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24 21:57:2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好动、自律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导入环节,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拟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时的声音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歌曲听唱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为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让幼儿熟悉、听学歌曲做做动作,等活动,进行教学,避免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也为后来设计的游戏作好了铺垫。

  活动目标

  1、学会表演歌曲动作,掌握游戏方法,会愉快地与同伴合作游戏。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乐于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车、玩具火车、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玩具车,问:你们认识老师手上有什么?车都是一样的吗?

  2、让孩子讨论后,老师小结:不同车外形与用处不一样。

  二、学习游戏。

  1、播放火车录音。让孩子从边放的.录音中找出火车的声音,师出示玩具火车,帮助理解火车的认识。

  2、师:“想把火车开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火车有好多车厢连在一起,怎么把它连起来?怎么开,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让孩子观察火车是怎么走的,孩子自由发言后老师小结:火车头与车箱不能分开,一个与一个连接。如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搭着前面小朋友肩膀……,我让孩子跟我一起来演示,一起研究,大家一起决定什么动作比较好。

  3、让孩子听游戏音乐几遍,进一步熟悉音乐。

  4、老师示范动作:(强调安全行驶,孩子不能跑快快的,也不能用力推、拉)

  车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双脚小碎步均匀的走;车厢:孩子一个抓一个衣服后双脚小碎步均匀的走。

  5、练习游戏:

  老师与4个孩子一起在音乐伴奏下做游戏;在原有的人数上再鼓励孩子参与游戏,依次增加班孩子人数。

  6、音乐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师:老师想让你们变出几列火车,每个在前面的就当小火车头,其他就一起做车厢了。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的是相互碰撞,这时停下音乐,宣布:“现在发生了交通意外,请各辆小火车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安全行驶,相互不让路,不喧哗。教育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三、活动延伸:(谈话)火车可以开到那里?

  教学反思

  《开火车》是一首歌词简练、通俗易懂的儿歌,歌词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识记。根据小班孩子好动、自律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导入环节,我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拟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时的声音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教学内容,所以孩子的参与性相当高。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歌曲听唱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为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熟悉、听学歌曲做做动作,等活动,进行教学,避免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也为后来设计的游戏作好了铺垫。整个教学过程,孩子易接受,气氛比较活跃,随后随即让孩子当堂模拟练习,在带有游戏性的练习中,我穿插了文明礼让,安全驾驶等方面在课程内容之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孩子非常乐意。很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并训练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这次活动老师对孩子已有经验已进行了提升,如果能在教孩子做游戏这一个环节中,让幼儿凭自己的记忆对火车印象简单地说说、演演,自由发挥动作,效果会更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2、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我爱我的小动物》这是一首问答式歌曲,旋律简单,句子短小,特别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学唱。

  首先,我抓住--"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趣味。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本次活动中,我以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参加动物王国的音乐会、与小动物唱歌等形式,吸引幼儿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其次,我根据幼儿爱玩、好动的特性,利用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引导幼儿的音乐兴趣。在游戏中幼儿充分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如:我让幼儿来模仿小羊、小鸡、小鸭、小猫各种动物的声音,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不仅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的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另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首歌曲歌词太长,让孩子一直说、唱,别说孩子,就连老师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我应该在孩子唱过一遍后,以欣赏的形式,继续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而不是一味的让幼儿又是唱又是跳。同时,从中我还发现老师的引导,鼓励在活动中也非常重要,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幼儿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创编,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如果从新再上一遍,我会添加听唱的环节,来缓解压力。另外,在拓展延伸方面,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而不是一味的牵动着幼儿的思想。

  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班的幼儿参与率很高,他们对活动内容很兴趣,所以活动氛围很好。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了许多不足方面需不断改进:

  1、教师自身的专业音乐素养需进一步提高,音准方面要加强。

  2、本次活动的环节要进一步连贯、简洁、适宜,以保证适合小班年龄的课时时间。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愉快气氛,熟悉乐曲优美欢快的旋律。

  2、增强欣赏音乐的兴趣。

  3、知道圣诞节到了,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歌曲的.VCD一张;圣诞帽子。

  活动过程:

  1、师戴圣诞帽,以圣诞老人的口吻引题。

  ——向幼儿介绍外国人的新年是12月25日“圣诞节”。

  ——请幼儿说说自己印象当中的圣诞节。

  2、欣赏歌曲:《铃儿响叮铛》

  ——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人们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喜欢听的歌曲。

  ——请幼儿欣赏歌曲。

  ——请幼儿说说听了歌曲之后的感受:你听到什么?有什么感觉?想做什么?

  3、请幼儿把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的动作。

  ——请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表演。.

  活动评价与反思:

  由于在活动前期加了一个欣赏活动,对第二环节的集体舞学习降低了难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今天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够优美,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基础舞步不熟练,导致步伐错乱,有个别孩子会有碰撞。尽管这样,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孩子们还是一遍一遍地跳着、舞着,真是应了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是幼儿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动中孩子们跳出了健康,跳出了节日的氛围。不足之处,我感觉整个活动有点乱。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2、体验与同伴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自制小汽车、红绿灯。

  2、教学挂图《过马路》。

  活动重点:

  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说说过马路的经验: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过马路的?为什么过马路要看好红绿灯?”

  “过马路时还有谁要看好红绿灯?”

  “小司机怎样开汽车?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小司机。”

  2、体验游戏“过马路”:

  老师手持红绿灯,幼儿学做小司机按信号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3、听音乐,辨认音乐信号:

  老师弹奏不同的音乐(高音、低音),幼儿讨论各代表的信号:

  ――“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高、低音可以代表什么颜色的灯呢?”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倾向,决定高、低音代表不同颜色的灯。

  4、游戏――小司机:

  老师弹奏划音,幼儿探索其代表的信号:

  ――“这个声音像小司机开车时的什么动作?”(刹车)

  老师交替弹奏三种音乐信号,幼儿愉快的'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逐步积累幼儿洗澡的经验,产生喜欢洗澡的愿望。

  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我爱洗澡》、《喜唰唰》。2、宝宝玩偶一个、洗澡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宝宝洗澡,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有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让我们随音乐来跳一跳。幼儿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

  2、好热呀?你们热吗?怎样才会舒服?

  3、洗个澡凉快凉快吧!教师扮妈妈,给宝宝洗澡: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该洗澡了!”

  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扑腾!”宝宝乐得玩起水来了。

  二、交流洗澡的方法,积累洗澡的`经验。

  1、宝宝是怎样洗澡呀?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

  2、配上音乐,妈妈再次为宝宝洗澡。

  3、幼儿跟音乐做洗澡,教师观察幼儿肢体动作,及时给予肯定。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并用引导语带动幼儿。

  5、引导幼儿注意洗澡时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6、宝宝洗澡时用到了什么?我们洗澡的时候会用到哪些东西?

  7、刚刚洗好澡感觉怎么样?表演结束,教师给幼儿“抹爽身粉”,并闻一闻幼儿,欣喜告诉幼儿“香极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用响板模仿鸭子的叫声,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反复感复倾听歌曲,能更好地感知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

  3、感受鸭子愉快的心情,并激发幼儿大胆的表现欲望。

  活动准备

  1、主材料:乐曲响板、鸭子头饰。

  2、辅助材料:音乐歌曲《母鸭带小鸭》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老师讲述故事:在一个池塘边,有一群快乐的鸭子们在那里戏水。它们一边快乐的唱歌,噢。原来是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在那里唱歌。小朋友们,知道鸭子是怎样唱歌的吗?

  二、使用乐器响板,拍击歌曲节奏

  1、老师边唱边拍节奏,让幼儿欣赏并感知节奏。

  老师:快看今天鸭妈妈把谁请来了?是我们的新朋友响板。今天它为我们唱首好听的歌吧!

  2、欣赏音乐,并拍节奏。

  老师模仿小响板边拍击边说:请小鸭子们边听边伴奏吧。

  你们听到了什么?

  3、重点节奏节拍练习,使用响板拍击节奏。

  (1)×××(2)××××

  嘎嘎嘎嘎嘎嘎嘎

  三、唱唱跳跳,歌表演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母鸭带小鸭》,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引导幼儿歌表演。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圆形,边用响板拍击节奏,边围成圆形,学鸭子走路。

  四、音乐游戏

  老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随着音乐节奏鸭妈妈去请小鸭子跟在鸭妈妈身后,最好邀请一长串的小鸭子,集体变成小小演奏家,跟在鸭妈妈身后高声歌唱。

  五、活动结束

  整理材料,装回袋子,放回盒子。

  活动反思:

  《小鸭小鸡》这个音乐活动的目标就是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我先带领孩子们学习用断音唱小鸡、小鸭不同节奏的叫声,初步学习有控制的演唱。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在演唱“呷呷呷、叽叽叽”这些象声词时,有的孩子总会刹不住车,原来歌词中是有两个“呷呷呷、叽叽叽”,但是幼儿在演唱时,唱完两个后还会接着唱,于是这时候我就想了个办法,在唱完两句“呷呷呷、叽叽叽”后,在接下去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那里就拍一下手,提示幼儿要换一句歌词了,结果几遍下来,刚才的现象一下子好多了,可见运用手势与动作对幼儿暗示后,就能解决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小困难。

  如果一堂课让幼儿不停地唱,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如果加上一些有趣、形象的动作,就能提起幼儿活动的乐趣,加强活动的效果。在《小鸭小鸡》中,歌曲中的两个主角,小鸭小鸡是幼儿很熟悉的,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做小鸭和小鸡,所以在活动中,我一边让幼儿歌唱一边让幼儿表演,唱“呷呷呷”时就表演小鸭的动作,唱“叽叽叽”时就表演小鸡的`动作,有了动作的融入,孩子们唱得非常带劲。

  小班的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让幼儿在一堂活动中,从头到尾来学习记忆歌词演唱一首歌曲,那么我想没有多少幼儿能够坚持到底。教师适当地加上一些手势与动作,即用老师的手势来传达歌词的意思,让幼儿理解歌词,再让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做做歌词的动作,那么我想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1-09

[优选]小班音乐教案07-10

(热)小班音乐教案07-08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8

【精】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22

【荐】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06-22

小班音乐教案【荐】06-18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