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21 11:44:3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前几天,我班的AA为小朋友带来了一罐泡泡水,当他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孩子们顿时沸腾起来了:他们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带来了泡泡水,他们和泡泡玩得很开心,“泡泡”成了孩子们谈论的热点。

  我想:既然幼儿如此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泡泡,何不借泡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呢?

  探索问题的产生

  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继续玩泡泡游戏,孩子必须拥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么材料来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制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孩子们玩泡泡的兴趣正浓,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泡泡水的问题。泡泡水里蕴涵着一些科学问题,围绕自制泡泡水可以开展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索活动。于是,我预设了下面的活动,想调动孩子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展开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设计评析:

  “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转换成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认知活动明显受情绪支配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与同伴和老师的初步交流。

  活动设计分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的逻辑程序考虑到了小班幼儿学习的心智特点。从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出发,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的分类介绍是建筑在幼儿零碎、泛化的对泡泡从哪里来的感知经验基础上的概括与提升。但是对于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小班幼儿来说,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学过程安排了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尝试――发现――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修正――成功的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说出几个什么可以用几点表示。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5张,点卡5张(塑封)。

  学具:每人一套实物排序卡和点卡(塑封),用回形针别好,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箩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点数5 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1)、师(出示狮子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1):有狮子。

  师:有几只狮子呀?

  幼(2):有两只狮子。

  (2)、 师(出示小鱼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他们有

  多少呢?

  幼(3):有四条鱼。

  师:真的有四条鱼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1条、2条、3条、4条。

  (3)、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鸟卡片、蜻蜓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幼:愿意。

  2、按量排序。

  师(出示标记图)这是一张标记图,图上有小旗,还有格子。你们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排队。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从哪里开始排呢??

  幼:从小旗开始排。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哦,得从小旗开始,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偍面。

  师:为什么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只。

  师: 哪张卡片排在蜻蜓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蜻蜓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幼:对,两只狮子排在一只蜻蜓的后面,1的后面是2。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幼儿依次给卡片排队。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

  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幼:1个。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蜻蜓,我送你1 的点卡。那两只狮子呢?三只青蛙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 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的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个别孩子先送了点卡。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行吗?

  幼儿(甲):一个西瓜排在最前面,两个菠萝排在一个西瓜的后面…… 一个西瓜送你一个圆点,两个菠萝送你两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因此在组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兔和狼》前,我认真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前先丰富幼儿的经验,并为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节活动进行下来,感觉基本达到我想要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我这节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一、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为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活动一开始,我就以兔妈妈的身份带幼儿到森林里玩,自然地进入教室,通过音乐律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开场导入,幼儿在《兔子舞》的音乐中模仿小兔子跳到草地上,这个环节在无形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打下了基础。

  二、音乐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

  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模仿,本次音乐游戏正好适合幼儿。另外,幼儿在小班的时候动作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这里我没有苛求幼儿一定要有多优美的动作来表现小兔子和大灰狼,而是将重点放在音乐上。首先欣赏a段音乐,分辨出音乐中的动物客人是小兔子,然后进行简单模仿;再欣赏b段音乐,发现跟第一段音乐不一样,b段音乐是大灰狼,然后才进行完整游戏。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能保持幼儿主动参与的热度,幼儿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到亲切,易学、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们以后进行活动时,也会情绪欢乐,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三、利用多种形式为音乐游戏做铺垫

  要上好一节好的音乐游戏课,还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做铺垫。比如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游戏环境,布置了草地、房子、大树等等,使得幼儿很容易就进入了角色,在完整游戏时,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情境中,乐于听音乐玩游戏,在大灰狼音乐出来时,很快的.找地方藏了起来。

  四、及时表扬、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表扬是激发幼儿表现自己的良药。表扬还能保护幼儿刚刚萌芽的自尊心,让幼儿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在第一次播放a段音乐时,很多孩子还不一下子都听出音乐中藏着的动物客人是小兔子,许多小朋友都回答了“小猫、小鸡、小鸭”等等,甚至还有幼儿回答了“狮子、老虎”,,在这里,我采用了鼓励的方式,请幼儿“在想一些、“仔细的听一听”,揭晓答案后再用表扬的方式鼓励幼儿“猜一猜小兔子在干什么”。

  本次活动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幼儿欣赏a段音乐后,我没有请幼儿尝试自己模仿小兔子,而是在老师带领下模仿,这就局限了幼儿的思维,没有给幼儿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在第一次游戏时,有的小兔子因为没有藏好或是动了而被大灰狼抓住,我没有跟幼儿强调这一后果,所以小朋友们在第二次玩游戏时,没有重视会被大灰狼抓住;另外,第二次游戏时,我只请了一个幼儿来做大灰狼,幼儿的参与性不足,应该要多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大灰狼,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两段音乐的不同。总体来说,活动目标达成还是较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活动对象:

  幼儿和妈妈

  活动要求:

  1、知道5月11日是母亲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并喜欢妈妈。

  3、通过亲子活动,表达对妈妈的祝贺,萌发关心妈妈的情感,增进与妈妈之间的感情。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重点、难点:

  知道母亲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活动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等。

  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4、妈妈代表准备发言。

  活动过程:

  (一)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外圈,幼儿坐在里圈。)

  (二)庆祝活动开始

  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1、过两天5月11日就是母亲节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妈妈请到幼儿园为妈妈庆祝节日,开心吗?

  2、妈妈每天做很多事情,在家忙许多家务,关心宝宝;在单位还有繁重的工作。妈妈每天都很辛苦,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在家怎么关心你照顾你的。

  3、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我们爱不爱妈妈?妈妈好不好?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唱首《我的好妈妈》的歌送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好不好?

  亲子节目表演。

  中间穿插:

  幼儿为妈妈献上礼物,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请幼儿亲手喂妈妈吃一粒糖。

  亲子游戏《小熊运水》

  教学反思: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让小朋友们感恩母亲,说出温馨的母亲节祝福,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瞧...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在为妈妈们准备自己的礼物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中的亲情,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1、图片-全家福

  2、幼儿的全家福、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全家福照,引起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全家福”的含义。

  1、谁的`年纪最大?他们在哪?爷爷、奶奶长的怎么样?

  小结:爷爷、奶奶的年纪最大,头发都变白了,脸上都有皱纹了,

  爷爷胡子白了,奶奶的牙齿都掉了,硬的东西都咬不动了。

  2、爸爸、妈妈在哪里?

  3、为什么爷爷、奶奶坐在椅子上,爸爸妈妈站着?

  4、还有一个人是谁,他在哪儿?

  小结:你们看,他们一家人都笑眯眯的,真好看,我们也来学学吧!

  教师: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做“全家福”(幼儿学说)

  三、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介绍。

  2、请全体幼儿向好朋友、老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四、布置“全家福”专栏

  五、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小结:我们班,老师n就像你的爸爸、妈妈,你们就像老师的宝宝。

  我们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前言:

  多锻炼宝宝的手指活动,可以开启宝宝的脑细胞,使其更加的活跃,思考问题时转动的更快,目前天气很冷,我们都有暖和的衣服穿,可是小动物冷不冷呢?以下让我们给小动物也织件毛衣吧!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帮助小动物的乐趣。

  2、涂涂画画,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体验涂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墙上有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和小兔等。

  2、红黄蓝绿橙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音乐:北风吹。

  师:宝宝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边用动作提示)

  师: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呼呼地吹,天气好冷呀!

  你们冷不冷?为什么?(不冷),(因为穿了毛衣)

  1、师:穿上厚厚的毛衣就不冷了,说说你穿的毛衣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你穿的毛衣是红色的',就像太阳的颜色。找一找,还有谁的毛衣也是红色的?

  2、师:北风爷爷呼呼吹,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毛衣不怕冷。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兔没有毛衣穿,冷得直发抖: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狗没有毛衣穿,冷得汪汪叫: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猫没有毛衣穿,冷得喵喵叫: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5、小朋友们快想想办法帮助小兔、小狗和小猫吧。(开空调,戴手套……)

  6、我也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我来给小兔、小狗和小猫织毛衣,好吗?(好的)

  二、讲解示范

  1、师:我先给小兔织毛衣,老师示范:织毛衣,织毛衣,织呀织,绕呀绕。

  2、小朋友伸出小棒也来试试。老师根据语言的节奏画,引导宝宝伸出手指模仿。

  3、宝宝看那儿还有许多小兔、小狗和小猫没有毛衣穿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吧。

  三、宝宝学习织毛衣。

  1、教师用儿歌指导、帮助宝宝绕圈画曲线。

  2、过程中积极与幼儿互动:你织的是什么颜色的毛衣?你织的毛衣送给谁?问问小动物穿上毛衣暖和吗?

  4、扮演三种动物与幼儿互动:我喜欢你织的红红的毛衣,谢谢你!

  活动小贴士:

  创设一个具有情境的背景墙,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视觉效应,帮助幼儿感受到冬天北风吹的寒冷景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直线交叉画块面,巩固练习直线。

  2.学习用各种颜色图块面。感受色彩的美。

  3.体验艺术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2.沙皮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请幼儿欣赏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师:图上有什么线条?这幅图上的`颜色你认识哪一种?

  2.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颜色。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

  老师边讲直线画法边动手画,画直线时一定要画到纸的边上。

  直线与直线间不能靠的太进,不然就不好涂颜色。

  2.教师示范图色块: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强调用力)

  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

  3.请幼儿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大胆的在沙皮纸上用直线画块面。

  2.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3.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2.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画家一栏。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9-16

幼儿园小班教案11-04

幼儿园小班《好朋友》教案 小班 好朋友教案05-20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04-21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8-10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08-26

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案11-08

幼儿园小班画画教案04-03

幼儿园小班《穿鞋》教案04-03

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