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系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7:17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学系毕业论文范文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语言艺术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文学系毕业论文范文

  文学系毕业论文篇1

  论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影响

  摘 要:读张爱玲的小说,倘若感到有读《红楼梦》般的亲切,大可不必惊讶。

  张爱玲一辈子痴迷于《红楼梦》,以至于成了她“一切的泉源”。

  她以不畏前人,超越前人的勇气和能力,在熟读各种雅文学和俗文学作品,深入把握了前人的文学技巧的基础上,独创了一体:即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把悲剧式的苍凉和喜剧式的讽刺寓于一炉,意象的物化效果使得心理剖析更显老练,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让作品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吸收、融合与创造,意象,色彩。

  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艰难的事。

  —张爱玲《写什么》

  我认为张爱玲正是汲取这园子里蕴籍丰厚的土壤努力向上攀延而又不断伸展肢体的大树。

  她的创作正是那“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①谁也不曾幻想的奇花异卉,但是她的珍贵不仅在于延续了土壤的生命,她更是借助自身卓越的创造力,结出了鲜翠欲滴的传奇果实,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

  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把悲剧式的苍凉和喜剧式的讽刺寓于一炉,意象的物化效果使得心理剖析更显老练,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让作品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因此我以张爱玲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主,以其《红楼梦》这部作品对她的深刻影响,希望能从中摸索出张爱玲小说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一、小说人物情节的设计与《红楼梦》的相似处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的“中国文化古老而且具有连续性,没中断过,所以渗透得特别深远.”②首先,我们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

  任何一个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再捧起张爱玲的小说特别是《金锁记》,总以为自己又在那个繁华热闹的宁国府了,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会令你一时无以适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月夜下《金锁记》中姜公馆里两个睡不着的丫头都聊些什么:

  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我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呦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

  ”小双到:“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作官人家的女儿谁肯嫁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凤萧道: “哦,原来是姨奶奶。

  ” 小双道:“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作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凤萧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像这样一段对话所提供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想起《红楼梦》。

  诸如都写一个大家庭,姜公馆凡百事也都由老太太做主,婚配讲究门第,地位区分正庶,并且两个丫鬟也伶牙俐齿,对主人的底细琢磨的一清二楚,小说的内容像《红楼梦》,但格局更是相似,比如这种主人公尚未出场,已经由旁人口中评价,使读者有一轮廓在胸。

  使人倍感亲切的,是对话人的心态,声势,宛如从大观园中传出。

  二、诗的魅力:丰繁的意象比喻

  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是“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功夫”,③她有着极其丰富和卓越的想象力,再加上风姿美妙的写作手法,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的意象比喻。

  张爱玲非常擅长的则是运用意象的比喻和滑稽尖刻的语气来传达她的讽刺意味,讽刺冷漠的人情,讽刺苍凉的人生。

  张爱玲更高妙之处在于她能用意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物化,从而使读者在一系列事物和色彩中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那么,在意象的表现方面,张爱玲受到的最大启示来源于哪里呢?答案是《红楼梦》。

  象征和隐喻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如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板儿同巧姐柚子换佛手之类,同人物的个性,遭遇也有关合和寓意,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诗词、酒令、谜语,更包括着象征。

  不论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还是画面上乌云浊雾,莲枯藕败的景象;不论是一响而散的爆竹,还是飘摇远去的风筝……都各各寓含着书中重要女子的遭际和命运。

  形象,概括,意味深长。

  三、色彩的象征性与画面感

  对于色彩的敏感与喜好华丽,张爱玲可以说和曹雪芹不相上下。

  她在《天才梦》中谈道:“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这和她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封建家庭有关,因为一个贵族之家,其间的排场是华丽考究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她自己的小说中,她对色彩的发挥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红楼梦》中对每个人的衣饰都有华丽而脱俗的描写,这主要是因其色彩运用的妙处。

  且看刚出场的混世魔王在林黛玉的眼中:“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潮靴”。

  这些色彩极尽富丽堂皇,但是又极衬出这位纨绔子弟的特征。

  张爱玲也极力推崇《红楼梦》中的色彩描写所创出的脱俗的意境,但其实她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度也是惊人的。

  她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色彩,已经独立化成为一种意象。

  它或描摹人物性格个性,如红玫瑰王娇蕊的大胆刺激的颜色显示她的热情如火,而相对来说,白玫瑰的空洞无味的白,只能暗示这个贤妻良母的单调无趣;或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王娇蕊的鲜辣的“绿”是振保眼中的刺激物,它无疑成为一种热情的挑逗,这里王振保肯定了王娇蕊的激情魅力即作情人的必需。

  四、结语

  张爱玲不是天才,她没有曹雪芹的才势,浑淳不如沈从文,深刻不如鲁迅,清秀不如冰心,但是,三岁即能背诵唐诗的她,曾以怀疑的眼神冷眼看一切,以一支不惧怕通俗的笔,写尽新旧时代交替上海十里洋场的女性的故事,她们的颜色,心情和渴望,她向我们絮絮地倾诉那种生存的无奈和绝望。

  有勇气将人生最虚无和无情的一面揭示出来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勇者;而能继承东方文学传统,用繁复奇妙的意象,巧妙的比喻将这些转换为故事,让我们如临那个繁华如梦的喧闹都市,并感受一种无法道尽的苍凉感由作品弥漫到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灵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天才,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天才。

  注释:

  ① 傅 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万象》月刊1944年5月第三卷第11期。

  ② 张爱玲《〈海上花〉译后序》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2、胡兰成《今生今世》1990年9月初版

  3、阿川《乱世才女——张爱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4、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5、张爱玲,《红楼梦魇》

  6、张恨水《金粉世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

  7、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4月初版

  8、贾平凹《读张爱玲》倒数第二段,《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9、刘川鄂《多姿的结构 繁复的语象—张爱玲前期小说艺术片论》第三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10、鲁迅《从讽刺到幽默》 见《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文学系毕业论文篇2

  浅谈乱世流离中的身份错位

  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将杜甫的一生概括为四个阶段,即三十五岁前的读书壮游,三十五到四十四岁的困守长安,四十五到四十八岁的乱世流离或称陷贼与为官,四十八岁之后的漂泊西南。

  其中第三个时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是安史之乱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杜甫和他的家人历尽艰险。

  在此阶段,诗人创作了许多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作品,诸如今天人们依然非常喜爱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等反映现实的古风。

  其后的白居易、元稹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诗歌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实际上杜甫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者,为后世诗人指出了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在这些作品中也有许多反映战乱给他的家人带来灾难的诗歌,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怀》、《北征》、《羌村三首》、《彭衙行》等诗歌中,诗人比较具体地描写了战乱爆发之后,如何将妇挈雏随逃难的人群四处奔波备受艰险的情形以及诗人的深切感受。

  本文就以《羌村三首》为例,以诗歌中几处关键句和关键词为突破口,体味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惶惑感、错位感,并联系其他诗歌内容,感受在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下,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生死无常的悲惨生活以及诗人丧子之痛,离别之苦,面对仕途不顺的沮丧与民不聊生的痛苦和无奈等复杂的思想情感。

  《羌村三首》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的秋季,诗人自凤翔归鄜州之后。

  这一年的四月,杜甫从沦陷的长安城逃至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见《述怀》),得到肃宗的恩遇,五月间被授以左拾遗。

  时房琯罢相,当时杜甫上书为房琯辩护,触怒肃宗,几受刑戮,幸赖宰相张镐等解救,得以免罪,被 “墨制放往鄜州”(见《北征》题注)探望家小,实际上是肃宗借机将他停职放归。

  这三首诗歌便是他探家时纪行之作,系杜甫回到家中之后写成的。

  下面我们就这三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联系其他作品对诗人当时的思想情感予以具体分析。

  1.为主为客的困惑

  《羌村三首》第一首开篇,诗人先交代他到家的时间。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在757年闰八月的一天(见其诗歌《北征》“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行北征,苍茫问家室”),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杜甫回到了他的家中。

  据诗歌《徒步归行》,“徒步拾遗”孤身独行从凤翔出发,在邠州朋友李嗣业处借了一匹马往远在陕北鄜州的家中赶。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破烂不堪的柴门前长久无人问津,诗人的出现,连鸟雀都欢噪起来了,可见其破落冷寂的程度。

  这里诗人自称为“归客”。

  明明是回自己的家,是一家之主回来了,何以言客,既然是客人又何言归来呢?此称呼令人难解。

  我们可以先看看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杜甫及一家人奔波的行程路线。

  754年自东都移家至长安,这一年秋后,淫雨连绵,杜甫一家生计更为艰难,遂携家小往奉先(今陕西蒲城)投靠妻子亲戚。

  756年6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西逃,杜甫至奉先避难,又携家往白水寄居舅父崔氏,旋即又自白水取道华原继续往北,至鄜州三川县故人孙宰家,闻肃宗灵武即位,即留妻子于三川,只身一人奔行在所,途中为叛军所得,押回长安。

  757年初在长安陷贼中,四月,“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见758年所作诗歌题目),“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见其诗歌《述怀》),五月十六日,肃宗被他的忠诚所打动拜为左拾遗。

  756年6月至757年闰8月,可以推算,杜甫与家人相离一年又两个月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杜甫与家人失去音信,子女的生活依靠妻子一人承担,身在异域他乡,以一个妇道人家独撑门户,同一时期所作的诗歌《北征》比较具体地写他到家时看到的情景,“妻子衣百结……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

  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妻子穿着褴褛的衣裳,儿子面色苍白,见他后背面而哭,满身污垢,连袜子都没有穿,女儿衣服上补满了补丁,短至膝盖,上面绣的海景波涛、天吴和紫凤因东补西缝而坼裂扭曲,颠颠倒倒地缝补在粗布短袄上。

  一家人生活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了。

  作为一家之主的杜甫,既无钱粮供给,又无音信,诗人此时自称为“归客”,其内心的愧疚可想而知了。

  是客不是客,是主又无主之实,客也,主也,“归客”也。

  而在妻子和儿女的心目中,杜甫已必死无疑。

  难怪诗人接下来写妻子见到他时的情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突然归来的丈夫,令妻子惊讶不已,他还活着,且在眼前,惊定之后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擦着脸上的泪水。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诗人由己及人,由具体到一般,概括了这个世道之乱,这个世道给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创伤。

  在这乱世之中,出门在外的人,能生还是很偶然难得的事情。

  2.为人之父的痛苦

  《羌村三首》第二首写他到家之后的情景及内心的感慨。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离别一年多,与家人团聚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国难、家愁加之为官的不顺,诗人高兴不起来。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吴小如先生将此联解释为,儿子因为长年不见父亲,到他跟前后,怕生而旋又离去。

  实际上,联系前后句意看,可怜的孩子怕父亲再次离他而去,紧紧地跟随在父亲的左右,可怜的孩子不奢望父亲能给予什么,只希望他能常常陪伴自己,不再离去。

  诗人未直接写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以联系他的另外一首诗歌来分析。

  755年诗人身在长安,家人寓居奉先,11月诗人前往探望家小。

  诗中写道,“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强自忍住心里的悲痛,但邻人一片呜咽,又让他悲伤不已。

  身为父亲,竟然没有本事养活孩子,我愧为人之父啊!诗人将他内心的痛苦直接表白出来了。

  如同样写一家逃往鄜州时,“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彭衙行》),小女饿得在怀中咬我,稍懂事的小儿自己在路边采摘还未成熟的野果吃。

  755年已经使幼子饿死,而接下来几年里仍然让儿女经常处于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之中,甚至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也不多。

  而此时诗人再也无法用语言来直接表白他内心的感受了。

  这就是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的体现,郁结在心头的痛苦,欲说还休,欲发而未发,“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黄生《杜诗说》),无以言表,仅表其具体情状,却足以使人感同身受。

  此中痛苦何以解脱,“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国愁家愁己愁,诗人只好借酒以浇心底这几多愁绪了。

  3.为民之官的惭愧

  第三首,写羌村乡邻来访。

  诗人仍然以乐府手法,直叙其事。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四五个乡亲,提着酒壶来看我了。

  “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乡亲们一边掀起酒壶倾倒着自酿的酒,一边赧然解释,儿子们都东征去了,庄稼无人耕种,收成不好,酒味淡薄。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醇厚深情的乡亲令杜甫深感惭愧。

  所愧何在,仅为乡亲们的醇厚深情而惭愧,还有他意?乡邻来访,除过慰问长年远行的杜甫外,他们还想通过杜甫这位朝廷命官,而且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左拾遗,打听一下国家的状况,国家何时才能平定叛乱,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家园。

  诗人以一个“愧”字昭示出了他那真诚的自责之心。

  其实老百姓的苦难哪里是他的失职所致,但他却在内心把它承担起来,并为此而痛苦,为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享用国家俸禄而不能扶国家之大厦将倾,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而惭愧。

  乡亲们哪里知道,此时的左拾遗已近被罢的光景,杜甫内心的痛苦谁人知晓!

  这就是杜甫,“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自己的儿子惨遭饿死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既无兵役之苦更无租税之困的自己尚且如此,

  那平民老百姓的悲惨更是苦不待言了;在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想象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就是杜甫,怀致君尧舜之志,忧国忧民之情,历尽磨难,未言己之苦而常念及民之苦,非圣者孰能如此?!杜甫,非独为诗之圣,亦为人之圣者也。

  为夫、为父、为官的身份的错位感,作者最后以一个“愧”字做了深刻的概括,这是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之下诗人劳顿奔波不及家人以及仕途不顺愧为人夫、愧为人父、愧为民官的发自内心的感喟,抒发的是国破愁,民生哀,家世悲。

  我们在品读诗歌时感受到了诗人那为家为民为国着想的赤子之心,天地良心,一代诗圣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

  [2]《杜甫诗醇》,卢国琛选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文学系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文学系求职信10-05

文学系的求职信范文10-05

人大文学系编辑求职信10-07

文学系毕业生求职信10-06

文学系毕业大学生自我评定10-01

文学系毕业生自我鉴定(通用12篇)04-24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致谢范文09-30

毕业论文10-01

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