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精准扶贫简报

来源:简报 时间:2017-07-07 编辑:力民 阅读: 手机版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近日,各地都开展了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为此YJBYS小编整理了2篇最新的活动简报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2016最新精准扶贫简报一

  7月4日,重庆市合川区香龙镇九峰村村委会公示栏前,四组村民尹修德一边查看今年该村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情况公示表,一边对记者说:“公开制度太好了!通过公示、优亲厚友的干部被查处,现在没人再敢乱来了。”

  对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情况进行公示,既是重庆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精准监督确保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重庆市早在2013年就在荣昌区、合川区推行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十公开”制度,要求对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低保、危旧房改造、贫困补助、救灾救济等10项惠农惠民政策情况进行公示。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全市推广。

  由点及面——“十公开”制度向全市推广

  重庆市地处西部,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于一体,全市38个区县,33个有扶贫任务,扶贫工作涉及的区域广、人口多、任务重。

  如何用纪律保障惠农惠民资金精准无误抵达目标群众?今年初,重庆市纪委深入14个区县开展了扶贫领域腐朽问题专项调研,也正是这次调研,让荣昌区、合川区先行先试的“十公开”制度提升到市级层面,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在扶贫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有力支撑。

  5月15日,市纪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决定将荣昌区、合川区关于“十公开”制度的探索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

  5月31日,重庆市召开全市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十公开”制度现场推进会。当天下午,在荣昌区安富街道办事处,公示栏上整齐地张贴着一张张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情况公示表:姓名、与村(社)干部关系、享受惠农惠民政策项目名称、金额等信息一目了然。来自全市各区县、市农委和市国土房管局等市级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一边仔细翻阅着这些公示表,一边听取安富街道负责同志介绍经验。

  实地观摩和会议交流让与会人员既感到振奋、又备感压力。“‘十公开’制度提高了执纪监督的针对性,这给我们加强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一名与会的纪检干部告诉记者。

  强化监督——从抵触公开到主动公开

  一开始,有的村(社)干部并不习惯“十公开”制度,个别村(社)干部甚至有抵触情绪。但是,公开强化了监督,为纪检监察机关抓早抓小、执纪问责提供了重要支撑。实践中,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问题线索处理上的“较真儿”劲儿让这些村(社)干部渐渐消除了侥幸心理。

  此前,合川区官渡镇吉星村党支部书记何青岛因没有按规定公开其直系亲属享受临时救助资金被群众举报。经相关部门查实,其亲属享受救助资金符合规定,并向举报群众进行了回复。随后,该镇纪委书记严永胜对何青岛进行了谈话提醒,要求其按规定主动公开相关信息。

  相关部门的及时核查和纪委的谈话提醒,一方面提高了村(社)干部的认识,让惠农惠民政策落实中的模糊地带变得清晰起来;另一方面,让大多数村(社)干部看到了公开的好处,一些干部甚至不拘泥于规定动作,主动公开信息,打消群众疑虑。

  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村干部李传莉家的兄弟姐妹众多,此前修建的绕城公路通过通安村时,她主动将自己及兄弟姐妹享受占地补偿的情况打印出来,贴在了村里人员最集中的茶馆门口。后来,有年轻人用手机拍照,专门到街道房管所对照核实。“一公开一核实,让村民更加信任我,我也明显感觉到村民与自己走得更近了。”李传莉说。

  “以前村干部搞‘顺手牵羊’、‘雁过拔毛”的事并不鲜见,现在推行‘十公开’制度,群众都紧盯着,如果发现问题,纪委马上介入,这让干部们的弦都绷得紧紧的。亲戚朋友看到没有办法走后门,也不来托关系了,干部反而轻松了。”合川区官渡镇断桥村党支部书记胡贤云说。

  精准定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在“十公开”制度的推广和执行过程中,纪委如何履责?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着精准的定位:推行“十公开”制度,是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纪委既要协助党委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用主体责任的强化保障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落地,又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用精准监督确保精准扶贫。

  事实上,2013年试点以来,荣昌区安富街道和合川区官渡镇并未“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和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两个试点地区对于纪委在“十公开”制度执行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清晰。

  安富街道纪工委书记薛小军介绍,“十公开”制度有申报、审核、公开、查究4个环节,纪工委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查究环节,“我们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严肃查处农村党员干部在惠农惠民政策落实中存在的腐朽问题;二是及时将核实清楚的情况反馈给举报群众。”

  “脱贫攻坚在继续,纪律保障就不能停。”重庆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公开”制度只是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一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将在线索收集、执纪审查等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用铁的纪律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扶贫资金发放到位,打好这场群众利益的保卫战。

  2016最新精准扶贫简报二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上元保村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地上,工人们垒砖头、筛沙子,热情高涨的忙碌着……

  据了解,总投资77万元的上元保村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上元保村的联点帮扶单位——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互助县纪委援助修建的。建成后,预计可以容纳6000只鸡,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从而加快上元保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建设步伐,实现脱贫目标。

  “家里几口人”、“种着几亩地”、“经济收入怎么样”……这是驻村干部田长宁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走村入户经常问的问题。自精准扶贫打响以来,田长宁深入贫困农户调查走访,因地制宜,根据村上实际情况,明确了上元保村的发展方向,奏响了一曲曲精准扶贫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动人乐章。上元保村地处脑山地区,种植业结构单一,养殖产业规模小,全村没有经济收入支撑点,是互助县的重点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派驻在上元保村的“第一书记”田长宁,以发展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带领贫困户走上了脱贫道路。目前,全村208户822人,列入精准扶贫计划贫困户56户207人。

  上元保村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只是田长宁为该村精准扶贫的其中一个项目。入村以来,田长宁根据村上洋芋产量高,但无企业加工的现状,决定围绕洋芋精深加工发“洋”财,成立上元保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洋芋粉条加工厂,这又为上元保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为推进项目落实和发展种植业,田长宁又组织村里种植大户到“中国薯都”甘肃省定西市观摩学习,与定西市的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随即种植了定西良种试验田。并组织村中有发展意愿的村民到蔡家堡乡、台子乡参观洋芋粉条加工厂,为洋芋粉条加工厂建设打下基础。目前,洋芋粉条加工厂争取资金42万元,同时,还争取到6个恒温储藏洋芋窖,每个窖可储存60吨的洋芋。

  如今,田长宁因地制宜,变“输血”为“造血”,着力构建贫困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上元保村走上富裕路就不会太远。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