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让谁先吃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10 02:45:1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谁先吃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谁先吃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谁先吃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让谁先吃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1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6-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统计》06-0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夹子》05-3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认知》05-3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01-3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02-0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10-0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熊出没12-0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