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时间:2022-11-09 17:08:2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

  课时目标:

  1.在两首相同主题,不同表现形象的歌乐曲中体会大海的变幻莫测。

  2.能用图形表现出自己听到的不一样的海。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教学磁带,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师课前将歌词板书出来,但留部分空白

  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演唱的海是什么样的海?(温柔,宁静的),你们知道生长在海边的'小朋友喜欢把海比作什么吗?

  3.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4.初听歌曲,仔细听将歌词补充完整。

  5.复听歌曲

  设问:从歌中你感受到小朋友对大海是什么感情?

  6.再次复听,生在“啊,大海摇篮”的地方一起演唱,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7.小结:为什么作者把大海比作摇篮?

  四.聆听《海上风暴》

  1.设问:你们见过大海的另一种模样吗?是什么样的?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

  设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

  边听边引导学生想象,感受。

  3.复听

  你能用线条表示出你此时听到的大海吗?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理发师》的学习,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理发店内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渗透音乐要素。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劳动是高兴的。并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高兴。

  重、难点:

  1、歌曲《理发师》愉快情绪的体验,并能用愉快的、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歌曲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用事先录好的在理发店内的声音为切口,请生聆听在哪里?都有哪些声音?并请生边做动作边模仿。

  2、师用歌曲音乐做背景,请生随着音乐学做理发师。(先全班进行同一种节奏,然后分声部进行。)

  3、教师出示理发过程影片,请生看看理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并请生随着音乐进行理发。

  二、 新歌教学:

  1、教师语言导出新歌,请生听听歌曲的内容讲了个什么故事?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同时请生按节奏念歌词。

  2、请生找出歌词中的声音,教师与学生分歌词与声音进行歌词对讲。(请生边念边用动作表演声音。师:我做理发师,你们来当剪刀和摩丝好吗?)

  3、请生复听音乐,并请生随音乐表演声音部分的动作。

  4、分小组与男女进行歌词与声音的对唱。

  5、请生复听音乐,随音乐轻轻的演唱,教师纠正演唱不正确的地方。

  6、请生随琴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 音乐剧表演:

  1、教师请一生上来当理发师,一生当顾客。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2、两组同学进行表演,再请一些同学进行节奏伴奏。(边看影片边唱歌边进举动作表演。老师请来了真正的理发师,我们和他们来一次比赛,看谁最出色,好吗?)

  四、 小结本课: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当了一回理发师,大家玩得开心吗?确实,我们的理发师傅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高兴,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3

  概述

  《竹乡娃娃爱竹林》是北师大版艺术第七册第五单元主题二的一首学唱歌曲。竹子在建筑、交通、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竹是中国文化和人格的象征,它的气质与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相迎合。学习此歌曲需一课时,在学会唱这首歌的同时也学习了听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和风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2)懂得感受歌曲节奏、句式及情绪的变化

  (3)初步懂得分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能够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感受竹的秀美,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变化音记号的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打击乐器、音乐用书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工子女,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平时比较少接触音乐。

  2、本班学生男多女少,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

  3、学生学习过简单的打击乐器。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创设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竹林的美景。

  2、游戏激发兴趣策略:采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游戏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翠竹儿》

  翠竹儿飘 , 翠竹儿飘

  清风吹过竹林梢;

  ``````

  快来吹一曲“直苗苗”

  2、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乐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子吗?

  3 、与竹对话,表达对竹的感受

  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竹子的资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唱一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1、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

  (2)理解歌词内容

  (3)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 ×× × × | × × × × × |×

  竹 叶儿 长 哟 ,竹 叶儿 青 罗

  ×× × × × | × × × × × | ×

  竹 叶 儿 长 哟 ,竹 叶儿 青 罗

  … …

  (2)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欣赏并学唱歌曲,感受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三)、联想讨论

  1、竹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东西?有谁知道来说一说。

  2、 竹子还能做成什么乐器?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

  师: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它还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奏出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

  3、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竹子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赏、聆听了解竹子的用途

  (四)欣赏竹竿舞,体验竹竿舞带来的乐趣

  1、欣赏竹竿舞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竹乡娃娃爱竹林》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许多用途,你们一定不知道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还有种舞蹈叫竹竿舞,我们一起欣赏吧。

  2、表演竹竿舞,活动结束

  师:看了这么好看的舞蹈,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表演表演吧,好,那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体验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生爱竹林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情境朗读

  倾听

  欣赏

  讲解引题

  演示竹林图片

  录像课件

  欣赏图片

  回答问题

  讲解

  读一读

  演一演

  教唱歌曲

  听赏并学唱歌曲

  回答问题

  欣赏图片

  提出问题

  点评总结

  结束欣赏舞蹈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音乐表现。

  2.、歌曲的演唱处理。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

  1、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新授《采菱》

  1.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

  (1)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

  (2)什么情绪?

  (3)采菱是在做什么?

  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划分乐句:

  (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

  (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4.分小组识谱:

  (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5.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2)看到什么画面?

  (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6、歌曲处理

  (1)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

  (2)谁来唱唱第三乐句?

  (3)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4)为什么?

  7.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8、歌曲处理(四、五乐句):

  (1)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

  (2)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

  (3)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

  (4)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

  (5)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采菱》,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还复习了歌曲《茉莉花》。大家学习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合作创编演唱了《采菱》二声部合唱。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采菱》表演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一、聆听欣赏温州民歌《月光光》学唱并创编新歌词

  二、延伸欣赏《叮叮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演唱《月光光》,体会歌曲中的“静”“动”结合,能综合表演歌曲。

  2.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民歌魅力,创编《月光光》新歌词,尝试用方言演唱。

  过程与方法:

  1.聆听《月光光》感受歌曲“静”的意境,体会歌曲的静中有闹,并能用不同音色、情绪表演。

  2.在游戏中体会乐曲风格,全班分工合作综合表演《月光光》,体验合作与创新的快乐。

  3.聆听温州民歌《叮叮当》,感受温州民歌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热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热爱祖国。

  2.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并用对比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知道“唱支歌儿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的换气点,正确演唱“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快板、蒲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星光恰恰恰》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的这段音乐给你什么的感受?

  生1:欢快、高兴

  生2:热闹

  师:老师也用一个字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那就是“闹”,你能给闹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静

  师:小朋友的反映真快!请同学仔细听接下来的这段音乐是“静”还是“闹”?

  3.聆听《月光光》伴奏音乐

  听后交流

  生:静静的

  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夏天布满星空的夜晚,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庭院里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

  在律动动进入教室,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设计“闹”让学生找出它的反义词,直接感受《月光光》静静的意境。在静静的音乐中启发学生想象夏日月夜乘凉图,进入意境。

  二、寓教于乐

  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初听范唱,想象意境

  听后交流

  生1: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哄宝宝入睡

  生2:小朋友正在月光底下捉迷藏、做游戏

  生3:我好象听见孩子们正在听大人讲故事

  ……

  2.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把乘凉时人们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生做动作,师猜,生互猜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3.三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观察并能随音乐摇扇子

  三、创造表现

  4.按节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边摇扇子边读歌词

  师生对读

  5.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我们都是温州人,吴老师非常自豪,我们的家乡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前面是优美、安静

  后部分是热闹的、自豪的

  师:为什么原来安静的夜晚会变得热闹了?

  生1:小朋友的游戏声

  生2:唱歌夸夸家乡……

  (体会,原本安静的.夜晚,被小朋友的歌声、游戏声打破了,成了“静、动”结合的意境)

  师:请同学想想唱后部分时加上什么动作会更加热闹?

  拍手、点头……

  6.随乐律动,对比动静

  师:请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出来。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 去乘 凉,

  × -︱× -︱× - ︱× -︱

  摇摇摇摇(点头、指星星)

  唱支歌儿 夸夸 家乡 山水 美, 一片呀好风 光 好风呀光。

  × × ︱× × ︱× × ︱× × ︱× ×︱× × ︱× ×‖

  拍拍 拍拍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聆听音乐,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淡化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在情境表演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这样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歌曲情绪的不同,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2.跟琴唱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方言快板赞学生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精彩,老师用快板夸夸你们,认真听,你们听懂老师在夸你们什么?

  小朋友的歌曲真唱好,

  老师听后还想听添。

  这里的民歌恁有味道,

  你们用瑞安话唱就更好!就更好!

  生说

  过渡:《月光光》是我们温州人创造的民歌,原来就是用温州话演唱的,你们能不能也用方言唱

  6.用方言演唱歌曲

  a.师范读

  b.生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

  c.尝试用方言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多中形式的演唱,预防学生的歌唱疲劳,教师用温州方言说快板夸学生这一环节自然地过渡到温州方言,也体验了温州快板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用方言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用温州方言演唱温州民歌,使音乐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让音乐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四、创编歌词 拓展延伸

  1.引导

  师:我们的家乡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家乡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家乡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2.创编歌词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3.综合表演

  尝试用方言演唱自己编的歌词

  找伙伴,综合表演赞家乡

  4.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最受小朋友喜欢的民歌是《叮叮当》

  出示歌词“你印象最深的歌词是什么?”

  “民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设计意图】:

  温州方言演唱的温州民歌,贴近学生生活,在聆听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歌的独特情趣,激发学生对温州民歌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温州、热爱温州,也能让学生喜欢更多其他地方的民歌。

  五.完美结课 寄予希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月光光》是哪里的民歌?你们觉得好听吗?

  我们一起走进了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得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只是用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动作或者是话说间变换一个音调就能把创造的种子播入学生幼小的心田。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所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更要有意识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大力发展学生的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月光光》一课中,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步入”歌曲的意境,设计了“月夜、大树、田野、乘凉孩童”的多媒体画面,配以《月光光》的背景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歌曲的意境中。唱歌、表演等学习就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同此,老师可提出更新奇、诱人的问题。如我此时就提出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你们能为这首曲风独特的歌曲,选择适当的打击乐伴奏吗?学生在掌握了此首歌曲的情况下,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能发出稍弱声音的自制小乐器,如用口香糖盒做成的小沙罐、用废旧的易拉罐罐皮做成的小串铃等就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这更强调了本首歌曲的曲风“静”,也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境。通过此次伴奏的学习,很多学生主动举手说:“王老师,下节课我还能为这首歌曲伴奏吗?”“我回家再做一个能发出声音小点的伴奏乐器,可以吗?”……到第二节课,很多学生做了各式各样的小乐器,有用八宝粥罐子做的,有用薯片盒子做的,有用食品袋子做的,都装着少量的沙子、豆子等,还有的在罐子盒子上贴装饰品,画图画,完全是一个音乐、美术、手工的整合。这让我感叹老师提出的有适当想象思维余地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逆向、发散、求异的思维起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做为音乐老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习的前沿,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生:优美、抒情。

  师:你喜欢歌曲的.哪一句?老师弹琴,你能加上歌词唱一唱吗?

  生1:(很自信的)我来唱唱“留下太阳……给沙漠给沙漠”。

  师: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本乐句。(熟悉乐句旋律)

  生2:(特别自信的)老师我喜欢“留下星星……留下绿草”这句,我来唱唱。

  师:唱得真棒,请我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熟悉乐句旋律)

  师:再次听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节奏相同的乐句吗?(找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播放歌曲《留给我》范唱)

  生:“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句节奏与屏幕上的节奏相同。

  师:老师弹琴谁能唱唱?

  生:试唱难点乐句。

  师:指导。

  生:先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弹琴加歌词。(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解决难点乐句)

  师:同学们真棒,歌曲的最难点已经解决啦!下面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唱。(播放歌曲范唱)

  生: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真棒,带着最真实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给我》伴奏)

  四、合作探讨 实现创新 。

  师:《留给我》这首歌中运用了两种演唱形式,领唱和齐唱。你能听出哪部分是领唱,哪部分是齐唱吗?

  生:“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师:(肯定的)同学们表演的真棒,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把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歌曲里。全体同学一起表演,谁来领唱?

  生:(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一、音乐的情绪。

  二、通过唱歌曲《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年贺卡的小游戏。

  教学内容

  一、聆听《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龙咚锵》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并进行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送新年贺卡

  教材分析

  一、器乐曲《小拜年》

  这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四四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龙咚锵》

  这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小拜年》感受中国民间过年的气氛,以及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

  二、通过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并通过红绸带、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龙咚锵》

  二、聆听《小拜年》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各组都来了三个小客人,你认识他们吗?

  师分别出示锣、鼓、镲,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出示实物节奏谱,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龙咚龙咚| 锵 0|

  3、分小组,探索演奏

  龙咚 龙咚| 锵0龙咚 | 锵0锵0 | 锵 0 |

  4、分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的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声音多。

  二、导入新课

  1、聆听东北音乐《小拜年》

  师:小朋友,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敲锣打鼓?(过年、取亲等)过新年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干些什么?(出示课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么季节吗?在冬天的新年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A、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去过个新年,好吗?喊“过年了”,“过年了”!

  聆听东北民间音乐《小拜年》

  B、师:让我们他小组设计一个过年的情景。

  (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灯笼、粘年画)

  C、分组表演

  1、表演《龙咚锵》

  师:过年真有意思,让我们用歌声一起来赞美新年吧!

  A、听范唱

  B、朗颂歌词。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C、听歌曲录音,听到锣鼓声龙咚 龙咚 | 锵 0|,徒手敲锣打鼓,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D、用锣鼓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讨论,编创打击乐伴奏。

  E、边歌边舞,可以编创动作,也可以拿红绸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击乐。

  三、课堂小结:过年开心吗?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情绪,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DOREMI》,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寻求使用乐谱的快乐。

  2、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能将五线谱上的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DOREMI》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景学唱歌展示主题:《DORMi》

  (1)初听英文原版《DoReMi》

  设问: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中文版)

  设问:共有几个乐句?歌曲将七个音代表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歌词?

  二、寓教于乐

  (3)师范唱生伴唱

  要求:将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表现。(运动型、生活型、学习型……)

  (4)生分两个声部演唱

  (5)分七个组跟琴演唱

  要求:每组用一个动作表示一个音

  (6)跟着伴奏带有表情的唱好《DoReMi》,进行节拍传递游戏。

  三、创造表现

  (1)介绍《音乐之声》

  设问:你怎么理解音乐电影的?你还听过这部电影其它的歌吗?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来自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经典插曲。它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这部音乐电影获得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打破电影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片。

  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应聘到一个上校家做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2)感受《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会唱的同学小声跟唱

  四、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音乐剧的魅力,感受到节拍游戏的趣味,懂得了稳定的节奏在音乐里的重要性;从歌曲里了解“音阶”的特点,让我们明白学习音乐的容易、有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愿音乐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课后反思

  这首歌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3、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教学设计: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O╳╳|O╳╳|

  跺脚╳OO|╳OO|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教学内容

  一、歌表演《洗手绢》

  二、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

  教材分析

  一、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师: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6、歌词创编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最好,演得最好。)

  B、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以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趣导课,让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反复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

  二、通过图谱“走呕”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洗手绢〉〉,边唱边表演,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呕”的节奏。

  1、比较图谱“小人”,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拍,一个“走呕”是两拍。学生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得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2、创造劳动的声响: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唰—唰—”,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三、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师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四、学唱〈〈大家来劳动〉〉

  1、听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请学生自编动作来和着歌曲的节拍。

  2、跟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3、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4、分组演唱。

  5、小结评价,教育学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模仿劳动的声响,体验劳动声响的节奏。通过对劳动动作的模仿,使孩子们的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我还让小朋友结合平时的劳动边唱边表演,发挥他们劳动时的带劲,小朋友们表现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2

  教学目 标:

  学习课文二、三、四段,了解扬科怎样爱音乐,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 念:

  以学法引路 ,多读多悟,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杨科对音乐的喜爱和当时现实的残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检查对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内容的了解。

  2、强调单元训练目标——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堂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第二段,着重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个别朗读,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圈出扬科听到的乐声。

  2、为什么扬科把这些听到的响声说成是乐声呢?出示“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①指导学习:“凡是”提出条件,“都”表示结果。

  ②联系课文,说说扬科是怎样“注意听着”的。

  3、理解“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①根据对“注意听着”的理解说说这句话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体现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响中”。

  ③回归学习提示进一步领会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业题四(1)。

  4、集体朗读这一段填空:凡是扬科有空的时候,他都——。

  5、小结:对扬科来说自然界的响声都是美妙的音乐,扬科爱音乐真是如痴如醉。

  三、学习第三段,尝试运用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独立操作。

  1、自由朗读思考:扬科爱听乐声,当他听到真正的音乐和歌声,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划出扬科感受的语句。

  ①反馈出示: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写这句话,说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范读。学生体会扬科的感受,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③指导感情朗读,比较“兴奋”和“陶醉”的不同读法。

  2、找出最能看出扬科爱音乐的语句读一读。自由讨论并反馈。说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的含义。

  3、配乐朗读出示幻灯(扬科拉提琴)想象画面及扬科的感受。

  4、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扬科听音乐爱提琴,通过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爱提琴已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愿意为音乐献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独立学习第四段,运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1、自学、提出要求:

  a默读第四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运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完成作业四。

  c想想扬科是怎样爱音乐的,寻找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从第四段中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动。”说含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而“不顾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3)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评议、指名读、集体读。

  3、质疑问难。学生自由讨论还有什么不懂?教师点拨。

  4、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凡是……都……”谈谈感受,说一句话。

  五、围绕课堂学习任务总结。

  六、作业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书: 11、小音乐家扬科

  爱乐声 沉浸

  爱乐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3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歌曲《在动物园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歌曲《在动物园里》是一首波兰民歌,结构为方整性平行四句体。描述了孩子们在动物园里见到各种动物时愉快而惊奇的心情。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可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通过模仿活动,感知并理解音的长短。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带有幼儿的特点,他们往往好奇好动,更喜欢模仿。因此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很重要。孩子们很喜爱小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他们感受并理解音的长短。爱动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是友善,认识动物、认识大自然的最好时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熟悉“X—”和“X”,感受音的长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3.知识目标:感受、理解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感受音的长短

  阶段目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听辨和比较,感受音的长短,熟悉“X—”和“X”节奏。初步感受多声部节奏。

  教师活动:

  1.导言:今天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到森林动物园去玩,你们听,是谁在门口迎接我们呢?

  2.播放课件:小猫、小狗的叫声。

  3.提问:

  (1)是谁在迎接我们?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将动物的叫声写到黑板上。

  (2)小猫和小狗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把合适的节奏贴到动物叫声上面。

  4.谁来扮演小猫?谁来扮演小狗?

  5.边分组读小猫和小狗的叫声,边听听老师扮演的是谁?它的声音什么样?是长的还是短的?学生读的时候,老师用XXXX节奏模仿小鸟的叫声。

  6.想一想,谁的叫声和小猫一样长?谁的叫声和小狗的叫声一样长?谁的叫声像小鸟?

  学生活动:

  1.听动物叫声。

  2.模仿,并把合适的节奏贴到黑板上。

  3.边拍节奏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4.分小组,扮演小猫和小狗,边拍节奏边读,练习多声部节奏。

  5.边读边听,说出小鸟的叫声,和老师一起读节奏,感受三声部节奏。

  6.学生创编一组节奏,并分组读一读。做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学习歌曲

  阶段目标:

  通过聆听和接唱,学会歌曲。

  教师活动:

  (1)导入:

  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参观。老师看到了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动物吗?听老师唱一首歌。范唱。

  (2)提问:老师看到了什么动物?

  (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播放课件。

  (4)再听一次范唱,说说你是从哪句歌词中感受到老师的高兴心情的。你能试试吗?

  (5)和老师一起唱。与学生接唱歌曲。

  学生活动:

  (1)边看课件边听范唱,说说歌曲中唱了哪几种动物。

  (2)从“真好玩”这句歌词中体会快乐的心情。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中的几句“真好玩”。

  (5)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随琴练唱。

  2.处理歌曲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通过创编简单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师活动:

  (1)提问: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吗?请你用歌声表达出来好吗?

  (2)你们唱得真好听,小猫听见了,高兴得用叫声给你们伴奏呢。谁来扮演小猫为我们伴奏?小猫的叫声是长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3)你们看,小狗也来伴奏了,谁来扮演小狗和小猫一起给我们伴奏?选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4)你们还看到什么动物了?能唱给老师听吗?

  学生活动:

  (1)回答。做高兴而惊奇的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兴又惊奇的感情。

  (2)一部分学生唱歌,找几个学生边敲三角铁边伴奏。

  (3)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用三角铁,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

  (4)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演唱。

  3.思想渗透

  阶段目标: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1)播放课件:伤害动物的情景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受?

  (2)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伤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

  自由表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并学会了歌曲《在动物园里》。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难点:

  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二、新课

  1、初听、发声练习

  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

  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

  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同学们,其实沈老师念的这首儿歌和我们刚才的律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师板书:放牛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2、复听歌曲并认识四川盘子抽生说说歌曲与沈老师念的儿歌有什么区别。(有哟,啥什么的`)师课件出示歌词(注:衬词,衬句用红颜色的字标出):这些红颜色的字就是刚上课时老师说的衬词、衬句。师用四川话唱一遍(畅言伴奏)提问:沈老师唱的和刚刚一体机上唱的有什么区别?生:不是普通话。师:说得真好。沈老师唱的是四川话。这是一首四川儿歌。它属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种,它的字句很精练,节奏很短小。这首歌当中有些字音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解说村cen、啥sei、哥guo、岩ai这四个字在字音上的变化。师带生读)师:下面沈老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师带生读整首儿歌师:其实四川的民族民间的音乐里更是丰富多彩。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很民族民间的,

  在四川曲艺里经常用到伴奏乐器,(出示四川盘子)这叫四川盘子。我们看一看,用两个指头夹住盘子的底部,小指翘起来。(师演示)

  3师生一起手持盘子,敲打节奏读歌词。(一、二、三、四,太阳出来哟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是左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还是右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左边的同学读前半句,右边的读后半句(左边:太阳出来哟喂,右边:照北哟岩,左边:赶着那个牛儿啥,右边;上山来)

  3、跟琴学唱歌曲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课件出示乐谱: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对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牧童赶着他心爱的牛儿,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啊?(高兴)那同学们得唱出这高兴的心情啊。好,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心情再对唱一遍。

  三、创编活动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不带伴奏的哦!请你们听一听,我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师唱第一段(山歌风味)抽生说:前面慢,后面快。师:同学们说是不是啊。这首歌曲就是带了那么点儿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的节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长。又因为山歌是在户外演唱的,所以它的声音特点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这样,它的声音才会在山间传得很远。下面,我们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师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师的手。

  师指挥,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师:下面我呀把同学们分成两部分,假设这是山谷,左右两边都是两座大山。周末了,同学们作业都做完了,太阳出来了,山这边的小伙伴要找山那边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办?(喊)怎么喊?(如: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左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那山这边的小伙伴怎么办?(如:哦,来4啰)右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哦,来啰)。师:在山上放完牛,捡好了柴,太阳也要下山了,孩子们是不是该赶着牛儿回家了。那你们说最后一句,孩子们的声音怎样啊?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弱一点)那我们试一试。连唱三遍,声音音量越来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把刚刚喊小伙伴的,加上我们改编过的,加上结尾的一起完整的来一遍。

  师:牧童越来越远了,回家了。今天我们学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四、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放牧里的一首农村题材的歌曲。在教学中,我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新课,知道衬词的作用,并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农村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歌词,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再用民族乐器四川盘子为歌曲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5篇01-07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20篇)07-11

音乐教学教案11-09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合集15篇01-07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集锦15篇)01-08

小班音乐教学教案01-16

音乐教学教案【热门】01-12

音乐教学教案【推荐】01-12

大班音乐教学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