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3 08:22:26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地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2、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3、教学过程必须凸现三维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

  3.1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2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情景通常以问题形式体现,好问题的要求是:一是问题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有价值。教学中千万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二是问题具有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教学中要克服填鸭式的随口问。三是问题符合可行性原则。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挑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四是问题要接问题,问题要套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同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恰当地运用实验与现代技术等手段。提问技巧贵在以人为本、把握好度。

  3.3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论认为:学习是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2

  化学课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学习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灵活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遵循新课标教学理念,明确目标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出具体要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答案的对错。此外,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合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灵活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需要更多地进行实践活动即进行化学实验,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教学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不是主动的探究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主宰化学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学生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改变化学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思考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而不是在课堂上听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师生之间和谐平等关系的构建是促进学生创新的动力。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自我表现欲很强,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自我成就感。高中化学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前提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表达,发散思维,开发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智慧点燃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引领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作业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性的作业,另一类是开放性的作业。所谓常规性的作业就是与考试密切相关的作业。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如,让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课后的基础题,让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做完基础题的基础上做适量的拓展延伸题,让高水平的学生做更高水平的题。开放性作业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课的学习需要理论和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化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3

  摘要:化学是高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高中教师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的状况出发,探究如何提高高中化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化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内容逐步增多,学习的知识逐步抽象,逻辑性增强,单是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就有七章二十三节,设有实验42个,其中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20个,这就意味着高中化学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性和探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实验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许多高中化学教师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教,学生怎么努力,最后学生的化学成绩依然不理想,有的觉得学习化学太难,逐步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分析整理,我总结出造成化学实验教学低效性的原因有:

  1、许多教师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做实验时照搬课本上的固定模式,没有运用新颖和独特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部分教师把实验放在嘴上,靠一支粉笔就把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然后靠一张嘴把实验的整个过程讲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听实验和背实验,压根儿没有亲自操作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实验教学当做重点学习的对象,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

  3、有的教师对实验要求过于放松,没有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思维。教师通常对实验试剂的用量、滴加顺序、反应温度等条件过于放松,没有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这样的实验不但不容易成功,反而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学生的健康。

  4、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失败率高。有的教师认为实验很简单,只需在课堂上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一遍就行,没有在备课时多做几次实验,到课堂上做时失败率往往很高,教师情急之下一时找不出失败的原因,就随便找借口解释,敷衍学生。

  5、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化学操作实验。随着计算机时代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有的化学教师甚至用它代替实验教学,一张接一张地播放影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屏幕上的图画学习实验,这导致实验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6、教师让学生分组实验时,没有相应的指导、评价和总结,注重过程忽略方法,让实验变得随意和盲目,学生在小组内缺乏指导,过于随意,实验得不到好的结果。

  二、提高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1、将化学实验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中生无疑是繁忙与艰辛的,枯燥无聊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更加排拒,因此,教师要采用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如在学习高锰酸钾和明矾等物质时,教师为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表演这样一个实验:教师手里拿着三块颜色和大小都相同的棉布条,让学生全部看过之乱用火点着。结果,第一块布燃烧得特别旺盛,不一会儿就烧光,第二块布也慢慢地烧光;第三块布烧不着。学生都感到奇怪:三块相同的棉布条,为什么有的燃烧得快,有的燃烧得慢,有的干脆烧不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讨论后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解释。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如制备Al(OH)3有各种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都基于不同的原理,学生可以逐一对这些方案进行探究,这些方案可以用化学反应公式表示:

  ①Al3++3OH-=Al(OH)3↓;

  ②Al3++3NH3H2O=Al(OH)3↓+3NH+4;

  ③AlO-2+H++H2O=Al(OH)3↓;

  ④2AlO-2+3H2O+CO2=2Al(OH)3↓+CO2-3;

  ⑤Al3++3AlO-2+6H2O=4Al(OH)3↓,学生通过方案的设计、对比和分析,既巩固和拓展了知识,又清晰建立了Al(OH)3两性的概念。

  3、教师鼓励学生多加思考,不能只听实验、背实验。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应占据主体地位,不能只是听实验、背实验,要根据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要求一步一步进行实验,如教材采用在沸水中滴加FeCl3的方法,利用加热促进FeCl3水解制取Fe(OH)3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教师先做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促进FeCl3水解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加热,学生再通过实验证明,将少量Na2SO3固体或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同样也可以得到Fe(OH)3胶体,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再局限于听实验和背实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4、有组织的进行分组实验,保证实验的严格缜密。

  教师在分组进行试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严守实验规定,按照实验室规则进行试验,不能有违背实验室规定的行为,在分组进行实验时,教师要提出明确且严格的实验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必要时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教师有针对性地创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实验当做化学课堂的最高法庭,将每一堂化学课都讲解得生动形象,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学好化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静、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2]王丹、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4

  摘要:在新高考马上就要在四川省实施的背景下[1],如何让化学学科更好的被学生认可,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化学学科。这些都是值得每个化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从学科特点出发探索出适合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将学科文化带入课堂,改变作业及考试形式和实施多元评价等方法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教育;学科文化;多元评价

  随着20xx年新的高考相关的政策的颁布,高考科目及录取工作都有了革命性的改变[2]。作为工作在一线的高中教师,无疑影响是最大的。化学由高考理科的必考科目转为学业类型的考试,随着这一改变化学的教学肯定也要随之进行大幅改进。回顾近几年的化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各地都兴起了新课题、素质教育等多种新形式的课堂教育模式[3-5]。但是这一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进行的有点举步维艰。在高考难度大的前提之下,教师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的时间来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在学校大多把空余时间用于做题,这也是各个学校的要求知识过关。教师把总结好的结题模板灌输给学生,甚至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把化学教学变成了一种纯粹记忆的模式。教师把知识点分割成不同的模块,提供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时这些途径或方法都是脱离化学知识本身的。这就把高中化学教育变成了教师和高考命题人的一场博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高中阶段一门让学生感觉很有趣很新颖的学科,但是以上的这些行为极大的剥离了学习的乐趣。化学的学科价值不应由高考科目非高考科目,高考成绩的高和低来决定。新高考模下笔者认为作为一位在一线的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准备。

  一、讲学科文化,强化学生科学素养

  现在很多同学经过三年的学科的相关练习,能够解答一些很难的习题,但是如果谈到学科文化如化学学科发展历程,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化学学科知识的背景等等。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心里是很模糊的,如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对有机物苯的学习。苯的结构在书本上的体现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从苯被发现到结构初步确定出来中间经历了大约四十多年的历史。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接触这些内容,他们中一部分人把化学实验看成是很好玩很容易的一件事,对化学枯燥艰辛的一面没有认识。这些在他们以后升入大学后如果继续从事化学类相关学科的学习时不容易沉下心来艰苦钻研和研究。在新高考模式下作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把化学科学严谨一面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的相关文化,真正热爱化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真正的内涵。

  二、课后发散,锻炼能力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理工科毕业论文撰写近年来被媒体诟病,究其根本原因是现阶段在高中阶段科技类的论文的撰写几乎绝迹。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并没有实质改变。对学生的考察一直是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尽管现在中国的论文总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但是从媒体的调查来看普遍质量不高,引用率低[6]。笔者认为撰写科技类的小论文应该是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作为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小论文,字数不必太多,但是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手段。这要求学生自己找途径来获取所需素材,自己甄选素材。如果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那么相信他们在大学撰写毕业论文是相对要更为轻松。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他们通过一些社会调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新高考模式下积极尝试的一个方向。

  三、多元评价,解放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在破除“一考定终生”和“唯分数论”都做出了很多很好的尝试。这些政策同样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方向,在学校评价一个学生是我们应该引入多个因素来全面考察。就化学学科而言应该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模块来考察学生,理论和实践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各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例如某个学生有可能理论学习不是特别透彻,但是有可能在学期学习阶段设计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或者完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社会调查。这些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中应当予以体现,而不是单纯的像以前一样学生的成绩单就是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之,教育应该是教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应该准确来说大多只能说是教学而不是教育。随着新高考的来临希望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将化学教育回归到应有的轨道上来,化学教育应该提供给高中学生一些更为实际的能力。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亲自体会化学的乐趣及其中的艰难之处。这对学生能够走的更远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参与实验希望传递给他们化学学科中不怕失败,为了真理漫漫求索的精神,以及由此给予学生一些人生指导。新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师能有更大的自由,教师自由才能引导学生自由。教育应该基于书本知识的教授但是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高于课本,着眼于更远的未来。今后的化学课堂应该可以更为开放,在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应该鼓励其应用于生活实践。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品格。让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动手去解决问题,有方法来分析问题,有意愿去思考问题。希望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化学能真正走向教育而不是仅仅只是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汪玲.四川高考明年全部回归全国卷20xx年实施新方案[EB/OL].

  [2]侯晓丽.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xx,15(2):1-5.

  [3]惠婉婉.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之我见[J].长安学刊,20xx,4(5):90-92.

  [4]陈玉兰.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思考[J].科技信息,20xx,13(13):38

  [5]韩娜.中国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三[N].北京晨报,20xx-2-11(A06).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5

  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就是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与其他人的分工合作,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这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教学方式的要求,也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重点知识,还能够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法时应遵循的原则

  1.人文性的原则

  在高中化学课堂对分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应用时,首先需要掌握的原则就是人文性的原则,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学生,不搞特殊化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自我表现行为进行鼓励政策,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内进行学习,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来制定化学的教学计划,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整改化学的教学进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2.主体性的原则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所以在进行应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时,要遵循学生的自主合作原则,切勿强制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因为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见解,故而,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的授课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位置,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展现,使学生的自我价值能够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二、分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作用

  1.能够使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毁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是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然而,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课堂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程度,还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自我合作的意识、学习上的兴趣、知识上的应用以及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培养。

  3.能够使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外,还能够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面对问题时,不再是过去被动式、强制性的学习模式,而是进行自我探究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会让学生开动脑筋,真正的理解问题答案,从而加深学习的印象,进而提高化学的学习成绩。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以化学课堂《金属的腐蚀以及防护》为例,对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1.课前课程的预习

  通过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生活中金属防护措施的交流,并谈谈个人的看法,仔细阅读小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所找到的各项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

  2.课上问题、知识点的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金属腐蚀的类型、金属腐蚀的本质等化学常识,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3.课后内容的复习

  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自行的完成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知识点掌握的将更加的牢固,除此之外,在课后对知识点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例如:让小组中的人员在课后进行知识互问,相互进行问题的解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

  4.化学活动的互助

  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一些小组性质的化学活动,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日后的合作工作打好基础。综合全文的叙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既能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又能够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合作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以后的未来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法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四点,首先是课前的知识点的探讨,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其次课上知识点以及问题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再次课后知识的复习,以保持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积极性,最后是化学活动中的合作,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灵活掌握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要求下,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是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的体验感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下提升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复习课中进行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进行探究,以此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

  一、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意义

  教师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不仅应该学会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学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在合作的情况下就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历史上有大量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是在与别人合作的情况下对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居里夫人在发现镭时,就是在和丈夫的合作中发现的,正是因为丈夫的帮助,居里夫人才让这个发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其次,高中化学复习课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化学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很多知识在实验中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而这些实验需要两人以及多人合作。复习课更是这样,虽然学生知道了一些基础的知识,但是在一些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在复习课中注意,这时合作学习的复习方式就具有了可行性。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提高了实验的严谨性,也提升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最后,高中化学复习课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的复习课程中,课堂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通过将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笼统地复述给学生的形式让学生再记忆一遍,但是这样的复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第一遍听不懂或者没有掌握的知识,在复习中依然可能不会。这样的方式下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学生对复习课失去了兴趣。但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沟通,相互引导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合作的好处。

  二、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的策略研究

  (一)在化学复习课中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知识的提升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合作学习的任务和形式。合作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在一起进行其它活动,而是应该有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明确需要合作的重点是什么,坚决抵制问题以外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发生。合作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教师主导。教师在课堂中多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路。比如:在进行模块复习时会复习到水在实验中都有哪些作用的规律总结,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总结,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进行记忆,学生不但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记忆的时间还不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补充,最终学生就能总结出所有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有的学生会总结到:水在实验中会起到水封的作用,例如:液溴、白磷等的保存。有的学生会总结到利用水可以检漏,例如: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以后,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可以检验装置是否漏气。最后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就能将水在实验中的所有作用总结出来。例如:可以水封、水浴、水集、水洗、鉴别、检漏等。这样的学习形式下,学生更加有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形式下也能积极地回顾所学习的知识,让化学复习课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提升合作学习下学生复习的品质

  小组合作形式的开展的首要前提是小组内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近或相同,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实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相近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小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注意在小组中保持学生水平的均衡,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价值。小组之间可以形成竞争关系,但在小组的竞争中也要建立起相互帮助的氛围。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中及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也存在相互帮助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好胜的意识,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但是并不是让学生失去独立的能力。在与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交流的方式加强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让课堂合作学习带动起课堂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做到活而不乱,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化学的知识水平。

  三、总结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已经不断地成长为教学的主要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做好分组,注重学生的合作就是教师需要不断解决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完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爽,李龙安.中学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所,20xx.

  [2]钱莹.高中化学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M].曲阜: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研究所,20xx.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7

  一、引言

  化学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它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两大特征。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性知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对化学现象与其相关的化学原理有所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改观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看法。针对当前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主动性不高、教师教学水平较低、相关设备器材条件缺乏等。具体来说:首先,学生主动性不高是指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活动时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学生由于未能较好地理解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开展针对性化学实验时就会变得缺乏自信、手忙脚乱。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对化学这门学科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也往往采取不作为的姿态;其次,教师教学水平较低是指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验兴趣,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规范操作和效果评估,不能及时向学生教导实验相关的重要原理和拓展性知识,这既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系,也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最后,相关设备器材条件缺乏指的是学校方面由于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认识了解,没有给予化学学科教学以必要的经费和支出,这就使得化学实验室内的相关设备和器材不完善,一些设备甚至出现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硬件设施的问题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发展问题。

  三、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实践要求

  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直观性、简约性、趣味性、安全性、科学性等原则。具体来说,直观性即要求教师要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呈现化学反应,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一目了然;简约性即要求实验过程应当简单明了,确保学生容易理解,切勿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操作活动;趣味性即要求化学实验过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安全性即要求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应当是安全可靠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向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和事项;科学性即要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化学实验必须要遵循最为基本的科学性原则,不能向学生宣讲一些伪科学甚至迷信的想法、观念,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三观打下扎实的基础。当前新课标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明确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实验为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关实验时,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组装好相关仪器后,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的0。5molL-1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块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比较浸入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变洁净,没有油污。反应原理: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可使油脂发生碱性水解,因此,碳酸钠溶液可于除油污。加热促进水解,溶液碱性更强,除油污效果更好。

  四、改进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

  1.改进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手段即要求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当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手段,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例,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课堂教学活动中已经拥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而教师将其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往往能够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以“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活动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对教材最后附页的“元素周期表”进行死记硬背。通过向学生下达硬性背诵指标的方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大致内容和各元素的排列顺序。“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这样一长串的化学元素虽然能够通过长时间的记忆达到熟知的程度,但学生只是机械式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并没有对元素周期表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首先,教师向学生放映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一段小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来龙去脉,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元素周期表是经历了一些变化才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元素周期表的具体元素排列的规律、标准,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趣味知识教学小短片的方式,通过短片中生动形象的讲解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是有其一定规律的。最后,在元素周期表的记忆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口诀、歌谣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要着力摒除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在满足实验教学活动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各种有效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个人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氛围的独特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8

  由于化学是以人类不断探索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史作为人类探索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人类向文明进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化学史对于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首先,化学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史里有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研究化学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为很多化学发明离不开中国这个文化古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比如在讲金属时可以通过中国古代炼金术、炼丹术等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化学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研究化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而化学史从最基本的层面看,还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这些知识源自于化学史一步一步地发展。而通过讲解化学史,让学生不再与现实脱节,可以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反观现在的化学教学现状,虽然化学史有诸多益处,但是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史都不够重视。而在教材的编排上,化学史这一部分也有待改变。在教材中化学史大多以资料的形式向我们呈现,缺少相应的描述,同时也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对于如何将化学史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化学史作为课程导入

  教师在授课时常常会设计教学情境,对课程进行导入。而用化学史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讲有机物时,便可以通过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的生平提出苯的结构式这一故事进行导入。这样通过化学史方式的课程导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史知识,又可以让课堂环环相扣、紧密结合,达到高效课堂。

  二、将化学史融入习题

  由于化学史逐渐被重视,近些年在考试中越来越多和化学史息息相关的题目出现在了考卷上。不论是为了学生化学的综合水平还是应试能力,教师在设置习题时,都应选择将相关的化学史题目融入习题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全面均衡的教育培养下不断成长。

  三、把化学史领进实验课堂

  实验课是化学学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实验室中可以适当引入化学史相关内容,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入酸碱相关的化学史,例如,波义耳研究酸碱的故事。通过化学史,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便于学生今后对化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四、把化学史延伸到课外探究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因此,化学的实践与探究则需要在课外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以化学史为基础,搜集相应材料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9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它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初中化学记忆内容较多,大部分同学死记硬背,以“记忆、重现、模仿”的学习方法为主,学生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初中教材浅显易懂,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自然现象或者演示实验入手,学习化学概念和知识,时间也充裕,在老师的“知识翻炒”下,学生感觉初中化学并不难学。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难度加大,要求学生不是单纯记忆,而是举一反三,能灵活应用和推理。高中化学容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少,要求学生具有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实验方面也不是照搬照做,不仅要明白实验原理和目的,并且学会设计实验探究,思维方法在理性层次跃迁。高中化学不仅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还要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初高中化学的不同要求和脱节导致学生进入高中感觉化学很难学,高中老师大部分没有教过初中化学,也不了解初中化学的学情,感觉学生很难教。因此,怎样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探究

  1.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

  进入高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优等生的优越感和对高中的迷茫感。在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感觉初高中的异同,既要让学生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又要有在新的学习阶段争创佳绩的信心。精心设计一些挫折,使学生在知识点和思维上的弱点暴露,让他们了解高中化学并不是像初中化学那么容易,找到努力方向,并且付之行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加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对高中化学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梳理知识要点,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在化学衔接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哪些知识是初中化学有的,哪些知识是高中化学需要延伸和深化的,哪些是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概念,不能让学生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想法,高中化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系统,处理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电解质这块内容,初中化学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我们高中化学就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为离子反应的书写埋下伏笔。还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浅尝辄止,就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做介绍,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它不断的深化。从化学价的变化和电子的得失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子的转移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配平,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书写到原电池、电解池的学习与应用,应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在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不断升华。通过与旧知识的衔接,学生也能顺利走上学习轨道,在深化中不断获取新内容,逐渐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而对于一些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知识,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做到“开门红”,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恐惧和拒收的感觉。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和失去学习信心的原因是关于“物质的量”的学习。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是贯彻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验的引入,也没有具体物质的反应。学生对这个概念完全陌生,这需要化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世界慢慢引导他们接受这个新概念,做好缓冲教学,从而让学生转入并接受高中化学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侧重知识点记忆,高中化学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做好衔接,有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桥梁。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打开思维空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师演示实验,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验。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也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的逐步加入,更有利建立“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的衔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化学教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高中化学老师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指导他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多归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着很大的知识网络系统,所以指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各知识点的联系性和规律性。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找出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学习起来轻车熟路。还比如有机化学的学习,其中氯代烃、醇、醛、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建立知识网络图,复杂的有机题目迎刃而解。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应用自如。

  5.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对一切很陌生和迷茫,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除去师生之间由于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高中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做好这个衔接工作,能帮助学生打开学习高中化学的大门,从而顺利投入高中化学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0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化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及应用操作。

  关键词:支架;教学;原则;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是现在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推动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支架式”教学由问题情境、搭脚手架、单独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估等五个环节组成。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反思问题的能力。进而改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

  一、“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要求具有问题意识,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了问题,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思考,继而才会涉及思维的创新。所以,提出疑问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的根本来源所在。在该教学模式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方法是问题支架,即对学习实施转变,使之变化为支架问题。进而对支架问题进行分解,分为若干小问题,紧接着学生依靠自身的探究依次将问题解开,按照支架顺序逐步处理下一个问题,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自身的知识架构。

  (二)教学设计“情境化”原则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之前在支架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进行应用、模仿,进而组织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首先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同时保障学习氛围的轻松、愉悦和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逐渐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创新思维。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切实遵守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清楚认识到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设计化学教学时,要求教师明确化学教学的切入点,对于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需要做到清楚的了解,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脱离学生的教学是没有意义。比如明确哪部分只要学生进行了解,哪部分知识要求着重解释,哪部分要求学生充分吸收掌握。由此组织的教学设计才是科学有效的。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设计内容必须很好适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开发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求设计内容可以满足学习需要,教师必须保持充沛的教学热情,使学生同样饱含学习热情,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可以自主自觉的进行学习。

  (四)教学设计观念化原则

  树立化学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学生必须清楚的了解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化学核心意识,奠定了化学学习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包含五个大环节,分别是问题情境、搭脚手架、单独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估。文章根据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以上五个环节入手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化学问题处理技能,实现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1.设问题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支架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因此,授课老师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比如进行一项效果显著的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趣的视频,也可以进行实物展示,或者使用形象的教学语言等。例如:在学习《化学家眼中的世界》,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与该节课程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视频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化学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化学很神奇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身边的什么东西是和化学相关,我们周围还在发生着什么的化学变化,我们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化学反应。因为这些化学切切实实发生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强的亲切感,所以这样的开始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化学虽然神奇但是并不神秘、不可知,让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得到了一定的安抚,为化学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2.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之后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授课老师开始搭建脚手架。这部分主要是以学习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分析探究,构建一个学习框架,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利用支架式模式开展教学实验,进而对乙醇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构建框架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包含实验提纲、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后续的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学生遭遇困难,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推动学生开展进一步探究。例如:经过对化学的初步了解,在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化学物质的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首先分别对氯、溴、碘进行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分组讨论在实验中学生分别看到的现象及所能说明的问题,借此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化合物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因为学生初步接触实验反应,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确保学生保持充沛的热情。

  3.自主探究

  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采用理性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采用任何方式独立去完成学习要求。在乙醇一课中学生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独立收集乙醇的相关信息,实现对乙醇的相关特点的初步了解。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提出疑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②搭建球棍模型,对微观分子进行模型化处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③学习小组自主组织实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其操作能力、事物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操作、观察、协调能力的提升。④归纳实验结果并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其迁移能力。

  4.合作学习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高中化学学习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协作。特别是在组织试验的时候,要求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合理协调、科学分工,积极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也要积极参与,进行实时指导,及时纠正其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增进师生交流,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以《乙醇》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讲出自己知道的乙醇性质和用途,组员之间相互讨论,促进协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球棍模型的组装,同时在课堂上展示,进而推测乙醇的断键部位。最后,学习乙醇化学性质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开展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学生密切沟通交流。清晰掌握乙醇化学性质之后,组织学生探究典型例题。再如:《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课学习完结之后,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集思广益,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标准,审查自己的化学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评价,谁是评价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地方等等都是必须非常清楚。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内部评价、授课教师评价等。同时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机融合,过程性和归纳性评价有机融合。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①学生自主学习情况②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参与程度,沟通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是否能够听取他人建议,在小组中作出多少贡献。③学生是否可以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实施总结性评价,组织课后检测以及试卷考试,通过检测结果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是否有效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检测,通过检测来了解到学生自学情况;也可以采用从旁观察式评价,在学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从旁观察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情况,及时作出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直观的分析学生对某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施行“支架式”教学模式,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能帮助我们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娄进,刘晓敏.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3](美)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3月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

  摘要: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之中,情境教学就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产物。所谓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一定情境之中,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并且能够突出重难点。在本文中将着重介绍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

  知识理解为前提,实践运用为目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源于自然生活,最终也需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就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而言,学生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把握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发展自身科学素质以及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关于教师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1营造探究的情境

  1.1营造探究情境的内涵:“探究式学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学生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个性不被抹杀,学习思维不再抑制。营造探究情境的目的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需要教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综合生活经验与原有理论知识大胆得进行猜测以至总结出探究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的干预,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注意自身观点的前后变化。

  1.2营造探究情境的实例:在一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电影《苏乞儿武状元》的节选,视频中释放出了氯气。从视频中学生们可以直观得观察到氯气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了氯气的密度,毒性,酸碱性等性质。随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来主动分析氯气性质的内部原因。通过教师设置的一系列情境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达到了深刻掌握知识的目的。

  2营造生活的情境

  2.1营造生活情境的内涵:基本上所有学生在学校接受知识,学校与课本也就完全将学生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学生很难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不能正确了解到自身的责任与所学知识的价值。这时,需要教师有意识得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自然科学与课本联系起来,指点学生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化学知识并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隐藏的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摆脱泛泛而谈的听课,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置身于科学之中。

  2.2营造生活情境的实例:在一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打开一听可乐,这时立马会有气泡冒出,随之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何冒泡的问题,引起学生初步思考。随后将可乐分别倒入常温与冷却的玻璃杯中,观察到常温杯中气泡更多,向学生提问。为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晃动可乐瓶,便可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通过演示上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认识到了化学反应速率。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化学知识就隐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为营造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教师们更要留心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3营造史学的情境

  3.1营造史学情境的内涵:古今中外不乏有大量优秀的化学家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对科学的态度,他们在科学道路上走过的艰难旅程以及他们的做出的贡献和成绩无不影响着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每位化学家或者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为教学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活教材。在教学中营造出史学情境,可以将课本中固有的知识追根溯源,使学生了解到历代化学家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科学方法。

  3.2营造史学情境的实例:在介绍“苯”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入的是法拉第发现了苯的存在,其次讲解法国科学家日拉尔等人是如何确定出苯的分子式以及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最终介绍化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凯库勒通过梦境确定苯的结构式。通过上述关于化学教学中史学情境的运用,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由来能亲身可感,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营造实验的情境

  4.1营造实验情境的内涵: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这门自然科学源于自然,同时也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度了解化学知识的机会。在实验中可以将课本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且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开发了学生对化学研究的新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情境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强化化学科学探究的意义。

  4.2营造实验情境的实例:在进行“钠”的焰色反应课程讲解中,首先引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比如烟火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家庭中使用的食用盐遇火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最开始引用这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随后,教师进行钾与钠的演示实验。演示结束需要学生自己总结看两者的不同与相似。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钾,钠,铜,钡,钙的颜色实验,记录实验结果。通过亲自实验,学生们能更清楚明了地把握书本知识,同时体验到化学实验学习的乐趣。

  5营造多媒体的情境

  5.1营造多媒体情境的内涵:在当下这个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事业都需与时俱进,包括教育事业。教师们需要做的是把握当下最新化学科学的动态,最新社会与化学科学有关的热点时事,最新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们应充分运用当代科技产物,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化学科学的前沿领域,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5.2营造多媒体情境的实例:在就“现代生态保护问题”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收集,制作,展现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现如今社会热点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能源枯竭等。而化学科学在这些问题上也在致力寻求解决办法,比如降解物质的研究,新材料的研究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情境将这些问题研究一一展现于学生面前。通过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将知识与现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学生更可以明了得在了解社会时事的同时把握知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益处。

  6总结

  总之,如何高效得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值得思考一整个职业生涯的问题。对于上述关于情境教学的一些介绍,只是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中的区区一角。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得创新改革,使每一套方法都能适用于所处环境。同时,教师应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利.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44):144-144.

  [2]瓦庆红.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科学导报,2016,(2):37.

  [3]李福龙.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6):256.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2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是根据化学理论课制定的有关实践能力的表达,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验课程是化学知识向多极化扩散的核心课程,在实验课程上教师要积极采用灵活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积极融入实验操作中,帮助学生认识理论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练就通过实验看本质的重要能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是帮助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探究性实验,唤起学生对探究式化学实验的热情和信心。

  关键词:探究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新思路

  高中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课程有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积极加入其中,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相应理论知识的习惯,让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内化。成功的化学教学实验是顺利开展化学这门重要课程必须的条件,良好的实验氛围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探究性化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打开学习思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将学生的思路与教学思路完美契合。下面我结合个人经验谈谈提高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创设探究实验情境,积极提出实验问题

  实验情境的创设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相应的实验背景,延伸出学生对日常生活可见实验现象进一步认识,从生活现象着手切入实验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性。例如:教学“氧化铝两性探究性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引入常见的“铝长毛”现象,先为实验的开展进行适当铺垫,然后让学生自制氧化铝,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自制的氧化铝探究双性性质,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微量化和生活化,自然实验过程中探究氧化铝的性质就顺理成章了。通过创设探究实验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应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相应化学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操作实践和探究思考能力。又如在电工操作过程中为啥不能将铝导线和铜导线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探究问题所出的原因,经过铺设的探究性实验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实验探究过程后,让学生进行原因总结,在实验课程结束后教师再进行归纳,解释铝和铜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让学生亲身体会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意义,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迎接每一个实验开展过程。

  二、实施实验合作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效率

  高中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是新课程改革后必需的发展趋势,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课程成效性,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之间有足够的交流时间,从而充分认识到实验进行的本质,促进化学实验合作顺利开展。这种团队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实验误差,同时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将实验学习推到最高限度,有利于学生实验合作进行,提高效率强调分组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组员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完成试验任务,让人为因素产生的实验误差降到最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将学生个体之间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有利于学生学习资源的整合,从而有利于深度挖掘实验知识。例如:在鉴别实验中,“苯、乙醇、溴乙烷”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对三瓶未贴标签的物质,一组学生可以用水鉴别浮在水上的苯,一组学生可以鉴别融在水中的乙醇,最后一组学生可以鉴别水下的溴乙烷,然后三组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融合。通过实施实验合作机制,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相应实验操作,并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为全面进行探究式实验奠定基础。

  三、优化实验环境,仪器用品得当

  探究式实验讲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一是教师资源是否雄厚和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掌握牢固,二是具有高质的实验环境。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手把手教学可能性很小,在实验过程中要很好地进行探究性实验,首先要具备相应实验仪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仪器和药品是进一步进行探究实验的基础。例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制乙炔和氨气”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将需要的仪器设备备齐,如棉花、导管、酒精灯高锰酸钾粉末等,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做好充足准备,尽可能让优化后的教学环境惠及每一个学生,从而为教学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同时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将正确的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操作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正规的操作过程,如如何取药品,如果皮肤不慎撒上浓硫酸应该如何处置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综上所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并为学科知识和教学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思维能力扩散,同时教师也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实验意识,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卓娜、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xx、

  [2]刘女兢、“启发—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xx、

  [3]王二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4]陈爱香、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xx、

  作者:孟丹丹 单位: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3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教学应该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使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化学学习时,由于其知识点较为繁多,并且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也较大,因此应该注重对化学学科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论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教学应该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使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化学学习时,由于其知识点较为繁多,并且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也较大,因此应该注重对化学学科的思维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建立起学科思维,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不同于初中化学,主要体现在知识点多,知识面广,难度加大等方面,另外,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只依靠课堂上记笔记、课后背诵笔记的传统方式,必须要建立起学科思维,使知识点更好的被理解,将散乱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形成系统,更加要注意理论应用于实践。换个角度来说,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帮助他们充分理解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保证。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科目,所以学科思维的培养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知识点后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理解这么简单,学科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当遇到新的知识点时学生可以想到学过的知识,这样一来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做到了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知识形成体系。学科思维的形成可以将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不仅是记得理论,更加有助于掌握学习的技巧。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高中化学学科思维

  2.1发散思维

  学科思维的建立是分部分进行的,其中发散思维就是化学学科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散思维既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大脑中在思维时会呈现出一种扩散状态,其主要特点就是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实现一题多解。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对立,收敛思维是指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而运用收敛思维的模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一个解决的方向进行,选择方法之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发散思维体现了学科思维在建立时的广度,收敛思维体现了学科思维建立时的深度。如今的开放性课堂就是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言的,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独特的看法,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发散思维被充分调动,近年来应试题目中的方案设计类题目就是发散思维的重要体现。

  2.2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通过某一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想象到另一事物,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对新事物更好的理解,从而熟知新事物的特点以及一些本质。由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联系思维的建立需要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拥有跳跃性的思维,由新知识可以回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所以联想思维必须要受到一定的逻辑制约,不能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在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必须要有所根据,切记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知识联系到一起。

  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培养的方法

  3.1建立起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首先都必须拥有信心,只有具备信心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通过努力解决困难,逐渐进步,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高中化学在学习时想要建立起学科思维首先要有学习的信心,这样当遇到困难时才会有继续下去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信心时应该先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愉快中学习,而不是谈到化学便认为很难失去了学习的勇气。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一门科目首先应该对它感兴趣,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格外注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课时使用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此外,教师在进行复杂知识点讲解时应该尽量将其简单化,最好是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思维的培养应该重视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3.2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一件事物的好坏或者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反馈环节评价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反馈的作用。化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反馈的作用,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学生加强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他们提出的建议,针对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按照学生的喜好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另外,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发挥的应该是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具备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尤其是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逐层深入,切记不能够跨越性太大,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影响,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在课堂内容方面,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进行知识点的引申,授课时适当增加课堂之外的内容,开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高中化学学习时建立起学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作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引导他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发散思维与联想思维是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前者可以扩大学习的宽度后者可以将新旧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习的过程更加系统。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不断反馈与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4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分层教学体系的执行,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都能够很好的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层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我们知道,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教学样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通常都是采取固化的分层教学模式,缺乏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水平的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过于“模式化”,以至于不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2.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开展的具有“分类”性质的教学活动,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所有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但从目前我国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探究能力,机械的将学生划分划诸如A、B、C三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还没有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水平作为重点,因而不利于利用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分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从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开展分层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课程,而实验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至关重要,但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将化学实验课程作为一小部分“尖子生”的特权,而对于其他学生只是采取“就会式”、“应试化”的教学,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接触更多的实验课程,学生无法得到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分层教学效果会理想。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的改进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在高中学化教学中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就必须积极创新分层教学理念。开展分层教学,必须坚持人为为本,既要尊重学生“选择性”学习化学的权利,更要着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既要抓好全班分层教学,更要抓好不同学生学习阶段的分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一名学生做好“成长记录”,然后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和测试,并不断调整每个层次内的学生构成,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2.创新分层教学运用模式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创新分层教学运用模式,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将“小组讨论”引入分层教学当中,老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鼓励学生发言和讨论,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开展分层课堂巩固训练,对于基础性的问题由一般层次学生解答,对于题目较难的问题由成效较好的学生解答,对于具有拓展思维的附加题则由能力更强的学生回答,通过这三个方面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锻炼;三是分层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应该将课后作业设计为必做题、选做题两大类,这样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作业。

  3.强化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老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将“问题-研究”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例如复习卤素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设计如下程序:(1)在二氧化硫与溴水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为什么?(2)上述反应有何现象?(3)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有无反应?(4)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5)氯水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作用,当二者混合后其漂白作用如何?通过这样“问题-研究”式的分层教学设计,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对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分层教学已广泛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这就需要广大高中化学教学对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有的放矢的开展分层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5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在实施STSE教育过程中,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学评价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以及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STSE教育;高中化学;渗透

  STSE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化学中渗透STSE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来谈谈自己在实施STSE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学课内渗透

  (一)必修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出STSE教育的结合点。如化学史实、能源、资源、医疗、环保等与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课内渗透的时间个人认为一般不超过3分钟,需要详细介绍的结合点也要在5分钟以内,内容要精练。

  例如:在《氨气》教学时,让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如果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氨气泄露事件,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地势高的地方还是地势低的地方?

  (2)如果你家距离化工厂比较近,如何避免吸入较多的氨气?

  (3)当氨气弥漫在空气中,消防官兵前来处理时,他们喷射的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二)选修课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运用现代化传播媒体,灵活开展STSE教育活动,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游泳馆“水立方”引进了一种新型建筑用幕墙材料——ETFE薄膜。教师通过介绍建筑用ETFE薄膜的性能特点、典型的实际应用案例、薄膜制作工艺以及用于建筑其本身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使学生对这一新型建材有更全面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课外实践

  (一)趣味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颖趣味的课外小实验,可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注重观察和探索未知。例如:将月季、菊花、牵牛花等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浸出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明显地显示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由于就地取材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了科学研究的信心,丰富了实践操作的经验。

  (二)社会实践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深化STSE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本校的条件和本地区的特点,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发挥社区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工厂、科研单位、科技馆等进行参观、访问,对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问题教育以及实践操作训练等。我们还可以进行以解读空气质量报告、家庭装修中的污染问题调查、高效燃料的闭路循环等等专题为内容的调查讨论,写调查报告的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反思

  1、STSE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并非某一学科的任务,各个学科要协同配合,以加强效果,减少内耗。避免各学科各自为战的状况,使中学教育发挥出最大效益。

  2、实施STSE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革现行单一用学生考试分数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做法,切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保证STSE教育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1-27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03-05

情境模式高中化学教学论文02-25

初高中化学教学探究论文03-28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浅谈的论文12-26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论文03-09

高中化学的论文11-15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19篇)07-06

高中化学情景教学论文推荐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