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9 08:59:3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美术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美术教案集合七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前课盖高楼(制作),学生对高楼的印象是深的,教学本课画高楼记忆画画高楼,教师联系旧知,启发学生回忆高楼的外形及细部是怎样的,学生画一幢高楼不难。画高楼如何画成一幅画?则在于教师的启发辅导了。

  1.审美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照片,认识开放改革以来,从城乡的建设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充分反映出开放改革政策之正确,体现了人的力量在改造自然中创造了自然美,让学生受到一次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2.本课要求学生作“高楼”的记忆画。教学时,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高楼照片,教会他们用口 的几何形概括形象的记忆练习,以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中心,向四个方向扩展,作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记忆。以照片右方的一组高楼群为例,通过谈话法指导学生记忆,问:这组高楼群有几幢?最高的一幢在高楼群中哪一边?其余四幢的位置(前后左右)、高低大小怎样?每幢高楼像什么形?楼顶、门窗是怎样的?像什么形状?(这种局部的观察要深入细致)天空、楼房的色彩是怎样的呢?除了这些问题外,谁看到或感觉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有目的的'一连串谈话,学生的观察体验及记忆加深了,要画记忆画便不难了。

  3.欣赏课文下方的三幅学生作品,使学生知道作品的好处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作者的审美体验,我们画画也要画自己的感受。这些学生作品主题鲜明,都能把高楼的前后、大小的关系表现出来,画面气魄宏大、色彩鲜明、刻划精细、构图饱满,是优秀的儿童画。

  教学目的:

  1、通过《画高楼》(记忆画)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学习形象记忆 的方法,并把记忆中最感兴趣的高楼画出来。

  作业要求:

  重在表现自我感受。高楼群的高低、大 小、前后的关系要清楚,色彩鲜明,还要有细部的刻划。构图要饱满。

  课前准备:

  1.各种楼房的彩照图片。

  2.用硬纸剪成不同形状的楼房外形图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节观察体验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设计盖成了高楼,这节课带同学们去看城市的新貌——高楼,要仔细看、记牢,回来后把它画出来。

  二、观察体验:

  1.审美教育:远眺城镇新貌,问:“是谁用什么把城市装扮得这么漂亮?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高楼大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指导学生观察记忆:

  a.先看全貌,感受建设的雄伟气魄。

  b.找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它为中心,看前后左右的关系(高低大小)。

  c.用几何形作概括记忆,观看每幢楼的门庭、楼体、顶部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d.仔细观察高楼的门窗、阳台各是怎样的?色彩(含天空、地面)又是怎样的?每人最感兴趣的高楼是哪一幢,更要仔细观察。

  三、观察记忆练习:

  在教师指导观察后,学生原地背向城市楼群,由教师指名讲述最感兴趣的高楼群形象:“代表性的建筑、周围的建筑群、形象的概括、细部特征、色彩等。”讲述后再观察,看记忆能力如何。

  四、小结:

  按照教师讲授的方法作观察记忆,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是能记牢的。表扬观察记忆好的学生。宣布下节课,凭记忆画高楼,看谁画得好。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吧。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没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会跑出来。”

  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口味的糖葫芦

  “小朋友都吃过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太阳公公爱吃各种口味的糖葫芦,我们让他尝一尝各种好吃的糖葫芦吧!”引导幼儿吧画好的糖葫芦涂上各种水果的颜色。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向日葵向阳生长的情景,初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欢快的背景音乐。

  2、记号笔和白纸每个幼儿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

  2、出示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

  拆卸叶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叶子的造型象“爱心”,叶子面对着你的时候是大大的,侧过去就成了一条窄窄的线。

  3、想象讨论:A、籽盘成熟时的样子;B、生长时脸朝太阳的样子;C、向日葵周围会有什么东西活动;D、向日葵可以当作什么?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符号。★组——大胆装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复习巩固线描装饰及前后空间的理解,添画恰当。 组——练习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线条连接不出头,想象添加加满。⊙组——复习运用各种线条装饰的方法,独立画出向日葵的基本形态。

  5、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本课概述:

  本课和平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和平鸽的一般规则。

  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公益招贴是其中—种,本课以公益招贴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将本单元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和平为主题,联系实事,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通过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注意图形选材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的联系,具体观察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并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新的画面,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合作完成一幅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谈创意,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收集文字图形资料,组合筛选,提炼加工,并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完成,如剪贴等。展示优秀简洁的招贴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大小位置、色彩处理与主题立意的关系,明确招贴画的设计要领。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 .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1 . (cai 课件 )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

  2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cai :伊拉克战争场景及战争带来的灾难 )

  2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3 .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4 .展示介绍招贴画。

  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

  5 .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帽子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并且对它都很熟悉,无论从它的造型还是它的颜色都各具特点。所以本节课主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参与艺术活动。活动是幼儿在互动中体验到装饰的快乐,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用彩色纸片或纸团装饰帽子。

  2、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其他小朋友看。

  3、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欣赏各种漂亮帽子的图片。

  2、做好的帽子范例一个(参照幼儿用书第2册第16-17页《会变的小碗》)。

  3、宝宝人手一个纸桶帽(大碗方便面纸筒做帽筒,圆形纸壳做帽沿,将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圆形纸壳中)彩色纸片或小彩色皱纹纸团。

  4、每组2个盛好胶水的塑料小盘,擦手毛巾或海绵等。

  5、适合时装表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欣赏漂亮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中帽子的各种样式、颜色及图案,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图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发宝宝的制作兴趣。

  教师戴一顶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给宝宝。“我的帽子好看吗?也给宝宝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够分的,我们也来做一顶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师示范,指导宝宝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师示范,选择彩色纸片或小纸团蘸胶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进行装饰。宝宝选择材料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小纸团粘粘牢,压一会儿”“小纸团不要粘在一起,有点距离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宝宝一起展示,表演。

  宝宝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随音乐自由表演。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树叶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树叶桂花,丰富画面,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欣赏过桂花树

  2. 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香味?(桂花的香味)桂花香味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幼儿园的桂花树(指定一个)

  二、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它们的是怎么摆放的?

  3.你在桂花树上还发现了哪些秘密?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桂花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树叶和桂花。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桂花树的主要结构。

  2. 鼓励幼儿添画旁边的物体,并用各种线条装饰。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1.你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哪里?

  2.请小朋友相互之间说一说喜欢哪幅图画。

美术教案 篇7

  课题:过去的日子

  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怀旧模式的照片美术作品,学生自己的生活照。

  一、同忆、导入(初步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课堂导入活动可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1.出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教师: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你的最深感受。

  3.学生同忆并谈感受。展示课题课件:展示艺术节照片若干。

  二、交流与思考(引入到对美术创作的表现方式的学习)

  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照片,即-一张在记忆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的照片拿出来,相互欣赏交流。

  2.请两位同学上二讲台将自己的照片展示并讲解,为后面的作品创作内容作铺垫。

  3.小结:这些都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回忆和感受。摄影一方面可以拍摄出图画式的照片,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它也是美术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

  4.什么是美术创作?美术创作一般指美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选用特定的艺术媒介如颜料、笔、调色盘、画纸等制作表现出美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

  5。摄影虽然能拍摄出美的艺术作品.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们的创作构思,如绘厕、雕塑等。

  6.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

  三、作业:构思、创作(根据自己所带来的照片或同忆为内容,设计主题,进行表现)。

  提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有过欢乐和苦恼,都有过许多值得回昧的记忆。你是否可以尝试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过去的日子?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02-1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06

小学美术教案美术小学教案大全11-06

《荷花》美术教案03-01

美术教案参考03-02

美术教案画风03-01

梦美术教案03-01

斑马的美术教案03-01

关于美术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