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03 19:01:1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喜欢模仿。

  活动准备:

  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图片,点子卡片,小虫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价值取向:回忆数概念,引起幼儿兴趣。)

  师幼相互问好。

  1、今天,老师从森林里呀带来了几位朋友,你们来看看会是谁呢?出示四只小鸡。

  2、一共有几只小鸡呀?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好不好,伸出小手,点到哪里数到哪里

  3、这四只小鸡呀他们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二、给小鸡捉虫:

  (价值取向:积极参与活动,基本掌握分类方法。)

  1、四只小鸡来到我们幼儿园里,走了好多好多的路,他们的肚子很饿了,怎么办呀?(捉小虫子给他们吃)

  2、现在我们到草地上去捉小虫子给小鸡吃,每个宝宝捉一条小虫子,给你喜欢的小鸡吃,喂好就回到座位上。

  3、我们来看看每只小鸡的虫子是不是一样多呀?我们来数一数。

  (1)小黑鸡这里几条呢?小手伸出来,“1、2、3、”,一共有三条虫子,老师呀用一张点子卡片来表示,为什么我要用这张点子卡片呢?(因为小点子的数量和小虫子的数量是一样的。)

  (2)小花鸡有几条小虫呀?小手伸出来,“1、2、3、4、”一共有四条小虫子,请个宝宝也来找一张点子卡片来表示吧!放对的话给这个宝宝拍拍手。

  4、我们来看看哪只小鸡的虫子最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呀?老师有个好办法!

  将小鸡的虫子的数量相应的贴在板上,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哪只最少?

  最长的那一条就代表最多,最短的那一条就代表最少。

  三、游戏:捉虫送给小鸡

  (价值取向:巩固幼儿对数数和分类的掌握。)

  1、啊呜啊呜,小鸡把你们给他们捉的小虫子吃完了!哇,真好吃,谢谢你们。

  2、现在你们还知道小黄鸡吃几条小虫吗?你怎么知道的呀?哦~你真聪明,小黄鸡那里还有点子卡片,一看点子卡片就知道小黄鸡吃几条虫子了。

  3、现在呀,小鸡们就要走了我们来再捉几条小虫送给他们吧!学小鸡去草地上“捉虫”。

  但是这次和上一次不一样,你捉到的`虫子呀要数一数,有几条,然后想一想应该送给谁,哪只小鸡是吃这个数量的小虫的,送好了和刚才一样回到位置上。

  4、和孩子们一起交流,看看你们的礼物都送对了吗?对的话,我们拍拍手,错的话就摇摇头,然后请一个宝宝将它送到对的小鸡那里。

  延伸活动:

  现在小鸡们带着我们送给他们的礼物要回家啦!让我们送送他们吧!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本活动源自南京版教材小班第二学期的《动物朋友》主题。在进行该活动时,《动物朋友》主题的开展处于第二阶段,即“动物身体器官”。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阶段一:动物的种类”,在《动物朋友》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动物模型、图片,认识了各种常见的动物,并知道其生活习性。

  一天,我在开展活动《尾巴妙用多》时,一个孩子突然说:“大象的鼻子很厉害的,可以给树浇水,给车洗澡”其他孩子也纷纷响应:“对,大象的鼻子最长”、“老师,为什么大象的鼻子和我的不一样?”、“妈妈说用手挖鼻子会流血的”……看到孩子们对动物对人的鼻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主题内容和小班幼儿及年龄特点我特意设计了《不一样的鼻子》这一活动。希望通过开展本次教学活动帮助小班幼儿从认识动物鼻子到认识自己的鼻子作用,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鼻子,特别是不能像日常生活中有个别孩子把小异物塞进自己的鼻子这一危险行为,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以更好地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和动物都有鼻子。

  2、了解鼻子的作用,知道保护鼻子的方法。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积极参与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芒果、榴槤、香蕉

  小动物图片、动物的鼻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猜动物,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鉴于幼儿已经对身边动物的习性具有一定的认识,一开始老师模拟动物鼻子,让幼儿猜一猜是谁的鼻子,让幼儿自己充分想象,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1、师:“今天有三只不同的动物来我们班做客,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有用的鼻子。”

  2、教师模拟几种不同动物鼻子的动作,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揭示谜底:大象、蝙蝠和猪。

  二、介绍三种动物鼻子的不同用途。

  (这个环节主要利用图片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动物的鼻子的不同作用,使孩子知道一些动物的鼻子的特殊功用,如:大象、蝙蝠和猪鼻子,并为第三个环节“鼻子用处大”做好过渡和铺垫。)

  1、逐一出示三种动物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三种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作用吗?

  2、大象:长鼻子能帮助喝水,并可以吸足河水,然后将水喷在自己的身上洗澡,还能像手一样捡食物、搬运东西等;

  3、蝙蝠:鼻子很厉害哦,可以发出超声波来探路,就像眼睛一样。

  4、猪:鼻子可防毒

  三、游戏:鼻子用处大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为了达到目标,我分层次引导幼儿探索鼻子的作用。首先让幼儿通过闭上嘴巴、捏住鼻子,体验鼻子能够帮助人呼吸的作用。然后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最后再出示各种用布遮住已切好水果,请幼儿用鼻子闻的方式来猜出不同水果的名称。老师作为一个智慧的发现者,努力寻找方法让幼儿体验到鼻子的.作用。从而让幼儿知道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师:小朋友,你们的鼻子跟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不一样?你的鼻子有什么用呢?

  1、请幼儿闭上嘴巴,捏住鼻子,体验并说说自己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闭上嘴巴,捏住鼻子,你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

  师:你们闻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

  3、猜水果

  出示各种用布遮住已切好水果,请幼儿用鼻子闻的方式来猜出不同水果的名称。

  师:谁的鼻子最灵,你能闻出里面的是什么水果吗?

  四、保护鼻子好方法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保护鼻子的好方法,当然因为小班孩子经验少的原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作适当的引导及帮助,让他们在探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怎样保护鼻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师:鼻子能够帮助人呼吸、嗅闻、过滤、加温等的作用,我们要保持鼻子的呼吸通畅。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鼻子呢?

  1、鼓励幼儿讨论

  2、小结:教育幼儿不能用手挖鼻子,不把小玩具或物品塞进鼻子里,不能让重力撞到鼻子。

  五、结束活动

  (以游戏“找一个鼻子碰一碰”来结束活动,目的在游戏中让幼儿熟悉不同动物的鼻子,且进一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幼儿今后对此类学习活动的兴趣。此游戏可交换进行两次)

  1、玩“找一个鼻子碰一碰”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各种动物的鼻子。

  师:以前我们玩过“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找一个鼻子碰一碰”的游戏吧!你们手里拿着一个动物或是动物鼻子,音乐停止时请找到动物自己的鼻子碰一碰。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科学区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及它们鼻子的图片,请幼儿为动物找到它们的鼻子。

  2、亲子活动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闻闻啥味道》活动,进一步尝试嗅觉辨别事物。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3、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狗、小兔教具

  2、小虫、小鱼、骨头、萝卜的食物教具

  3、PPT课件

  4、贴绒教具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1、小鸡来做客,播放PPT

  导入:今天我们小(1)班来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来了?我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数3声睁开眼睛,123~~是谁呀?(出示小鸡图片)我们给小鸡问好

  老师引导幼儿给小鸡问好

  提问:(1)、“小鸡怎么叫?(叽叽叽)

  (2)、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

  (3)、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

  2、小鸭子来做客,(播放鸭子叫),引出小鸭

  “嘎嘎嘎,宝宝们听是谁在叫呀?”(出示小鸭子)鸭: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鸭子,今天我也来小(1)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引导幼儿给小鸭问好)

  提问:(1)、小鸭怎么叫的?(嘎嘎嘎)宝宝们小鸭子来做客我们要请它吃什么呢?(小鱼和小虾)

  (2)、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

  (3)、它有什么本领?(游泳)

  3、小狗来做客,“汪汪汪~~”“咦!是谁来了呀?”“汪汪汪~我是小狗,今天我来小(1)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引导幼儿鼓掌并给小狗问好)

  师“今天呀小花狗也来做客,小狗喜欢吃什么呀(骨头)

  4、小白兔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萝卜)

  5、出示食谱,引出儿歌:

  师:今天,你们都会说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它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贴绒教具)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小白兔,跳跳跳,吃什么,吃萝卜;

  (老师和幼儿一起以不同方式念2-3遍)

  (二)游戏:

  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物

  师:老师这里为小客人准备了他们喜欢的食物,现在请宝宝们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喂吃的(老师边说边示范)宝宝们快来给小动物送好吃的啦!~

  (三)结束语:

  小客人的肚子都吃饱了,他们吃的可开心了,小客人还要谢谢小朋友。他们还想和宝宝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好,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反思:

  小动物一直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在一次计算活动中,大家对小动物吃什么产生了兴趣。除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小动物之外,好多小朋友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了其他小动物的饮食。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爱好,设计了这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电脑,将小动物吃什么设制了动画的形式,当孩子们看到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小动物时,他们的兴致一下提高了,因此,对活动中的提问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了,从开始到活动中间部分,整个环节和过程,包括小朋友们所掌握的本领,还是非常好的,但最后结束部分,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时,由于电脑操作的水平问题,没有将音量放大,所以影响了整个活动,孩子们对我的问题也都视而不答了,再加上外面又放鞭炮,又一次影响了孩子们,面对这一状况,我赶紧利用琴声将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在一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中结束了这一教学活动。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 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 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 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 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 (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

  (四) 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 篇5

  最近执教小班的音乐活动,心里总是很没底,总觉得自己的思想还停留在大班的音乐活动,每个环节都分的清清楚楚。而不知道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活动,以游戏化贯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所以,执教音乐活动心里总是有点怕怕的,害怕又是一个自己独唱,小朋友置身事外、旁观的情景。和师傅商量了一下,师傅决定亲自出马,给我示范一节音乐活动,让我找找所谓的'“感觉”。

  活动内容确定为小班艺术活动《大猫和小猫》,先由我执教,师傅听课。然后我再听师傅的课,学习后再翻课。这样,就不是单纯的听完就好了,再次执教肯定会有所收获。

  首先,先来看看我和师傅的教案,同样的活动却有着不同的思考。师傅的教案设计让我发现,原来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有它的价值,非常有针对性。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实有很多更好的方法。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力度。

  2.尝试仿编歌词,体验仿编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

  难点:能对歌曲进行初步的仿编。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听大猫、小猫的音乐,感知声音强弱的差异。

  师:今天,我们贝贝班会来两位动物朋友,他们会是谁呢?(教师学猫叫,喵喵喵)

  师:哦,是猫。这两只猫里,有一只是大猫,有一只是小猫。请你听一听两段音乐,听听是大猫先来还是小猫先来呢?

  ——教师弹奏两段音乐,引导幼儿听辨。

  师:大猫先来还是小猫先来的呀?你从哪里听出来的呀?

  师:哦,原来大猫的叫声很大,声音很强,很有力。(喵喵喵喵喵)。小猫的叫声很轻,声音很弱(喵喵喵喵喵)。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们的叫声吧。大猫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 。 小猫声音很轻:喵喵喵喵喵)

  (二)学唱歌曲

  师:你们学的可真棒!我们一起来听听大猫和小猫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好吗?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大猫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呢?

  ——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表演学唱。提醒幼儿大猫和小猫的力度不一样。

  师:谁愿意来扮演大猫和小猫,到前面来表演呀?

  (三)学习仿编歌词

  师:你们还想邀请什么动物朋友来我们贝贝班做客?(小鸭、小鸡等)

  师:鸭子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呀?大鸭可以怎么介绍自己,小鸭呢?我们把它请到我们的歌曲里,好吗?

  (四)结束

  师:小猫走路是怎么样的?我们学小猫走路轻轻地去卫生间小便、喝水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2、丰富词汇:搬来搬去、晃来晃去。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

  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活动难点:

  随童谣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背景图,蚂蚁指偶,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偶,激发兴趣。

  今天小蚂蚁要搬米,他是怎么搬的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一首好听的童谣,名字叫做《搬米》。

  2、教师示范朗诵童谣。

  提问:童谣里讲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3、出示背景图,操作指偶,教师以富有节奏的声音朗诵童谣。

  提问:一只来,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搬来搬去)两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并用动作表演,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

  教师边做动作边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示范朗读。

  5、幼儿边学习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读童谣。

  (1)幼儿集体跟读,引导幼儿读准字词。

  (2)分组进行朗读表朗读练习,注意提醒幼儿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朗读童谣。

  6、表演游戏。

  幼儿戴头饰扮演蚂蚁,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朗诵一边自由组合,体验游戏的乐趣。

  搬米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换来又换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泥洞里。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牙齿特征,初步了解牙齿作用。

  2、知道门牙和磨牙的的使用方法。

  3、能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牙齿、牙刷,有刷牙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茶杯、镜子(每个小朋友各一);牙齿模型一个、奥利奥饼干;ppt《爱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过程: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特征。认识上牙、下牙、门牙、磨牙,知道门牙、磨牙的不同用处。

  "请小朋友看看小镜子,你的牙齿长在哪里?""牙齿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吃东西的时候你门牙会怎么做?磨牙又做什么呢?"

  小结:门牙主要是切断食物的,磨牙主要是磨碎食物的。因此,我们在吃东西时,要用门牙咬断食物,再用磨牙磨碎食物,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我们才能长高、长大。

  2、知道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牙齿的本领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呢?"

  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小饼干,请小朋友一边吃一边用小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我们怎么样才能把食物弄掉呢?"

  4、学习正确漱口、刷牙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四、延伸活动:

  1、练习使用磨牙咀嚼。

  2、餐后漱口。

  3、叮嘱幼儿早晚刷牙。

  4、和家庭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在小二班进行。小二班的幼儿是今年新入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吃饭全靠大人追着喂,吃饭也特别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每天都去观察孩子们吃饭的情况,发现他们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认识门牙和磨牙,幼儿知道了门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饭后要漱口的卫生要求,在后续的观察中,看到孩子们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作为保健医生能为教师和幼儿出的一点微薄之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锻炼听口令走、跑交替的能力。

  2.尝试四人之间合作游戏。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跳绳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没组两根跳绳。

  2.将两根跳绳中间处交叉起来,搭成十字,放在地上。

  3.组织幼儿各自站在一端。听到老师说“风来了”后,一起拿起跳绳的一端走起来,风车转动。“风变大了”,幼儿跑起来,风车快快的转起来。“风停了”,幼儿放下跳绳,蹲下不动。

  4.活动可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我所设计的这次活动能适应大部分小班幼儿,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活动结束后更加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规教案11-15

有关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优秀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2-27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

小班赶马教案游戏赶马人小班游戏教案02-07

嘘小班教案11-09

小班教案《轮胎》03-19

小班教案《形状》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