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
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 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
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美术教案 篇2
施甸县幼儿园蒋从毅
今天我组织了美术活动《彩蛋》,蛋宝宝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小朋友甚至每天都能吃到,但是幼儿看见的蛋宝宝是一种颜色的,而这节美术活动是让幼儿感受蛋宝宝穿上衣服后变成了有鲜艳的颜色和好看的图案的彩蛋了,从而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目标定位于1.欣赏彩蛋,了解彩蛋装饰的多样形式。2.尝试用简单的点、线等花纹装饰鸡蛋。通过整个活动,我发现了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且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反思和总结。
第一、两条目标的定位都在于技能方面,缺少情感的目标。 小班幼儿应以情感和兴趣为主,而本活动中我所订的目标太多于技能化,注重强调技能,却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可以将目标改为注重色彩搭配和通过画彩蛋来感受艺术的美。
第二、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达成度不够,并有所偏离。
第二条目标为尝试用简单的点、线等花纹装饰鸡蛋但我执 教的整个过程中却未将这条目标进行解决,而是潦草带过,没有给孩子经验的一个提升,而在欣赏过程中,图片上的彩蛋以线条和简单的小图案居多,可以将第二条目标改为尝试用线条和简单的小图案来装饰。而且我的示范图过于复杂,与目标也不符合,在示范时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但也不能一味的照着幼儿所说的意见进行示范,我应该加入目标中所需要达成的.内容进行示范,这样会更有针对性。以前上的美术活动都是提前准备好范画让幼儿欣赏,而这次是第一次当场和幼儿一起来画范画,由于经验不足,大大的偏离了目标,
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改进不足之处,让自己不偏离目标,将目标把握好。
第三、引导环节很重要,教具需要有针对性。
本次活动中,欣赏环节的图片太广泛,准备的蛋宝宝太多,不具有针对性,不能让幼儿很好的欣赏到本次所需要达成目标的几幅关键的画,幼儿变得漫无目的,导致后来幼儿进行绘画时画出的画都是随意性的,在这方面,我在课前还考虑的不够充分,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在课前考虑的更充分一些,特别是在选择让幼儿欣赏的画应该更有针对性,能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第四、讲评环节问题过于简单,幼儿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在讲评环节中我只是问幼儿你最喜欢哪个蛋宝宝,为什么?在幼儿回答时我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总结,让幼儿得到提升。可以将问题变得更全面一些,可以问你画的蛋宝宝用了什么装饰的,用了什么颜色?让讲评更有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班的美术活动不应以技能为主,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一点点的进行提升,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点、线,对于幼儿原来的经验这样的跨度太大,幼儿消化不了,或许将本堂课定位在色彩上会更好,让幼儿去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和自己所画的不同的图案所带来的美,让幼儿觉得其实我这样画也是美的,让幼儿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本堂课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并深思自己在美术活动中所缺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的去学习。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
用那些材料可以制作小轮船的哪一部分,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迸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动准备
小瓶盖,剪刀,绘画纸,硬纸,粘纸,双面胶等制作流程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见过出租车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小乌龟有四轮,一个方向盘,一个旗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出租车?
2、出示材料,让幼儿探讨。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出租车的哪一部分?
3、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制作出租车,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制作出租车的图,请你们看着上面的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好吗?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出租车并进行评价。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差之别,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脸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从以上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必须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3、教幼儿学习画短曲线。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小鸡 母鸡 公鸡
2、涂色:小鸡雏
3、幼儿用绘画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小鸡 母鸡 公鸡
1.教师:图片上有谁呀?
小鸡跟着鸡妈妈去干什呢?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教师讲解小鸡的.生活习性,使知道小鸡不仅喜欢吃米还喜欢吃小虫子。
二、展开
1.出示范画
引导幼儿观察小虫子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示范:画短曲线(小虫)。
3.出示画纸:小鸡雏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鸡来到草地上,找自己喜欢吃的小虫子,
小朋友也帮小鸡找一找好吗?
4.请幼儿在画有小鸡的画纸上画小虫子。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作画,适时地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三、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
引导幼儿欣赏,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办家家
教学目标
1.认识餐具、食物的形状,
2.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
3.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
4.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彩泥、《新年好》的录音带。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景中愉快的完成这次的练习。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餐具、食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听完后请说出这段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放音乐)揭示课题。学生自主跟唱歌曲并说一说歌名《新年好》,也可以说一说里面的歌词等。引入课题,引起兴趣。
回忆感受
师:新年到来时,你们家都在忙些什么?新年里是这样,节假日你们家的`情景又是怎呢?
师: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家,现在我们来玩办家家的游戏怎么样?学生:贴春联、逛花市、妈妈在做点心、包饺子全家一起吃团员饭------
学生: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
引导学生回忆、感受生活。
师生合作创作活动
师: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家庭”,你们的“家庭”成员既可以制做餐具、菜,也可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现在老师来扮演“妈妈”,请其他小朋友来扮演“爸爸”、“孩子”,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组成一个家庭。其他小朋友自由组合成几组家庭进行活动。找“爸爸”、找“妈妈”、找“孩子”的游戏开始了,经过一阵的“乱”,孩子们自组“家庭”。各自“家庭”的成员在制作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菜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
小组活动,自主参加和家有关的活动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示解说总结评价
教师指定一“家长”请他说一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再挑出一道最美的“菜”,介绍制作方法。请制作有创意的“家庭”说明制作的意图。“家长”介绍家庭分工的情况,并介绍展示自家的作品。(可从菜的色、香、味方面介绍)。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意图。引导学生介绍作品提高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与欣赏中表达对乌云滚滚的感受和认识。
2、大胆在玻璃板上涂抹颜色,发现色彩深浅、浓淡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共享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乌云,有观看乌云的经验。
2、课件:乌云的图片多幅。
3、水粉笔,颜料(以黑白为主,少许蓝色、棕色,放人小盒中),小勺,抹布,玻璃板,宣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出示乌云滚滚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和表达。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乌云的形状。
教师:看了这幅照片,你有什么感觉?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云的色彩。
教师:照片上用了哪些颜色来表现乌云的?什么颜色多?什么颜色少?
2、讨论、探索表现乌云的方法。
(1)教师:鸟云怎么画呢? (用动作或语言来表现)还可以怎么表现?用什么样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各种各样的鸟呢?
(2)帮助幼儿迁移以往的绘画经验。
教师:怎样在玻璃板上画乌云?乌云是什么颜色的?怎样调出这样灰灰的颜色呢?需要用到什么颜料? (幼儿尝试操作,集体讨论)
3、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白色、黑色、蓝色、棕色水粉颜料涂画。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乌云的画?这张画上的乌云是什么样的?哪一幅画像要下雨的样子?为什么?你是怎么画乌云的?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多?什么颜色少?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黑色油画棒;每组一桶清水;各色水粉及水粉笔。
两张梦境图片(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教师的两种梦境示范画。
活动目标
学习水彩滴画,感受色彩美。
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的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1、 回忆自己的梦。
提问:你做过梦吗?你的梦里有什么让你高兴的事?有很奇怪的事吗?有没有让你不高兴的事?
2、说说梦的颜色,分别出示两组(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色卡,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提问:你梦到过它们吗?看到它们,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这两组颜色朋友中,有相同的颜色吗?(引导幼儿发现普蓝和天蓝色)
同样是蓝色,它们给人的感觉一样吗?(发现颜色的深和浅)
总结:我们一起发现了颜色朋友的秘密,那就是颜色越浅,给人感觉越亮;颜色越深,给人感觉越暗。
二、梦之旅。
(PPT课件,幼儿闭上眼睛,坐火车,伴着火车声音,教师分别出示暖色调和冷色调梦境的图片,幼儿感受不同梦境的奇妙和冷、暖色调)
梦境一:暖色调的梦。
提问:
(1)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2)在这里,你看到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这些颜色朋友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梦境二:冷色调的梦。
提问:
(1)谁猜猜我们又来到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这里的人在干什么?
(2)在这里,你看到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这些颜色朋友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三、出示范画,示范讲解。
师:一起到老师的梦里看看吧。
(1)出示半成品的暖色调(用黑色油画棒画的未涂色的)梦境画,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自己的梦。
(2)讲解用水粉笔蘸清水平涂的方法。
师:我怎么也看不清楚梦里的颜色,我真着急啊。这时,小鸟给了我一样宝贝。(出示水粉笔),它能帮我把梦擦亮。
(3)出示水彩滴画。
师:梦里,我看到,房子的屋顶都是红色的'。墙壁是什么色呢?水粉笔要先洗洗澡,然后再帮助我。洗澡时,也要讲卫生,不要弄到外面。它有点害羞,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吧。(出示提前画好的成品画),教师继续讲解完自己的梦。
提问:老师的梦里,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看到它们,你的心情怎样?
(4)出示成品的冷色调的梦境画,引导幼儿说说感受。
提问:老师的梦里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会这样?
幸亏这只是一个梦,如果大海真的变成这样,那该多可怕啊。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大海一直是蓝色的?
提问:在这里,你看到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看到它们,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四、发放材料,幼儿大胆创作。
五、欣赏、评价幼儿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有一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创作欲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在生活中,不规则图形比比皆是,孩子们经常会联想到许多有趣的东西。于是,我便以被咬的饼干为引子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欣赏抽象画的夸张有趣,创造性地对不规则图形展开想象。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用多种不规则图形,大胆变形组合、想象添画创作,借助白板的无限克隆、任意拖动、旋转、大小变形、聚光灯、遮幕、跑马灯等功能和ipad的个性化操作以及借助微信平台与他人分享作品,让幼儿在人机互动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初步了解作品的变形、夸张和有趣等特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通过各种图形组合、大小方向的变化以及添画等方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通过图形组合、变化、添画等方法进行想象创作。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本次活动的目标,我尝试运用变形、组合、添画创作作品,充分发挥白板以及平板电脑网络教学优势,让幼儿在白板引领下进行个别化的平板操作,自主进行作品创作,教师再有选择性地推送,促进同伴间欣赏交流。以电教手段优化学习情境,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化解了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
活动准备
平板电脑若干,自制课件,打印机,smart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情境设置:熊哥哥和熊妹妹有一盘香喷喷的饼干,调皮的熊哥哥为了不让熊妹妹吃到饼干,就把每块饼干都咬了咬。这一下,饼干生气了,它们不喜欢熊哥哥这个样子,决定来个大变身,让熊哥哥找不到!
(此环节以Flash动画形式设置情境,突出了情景设置的生动性,让幼儿身临其境,激趣的同时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
2.仔细观察,初步感受。
(1)找一找。
师:变呀,变呀,瞧!它们大变身了呢!小饼干变身成什么样了?让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你们互相说一说。
(欣赏康定斯基作品《贯穿的线》)
师:谁第一个说说你的发现?(个别幼儿表达)
师:除了变身的小饼干,你还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线条?
师:这里面用了很多的颜色,有哪些颜色呢?可以用一个词说一说吗?
小结:小饼干可真有趣,有的变得大大的,有的变得小小的`,有的单个变一变,有的好多个组合在一起,让我们想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呢!它们还请来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变成了一幅神奇的画!这幅神奇的画就好像把我们带到了神秘的太空,奇妙的海洋,你还觉得到了什么地方呢?
(2)变一变。
师:它们是怎么变的呢?
师:瞧,点住这个白点点,它会变大,变小,变长,变短,点住绿点点,还可以转个方向,点住身体动一动,它就可以移动了。
(教师演示)
师:真神奇呀,小饼干可以变大变小,还可以转个方向,它们最喜欢组合在一起变一变了,瞧,这两个靠在一起像什么?再把几块变身的小饼干都组合在一起,又变出了什么呢?我再添上一些有趣的线条,变成一幅完整的画!你觉得这幅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此环节Flash动画呈现画面,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放大镜功能以及动画效果,感受寻找小饼干的乐趣,白板的交互式体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个别幼儿白板互动,利用白板的旋转、变形、添画功能,体验将不规则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又为接下来的平板操作,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白板中丰富的图形、线条、背景资源,方便快速选择进行创作,老师的演示过程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3.自主操作,个性表达。
(1)提出创作要求。
师:轻轻的拿出椅子背后的平板电脑,帮小饼干们变变身,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随时保存!
(2)幼儿平板创作,作画过程选择性的推送到白板。
(此环节借助平板的个别操作,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实现个性化教学。将作画过程推送至白板,以跑马灯形式呈现,便于观察分享作画过程。)
4.互赏互评,情感升华。
师:呀!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诞生了,看到这些画,你感觉是在什么地方或者看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了?小饼干是怎样变的呢?
小结: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用奇妙的想法变出了很多奇特有趣的东西,就好像把我带进了奇妙的世界,发现了不一样的故事,我非常喜欢你们的画!
(此环节跑马灯效果的呈现,方便幼儿逐幅欣赏,并且便于整幅放大,有目的的欣赏。)
5.、作品分享,体验快乐。
师:小饼干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惊喜,将你们的作品做成了作品卡,作品卡的右下角有着你的名字和一个二维码,待会儿你们可以把这张作品卡给在座的客人老师分享一下,请他们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所有的作品了,还可以给喜欢的作品点个赞送朵花呢!
(此环节用ipad链接打印机打印作品,同时上传作品到朋友圈,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作品,并互动点赞。激发幼儿取得成功的喜悦,将集体活动延伸到幼儿的生活中。)
活动总结
《饼干变变变》是一节大班美术活动,根据电子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应用特点,我借助白板课件和平板电脑,设置饼干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整个活动以白板课件为载体,通过呈现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白板平板各自的优势,突破重、难点,达到整合的效果,达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利用ipad与互联网的互动的特点,将孩子的作品以网络方式呈现,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成功感。
多媒体的选择,让每个孩子都能灵活地运用色彩和形状的组合进行创作和想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看到每个孩子的操作过程和集中展示操作结果的不足,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助提高,在创造中内化体验。
美术教案 篇9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存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教具:美术学习记录本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工具材料。
学具:学生搜集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各种作业,准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教师展示一个原装记录袋,问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记录袋,与原装记录袋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学生讨论美术学习记录袋的
2、发展阶段
提问学生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打开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看看,学生展开讨论,后教师制作过程、具体要求和方法。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或作业的照片。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作为我们美术学习记录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收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学习袋中。
师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画面的设计形式?效果?表现方法?
3、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记录袋设计,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5、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开展互相、欣赏活动。
6、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它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1-20
美术教案【精选】11-23
(精选)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精选]08-03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