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

时间:2023-01-13 13:51:49 教案 我要投稿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篇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2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3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_,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_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01-13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03-02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06-08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范文04-20

《大道之行也》教学教案11-03

《大道之行也》教案04-13

大道之行也教案01-05

语文教学教案11-02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