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病患者的护理。
方法 对皮肤病患者采取精细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皮肤病患者在良好的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下,临床预后好。
结论 精细的临床护理干预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疾病预后,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皮肤病;护理;用药
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防护、感觉、分泌、排泄及吸收和调节生理的功能,还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
随着环境气候及饮食的变化.皮肤病患者越来越多。
对患者及时实施护理和用药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对患者及时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皮肤是躯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也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
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和慢性荨麻疹等十余种皮肤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因素会引起皮肤生理的变化而发生皮肤疾患.并影响某些皮肤病的预后,同时,皮损致外观不雅,病人有自卑感.精神压力大,慢性皮损因久治未愈,皮肤病疼痛或瘙痒发作时常导致患者寝食不安,生活质量降低.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甚至有自杀意向。
因此,应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入院的心理评定结果,视抑郁或焦虑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解除或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如抑郁患者多加以开导,鼓励患者多参加各种活动,对焦虑患者应多加以安慰.,尽量避免各种不良的刺激.
2 常规护理
2.1 饮食护理:皮肤病患者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病情,若忌食过度会导致低蛋白血症。
而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均是维断持皮肤健美所必须的物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提供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索,还能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清除肠道有毒分解物,起到养颜作用。
因此,饮食护理对皮肤保健十分重要。
皮肤病患者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饮食为主,避免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蒜、葱等)或“发物”(如羊肉、鱼、虾等)而使病情加重。
对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病及皮肤结核病的病人,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加速疾病的痊愈。
2.2 卫生护理:多汗或污秽的皮肤容易为细菌繁殖而发生皮肤病,因此,除了常用清水洗涤外,还可撒扑细腻的粉剂,如滑石粉、爽身粉之类,或外搽5%明矾溶液,手足多汗还可以使用3~10%甲醛溶液等以保持皮肤干燥。
2.3 皮肤排泄皮脂是皮肤的生理功能之一,皮脂可以滋润皮肤,对于多脂皮肤最好经常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涤多脂皮肤,反之,对皮肤干燥少脂者,则不宜多用肥皂,尤其是碱性大的洗衣肥皂。
在寒冷及干燥季节,宜常用润肤香霜或油膏涂布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柔软弹性,减轻皮肤皲裂。
2.4 禁用热水烫,当已发生皮肤病,因奇痒难忍,患者常喜欢用热水烫,虽然当时可止痒,但烫后往往反而使病情恶化,特别是对一些急性湿疹、皮炎,烫后皮肤毛细血管更加扩张,糜烂渗出加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及冬季瘙痒症用肥皂洗后,会使皮肤更干燥,可使瘙痒加重。
2.5 防光护理:一些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湿疹,常因强烈的日晒而加重,对光线引起的皮肤病患者,应避免烈日曝晒,在外出时应撑伞戴宽边帽、着长袖衣衫,对露出部位的皮肤,可于曝晒前15分钟涂遮光剂。
3 瘙痒护理
皮肤病患者发病时常伴有骚样,特别是一些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要避免搔抓,常因患者不断搔抓而使皮损变厚,皮损变厚反过来又加重了瘙痒,因此形成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不但使疾病经久不愈,还可以发生毛囊炎、疖等继发感染,又如一些感染性的皮肤病如脓疱疮、扁平疣及传染性软疣等,还可因搔抓而蔓延发展。
此外,银屑病、Behcet病等,可因搔抓而发生同形反应,使疾病发展。
要劝告病人不要抓挠、揉搓、摩擦和用热水洗烫,可配合抗组胺药或镇静安眠类药物冶疗,以达到止痒的目的。
4 患处的清洁和护理
渗出性的糜烂性皮损用各种溶液做湿敷、湿包或清洗以达到皮损清洁、消毒、杀菌目的。
大疱性皮损先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剂针头抽净疱液,保持疱壁完整不脱落,用无菌纱布包扎。
皮损较轻、无渗液外用药少的可每周换1次被单、衣裤;皮损广泛、渗液多、外用药厚腻、油污显著的应酌情及时更换。
常剪指甲预防抓破皮肤和感染。
皮肤干燥肴少洗澡油性皮肤可常洗澡,不要用碱性的大肥皂。
患者的内衣以松软绵制品为宜。
传染性皮肤病如头癣、脓胞疮、疥疮等要隔离治疗。
一般均应在换药教换药,首先换无感染者,后换有感染者。
床单、用品要注意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焚烧掉。
5 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护士要指导其适应治疗和生活环境。
教会病人一般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外用药的使用方法:①溶液(水剂)丰要用于开放性冷湿敷。
以4-6层纱布浸入药液中,取出挤至不滴水为度,平整地紧贴皮损。
一般每天2~3次,每次持续30min。
湿敷药液湿度与室温(8―27。
C)相当,湿敷面积每次不得超过体表面积的1/3,以免着凉和某些药物吸收中毒。
②粉剂:用干棉球或粉扑蘸粉撒布,每日3-4次。
洗剂临用时先充分摇匀,用毛笔蘸药外搽,每日3-4次。
③乳剂:每日外涂2―3次,用干净的手指将药物涂于患部,轻轻用力按摩,直至乳剂颜色消失。
糊剂与软膏每日外涂2次也可将药物涂于纱布上,贴在患处包扎固定。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4.
[2]宗爱霞,张英秀.皮肤病患者的一般护理及用药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1).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相关文章:
夏季油性皮肤护理方法10-26
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得11-02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11-09
舒适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治疗的影响10-26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体会11-02
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教育探析论文10-08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10-26
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10-10
糖尿病眼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10-26
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