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时间:2025-02-22 09:06:38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活动方案5篇(经典)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方案5篇(经典)

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模仿蚕宝宝的蠕动爬行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促进幼儿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2、通过学习过程,使幼儿了解蚕的演变过程。

  3、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4、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蚕吐丝头饰27顶、海面垫8块、纸篓4个、

  2、蚕演变过程图片、黑板、磁铁若干

  3、音响、口哨、音乐《虫儿飞》

  4、幼儿有接触过蚕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儿歌《春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一边念儿歌《春天》,一边做活动活动吧!

  春天到,燕儿飞,蝴蝶在舞蹈。(上肢)

  柳树发芽了,大树叶子慢慢长。(体侧)

  草儿绿绿的,花儿悄悄开。(体转)

  小朋友,放风筝,“咿呀”“咿呀”飞上天。(全身)

  小鸟看见了,急忙咬住它,(跳跃)

  飞到南方来玩玩,明天还给它。(整理)

  二、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三、游戏:蚕宝宝出壳。

  1、出示图片(1)

  师:春天是很多动植物生长的时候。瞧,睡在卵里的蚕宝宝知道春天来了,它们也想出来和春姑娘一起玩爽呢!

  2、交代游戏规则

  师:现在小朋友们分成两组,第一组手牵手围成卵的形状,想办法不让扮演卵里蚕宝宝的第二组钻出壳。卵里的蚕宝宝可要想办法从卵里钻出来。

  3、幼儿游戏。

  重复2-4次。

  四、学习动作:蚕宝宝学爬行。

  1、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回忆蚕宝宝爬行的方法。

  师:蚕宝宝出生时是黑色的小个子,它们要通过爬行去吃桑叶。经过四次蜕皮慢慢变白长大。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爬行的吗?请你来表演一下!

  2、教师总结示范。

  师:趴好(手脚前后伸直并拢),先收脚成跪爬提臀,双手称的程跪撑,上身再往前伸直成趴。动作依次反复向前爬行。

  3、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循环指导。

  强调练习秩序,重点指导协调能力较差幼儿。

  4、集合点评,幼儿示范。

  师:我发现,有一只蚕宝宝爬的.特别棒!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爬的!

  5、再次分组练习,教师循环指导。

  强调练习秩序,重点指导协调能力较差幼儿。

  五、游戏:蚕宝宝找桑叶。

  1、交代游戏规则。

  师:练习怎么久,蚕宝宝们一定饿了。现在我们分成四组爬行去找桑叶。当前面一只蚕宝宝爬过海面垫拿到一片桑叶回来拍到下一只蚕宝宝的手后,下一只蚕宝宝才能出发。当最后一只蚕宝宝拿完桑叶回到队伍的后面算完成任务。全组最先都拿到桑叶的蚕宝宝们获胜。

  师:我们看看那组蚕宝宝爬得最好,最守规则。

  2、幼儿游戏,教师裁判。

  六、放松:吐丝成茧,变成飞蛾。

  1、出示图片(3)(4)

  师:蚕宝宝经过四次蜕皮后开始变黄吐丝,并用丝将自己包裹起来变成茧,然后从茧里钻出来变成飞蛾。

  2、吐丝

  师:蚕宝宝们,刚才大家采找到那么多桑叶,一定很想吃了吧?我们现在做下休息,好好吃饱吧!

  师:啊,`蚕宝宝吐丝了!(教师引导幼儿将头饰上的白绸拉出)

  3、成茧

  师:哇,蚕宝宝用丝将自己包裹起来变成茧了!(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转将白稠缠绕在自己身上)

  4、播放音乐《虫儿飞》,蚕宝宝变飞蛾。

  师:飞蛾从茧里出来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飞舞吧!

  师:飞蛾们,我们现在回班去产卵吧!

活动方案 篇2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规范交通安全行为,提高学生交通安全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教育体验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教育体验活动,提升师生的交通文明意识,引导师生积极倡导和自觉践行文明行路、文明驾车、文明乘车行为,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影响家长乃至全社会进一步强化交通文明意识,共同营造文明礼让、和谐顺畅的交通环境。

  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具体负责:德育处 带队老师:xx

  三、活动时间:5月4日上午9:30—11:00

  四、活动地点:市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地址:市和平中路330号(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北楼6楼)。

  五、参加对象:五年级各班的`四好少年及优秀学生。

  六、活动准备:

  1、确定带队老师和参加活动学生。

  2、以“文明在路上”为主题进行活动前的安全教育,明确本次活动要求。

  3、联系接送车辆,保证交通安全。

  4、主动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活动方案 篇3

  中班科学详案:好玩的磁铁

  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梁朱玲

  设计意图: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玩磁铁,但是对于磁铁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买来了一件玩具,是用磁铁做的,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好奇,有几个小朋友还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小鱼可以钓起来啊?于是我决定设计这样一节课让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感知活动中认识磁铁的特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2、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一引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去那个地方玩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

  幼:磁铁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

  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

  幼:因为它是木头的

  师:小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

  幼:因为它是塑料的

  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

  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他们都是铁做的

  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做它的`朋友

  二.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

  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

  师: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

  幼:把他们捡起来

  师:但是这样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

  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

  幼:可以

  师: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师:小朋友,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

  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幼这么多的本领,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教室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幼:好

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内容

  面对面向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公开述职述廉;面对面向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公开服务承诺;面对面向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公开测评和征求意见并接受质询。

  二、实施办法

  “面对面三公开”活动,由基层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基层单位所在地以召开会议的形式组织实施。会议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主持,由基层单位领导代表基层单位向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公开述职述廉、公开服务承诺,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场组织测评、征求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邀请参加会议的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群众代表不得少于50人。

  三、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在基层单位开展“面对面三公开”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健全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基层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各单位要结合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作出安排和部署。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召开“面对面三公开”会议前,要向辖区的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发出会议公告,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召开会议时,上级主管部门要派领导人员参加并主持会议,同时邀请区纠风办人员参加。参加会议的群众代表必须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辖区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

  (三)确保取得实效。基层单位领导的述职述廉报告,要紧紧围绕履行职责、队伍管理、为民服务、廉洁自律等四方面的内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向行政管理和服务对象公开承诺的内容,必须具体实在、具有可操作性,力戒空话套话。征求意见和现场测评,由上级纪检监察或纠风部门现场发放测评意见表,当场统计分析并现场公布。测评表由市纠风办统一式样(附后)。对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现场提出的意见或质询的问题,基层单位领导原则上应现场予以解答,不能现场答复的应限时书面回复。对行政管理或服务对象测评中指出的问题,应要求基层单位限期整改。会议材料、承诺事项、测评意见和建议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各基层站所要将“面对面三公开”作为一项制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并于每年10月底前落实到位。贯彻落实情况及创新做法和经验,及时报送区政府纠风办。

活动方案 篇5

  一、基本情况分析

  小班的幼儿多数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给了幼儿太多的不安全感,幼儿常常会出现哭闹等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消除,不仅对幼儿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情绪。这时,只有游戏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让他们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小班幼儿,年龄大多数在三岁左右,其游戏水平多停留在独自、平等游戏阶段;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的大、小肌肉活动正由迟钝、笨拙的动作向灵巧、稳定等动作方面发展;幼儿对活动的规则意识也比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手指不灵活,思维比较局限,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

  小班幼儿大多数尚无活动区活动经验,对于该阶段的幼儿来说,活动区是一个非常新鲜有趣的活动,他们很愿意进入活动区活动,但往往不清楚该怎样做,于是,容易出现到处乱窜的现象。每个孩子由于家庭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

  二、区域活动的总目标:

  1、让幼儿喜欢参与区域活动,感受区域活动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2、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促使幼儿乐意和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通过适宜的情境化的环境设置,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美并体验活动的快乐。

  4、熟悉各个区域里的活动内容与方法,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5、在看看、玩玩、做做中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三、区域内容设置:

  1、常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一)美工区:

  各类印章、各种彩色纸张、颜料、大盘的'橡皮泥、各种小瓶盘、彩笔油画棒等;

  (二)建构区:

  百变拼插、小大型木块(各种形状的)、插子、工具;各类大纸箱两套,小纸箱三套。

  (三)娃娃家:

  A、自制小沙发、小茶几、电视机,垫子、各种塑料水果、蔬菜,小型餐具,布娃娃,花瓶、花,桌子,小椅子、梳妆台及一些相关物品、墙上有小朋友自已带来的全家福照片等;

  B、孩子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二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大多是毛绒小动物和车类玩具。

  (四)图书角:

  各类图书近百本、绘本故事若干。

  (五)操作区:

  A、瓶盖、扣子、珠子、橘子、各种种类、绳子、毛线、蛋糕盘、布条以及玉米皮、小剪刀、胶水、乳胶等若干材料。

  B、系扣棉垫、系鞋带的鞋垫等材料。

  (六)益智区:

  A、不同形状的饼干,不同小动物及不同形状的盘子,七巧板等。

  B、海绵、木头、弹簧、塑料制品、纸杯、皮球等。

  C、迷宫、智慧屋计数器等。

  2、主题区域:

  主题一:次一:我会用小勺

  次二:会变的玩具

  次三:小风车

  主题二:次一:一袋小圆糖

  次二:一只小小老鼠

  次三:毛毛虫挠痒痒

  主题三:次一:彩色泡泡

  次二:小手摸一模

  次三:安静看书

  主题四:次一:涂涂画画

  次二:抱娃娃

  次三:小食品

  主题五:次一:捏萝卜

  次二:小鱼的家

  次三:小鸡家的门帘

  主题六:次一:装饰手套

  次二:方便面

  次三:做冰糖葫芦

  四、具体措施:

  1、教师一开始就要向幼儿介绍各活动区的内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活动规则,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2、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3、 在活动中,教师应有计划的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在游戏中得到快乐。

  4、 在创设时,就要考虑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生活内容、游戏内容、运动内容有机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中。

  5、在划分区域时一定要考虑幼儿人数及各个区域的有限空间,开展一些贴近生活的游戏,不能过于拥挤。将一些动静差别较大的活动区分开来,有些区活动量小,需要安静,而有些区则比较热闹,容易喧哗,因此这两类活动区最好离得远些,以满足各自的需要。

  6、 在划分好区域后,就要教师去收集适当的活动区材料,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幼儿能学到什么样的经验,所以教师就要适时的提供新材料。

  7、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利用随机教育分层次个别辅导、小组等方式帮助孩子,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活动,满足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

  8、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读书活动方案,读书活动方案12-23

阅读活动方案阅读活动方案10-27

活动策划方案活动策划和活动方案08-29

活动方案教程方案09-19

活动方案经典11-08

活动方案(精选)12-15

[经典]活动方案12-28

(精选)活动方案12-28

活动方案【经典】12-29

[精选]活动方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