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

时间:2023-02-07 10:13:1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3篇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全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七:板书设计:

  春雨 雷公公 小草 笋芽儿 撒娇 扭动 钻 我不怕 我要赶快长大 自豪 竹妈妈 摇头 吹坏 穿 唠叨

  八。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朗读不同人物的说话,为学生以后的朗读铺路搭桥。

  3、板书方式在于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出了笋芽儿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在春雨姑姑、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下,由“沉睡地下”至“一个劲儿往上钻”最后长成竹子的过程,通过体会笋芽儿身体不断生长,思想也不断成长,领悟到笋芽儿向上进取的精神,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

  4、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用举一反三的“范例引路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笋芽儿_课堂实录_教学设计_教案_教学反思_案例,3-笋芽儿,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学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

  2、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课文插图的挂图。

  一、导入

  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小结: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姑娘的歌声人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样做的。

  (一)交流(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文。

  2、小组学习。加入自己的体会,复述或朗读有关的句子。

  3、相机引导。

  从马金纳的亲身体体验中想象:人们在听到歌后的感受,从而理解词语“激昂”“聚拢”的含义。

  (二)诵读

  从表示小姑娘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她的乐观、镇定和勇气。

  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是冒出头来,用手抹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交流

  如果你就是马金纳,你从这次历险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讲故事

  记住这个故事吧,在困境中乐观的态度、镇定的行为,不屈不挠的勇气也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再交流你们的体会。

  (五)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激昂 聚拢 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 抹一抹

  3、填空。

  ( )歌声 (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六)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教案11-08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11-25

小学语文《画》教学教案12-22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文02-16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教案设计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教案及反思02-01

小学语文教案的教学反思12-09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推荐】12-18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精】01-15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热门】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