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14 13:02:0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汇总9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哪些植物?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

  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

  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

  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生:……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的写生方法:先展示画两幅植物写生画,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另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要求:画面布局饱满。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点评。

  6.知识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创新写生。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手掌印画反应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印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棕色、绿色、黄色颜料

  2、白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特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画,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树)!那你们再看看这颗树上都有什么颜色?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棕色)树叶呢?它是什么颜色?(绿色)还看见了什么颜色?(黄色)那么你们来猜猜这颗大树是怎么画的?(手)这颗大树呀是老师用自己的大手画的,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画大树的呀?(想)

  2、示范印画的方法,同时通过儿歌导入印树的过程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画颗大树给你看;手掌立起轻轻沾,切切切;手掌打开轻轻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树真漂亮。

  3、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操作,通过儿歌再次巩固印树的过程

  师问:

  (1)大家觉得这个小朋友画的'好不好,漂亮不漂亮?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实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们所有小朋友和家长的手都很能干,对吗?)

  (2)师:老师已经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纸和颜料,幼儿完成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大树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4.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

  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点。 这就是绘画艺术,它不但可以描绘人物,还可以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板书)。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授课

  1、分组学习

  (1)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教师提示: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

  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青年女歌

  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三、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四、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 “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

  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教学反思:

  学生在作业中往往画的线条比较死板,特别是肩膀容易化成直角、脖子细细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人物特点。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 讲授新课30’

  提问:

  (1)是否去过美术馆或博物馆? (2)哪些美术作品为什么那么有名?

  (3)艺术家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创作?表达了什么意图? 总结,引出课题。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1.展示:《天安门》 提问:感受

  总结:通过认知、回忆、想象获得审美感受,过程蕴含美术鉴赏的特征。

  展示课件《捣练图》、《拾穗》 提问:

  (1)请判断此作品所属门类?

  (2)两幅作品存在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时代背景、主题内容、绘画手法、作者意图

  对以上两幅作品进行总结,纠正、补充学生的回答,并进行语言过度,引出美术鉴赏定义及方法步骤。

  总结:美术鉴赏定义--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方法步骤:先鉴后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美术鉴赏的主题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为学生理解美术鉴赏及其方法步骤进行铺垫。

  总结出美术鉴赏的意义。

  通过图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通过图片展示,得出美术作品的分类。

  通过作品分析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绘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听授

  鉴: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就是作品直接呈现的内容(作 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主题内容)和相关知识 (作品产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赏:欣赏,审美判断与审美评价。 2.展示:吴冠中《根扎南国》徐悲鸿《奔马》和梁楷《太白行吟 图》 小组分析探讨。 总结:鉴是基础,赏是目的。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展示:书本第1、2页各类美术作品图片 《捣练图》、《天安门》、《中国银行标志设计》、《黄山日出》 《熹平石经》、《萧景墓石辟邪》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作品的艺术种类吗? 学生欣赏总结美术作品的分类: 作品 艺术门类划分:绘画、建筑、设计、摄影、书法、雕塑 学生欣赏形式语言特征划分:具象艺术、意向艺术、抽象艺术 后回答问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题 展示三幅作品图片,分析背景,认识各自功能 学生听授 (1)《捣练图》认识功能--画家根据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素材提 炼,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 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总结巩固 5’作业布置 5’

  (2)(2)《千年土地翻了身》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

  (3)《根扎南国》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负担社会功能角色。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总结:本科主要讲了什么是美术鉴赏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

  请在本课课文中选取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听授讲课,归纳总结

  学生听授

  实践练习,思考

  回顾总结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进一步掌握美术鉴赏方法。

美术教案 篇5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尝试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尝试画从左往右画短横线,添画出清清的小河水。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作画工具作画,并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勾线笔、课件。

  2、在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供幼儿观察,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重难点:

  幼儿尝试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蝌蚪的样子。

  1、春天到了,你看到了绿色家园里有哪些变化?

  2、春天来了,老师也用相机拍到了一个好朋友。

  观看flash小蝌蚪,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

  3、提问:

  1)它们在水里干什么?

  2)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二、演示讨论--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1、教师示范:(手指压印),咦?它的尾巴应该在哪边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几种不同的方向,并尝试用曲线表示尾巴。)

  2、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

  假如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样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

  3、小蝌蚪很喜欢游水,我们在小蝌蚪的身边从左往右画一些清清的'小河水(示范画短横线)。河里的水很多,所以要画许多许多的短横线。

  4、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游得真高兴。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创作表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

  四、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一起看看讲讲。

  教师预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运用美术的知识,对校园建设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究,提高艺术审美观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学习对信息的归纳、统计、整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新理念。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学生会对设计的新理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难点: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前布置的任务

  1、分组实地考察我们的学校,有条件可以进行数码摄影,思考: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哪方面比较成功,哪方面需要改进?

  2、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也需准备一些我们学校校园环境图片,当学生交流无图片时,可直观展示。

  (二)学习设计新理念

  1、展示、欣赏一组国内外优秀校园环境图片,吸引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这一主题的关注,同时提高设计理念。

  2、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几个设计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知识有所掌握,提高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讨论改造方案

  1、确定改造主题。

  2、组内讨论改造方案。

  3、全班交流,改进方案。

  (四)绘制方案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组员的美术能力,选择绘制平面图或立体图或制作模型等。

  (五)交流、展示、评价。

  1、表扬出色的小组。

  2、展示优秀作业。

  3、学生自评、互评。

  (六)课堂延伸

  可以将好的方案提供给校方,根据学校基建需要及实际情况采用部分方案,并进行公示和表彰,提高学生的成功感。

美术教案 篇7

  主题画:快乐的秋游

  目标:

  1. 能大胆地用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做、所知、所想。

  2. 感受、梳理秋季明显的季节特色,热爱大自然。

  3. 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收获。

  准备:

  1. 经验准备:刚参加了秋游,有关于秋游的鲜活体验。

  2. 物质准备:

  (1) 班里有采摘成果展区、秋游活动照片、绘画参考

  资料、彩笔。

  (2) 大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

  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绘画主题。

  参考提问:这两天小朋友说了好多秋游活动中有意思的事,你们想不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讲给弟弟妹妹听呀?

  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31页。

  2.幼儿按自己的感受在书上绘画快乐的秋游活动。

  (1)幼儿依据自己的设想来选择绘画形式。

  (2)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尽量少参与,当幼儿遇到困

  难时给予启发和帮助。

  3.教师帮助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讲述内容。

  幼儿绘画完成后,教师认真倾听幼儿讲述,并用文字记录下幼儿讲述内容。如幼儿表述不清楚或不通顺时教师在征求幼儿同意的情况下做简单修改(记录的文字不能影响幼儿画画)。

  4.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进行讲述、交流和分享。在此过程中,既要引导幼儿欣赏、学习别人的画,又要对自己的画感到自豪。

美术教案 篇8

  大班美术:我爱运动

  大班美术:我爱运动

  活动目标:

  1、体验用多种材料进行绘画的乐趣。

  2、能大胆画出运动时的不同动态。

  3、初步感知水粉在宣纸上产生的变化。

  活动重点:画出运动时不同动态。

  活动难点:用浅水粉点在宣纸上渐渐化开。

  活动过程:

  1、体验活动:我们一起来做运动:拍球、跳绳、跑步

  体验小结:

  师:刚才我看见你们玩得很开心,你在做什么运动?你的动作是怎样的?

  谁做的运动和他一样?有不同动作的`吗?(同一运动不同动作现场示范)

  师:原来同一运动会有不同的动作。

  师:谁做运动和他不一样?动作又是如何的?(三种运动各找一个人出来示范)

  师:原来不同运动会有不同的动作。

  师:你是一个人玩的,还是和别人一起玩的?怎样玩?(幼儿出来示范)

  师:玩的方法真多,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玩,或者一班人一起玩。

  师:你喜欢做运动吗?请说出做运动的好处?(锻炼身体、心情愉快)

  2、看PPT,知道人物的基本构造和画法。

  师:做运动真好,如果我请你把你做运动时的快乐画面画下来,你会怎样画呢?

  师:请大家看看这个娃娃在做什么运动?

  (根据PPT引导幼儿观察:先画头——头下面是脖子、躯干、四肢,各种运动动态,跑步的人,你看到他是正面还是侧面?从哪里看出来?我只看到他一个眼睛,下一个呢?正面,看到了两只眼睛。在创作时我们可以画正面的人或侧面的人。)

  3、交待绘画要求

  师:今天我们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把运动时的画面画下来,请看。(出示示范画)我用了什么方法?(用线条笔画人,用蜡笔构边,用水粉涂底色,还做了相框。这个相框是蓓蕾幼儿园大三班的小朋友送给我的,我带了很多过来送给大家,等下谁画完了可以选一个来装饰自己的画,漂漂亮亮与人分享。)

  我还用了宣纸来画,它的特点是遇到水就会慢慢化开,用浅水粉点在纸上慢慢化开,形成有深有浅有趣的画面。蜡笔勾边除了装饰人物,还可以把水粉隔开。好吧,大家来试试。用这些有趣的方法把运动时的快乐画面画下来。

  (幼儿观察:宣纸、油性笔、蜡笔、相框)

  4、孩子创作活动:

  5、分享作品:

  提问:你画的是什么,你和谁一起玩?给这幅画起名?

  小结:运动给我们带来快乐,运动给我们带来身体健康。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的:体验模仿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幼儿涂好颜色并剪好的.动物图片。

  2、固体胶、双面胶、油画棒、馒头形的铅画纸(带条形)。

  3、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火车快飞》、《数鸭子》。

  活动过程:

  1、故事《小动物搬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粘贴、添画)小动物搬家啦,他们搬到了一个什么东西也没有的地方(出示底板、粘贴小动物),于是,他们决定要装扮他们的家。小羊说:“我种上绿色的草地。”小鸟说:“我请云朵姐姐出来玩。”小牛说:“我要种上美丽的花朵。”小象说:“我要种上许多树变成大森林。”

  2、小动物们搬家搬到哪儿?怎么搬家?他们怎样装扮他们的家?

  3、你还想为他们的家装扮些什么?

  4、幼儿装扮,老师指导。

  5、展示自己的作品,游戏:“动物模仿秀”。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02-1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06

小学美术教案美术小学教案大全11-06

有趣美术教案01-12

美术教案模板02-09

美术教学教案12-06

教学教案美术12-06

美术大班教案12-13

美术《鱼》的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