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时间:2022-09-16 21:55: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

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

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晋祠的作文05-04

晋祠公园作文04-20

关于晋祠的作文模板05-05

晋通的辞职报告04-18

晋聘岗位述职报告01-09

晋祠导游词06-07

晋祠导游词12-28

晋聘岗位述职报告优秀06-27

晋聘岗位述职报告模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