象深刻。
所以,看电影我自带了一包纸巾。
电影主要根据导演贾玲的真实经历,讲述了女主贾晓玲在经历了母亲意外离世后,穿越回到了妈妈的青春时代,从朋友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妈妈李焕英。
“我来你高兴吗?我高兴啊,我能让你更高兴。”贾晓玲穿越到八十年代,有过一个愿望,就是让妈妈高兴一回。于是和妈妈双双联手买下了全厂第一台电视机,一起打下了排球比赛,参加二人转表演,妈妈激动地为她鼓掌……
不难看出,贾玲是位内心温柔且柔软的人,优秀的她在母亲去世那年考上了中戏,在电影中,她却成为了一位“一事无成”的小姑娘。电影里,一些大小的事故都是因她而生,例如打球时不小心打掉了队员的假发,撮合沈厂长的儿子和李焕英时发错了电影票。贾玲喜欢将一切错误都归咎于自己的问题,偏向自卑内疚的她,才会带来这般细腻的作品。
其中使人泪目的情景有许多,让我们更深刻并且从更多方面理解到了李焕英这位母亲的角色。
在与王琴这样的人暗暗较劲多年,得知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是假的,即便如此,李焕英也没有否定过她的女儿。相信这种祝福,做母亲的总会送给孩子最真诚的。
贾晓玲一次醉酒后和李焕英交谈起来。
李焕英说,她喜欢女儿。
李焕英说,她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行。
后来的时候,李焕英背醉酒的贾小玲回家,背着沉重的身躯,她一步一步慢慢走。玲儿在说梦话,说起下辈子她当妈妈。
李焕英笑了一下,轻轻说,下辈子还是我做妈妈。
母亲这个角色,一旦被赋予上,就成了一副中年妇女的样子。
甚至
我们很多时候会忘记母亲,也曾是位花季少女。妈妈在做妈妈之前,也只是位小小姑娘。
贾小玲撮合李焕英与厂长儿子沈光林的儿子在一起,想要她走向更幸福的.道路,剧情最后揭露李焕英其实也穿越到了以前。
但她仍然选择了原来的路,她觉得最最幸福的道路。因为~
有一个念着她高高兴兴的女儿
有一个下辈子想当她妈妈的女儿
有一个宁愿自己消失也想她更加幸福的女儿
她告诉贾晓玲:
“我这辈子过的很幸福,你咋还不信呢?”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更令人被体现出的母子亲情所感染,似乎我们作为子女,都对着家人有份愧疚,却比不上生活里简单珍贵贵的爱那样。是份小小的遗憾。
好像在生活当中,在母亲的眼里:“如果再给妈妈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是会选择你。”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4
春节档的这部电影一直都是评论很好,就勾起了我的观影欲望。本来对电视剧,电影之类的恨不感兴趣,但还是禁不住铺天盖地的好评,所以就有了想看的欲望了。
于是吃过晚饭就决定看这部电影了。有一个不让妈妈省心的孩子是妈妈的不幸,这是儿女的观点。但是天底下恐怕没有哪一个妈妈会这样认为,妈妈就是为了照顾儿女来到世界上的。只有妈妈才是儿女的天。“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只有在妈妈面前,儿女才能是宝贝,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影片中的贾晓玲为了让妈妈开心假造通知书,在妈妈为孩子准备的庆功宴席上,假证被揭穿,妈妈脸面尽失。这时候的贾晓玲更觉得自己就是妈妈的灾难。但是妈妈却告诉她这些都无所谓,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妈妈和女儿骑车的场面是那样温馨,温馨的就像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常一样。但又是那样不平常,因为这是最后的一次母女一起的画面。
贾晓玲穿越到妈妈年轻时候的那个时代,妈妈未婚,自己也没有出生,这样贾晓玲和妈妈成为了好姐妹。贾晓玲的到来就是为了让妈妈李焕英高兴的。并且说了会让李焕英更高兴的。贾晓玲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有了帮李焕英抢买电视的那一幕。让妈妈有了全厂第一台电视机。鼓励李焕英参加排球赛。
贾晓玲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孝女,为了让李焕英可以高兴,贾晓玲甚至以自己不来到这个世界为代价,只要母亲能高兴。所以她拼尽全力也要凑成李焕英和厂长的儿子沈光林的婚事。让他们看电影贾晓玲可以在雨里淋一晚上。还可以安排李焕英和沈光林游船。但最终都是以失败为结局的。因为李焕英有自己的心上人,也就是贾晓玲的爸爸。不是因为贾晓玲的爸爸是谁就因为是贾晓玲的爸爸。因为李焕英也是穿越回到那个时代的,即使在活一百遍,李焕英不变的依然是让贾晓玲成为自己的女儿,这是谁都不能改变的事实。这个普通的妇女是母亲,是一个孩子心中的.女神。
后半部分我是留着眼泪看完的,因为我知道李焕英已经不在了。在这个前提下看到的一幕幕就像贾晓玲一样是扎心的,不管是贾晓玲摔倒时妈妈的一句安慰,还是贾晓玲大声地喊着“李焕英”的名字。每一个场景都是让人心酸的场景。最后贾晓玲开着敞篷车,李焕英坐在副驾驶上,穿着那件绿大衣。开着开着副驾驶上就空无一人了。瞬间撕心裂肺的感觉袭击我的内心。子欲养亲不在的伤痛是可以让人崩溃的。我想即使贾玲如何成功,没有母亲那也是不完美的。如果可以替换贾玲一定会用自己所有的成功换区妈妈的安在,这是不用怀疑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不管父母多大年纪,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哪一天父母不在了,那我们该如何安放我们当儿女的心呢。趁父母还健在一定好好孝敬他们,多陪陪他们,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或者论论东家长西家短。或者陪老爹下个棋还有讨论世界形式该怎么发展。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5
我很高兴看到金牛座给我带来好运运。瑞虎的翅膀正在腾飞。老虎称霸,嗅着玫瑰,等待花朵绽放。我怀着希望迎来了老虎生命力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踏上新的征程,走向新的起点,迎接新的学期。今年农历新年的第三天,根据老师的假期安排,我打开电脑,在中午仔细观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看完后,我感慨万千,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释怀。通过仔细观察,我逐渐意识到母爱是沙漠中的一个清澈的春天,也是冬天的一缕阳光。这部电影讲述了贾晓玲的母亲李焕英在车祸后去世的故事,她意外地穿越,回忆起1981年的情景。这部电影是以记忆的方式开始的。从一个体重超过九公斤的女孩到她高中毕业。女孩贾晓玲在成长过程中贪婪笨拙,经常挑起一些对与错,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母亲李焕英对女儿的爱。随着贾晓玲的成长,她逐渐意识到母亲对女儿的无私爱和困难。为了安慰母亲,她想用假录取通知书哄母亲开心,这让她笑个不停。虽然她让母亲出丑,但母亲并没有过多指责她。她还骑着自行车把女儿带回家。这时,悲剧突然发生了一场车祸。她的母亲李焕英严重受伤,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这让她的女儿贾晓玲后悔不已,流下了眼泪。她觉得自己欠母亲太多,太多,今生还不清。在这部电影中,它反映了贾晓玲的巨大遗憾。1981年,她的母亲李焕英还没有结婚。她年轻漂亮。她是化肥厂的一名员工。作为李焕英的表妹,贾晓玲尽最大努力为李焕英做了一些让她开心的事情,帮助李焕英买了一台电视,帮助李焕英在艰难困苦中找到了一个人坠入爱河。这些情节是以喜剧的'形式进行的。当我被贾晓玲的孝心所感动时,我被故事的巧妙安排深深地感染了,这让我笑了起来。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让你笑了,突然有了一个转折点,直接击中了观众的内心,让我哭了起来。在她的母亲李焕英和父亲贾文田拿到证书后,贾晓玲觉得她现在应该走了。她坐在路边,看到母亲为自己缝制的漂亮补丁,讲述母亲为自己缝制衣服的过去。她突然意识到,现在和她一起生活的李焕英也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一直在努力陪伴她,帮助她实现她的愿望。贾晓玲哭着喊着,跑去寻找她的母亲,不时回忆起她和母亲之间温暖的日常生活。在电影的结尾,我还有更多的话要说,我的眼泪一直在流动。不仅是我,我还突然看到我的祖父和我静静地擦着眼泪,深入剧情。我认为这足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我也有一位亲爱的母亲。在这个时候,我也感受到了女儿的意图。《你好,李欢颖》这部电影融合了她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她对去世母亲的感情。这部电影是她用最特别的方式来纪念她死去的母亲,表达了她的儿子想要抚养,但不是她的父母的悲伤。这部电影更大的意义是告诉人们要珍惜现在,珍惜那些永远关心你的人,让伟大的爱永远持续下去,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留下遗憾。让世界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爱,伟大的爱是无限的,真爱是永恒的。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6
某天,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贾晓玲情绪几近崩溃。一辆卡车驶过,前一秒还在与她说笑的母亲,却在后一秒躺进了医院。贾晓玲伏在母亲李焕英的病床前,悲痛万分,她昏昏沉沉地含泪睡去,竟意外回到了1981年。
初看这部电影,我以为它只是一部贺岁的家庭喜剧。贾晓玲仅仅是穿越回1981年的,抑或是是这部电影只是她的一场梦,贾晓玲会扭转李焕英的命运,让母亲买到厂里的第1台电视机,参加女排比赛,和厂长的儿子相亲,让母亲过得更开心。一切都将是那么顺顺利利,每个人都会过得高高兴兴。
结果,到了影片的结尾,我们才知道,李焕英是48岁的李焕英。一句“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是谜底的揭晓,更是电影的结局。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李焕英会在树叶堆里被贾晓玲砸中,为什么张叔说戴红袖章显年轻,为什么李焕英会认贾晓玲为表妹,帮她解围。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李焕英那深沉而又温柔的母爱啊。
当场景慢慢褪色,当镜头又变回了黑白,母亲李焕英的生命也渐渐消逝,贾晓玲看到了母亲这一生的走马灯,种种过往,次次回忆。她终于意识到,此时20岁的小姑娘李焕英其实是自己真正的母亲。她拼尽全力地往回跑,想再见母亲一面,可正当她趴在李焕英膝上痛哭时,镜头一转,一切都回归现实,镜头拉远,余光可见,李焕英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这才是故事最终的`结局,没有惬意闲适,没有谈笑风生,有的只是两个人的生离死别。
只是一个转折,影片中的笑点纷纷成了观众的泪点。先抑后扬,直击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这才是这电影中最能打动人的高明之处。
相信“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许多人终生无法释怀的遗憾。是的,从此以后,他们自己无论遇到再大的喜事,感到多大的快乐,依然会因为注定难以弥补,而悲从中来。这份辛酸而又无可奈何,是我还不能感同身受的。
和家人一起看完电影出来。看着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那满布皱纹的手,那夹杂银丝的头发,都在无时无不刻地提醒我父母日益老去的现实。母亲就像李焕英,普通而又伟大。她回过头,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快点跟。看着她的笑颜,我想,这不比影片里更加美妙?
是的,天底下没有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更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开心,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爱,有时会被我们忽视,有时会被当做理所当然。所以,请再对他们好一些吧。
虽然我们还未成年,没有自己的工作,无法有经济能力来孝顺父母。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少和父母斗一次嘴,吵一次架,多和父母聊聊天,做些家务活,父母就一定会发自肺腑地感到快乐。
也许,在父母的心里,也会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对你别无所求,只要你健康快乐。”
又想起影片开头时,银幕上的大字:
“你好,李焕英”
“Hi,Mom.”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7
最近我和家人去电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贾玲为了怀念她意外离世的母亲李焕英而创作出来的,她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这部电影上。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受有两方面。
电影讲述了一个从小到大都超级普通的女孩——晓玲,在妈妈出车祸后,随着一个奇幻的旅程,时间退回到1981年,见到了自我妈妈年轻时的样貌,想逗她妈妈李焕英开心的故事线展开,结果到最终才发现,这其实是李焕英的梦,她是先到的,并且自始至终都明白晓玲是她的女儿,她明白女儿的心愿是让她开心,所以她假装什承载着。假装是自我表亲,让晓玲完成她的心愿。本以为是女儿报效妈妈的剧情,最终却发现,片中贾晓玲回忆自我从没让母亲高兴过,便凭借自我超前的思维,让母亲“大有作为”,得以让她开心。贾晓玲有句话虐哭了很多观众。“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貌。所以我总是忘记,妈妈以往也是个花季少女。”
“子欲养而亲不待”,恐怕是贾玲,也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尽孝要趁早,有人说,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要好好孝顺父母。这是很难实现的,等你把钱挣到手了,想请爸爸妈妈吃顿好的`,他们的牙还能啃得动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等你有时间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对爸爸妈妈的孝心其实不就是在我们平时的“滋润”中完成的吗
世上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健康欢乐的活着?不需要挣大钱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
20xx年,岳云鹏在德国演出的当晚,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放下演出,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登台表演,对不起连最终一面都没见到的父亲。最终他选择了完成表演,谢幕后愧疚遗憾和悔恨一齐涌上他的心头,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我们的父母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正偷偷老去。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要再吝啬表达自我的爱。要学着像父母爱我们一样,去爱他们。
在另一方面,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妈妈一向在爱着你:
她看到你从天而降时,会本能地伸手去接,大喊一声"我宝"。
她在观众席被二人转的小把戏逗得大笑甚至流泪时,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表演者是你。
听到你喝醉后嘟囔着"来世换我当妈妈",她笑了笑说,"还是我当妈妈。"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贾铃自我亲身经历的事,这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我想起来我的妈妈,脑海里出现她为我操劳的身影,又想到她已经黑发中夹杂的几根白发,一时泪目,感慨万分……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8
正月初三遇上情人节会不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恰巧辛丑年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
中午收到小妹的微信。小妹请我和妈妈去看电影-《你好李焕英》。上一次看电影还是5年前。我的心有点激动。听说这部电影老催泪了,临出门前我带了“两”包纸巾。妈妈说我:“你拿一包纸巾就得了呗,你还拿两包”。其实,我感觉两包都拿少了。
克服了天冷路滑,找停车位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坐在了放映厅的座位上。不得不说看电影的人真多,为贾玲贡献票房了。
熟悉的音乐响起,电影开始了。电影刚开始,我就开始哈哈哈哈哈。我小妹推了推我,对我说:“你淡定点,要不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我收敛了一些,可是还是笑不停。这时妈妈转过头来说:“你这一直gei'gei乐,你带纸巾干嘛来了。”小妹说:“包儿(这是一个外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不叫我姐姐了)拿纸巾擦口水来了。”
女主贾晓玲穿回到1981年,她在81年叫乐莹。乐莹-玲儿。这个梗让我想起,高三时认识了一个叫海欢的女生。他给我起了一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季纭—君。那个文艺的女生为我灰暗的高三时光,增添一份彩色。那时的友情纯洁而美好。
电影的开头是贾晓玲回到1981年。让妈妈想起了她的小时候。1981年,李焕英是厂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
1981年,姥姥家也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家。那个年代谁家第一个买电视机,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电影中播放着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片段,这时,妈妈说:“对,那时学校有一台小的电视机,学生们晚自习不上了,在操场上观看女排世界杯决赛,妈妈个子小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到得分的阵阵喝彩声。不上晚自习在哪个年代都是一件记忆犹新的事。
妈妈说这些事是80年代的事,就是李焕英的麻花辫不对,那个年代的麻花辫应该是这样的。
电影的'内容就是一般电影的内容,妈妈说贾玲人脉挺广,挺多演员都是熟人,冯巩,王琳(她不叫雪姨也不叫琴姨)。还有宋晓峰和刘能,也跟着我爸看了一个假期的《乡村爱情》认识几个二人转演员。
电影的结尾,李焕英说:“我的女儿,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
我想我的妈妈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妈妈心里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也是她最爱的女儿之一,我和妹妹是双胞胎,妈妈有两件小棉袄。
电影结束时,妹妹看我在揉眼睛,说:“哭了?纸巾给你啊。”我连连否认,说右眼隐形眼镜不太舒服,我怕隐形眼镜掉出来。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不敢眨眼,到家之后隐右眼形眼镜掉了出来。当我准备摘左眼隐形眼镜的时候,发现左眼隐形眼镜已经掉出去了。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9
《你好李焕英》即将就要上映了,这部片子是贾玲亲自做导演,作为献给妈妈的片子。
这部电影从放花絮和预告开始,就已经让人处处都觉得感动,虽然这部片子是以贾玲妈妈为原型,但是天下父母都是差不多的。
观众总能够在李焕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而《你好李焕英》也放出了献给妈妈的特辑。
这个特辑,是让贾玲和两位饰演李焕英的演员同框,通过拍摄花絮,贾玲也揭秘,剧中很多话都是贾玲母亲亲口说得。
剧照中也可以看出,贾玲为了还原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场景,还直接用上了真道具。
剧照中,这瓶摆在桌子上的白酒可是真的酒啊,桌子上摆着的这些菜,也是真的能吃的新鲜菜啊。
饰演李焕英年轻时期的张小斐,也在剧组的采访中回应,贾玲对小酒馆这场戏也是十分看重的。
一定要达到她心目中最完美的那个状态,所以他们就提出,要不喝点小酒辅助一下。
这就出现了桌面上的那瓶白酒是真酒的这么一个情况,而张小斐在拍这场戏的时候,也是被制裁了,她高估了自己的酒量。
贾玲的酒量可是很强的,听到张小斐这个提议,她立马就同意了。
剧组的工作人员还笑着说,给导演准备迎宾酒,可真的是太好笑了,这让站在一旁的贾玲也笑开了花。
后期组还特别有点,还给贾玲配上,“我不挑,是酒就成贾玲”,这个配字真的是把这么搞笑的一幕,变得更加搞笑了。
结果一段戏ng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是一饮而尽,每一次都要更新杯子里的白酒。
贾玲倒还好,张小斐直接就喝多了,这一段回忆起来,贾玲都忍不住在采访中笑出声,为了完成这个镜头,喝多了可还行。
不得不说张小斐实在是太敬业了,为了完成贾玲心中的完美镜头,虽然高估了自己的酒量,但是完成得很成功啊。
被贾玲找来饰演老年李焕英的`是刘佳,刘佳在采访中也提到,看到贾玲找自己也是十分不可思议。
因为一直以来,贾玲都是喜剧演员的身份,突然来找自己演戏,让刘佳误以为贾玲要找自己演喜剧。
她还坦言,贾玲找她有点大胆啊,这个“找我有点儿大胆”啊,也是十分好笑了,因为刘佳不会演喜剧,贾玲要是找她演喜剧,可是糟糕了。
而刘佳老师的演绎,也是让贾玲觉得演绎得太过完美了,有一场花絮是,贾玲和刘佳刚对完戏。
然后贾玲拍完,就对刘佳说,感觉你才是我亲生的妈妈一样,可见刘佳的演技有朵精湛了,而她们两个的相处也是十分融洽啊。
刘佳也表示,自己进了剧组以后,贾玲也是十分热情,一进组就和她说明了自己母亲的性格。
给刘佳讲自己的母亲,非常爱笑啊,还心大豪爽啊等等一切特征,让刘佳也可以立马领悟到,李焕英这个人物特点。
贾玲也在采访中,对于这两位饰演自己年轻版母亲,和自己老年版的母亲的演员们,表示赞赏。
因为她们演得实在太准确了,让贾玲经常触景生情,看着她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样,老是忍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
《你好,李焕英》这个电影,作为献给母亲的一部电影,也是让很多观众们十分期待的。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0
“打有记忆,她就是中年妇女,所以总是忘记,妈妈也曾是花季少女。” ——题记
“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当银幕上缓缓打出这几个字时,电影院内灯骤然亮起,我才发觉影片已经结束了,脸上留着未干的泪水,手中攥着的纸巾不知被泪水沾湿了多少张,内心的情感久久无法平静。
《你好,李焕英》的介绍是一部喜剧片,是呀,有贾玲、张小斐、沈腾等一众喜剧演员参演,可不就应该是部喜剧片吗?可当影片结束后,你才发现这是一部既好笑又好哭的影片,有人评价说它赚足了观众的泪水,是笑出来的,也是哭出来的。
故事的开头简单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自小与周围小孩的与众不同,在妈妈李焕英的教导和开解下,贾晓玲并未显现出自卑,而是快乐健康的成长,直到她长大成人、参加高考、拿到录取通知书、又伪造一个录取通知书、父母替她大办开学宴、宴会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后,意外不期而至。母亲在骑自行车载她回家的路上,与她交流时因为分心,被前方驶来的一量大货车撞倒,昏迷不醒,而贾晓玲并未受伤,她趴在床前痛哭,这时一道金光闪过,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接着便有了贾晓玲穿越回自己母亲李焕英还未与她的父亲结婚前,于是她为了弥补自己未曾让母亲高兴一回的愿望,她先想方设法替母亲买下了当时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又因为记得母亲好友曾说过,当时举办了一场排球赛,但因为她和贾晓玲母亲李焕英并未参加排球赛而被另一个死对头王琴“捡”走了天大的好事儿。于是她希望李焕英参加排球赛,并以李焕英表妹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接下来便是她们遇上了一群“恶霸”,并遭其威胁;排球队无法成立,众人皆有事;排球赛场上意外连连;努力撮合李焕英与“厂二代”沈光林而非自己的父亲,以及后面的与李焕英一起喝酒,说到她以后未来的生活,告诉她的却与上一世截然相反,丈夫是上一世众人羡慕的王琴的丈夫沈光林,女儿有出息、出国留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李焕英却说她只希望她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长大。第二天醒来,李焕英告诉她自己与贾文田领了结婚证的消息,但她并不希望结果如此。但在看见李焕英与贾文田的相处之后,她便释然了。故事的最后是贾晓玲无意间发现自己母亲也穿越了回来,并以回放的形式放映了母亲为她所做的一切。
故事的最后,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像结局中写到,“打有记忆,她就是中年妇女,所以总是忘记,妈妈也曾是花季少女。”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淳朴的希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求富贵,但为健康;不就优秀,但常快乐。
感谢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1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自导自演的一部作品,改编自自己创作的同名小品。
贾玲在电影创作上初出茅庐,然而,这样一部笑中带泪,一部带有喜剧元素的悲情作品打动了亿万观众,既叫好,又叫座。
剧情并不复杂,虽然运用穿越的手法切入,有点俗套,但也能使主人公在故事中跳入跳出,推动剧情发展,比单纯回忆性叙事手法显得生动活泼,同时也使观众产生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愰忽迷离的感觉。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自传体作品,现实中贾玲的妈妈确实也叫李焕英。贾玲也算本色出演,作品中的贾晓玲明显就是以贾玲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但文学作品毕竟属于文学艺术创作,作品中的贾晓玲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贾玲。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贾玲和姐姐曾经谈到过自己母亲去世的原因。据贾玲说,父母一起去通稻草,因为草堆的比较高,妈妈坐在爸爸开的小翻斗车上,然后不小心失足摔了下来,摔倒了小脑,当场就去世了。在火葬母亲的时候,贾玲还是难以相信这个事实,虽然贾玲的姐姐已经让贾玲去看妈妈的'最后一眼了,但是贾玲说,自己那个时候就是傻的不能相信妈妈已经去世的事实。这成为贾玲永远的痛,也成为贾玲创作《你好,李焕英》的初衷,就是怀念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没等到贾玲成功,没享受到贾玲成功的喜悦,更没给贾玲回报她的机会,便匆匆撒手人寰。这成为贾玲心中迈不过的一个坎。所以,贾玲不惜运用穿越的手法,恨不得拥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穿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变身姊妹替母亲分忧解难,甚至愿意创造机会让“母亲"(姐妹)嫁给一个干部子弟,而不是"锅炉科"的父亲,目的就是让李焕英少受点罪。故事虽然荒诞,但把无以为报的拳拳爱母之心,表达的无以复加。
影片打动观众让观众泪湿衣袖的就是亲情,讲述的也是父母与子女的故事。
这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我是读了魏山虎校长《你好,你焕英》观后感,心生感动,于是我领女儿一起去观看。
女儿学习比较用功,成绩也比较好,但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心情烦躁,平时顾不上锻炼,顾不上与同学交流,顾不上睡觉,课上课下钻入书堆,身体也越来越差,心理上似乎有点乱了阵脚的意思,作为父亲很是替她担心。正如影片中李焕英所讲的,我也愿意让孩子健康成长,做一个快乐上进的人就够了,善交流,有朋友,懂人情,能独立。
电影结果后,我和孩子谈影片中的故事,谈创作手法,谈人物命运,没想到孩子对一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感慨地说,“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同身受",我明白她说的是,贾晓玲穿越与李焕英作姐妹一事。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2
《你好,李焕英》上映后,我和家人就一起去观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亲情电影。看完之后,催人泪下,一场车祸唤醒了贾晓玲对母亲的愧疚与柔情……
20xx年贾晓玲冒充考上大学,她的妈妈不幸遭遇一场车祸。悲痛欲绝之下的她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也就是她出生的前一年。之后她就和当时年轻美貌的李焕英成为了朋友,为了让她妈妈高兴,贾晓玲使出了各种招数,又帮助妈妈买电视,又是帮她相亲,也让妈妈把颜面都找了回来。最后李焕英帮她缝裤子时贾晓玲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李焕英也和她一样都是穿越回来的,因为当时母亲还不会缝裤子。
看完了电影我感触颇深,虽然前半部分的笑点不断,但后来剧情大反转。中间有一段让我泪流不止,那时贾晓玲发现厂长的儿子爱上了她妈妈,于是她就想让妈妈和厂长的儿子成家,生下争气的孩子,而母亲说了一句话:“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当时令贾晓玲瞬间泪崩。
世上哪个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不需要挣大钱只需要你健康,这样她就已经很知足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深的感悟!父母老去的速度远大于我们成长的速度,我们应尽所能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并且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亲情是与生俱来,最俱永恒的一种情感,不要在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有些人坐飞机就可以见到,而有些人我们要坐时光机才可以见到,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吧!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3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不在,人生也仅剩归途。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如果你能读懂贾玲的穿越,你就能明白,从现在开始,该怎么弥补和加倍的珍惜去回报父母的恩情!你要知道母亲和我们是生死之交,而不是你不耐烦的絮絮叨叨。你要知道,这世间对我们唯一不求回报的爱就是父母之爱,单是听着父母所谓的唠叨,那也得是有福气的`人才有的特殊待遇。听着唠叨,越听心里越开心。才说明,你长大了!父母也就没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所有看完电影的人感慨李焕英的女儿贾玲确实争气了。可我觉得贾玲一定会想,用我现在的成功换来只要让我妈活着,我即便不争气,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和我妈在一起,每天让我妈高高兴兴,我没有名气,没有现在的成功,我也愿意!!
可所有的事情,偏偏不能尽如人意。不管怎么样,如今,李焕英都该放心贾玲了!贾玲有几亿人替你心疼着呢!放心吧!
影片从头至尾,笑声伴着泪水,能够把平凡演绎到极致,就是贾玲和所有演职人员最大的成功!
从电影院出来,小杨紧紧地搂着我,悄悄地告诉我:谢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也不分开!我也想告诉小杨:谢谢你,来做我的孩子!
小月小杨,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这也是妈妈希望看到的!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3
昨日晚上,正好是周末,难得与家人在大地影院永旺店观看了正在热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能够说是笑中有乐趣、哭中含真情的一部令人热泪盈眶的好电影,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好影片。
影片采取回想、穿越、倒叙等艺术手法,再现了李焕英从谈对象到女儿贾晓玲考大学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李焕英的人生平凡而有乐趣,这就是影片让观众笑声不断的原因,也有养育孩子的辛酸,这也是让观众为之流泪的真实情感。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期望过高,作为父母,要向李焕英学习。一是学习她乐观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是学习她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健康欢乐,而不是把考上好的一本大学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影片中李焕英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丽大方,性格阳光、乐观,生活积极向上,她的这种人生性格影响了女儿贾晓玲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对孩子的期望,那就是期望自我的孩子能够健康欢乐。这个期望在影片中有多处体现,都是李焕英自我说出来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影片一开始,贾晓玲“考上”一本大学露馅后,李焕英骑着自行车带着晓玲在回家的路上,娘俩一路上有说有笑:谁说女儿不行了,只要女儿健康欢乐就行!另外一处是影片最终,李焕英和贾文田领结婚证后和贾晓玲在一齐聊天时说的:期望自我的孩子健康欢乐!
第二点是孩子对父母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期望自我有一个好家庭,期望父亲帅气有权势,期望母亲漂亮贤惠。影片中贾晓玲极力撮合李焕英与沈光临的婚姻,就是期望自我有一个好的父母、好的家庭,但每次事情的发展都不是按自我的设想去发展,结局都是以让人失望,让人啼笑皆非。这就说明,人生有时并不是按个人的意志转移的,而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是多变的。正如李焕英的命运一样,在一路上陪着女儿享受欢乐人生的时候,意外的车祸正慢慢地向她走来……这也是影片中贾晓玲在欢乐之余满怀感恩之情常常流泪的真正原因。同时,作为父母,要与孩子交朋友,影片就是贾晓玲穿越到母亲李焕英那个时代,和李焕英以表妹加朋友的身份交往,相处的十分融洽。
另外,影片中虽然李焕英辛苦带孩子的镜头不多,都是贾晓玲以回忆的方式一带而过,但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之,《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是成功的,它告诉人们的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追求,要珍惜家人在一齐的完美时光,不要把自我的意志强加给自我的家人,每个人都要以自我的方式欢乐的生活,健康欢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4
独自看电影《你好,李焕英》,特意拿了一包纸巾出来,算是提前做好了被感动的准备,因为我泪点低。还喊儿子和同学也去观影,委婉地想让他们接受一份关于母子亲情的叙述诗,了解孝顺的痛点,真有点一厢情愿。某一个瞬间,我忽然有一个想法,看《你好,李焕英》,笑与哭切换自然,其实情节不复杂,被感动之余,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对自己和母亲该做点什么?
这里有一个假设,影片中,如果李焕英还活着,贾晓玲会怎么样?生活中,如果父母还健在,我们又会怎么做?也许这种假设不合时宜,但是仔细想来,假如李焕英还活着,女儿能否真的会为母亲着想?为什么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倍感伤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回想起母亲中风时的场景,差一点失去她,就差一点,我也会加入没有妈妈的队伍。但是现在她身体恢复不错,我们一如既往的争吵,互相看不顺眼,又彼此相依为命。举手投足间充满默契。
如果母亲不在了,我将在最初的一两年自由自在,会有解脱的感觉,会更独立的做自己。但是我相信接下来的无数年,无数个夜晚,浸入骨髓的思念和哀伤会伴随终身。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张席,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归途。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的残忍?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了唠叨,操心,争执,分歧,欢笑,分享,惦记……然后呢?你连坐下来吃饭的勇气都需要心灵鸡汤的鼓励——因为桌面上永远少了一双筷子,一个碗。而我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是:“多大回事啊,不就是添一副碗筷的事吗?”那一刻,天会塌,真就是大事,没有妈了呀。
幸亏她还在!是的,她还在。看到贾晓玲奔跑在回去找李焕英时,泪奔了,看到了李焕英如愿穿上皮大衣,坐上轿车,很满足的舒心的笑,泪奔了。流泪的人都知道是幻想,都知道满足了内心的祈愿。我拨打母亲电话,长声后听到她说“喂”,低沉有力,我放心了,她还在。她一直在,唤着我的小名,开着客厅的小灯,桌上永远有我爱吃的`剥好的石榴或者一碗蛋羹。我没打算改变和她不争吵的习惯,我一样厌烦她管束我,甚至我故意不和她说话,关门躲进卧室,只留她孤单的在电脑前打游戏。——但是,她还在,她还在呀!
这个春节,儿子在家特别宅,他更多的不是陪伴我,而是陪外婆。他似乎比我更有感知,总是长时间站在老人背后给按摩头颈,揉肩。俩人基本无对话,整个画面安静祥和。我没有问他是否看了电影,是否想有一天我成了“李焕英”,他会怎样。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才是常态,但需要在某一时刻觉醒:不要都成为“李焕英”后,才想起不做那个痛彻心扉的贾晓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5
看《你好,李焕英》本来是我大年初一的计划,然而直到昨晚才买到票。我真是没有想到,我儿子哭得比我还厉害。而我本人,每一个梗都笑出鹅叫,最后动情处也哭出了声音。
一个人的怀念、遗憾和爱,可以真挚深远到二十年未曾减淡分毫。
最后贾玲的嚎啕大哭,真让我伤心:曾被深情以待,有心有力,却没机会回赠半分。大家集体哭湿了口罩,无非是因为每个人心底都有类似的柔软和遗憾,所有打动人心的故事,都是镜子。
我的观后感如下:
1、人生就是不后悔,也不必替人后悔。妈妈说:“我这辈子过得的很幸福,你怎么就是不信呢?”说得真好。我一直都深信,时光倒流毫无意义,因为那些至关重要的决定,重来一次,也还是会那么选。以前我也问过自己,如果没有我,妈妈会不会过得幸福一点?后来明白,这是最无用的反思,因为它一定不是妈妈的答案,妈妈因为做过我们的妈妈,只会想做我们的妈妈。所谓人生无悔,无非是千丝万缕的深情,让人愿意将苦痛淡化,就算再苦,也愿意再尝。
2、 “妈妈不只是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可是啊,儿女不只是儿女,也首先是自己。普通而快乐的我们,有没有让妈妈骄傲的底气?看这部电影,我的哭点来的很早,一句“妈,我知道我没出息”,眼泪“唰”就下来了。竭尽全力成为父母的骄傲,或许是我们这代人共有的困局,幸运的是,我们的下一代,有可能突破它。电影里,妈妈说:我只希望我女儿健康快乐。我摸摸多乐的头问:听到没有?是不是和妈妈说得一样?
3、要是能和妈妈做几天朋友,那感觉真的太好了!张小斐,太好看了,她一笑,就是旧照片里所有人同款的母亲!我也希望能穿越回皖南黄田的洋船屋边,爬上高高的黄子山坡,陪年轻的妈妈看杜鹃花开,陪她拔笋,听听她清脆的笑声,为她的爱情出谋划策。我也想劝她,不要嫁给我的.生父,那是她一生最后悔的事,但她只要想到那样就没有我了,想必也一定不会听吧。多少女人,因为孩子可爱,原谅了婚姻,原谅了岁月重复的漫长?这样的缘分,幸福又伤感。
4、我的家乡,是《大江大河》的取景地,皖南泾县黄田村,我二十岁时就想,如果将来把妈妈的故事写成小说,改成电视剧,要去家乡拍……这就是人生,你来不及干的事,总会有别人替你干了。谢谢贾玲,这部电影对我意义非凡,我会捡起搁置了四年的五万字的书稿,再忙都将它努力写完。
5、我儿子哭得很厉害,回到家仍停不下来,我问:你干什么呀?哭成这样?他说:你对自己好点吧,别那么累了。希望所有的“李焕英”,在有了孩子后,一定记得每年给自己买几件新衣服。新时代的母亲,都要学会把“牺牲感”降到最低,让儿女体会到没那么愧疚和遗憾的人生,感谢物质条件的飞跃进步,让我们有了这个机会。
6、没有做够自己,所以不必成为别人。让我们珍惜剩下的时间,尽力做够自己。
7、外婆,很遗憾没有带你出国旅行一次,下辈子,请一定等一等我。
8、妈妈,我爱你,很高兴做你的儿子。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相关文章: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你好 李焕英》观后感11-11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 李焕英观后有感11-18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观后后感03-09
观看你好李焕英心得体会06-12
观后感你好李焕英12-02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热12-27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02-03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05-25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02-25
《你好李焕英》的观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