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9 08:51:0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汉语拼音。

  复习重点:

  1 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

  2 认清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形。

  3 拼读音节。

  复习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 出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领读。

  (3)小组里读一读。

  2 区分音近、形近的声母和韵母。

  b—p b—d p—q q—ɡ d—q n—h

  n— z—zh c—ch s—sh

  an—anɡ en—enɡ in—inɡ un—ün ie—ei iu—ui üe—ün

  3 听音练习

  学生把拼音卡片放在桌子上,教师读一个字母,看谁能有快又准地找到卡片。

  二、拼读音节

  1 复习拼读方法。

  (1)两拚法。

  (2)三拚法

  2 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

  (1)拼读下面音节

  xǘ uàn qún xuě

  (2)说一说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 q x 就脱帽。

  3 拼读儿歌

  tiān shànɡ xià ǔ * xiǎ tù àn iàn

  dì shànɡ à pà * lè de zhí tià

  ó ɡū chū lái * uà ɡè xiǎ uānɡ

  dǐnɡ ɡè cǎ à * biān cǎi biān xià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识字(一)1—6课

  复习重点:

  1 看拼音写词语。

  2 区分形近、同音字

  复习过程:

  一、读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

  二、复习字

  1 指名抽卡片读生字。

  2 小组读认读字。

  3 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

  四 五 九 水 火 也 下 长 女 羊

  4 说说哪些字容易混淆,怎样区分它们。

  八——人 石——十 小——少 牛——午

  日——白、目 土——工 大——天

  三、复习笔画

  1 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

  一 丿

  2 区分笔画

  —— —— — — ——

  四、练习

  1 把音节和笔画用线连起来。

  piě diǎn

  shù ɡōu

  hénɡ piě

  piě zhé

  shù tí

  (1)拼读左边的音节,知道是什么笔画。

  (2)找到右边相应的笔画,用线连起来,注意用尺子。

  2 看拼音写词语

  dā huǒ shān shí tǔ shān shuǐ tián

  ( ) ( ) ( ) ( )

  shànɡ xià dā xiǎ tiān shànɡ nǔ rén

  ( ) ( ) ( ) ( )

  niú ánɡ shí uè ī rì èr sān s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美读、美解、美赏、美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经典美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文言文的教学是离不开诵读的,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诵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讲促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欣赏雄壮奇异的自然美,去领略趣味无穷的民俗风情美。

  此文描写的是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要明确教学目标,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去定位教学内容,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新课程主体性教学理念,构建文言文自主性教学课型,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文词语,在诵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感受浙江之潮的壮观气势,享受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自学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被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潮,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它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有着怎样一番景象呢?

  二、美读。

  1、范读,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2、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读出气势。

  三、美解。

  1、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相信你一定能翻译。

  3、合作交流,翻译全文。

  四、美赏。

  1、目睹了钱塘江海潮的风采,你想到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海潮?(如: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呑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哪些角度写的?(色、形、声、势)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句子形象生动呢?(比喻、夸张、引用)还有什么可让我们琢磨的?(正面描写)海潮如此雄伟壮观,慕名而至的人多吗,多到什么程度?(观潮之盛,侧面烘托。)

  2、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作者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了潮来之状、演习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为我们组成了一幅幅连轴画卷,四幅图画各具情态。描写演习场景,注意动静相衬的写法。还有表现弄潮儿高超技艺的一连串动词等。)

  五、美悟。

  写潮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4、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天堑无涯。——柳永

  结合海潮的图片,结合写潮的诗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试描写一段关于海潮的文字。

  六、结束语。

  在中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阅读的航船,向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附:板书设计:

  《观潮》 周密

  风景画 潮来之状

  风俗画 演习之威 正面描写

  弄潮之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之盛 侧面烘托

  【教学总结】

  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一词多义等的训练就稍显不足了。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初读指导

  三、指导写字

  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板书课题。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1、齐读课题。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4、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

  5、读生字词。

  6、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7、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8、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1、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

  激发学习兴趣。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读顺,尤其是生字要读准确。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在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掌握写字的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精读训练

  三、总结。

  四、朗读背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听课文录音。

  (1)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你觉得北风怎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3)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

  5、学习第五自然段。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北风和小雨,你喜欢谁呢?这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强大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聪明的小雨却不怕它。

  教师指导: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朗读。

  1、个别读。

  2、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

  1、怎样读?(坚定、勇敢)

  2、练习读。

  3、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1、思考:

  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1、反复练习朗读。

  2、分段试背。

  3、有感情地背诵。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一定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导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精确表达,并指导朗读。

  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说话训练。

  指导背诵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看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文02-1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2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6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2-06

语文小学教案范文04-11

小学语文教案11-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