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苹果朋友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苹果朋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苹果朋友教案 1
活动目标:
1、练习舀和倒的动作,提高手眼协调性。
2、简单了解苹果的种植、采摘、食用等过程,丰富生活经验。
3、练习追逐跑,体验追逐游戏的刺激与快乐。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杯子、各种豆子、《苹果的故事》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亲亲热热
1、接待:老师和宝宝及家长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点名游戏:
(1)教师抱娃娃走到宝宝面前,让宝宝抱一抱娃娃,然后告诉娃娃叫什么名字。师:“告诉娃娃,你叫什么名字?”宝宝:“我是xxx。”
(2)老师和大家一起拍手说:“xxx,xxx,欢迎你。”
二、做做玩玩:玩豆子
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豆子,宝宝看。”
引导宝宝指认各种豆子:黄豆、绿豆、芸豆、赤豆。
2、老师:“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玩豆子的小工具呢。”
逐一出示并介绍工具。
3、引导宝宝和家长一起玩豆子。
4、收归玩具: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将散落在外的`豆子全部捡回。
三、蹦蹦跳跳:小苗苗
1、带领宝宝一起复习《小鱼游》。
2、老师示范新操,带领宝宝学习。
我是一棵小苗苗,(双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长成一棵苹果树,(双手上举在头的两侧,手心相对)
苹——果——树。(手的动作不变,踮脚,脚跟离地)
我是一棵小苗苗,(双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长成圆圆的大西瓜,(双手手心相对,双臂呈抱西瓜状)
大——西——瓜。(双臂向外逐渐扩大)
我是一棵小苗苗,(双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开出美丽的小花朵,(两手轻拍小脸,腕部尽量靠拢)
小——花——朵。(手的动作不变,身体左右摇晃)
四、讲讲说说:苹果的故事
1、老师:宝宝,你们知道好吃的苹果是从哪里来的吗?苹果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里面,我们一起来读吧!
2、老师讲述故事,注意师幼互动,让宝宝回答问题、模仿动作和语言:蚯蚓松土、采摘苹果、开汽车等。
五、开开心心:苹果宝宝在哪里?
1、创设情景,导入游戏。
老师:宝宝们,我们都来做苹果宝宝吧,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
2、老师讲解游戏方法。
3、游戏:苹果宝宝在哪里(游戏反复2-3次)。
苹果朋友教案 2
活动目标:
能区分颜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活动准备:
苹果树(挂着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大小,红、绿苹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起兴趣
1、观看教师摘苹果,区分颜色、大小。
2、摘苹果活动:比一比、讲一讲,初步分清大小、颜色。
二、观察苹果,感知颜色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苹果?还能找到哪些红色的东西和绿色的东西吗?(先说红的,再说绿的。)
2、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大的和小的吗?(先说大的,再说小的'。)
三、听指令:找朋友
1、放《碰一碰》的音乐,幼儿边唱边自由走动寻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乐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颜色找大、小朋友。
苹果朋友教案 3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苹果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等)。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制作。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的苹果若干
彩色纸张
安全剪刀
胶水
彩笔或者蜡笔
苹果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提问引出话题:“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引导孩子说出“苹果”,并简单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主题——苹果朋友。
知识讲解(10分钟)
展示不同品种的苹果实物及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其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简单介绍苹果的成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互动游戏(15分钟)
组织“找不同”小游戏,将几种外观相似但又略有区别的苹果放在一起,请孩子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苹果接龙”: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说一个与苹果有关的词语,下一个同学需要以前一个词为基础再说一个新的词,以此类推,锻炼孩子的词汇量和反应速度。
手工制作(20分钟)
分发彩色纸张和其他材料,指导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制作“苹果朋友”。可以是平面画也可以尝试做成立体模型。
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提醒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分享展示(10分钟)
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做的“苹果朋友”,并简短讲述创作灵感来源。
全班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
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强调苹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提醒孩子们回家后可以跟家人分享今天的经历。
注意事项:
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手工操作时需特别留意安全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
苹果朋友教案 4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苹果的常见颜色(红、绿、黄)及外形特征。
能用简单词汇描述苹果,如“红苹果”“圆圆的”。
体验与“苹果朋友”互动的乐趣,培养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红、绿、黄各2个)、水果切块(确保安全)、魔术袋。
苹果树背景板、水果卡片(贴纸)、轻快音乐《找朋友》。
绘本《苹果先生的烦恼》(改编自经典故事,突出颜色主题)。
活动流程:
魔法苹果屋(导入)
教师以“魔法师”身份登场,从魔术袋中逐一摸出苹果,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并命名。
互动提问:“红苹果摸起来滑滑的,绿苹果闻起来香香的,你们想尝尝吗?”
苹果朋友见面会(认知与表达)
分发苹果切块,引导幼儿描述口感:“脆脆的”“甜甜的'”。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苹果宝宝”,教师用儿歌引导互动:“红苹果,摇一摇;绿苹果,转圈圈!”
送苹果回家(分类游戏)
出示苹果树背景板,幼儿根据颜色将水果卡片贴到对应树枝上。
播放《找朋友》音乐,幼儿手持苹果卡片寻找“颜色朋友”,配对成功后拥抱并说:“我们是红苹果朋友!”
延伸活动:
家庭任务:与家长共同制作“苹果沙拉”,记录苹果的颜色和味道。
苹果朋友教案 5
活动目标:
探索苹果的内部结构(果肉、果核、种子),尝试用符号记录观察结果。
运用彩泥、拓印等材料创作“苹果朋友”艺术作品。
理解分享与合作的意义,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切开展示内部)、放大镜、记录表(画有苹果轮廓)。
彩泥、树叶、树枝、颜料、画纸、轻黏土工具。
科普动画片段《苹果的生长之旅》(2分钟)。
活动流程:
苹果侦探队(科学探究)
分组观察苹果横切面,用放大镜寻找“星星”(果核排列),记录种子数量。
观看动画片段,讨论:“苹果种子能长成大树吗?需要哪些条件?”
苹果艺术展(创意表达)
任务一:用彩泥捏制“会笑的'苹果”,添加五官和表情。
任务二:树叶拓印画——将苹果放在画纸上,用树叶蘸颜料印出“苹果树”。
分享环节:幼儿介绍作品,如“我的苹果朋友在跳舞!”
苹果分享会(情感教育)
模拟“苹果商店”游戏:幼儿用“苹果币”(自制代币)交换作品,体验等价交换。
集体讨论:“如果苹果会说话,它想对你说什么?”
延伸活动:
种植实验:将苹果种子埋入花盆,记录发芽过程,制作《苹果成长日记》。
苹果朋友教案 6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
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所需材料:
各种颜色(红、绿、黄)的苹果若干
水果刀和砧板(教师使用)
一次性小盘子若干
绘画工具(蜡笔、彩笔等)
A4纸张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话题
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始课程:“大家喜欢吃水果吗?你们最喜欢哪种水果呢?”引导孩子谈论他们对水果的喜爱,并特别提到苹果。
分享一些关于苹果的小知识,比如它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
第二步:认识不同种类的苹果
展示不同颜色的苹果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苹果之间的差异。
可以简单介绍每种颜色苹果的特点及其产地信息。
第三步:动手实践 - 制作苹果拼盘
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小组尝试用提供的苹果制作一个小拼盘。过程中强调安全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完成后,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品尝自己小组的作品。
第四步:绘画时间
提供给每位小朋友一张A4纸,让他们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苹果朋友”。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在图画中加入与朋友一起分享苹果的情景。
第五步:总结讨论
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询问孩子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强调分享的乐趣及拥有好朋友的重要性。
课后延伸:
家长可以继续在家里与孩子进行类似的活动,比如一起烹饪包含苹果在内的健康食品。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同伴交流分享,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
【苹果朋友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苹果》03-10
苹果里的星星的教案02-24
大班苹果丰收教案06-28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苹果01-09
幼儿园苹果教案01-11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案07-23
小班儿歌《大苹果》教案03-20
苹果种子的故事小班教案02-14
幼儿园小班《苹果》美术教案06-07
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