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7-05 06:42:57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小班教案集锦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教师编儿歌《青蛙》“我是一只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2、进行游戏:请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①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青蛙,回到家!”

  ②引导幼儿互相学习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③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青蛙跳荷叶》;

  ④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3、放松活动:《青蛙游泳》模仿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的后果。

  2、能正确判断是非,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3、乐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欣赏故事《狼来了》。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你们喜欢放羊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喜欢他?放羊的孩子说谎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师小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师幼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实的.行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一) 理解词汇--诚实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诚实的孩子呢?我们做错事应该怎么办?不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拿?捡到东西应该怎么办?能不能说谎?

  (二)讲述情景,判断是非,明确诚实是好品质。

  (1) 情景一:红红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坏了,妈妈听到响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呀?红红怕妈妈责怪她连忙说:"不是我弄的,是小花猫跳到桌子上打碎的。"红红这样做对吗?

  (2)情景二:明明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别人家的玻璃砸坏了,没有人看见,明明赶紧跑掉了。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3)情景三:强强看图书的时候,不小心撕坏了班级里的书,没有人看见,兰兰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小结:

  小朋友做错事情时应该主动承认,及时改正,更不能说谎,大家同样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孩子。鼓励幼儿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笑和哭’的表情图进行大胆的想象。

  2.认识汉字‘笑和哭’。

  3.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笑和哭’的'表情图各一副,苦笑的录音,没人两张字卡。

  活动过程:

  步骤:一:游戏.谁来了?

  师:今天老师带来两位贵客,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二:观察‘笑和哭’两张不同的表情图,让幼儿说出他们各自的表情,并学着他们的样子作出相应的表情。

  三:学习汉字‘笑和哭’

  1.出示汉字‘笑’

  2.出示汉字‘哭’

  3.比较两个字找不同

  4.幼儿拿汉字卡认读

  四:播放轻音乐玩游戏

  教师拿出什么字宝宝。请幼儿作出相应的表情。

  教师拿出什么表情图,幼儿拿出相应的卡字宝宝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能根据哭和笑的表情进行大胆的想象,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了解自己的表情,不仅可以丰富与人交往的技能, 而且可以丰富表达表现的手法。根据这个了解我想在这一节语言课上怎样让小朋友在边玩中边识字呢?

  使这节课不会枯燥无味,我利用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听表情情绪的录音来引题,小朋友们学的很愉快.很开心 的。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国画的兴趣。

  2、能用宣纸大胆作画,掌握画水墨画小猴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有关小猴吃桃)、水墨画《小猴吃桃》的`步骤范例、宣纸、毛笔、墨汁、调色盘、摸布、垫板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活动。

  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中没有山中有。 (打一动物)

  2、观看课件,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1)、小猴在干什么?请个别幼儿模仿。

  (2)、小猴还会干什么?爬树、挠痒、吃东西等。

  (3)、小朋友想一想小猴拿桃会是什么样的动作?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并选出代表模仿。

  3、画小猴吃桃

  (1)、出示步骤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

  大家仔细看,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用的是中锋还是侧锋?墨的颜色一样吗?头是什么形的?身体呢?四肢有什么特点?

  (2)、学说儿歌

  画这幅画还有小儿歌呢。大家认真听:湿墨半圆画猴头,中锋弧线画猴脸,浓墨一点耳半圆,一点一横猴头成,侧锋椭圆猴身体,顺峰画出猴四肢,再画细长猴尾巴,最后桃子手中拿。

  (3)、幼儿绘画

  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绘画,提醒幼儿握笔姿势,纠正错误。注意画面的布局,以及绘画卫生。

  4、作品展示,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绘画区继续练习猴子的不同形态。

  附:《握笔儿歌》

  小小毛笔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的紧,

  中指轻轻靠上来,

  无名指、小指别掉队,

  手中好像握鸡蛋,

  记住笔杆要垂直。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语言 故事 《快乐的轮子》 第三周 20xx、2、27——20xx、3、2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体验小动物乘坐轮胎时欢快的情绪。 (重点)

  2、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能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想像。(难点)

  三、活动准备:

  1、小松鼠玩具、《快乐轮胎》故事挂图及磁带。

  2、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6-29页。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真轮胎

  ——师:这是谁?(轮胎)轮胎会怎么样?(滚动)你能用小手做做轮胎滚动的样子吗?(引导幼儿用手臂表示滚的快和慢)

  (2)出示图片

  ——师:圆圆的.轮胎从山坡上滚下来遇到了谁?(小松鼠)小松鼠跳上轮胎准备要去旅游了,它们会去哪里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小结:教师通过出示轮胎让幼儿亲身体验轮胎滚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结合挂图欣赏故事

  (1)出示挂图一,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

  ——师:出示小松鼠玩具,引出故事。

  ——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小朋友,看图画上有谁?它在做什么?)

  (2)出示挂图二,猜想故事的第二部分。

  ——师:小朋友,轮胎带着小松鼠滚到了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师:轮胎滚得太快,一下子掉进了河里,瞧轮胎在河里像什么?

  ——师:小朋友,小松鼠和轮胎还想继续旅游,可怎么把轮胎弄上岸呢?(请幼儿尝试用拖、推来移动轮胎)

  ——师:哈哈,集体的力量真大,轮胎上岸又飞快地滚起来,它们一会去什么地方旅游了?

  (3)出示挂图三,讲述第三部分内容

  ——师:快乐轮胎滚呀滚,滚到了哪里?快乐轮胎滚呀滚,又滚到了哪里?小动物们坐在上面像乘什么?

  (4)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动物快乐吗?轮胎感到快乐吗?为什么?小结:这个圆圆的轮胎和小动物玩的很高兴,它觉得很快乐。所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快乐轮胎》。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仿编有趣的情节。

  ——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快乐的轮胎,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做动作。如:轮胎穿过了隧道----它与另一只轮胎快乐地打着招呼----它滚到了高速公路上----它加快了速度,最后快要飞起来了,等等。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欣赏故事画面。

  重、难点分析:2、3中完成,教师通过结合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想像,同时让幼儿体验小动物乘坐轮胎时欢快的情绪。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拉着小车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

  2、喜欢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3、从小培养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拖拉小车若干辆,小兔头饰一只,水果若干。

  2、录音机一台,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到户外去玩的形式导入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心爱的小车到外面去玩,大家说好不好?可要经过许多红绿灯,怎么办呢?过红绿灯时,小朋友知道该怎么走呢?

  2、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拉小车。

  3、游戏:送水果

  (1)幼儿在休息时突然听到有哭声,一看是兔姐姐在哭,在与兔姐姐的.交谈中,了解到,是兔姐姐的果树丰收了,可是果子太多,一下子运不完,而天又要黑了,这可怎么办呢?

  (2)幼儿一起把兔姐姐的水果装上车,帮兔姐姐运回家。

  (3)一起品尝丰收的水果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孩子提高推车保持平衡的能力上,注意围绕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注意指导的针对性。活动中。我觉得教师要正确的示范,引导孩子,只有教师示范到位,动作讲解到位,让孩子明白,孩子才能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感。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脐橙的特点。

  2、了解脐橙和橘子的异同,学习正确分辨它们。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脐橙,了解脐橙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能分别橘子和脐橙。

  活动准备:

  实物脐橙、橘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脐橙的外部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见果树上都结满了什么果子?(出示脐橙的丰收图片)(果树上结满了橘黄橘黄的脐橙)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看过?(在果园里看过)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在脐橙园里看过脐橙,脐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秋天的时候,我们家乡的脐橙园熟了,果树上结满了脐橙,果农伯伯把脐橙摘下来了。

  二、出示实物脐橙,感知脐橙的特征

  1、观看脐橙

  教师:你们瞧,刘老师今天带来什么?(脐橙)

  教师:脐橙是什么颜色的?(桔黄色或橙色)

  教师:它长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椭圆形的)上面有什么呀?(有蒂)下面是怎么样的?(有个圆圆的像小肚脐所以我们叫它脐橙)

  2、通过触觉感知脐橙

  教师:我们用小手摸摸脐橙有什么感觉?(硬硬的、粗糙的)

  3、通过嗅觉感知脐橙

  教师:我们用小鼻子闻一闻脐橙有什么气味?(香香的)

  教师:大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脐橙,看看别人的脐橙的形状、颜色、闻一闻气味。(交换脐橙,继续感知脐橙的各种特征)

  4、感知脐橙与橘子的不同。

  教师:瞧,这是什么?(橘子)橘子与脐橙有什么不同呢?(橘子是扁圆形的,脐橙大大的,椭圆形的;橘子摸起来软软的,脐橙硬硬的;脐橙的.底部有个圆圆的像小肚脐)

  教师小结:脐橙的颜色是橘黄色,椭圆形的,表面有蒂,摸起来很粗糙,闻起来很香。那它的果肉有是什么样的呢?

  二、品尝脐橙

  1、剥开脐橙给幼儿看看

  教师:脐橙的果肉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有许多瓣。切开来让幼儿感知脐橙的横切面。

  教师:这脐橙水淋淋的好像看起来非常好吃!你们想吃吗?那你们知道脐橙怎么吃吗?(脐橙可以剥开一片一片的吃,可以榨成橙汁,也可以用刀切开来来吃。)

  2、请幼儿品尝脐橙。

  教师:我们来尝尝脐橙是什么味道?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尝到了什么味道?(甜甜的)

  教师:脐橙可以一瓣一瓣掰开吃,也可以用刀切开吃,也可以榨成果汁来喝。

  三、进一步认识脐橙

  教师:你们喜欢吃脐橙吗?(喜欢)脐橙不仅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呢!它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我们可以多吃脐橙,如果有客人来我们家乡做客,我们就可以请他们来品尝我们家乡的脐橙。 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团、压、搓的方法制作成常见的点心,表现出各种点心的特征。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等,在点心上印花纹或戳成小洞。

  活动准备:

  1、 收集一些有关点心的图片例如:蛋糕、饼干等。

  2、 木偶厨师一个,橡皮泥、泥工板、牙签、有凹凸面的瓶盖、印章等。

  3、 布置一个角落做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厨师木偶厨师:今天上午,娃娃家的小朋友起床后要吃点心了,可是我的点心还没做好呢,那小朋友愿意帮我的忙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点心。

  提示:师:想想看,我们平时吃过哪些点心,他们是怎么形状的?幼儿进行回答。

  师:教师厨师点心图片:饼干、蛋糕、蛋卷等图片。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点心都有些什么形状的呀?幼儿进行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这些点心有的扁扁的,有的圆圆的,像一个球,有的是长条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上面还要各种花纹呢?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出木偶:现在请小朋友来帮我做点心。

  2、师:我们在做到时候,先想好做什么点心,怎样做,是团圆呢?搓长呢?还是压扁?想好了就开始做,要做的光滑些。烧饼上有芝麻,饼干上一些小洞,可以用牙签在上面揸,糕上面有花纹,可以用瓶盖活印章在上面压印(教师进行示范)

  3、做好点心后,把点心送到娃娃家去。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提示幼儿要有条理的进行操作,要做得光滑。重点辅导幼儿将蛋卷皮压长、压薄,卷得粗细适当。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点心放进娃娃家,教师学木偶厨师口吻,小朋友帮了我的大忙,做了这么多点心,谢谢你们了!以后请你们到娃娃家去做小客人。

  活动延伸

  游戏中,幼儿还可以为娃娃家继续制作点心。

  效果分析: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一盘点心”》摘要:吃点心了,可是我的点心还没做好呢,那小朋友愿意帮我的忙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点心。 提示:师:想想看,我们平时吃过哪些点心,他们是怎么形状的?幼儿进行回答。 师:教师厨师点心图片:饼干、蛋糕、蛋卷等图片...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0-01

【经典】小班教案10-20

小班教案【精选】02-23

小班教案【经典】02-13

小班教案11-08

(精选)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经典)10-27

小班教案(精选)11-28

小班教案[精选]12-20

小班的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