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12 19:58:4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中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

  1、 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

  2、 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

  (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

  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

  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

  (一) 第一段:

  1、 我们一段一段来听。

  2、 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 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第二段:

  1、 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

  3、 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三)第三段: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

  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

  1、 集体表演。

  2、 分角色表演。

  3、 讲评。

  五、结束:回活动室。

  3.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中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能根据图谱的组合进行表演。

  2.尝试用身体来模仿小孔雀的舞蹈动作,感受孔雀的美。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看孔雀舞视频,使幼儿欣赏美的动作和形象

  幼儿观看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从什么动作看出是孔雀舞呢?

  二、学跳孔雀舞——初步了解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1.幼儿自由地在座位旁站立,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幼儿随意做小孔雀的动作。

  2.幼儿观看舞蹈视频,模仿舞蹈动作,老师观察指导。

  1)学习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幼儿模仿)

  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发力随节奏抖动。

  2)幼儿分组练习

  三、幼儿表演舞蹈——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幼儿听音乐一起舞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美丽的孔雀9

  活动目标

  1.学习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轻柔、优美地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2.孔雀头饰、《金孔雀轻轻跳》音乐。

  活动过程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的样子,说说孔雀的特点并简单地进行模仿。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知道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法和姿态。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跟随音乐完整表演舞蹈,鼓励幼儿在每段最后创编一个孔雀造型。

  4.幼儿戴孔雀头饰分组表演,互相欣赏。启发幼儿从表情、动作及结束造型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5.欣赏舞蹈《孔雀舞》,并跟随音乐自由表现孔雀的不同姿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倾听分辨乐句中的各种音乐信号,并能根据音乐信号的变化,学学做做快乐的小司机。

  2.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铃鼓、沙球、三角铁

  活动过程:

  一、唱唱玩玩:学做火车司机。

  1、交流讨论:最想去哪里旅游?

  2、跟着音乐学学做做小司机开火车,有节奏的律动游戏。(拍退、模仿车轮转动......)

  3、幼儿到中间模仿司机开火车的各种姿态和动作,有节奏地开火车。

  二、听听辩辩:快乐小司机。

  1、幼儿连成一列小火车,有节奏地前进,稳稳得开起来。

  2、倾听音乐,分辨音乐中的上下行规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示小火车的上、下山坡。(快、慢、上行、下行交替)

  3、观看课件,讨论火车沿途经过哪些地方?

  4、听辨沙球和三角铁的声音,区分火车何时钻出山洞?何时过高架桥?并用动作表示。

  沙球:钻山洞三角铁:上高架桥。

  5、幼儿用动作表示火车的位置,从单一的表演到集体连成几列小火车进行游戏。

  三、做做玩玩:变换火车头。

  1、幼儿欣赏课件,观察火车头调换的规律。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小结:原来是第一节的火车头调换到了最后一节,第二节火车作为了新的火车头。什么时候他们调换的?(铃鼓响的时候)

  3、幼儿分成四列小火车进行游戏,看谁的火车头调换的最快。

  该游戏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最后过渡到调换两节、三节火车厢。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是主体活动“车子叭叭”的组成部分。幼儿对有着切身的`感受、体验,他们在乘车和玩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幼儿乐意参与、表现。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态度以及自我表现的意识。

中班音乐教案4

  中班音乐:毛毛虫啃苹果

  设计思路:《毛毛虫啃苹果》是中班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本身就体现着一定情感基调,一只调皮的毛毛虫在啃苹果时,不一样的苹果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并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大大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能力。本次活动中利用聚光灯的效果,让幼儿在猜猜、听听、讲讲中开始活动,充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借助淡入、拖动、复制等功能,将歌曲的图谱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欣赏歌曲和完整演唱环节,利用白板兼容多种媒体的功能,插入音乐效果,有效的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第三次隐藏图谱的演唱,更是充满挑战性,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演唱的欲望。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能够根据旋律歌唱。

  2.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 ○ ○○○和○○○○ ○

  活动准备:音乐、白板课件

  活动流程:活动导入——感知音乐——学唱歌曲——歌曲表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毛毛虫来了

  导语: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猜猜是谁呢?

  追问:你为什么认为是……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毛毛虫哦?

  ——我们来听一听,毛毛虫正在做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追问:它有可能在吃什么呢?你为什么觉得它在吃苹果呢?

  ——毛毛虫到底在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出示苹果)

  二、感知音乐:啃苹果

  过渡: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呢?

  1.节奏练习(初步感受节奏)

  (1)○ ○ ○○○

  ——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呢?

  (2)○○○○ ○

  ——这只调皮的毛毛虫呀觉得还不过瘾,它又啃了一个苹果,听听这一次它是怎么啃的?

  2.第一次倾听(完整欣赏,感知旋律和歌曲的主要内容)

  ——我们来听听毛毛虫到底啃了什么样子的苹果呢?(播放音乐“啃苹果”)

  ——谁听清楚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

  3.再次倾听(完整欣赏,理解歌曲主要情节及体验节奏)

  —— 毛毛虫啃了小小的苹果,大大的苹果,还有红苹果和绿苹果,肚子啊吃的饱饱的,那它是怎么咬得呢?

  ——小苹果是怎么咬的?大苹果、红苹果、绿苹果又是怎么咬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4.第三次倾听(完整欣赏,区分音乐中的节奏)

  ——这条毛毛虫可真调皮,一会儿一大口,一会儿一小口。老师这边有4个节奏,啃小苹果是哪个节奏,啃大苹果又是哪个节奏,还有红苹果和绿苹果是哪个节奏,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三、学唱歌曲:毛毛虫捉迷藏

  1.初步学唱歌曲(听音乐,看图谱学唱歌曲)

  ——毛毛虫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从小苹果啃到大苹果,你们愿意吗?

  2.再次学唱歌曲(听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图谱和毛毛虫一样的调皮,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它说只要小朋友唱对了,它就会出来。

  四、歌曲表演:毛毛虫啃苹果

  1.幼儿模仿苹果,教师模仿毛毛虫。(教师引导幼儿苹果被啃的时候身体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毛毛虫啃苹果的时候,啃到苹果的哪里就会怎么样啊?

  ——毛毛虫那么喜欢吃苹果,我们赶快变成各种各样的苹果请毛毛虫来尝一尝,看看哪个苹果最甜最好吃呢?毛毛虫来尝一尝咯!

  2.请个别幼儿榜样学习。

  ——我们来瞧瞧这两个苹果,毛毛虫啃到的时候它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画有大苹果,小苹果,红苹果,绿苹果的大大的圆盘道具,让幼儿分别站在上面,老师手里拿毛毛虫,边听音乐边说儿歌做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使用了萨克斯演奏。

  2、根据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并能感受 A段音乐的起止,能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图谱、录音机及磁带、萨克斯

  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才我们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新疆舞的音乐很欢快,很高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爸爸老师,我们掌声欢迎,爸爸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吧。(这是萨克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爸爸老师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问问题)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ABA结构。

  1、师:今天,爸爸老师还给我们用萨克斯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很流畅、很舒服、很优美)师:这段音乐就是由萨克斯吹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比较慢,给人的感觉就向你们说的很舒服、很优美。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画笔,我们一起来画音乐吧。(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3、师:你们画的真不错,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看,谁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飞到我的花园里。(出示图谱)(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师:你们发现我的.花园图谱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飞,你还想到了别的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地说,再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4、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表演。(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三)欣赏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1、组织幼儿听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师:蝴蝶来到花园里,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歇了几次呢? (A段音乐1次、停止)

  2、启发幼儿用开花的动作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蝴蝶飞到花上歇一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花就开一次。(A段音乐1次、停止)

  3、启发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开花的动作来表现这八个乐句外,你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自由回答,并给予幼儿肯定。)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把你想的各种动作跳出来。(A段音乐1次、暂停)

  (四)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师:花园里除了有蝴蝶飞,还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还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蜗牛)谁来做花?(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和花儿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乐一次)

  (五)欣赏最后一段音乐,幼儿随音乐表现。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它们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高高兴兴回家了。(A段音乐一次)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用萨克斯演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让我们听着《茉莉花》的音乐一起去春游吧,来,坐上我们的小船,准备出发罗! (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七)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茉莉花》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欣赏,从哪方面欣赏?于是我们煞费苦心,认真分析歌曲内容、旋律性质。最后决定从情感的熏陶入手,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得当,都有小结与教育意义。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着急走流程,忽视了某些细节。在看图提问枯萎茉莉花时,没有引导幼儿表达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语言组织不是很精练。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沉下心来备好每个环节,真正面对孩子,把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做个有心人、用心人。

中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能随着乐曲合拍地做动作。

  2、教幼儿初步掌握锺趾步的动作要领,学习有节奏地做摘果子及锺趾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教室活动过程:

  一、律动 、发声练习

  1、律动:《我是小兵》、《鞋匠舞》、《头发肩膀膝盖脚》

  2、发声练习:《小鸟醒来了》《大雨和小雨》《小树叶》

  二、熟悉乐曲

  1、老师弹奏第一遍乐曲旋律,幼儿倾听。告诉幼儿乐曲名称。让幼儿说说听了音乐后的感受。

  2、老师弹奏第二遍乐曲旋律,幼儿边听边按节奏拍手。

  三、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秋天来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去帮农民伯伯摘下来,好吗?老师示范作摘果子的动作。重点强调苹果很大需用力摘,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摘苹果。

  2、组织幼儿坐在位子上听音乐集体做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习锺趾步

  1、老师示范锺趾步。

  2、幼儿练习,老师巡回指导。重点练习趾步,脚尖向后点,同时,两膝直起。

  3、集体听音乐练习锺趾步。

  五、复习歌曲

  复习歌表演《手指歌》,要求幼儿有节奏准确地边唱边做动作。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蝴蝶找花》

中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

  2、在活动中体验表演的快乐,通过表演,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森林的情景创设。

  2、课件(小红帽的故事)。

  3、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场》《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4、表演道具(红帽子、头巾、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音乐)

  师:“我们现在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我是一棵大树,你们是谁啊?”(请幼儿一边欣赏“森林”美景一边用动作表现,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二、课件欣赏

  师:“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事情。”

  1、请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小红帽》。

  2、提问:故事中都有谁?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故事里的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讨论并回答。

  3、“小红帽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哪里不对呢?”

  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的相信陌生人。

  三、听辨音乐—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分段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场》《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大灰狼、外婆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四、音乐表演

  1、提出要求并表演故事(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

  请四名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2、集体表演故事。(注意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原来准备用小铃、圆舞板、铃鼓,但受学校已有的乐器数量影响改为铃鼓、串铃、木鱼,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时间,然后看指挥演奏又是一个难点,好在小红帽乐曲比较熟悉,因此孩子们还是打击乐活动有了一个较好的了解,这节课比我预期的时间要长,因为中间有很多预想不到的突发状况,例如对之前学习的乐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个别幼儿需要重新指导幼儿太多。另外活动内容有点多,以至于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留出给孩子们消化的时间。授课效果比较满意的是找男女幼儿分别表演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男女分别表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要是能在区域中组织幼儿演奏那就更好了。

中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掌握歌曲的节奏型,看图学唱歌词,体会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片;故事图画4幅;节奏图;彩笔筒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场。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吧!(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学青蛙进教室)

  师:咦!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大荷叶)

  师: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地荷叶呀!我们和荷叶宝宝一起静静的躺在水面上休息一会儿吧!闭上眼睛。(将荷叶放在地上,幼儿围着荷叶坐下)

  二、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1、播放音乐,轻风。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感觉这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哦!美美的风、轻轻的风、温柔的'风吹在荷叶宝宝身上它会怎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轻风。师幼一起轻轻抖动荷叶转一圈)

  2、播放音乐,狂风。

  师:哇,又来了一阵风,你感觉这又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如果大风、狂风、龙卷风都吹来了,荷叶宝宝又会怎么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狂风。师幼一起狂抖动荷叶转一圈)

  师:嘘!风停了,让荷叶宝宝休息会儿!(示意幼儿坐下)

  3、弹奏音乐,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哪段音乐代表轻风,哪段音乐代表狂风。(分别弹奏,让幼儿比较音乐的强弱)

  4、游戏。

  跟着老师弹奏的音乐,幼儿做出相应的风吹荷叶的动作。

  5、音乐停止。

  师:风,总算停了,太阳出来了。你们知道谁最喜欢呆在荷叶上吗?(引导幼儿说是青蛙)我们一起学青蛙跳到荷叶上吧!(集体坐到荷叶上)

  师:小青蛙是怎么样唱歌的?(幼儿模仿青蛙不同的歌声)

  教师小结:哇,你们学得可真棒!小青蛙可会唱歌了,它可是一位“天才音乐家”,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歌吧!

  三、掌握《小青蛙》的节奏型。

  1、出示节奏图,比较不同,认识附点,学习打节奏。

  师:第一张节奏图上面的两个叉叉一条横线是一拍,那么第一张节奏图我们一共要打四拍。(教师示范)

  师:第一张节奏图与第二张节奏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第二张多了附点)当遇到附点,打拍子的时候手要抬高点。

  2、教师教幼儿看图打节奏。(彩笔筒人手一个)

  3、引导幼儿发现除了老师发的彩笔筒,还可以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拍打节奏。

  四、看图学习歌词,将歌词带进节奏。

  1、依次出示图片,每张图片代表一句歌词,引导幼儿看图边打节奏边学唱歌词。

  2、教师完整示范表演歌曲。

  3、幼儿跟音乐完整表演歌曲。

  五、歌曲表演。

  可分小组表演。一组唱歌,另一组打节奏。或一组边唱边拍打身体,另一组边唱边拍打地板。

  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表演得可太棒了。听,外面有好多青蛙都看见你们精彩的节目了,都说想和你们比比赛,看谁才是第一名,走,跟着老师去挑战吧!(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去,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优美的音乐、琴声、辅以提问和插问,引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地感受、体验、探索音乐的变化。自主地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高低、快慢。从荷叶与风的大小变化,联系到荷叶上的青蛙,从倾听风的变化声,转换到拨动荷叶动作和表现不同的风速。在学习歌曲上,运用节奏图与歌词故事图,让幼儿自主发现节奏图上的符号,认识这些节奏符号,学会正确地打节奏。并看故事图,理解歌词内容,将歌词带入节奏中歌唱。

  活动中还有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如:语言带有强制性,过渡语衔接不自然;在出示打节奏的物体时,教师应讲解清楚其敲打的方式,或让幼儿自主探索;在打节奏时,可以让幼儿尝试一下打快节奏,也可以让幼儿用各种物体来打节奏;歌曲表演时,可将幼儿分组表演,丰富歌曲表演形式。

中班音乐教案9

  课程分析

  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感兴趣,利用自己的身体结合音乐来玩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纲要》指出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得机会,鼓励幼儿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课程目标

  一、发现身体部位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二、认识四类乐器,熟悉它们各自发出的不同声音。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课程准备

  一、各种打击乐器4-5件。

  二、音乐

  课程过程

  在音乐歌曲的带领下出场

  学习身体的几个部分发出的不同声音。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跟我们的小身体一起玩游戏。

  请你告诉我,你的小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呢?

  说下身体上有哪些部分,然后根据一起唱歌hello你好吗,动起来。

  看看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一起动。

  今天我们不仅要动起来,还要一起听听它们的声音。

  听跺脚声,在老师的指挥下跺脚发声。

  听拍手声,在小朋友的指挥下拍手发声。

  播放音乐,跟随音乐摆动身体的相应部位。

  三、认识各种乐器,熟悉它们各自发出的不同声音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认识各种乐器。

  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代表身体的一个部位,幼儿自主选择。

  都拿好乐器好,根据老师的'手势让手中的乐器发出声音。

  老师唱歌,根据老师的唱的身体部位,相应的乐器做出演奏。

  根据音乐再做一次。

  四.结束退场

  今天我们的乐器小乐队和我们的小身体做了一场演奏,现在让它们回家了,看看我拍哪里对应的乐器就要送回来哦!

  课程反思

  幼儿喜欢音乐,对于较少接触的音乐游戏和打击乐更是感兴趣,所以在活动开展时,不管是专注力和配合度都比较高,通过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此活动还可以有个第二课时,可以在后期将它作为律动继续开展。

中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

  2.用不同的方式(念白、动作)接唱歌曲,感受接唱乐趣。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蓝天白云真美丽——初步理解歌词及歌词节奏

  1.我们幼儿园的名称你知道吗?(也可从天气入手)

  2.根据幼儿回答贴出图谱,并有节奏念

  白云 飘飘 白云 飘飘,它飘在哪里?

  蓝天 蓝蓝 蓝天 蓝蓝白云 飘飘 白云 飘飘这样的天气好吗?好天气我们可以说天气 晴 朗-,天气晴朗的时候填空还有谁?太阳 红红太阳 红红 太阳红 红-。

  3.蓝天蓝蓝白云飘飘太阳红红的天气,你的感觉是怎样的?闭着眼睛想象一下。

  4.闭着眼睛再来用耳朵听听“蓝天白云”这首歌吧!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你能听了这首歌将这幅图贴完整吗?

  2.请一个幼儿来贴节奏图,老师再次演唱。

  他贴的.对吗?最后一句他是这样贴的,谁来说说歌曲里怎么说的?

  晒晒 太阳晒晒 太阳 心情 多么 好-

  老师演唱最后一句,问孩子,你心情好吗?你呢?

  这么好的心情,那我们演唱歌曲时就要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3.用愉快轻松地声音演唱歌曲两遍。

  4.不同方式演唱

  (1)请你听听老师这次演唱有什么不同?老师每一乐句的前半句有节奏念歌词,后半乐句接唱。

  你们想来试试吗?幼儿学习演唱

  (2)再来听听我是怎么唱的?前半乐句不唱,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示(第一句—一首叉腰,一手指指;第二句—两手有节奏在头顶飘动;第三句—两手在面前做太阳状摆动;第四句—两手抱肩左右摆动),后半句接唱。

  你行吗?来试试。带领幼儿听伴奏进行,用动作提示幼儿前半句不唱。

  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游戏?

  一定要认真听好、想好才能有趣地进行这样的游戏,我们再来试一次。

  三、结束部分

  在音乐中带幼儿到外面感受太阳暖暖晒在身上的舒服,问问孩子,心情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倾听分辨乐句中的各种音乐信号,并能根据音乐信号的变化,学学做做快乐的小司机。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铃鼓、沙球、三角铁

  活动过程:

  一、唱唱玩玩:学做火车司机。

  1、交流讨论:最想去哪里旅游?

  2、跟着音乐学学做做小司机开火车,有节奏的律动游戏。(拍退、模仿车轮转动......)3、幼儿到中间模仿司机开火车的各种姿态和动作,有节奏地开火车。

  二、听听辩辩:快乐小司机。

  1、幼儿连成一列小火车,有节奏地前进,稳稳得开起来。

  2、倾听音乐,分辨音乐中的上下行规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示小火车的上、下山坡。(快、慢、上行、下行交替)

  3、观看课件,讨论火车沿途经过哪些地方?

  4、听辨沙球和三角铁的声音,区分火车何时钻出山洞?何时过高架桥?并用动作表示。

  沙球:钻山洞三角铁:上高架桥。

  5、幼儿用动作表示火车的`位置,从单一的表演到集体连成几列小火车进行游戏。

  三、做做玩玩:变换火车头。

  1、幼儿欣赏课件,观察火车头调换的规律。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小结:原来是第一节的火车头调换到了最后一节,第二节火车作为了新的火车头。什么时候他们调换的?(铃鼓响的时候)

  3、幼儿分成四列小火车进行游戏,看谁的火车头调换的最快。

  该游戏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最后过渡到调换两节、三节火车厢。

中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2、在故事情境的帮助下学习创编相应的动作,并有节奏地表现。

  3、体验音乐游戏中角色扮演的乐趣。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与小鸟的手偶或毛绒玩具各一、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进入音乐情境。

  师根据图片一讲述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调皮的小猴、美丽的长颈鹿、聪明的小花蛇、威武的大、还有一头大大的和一只小小的小鸟,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俩经常在一起玩有趣的游戏。

  师:你知道喜欢干什么?小鸟又喜欢干什么呢?(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幼儿简单猜测后,师继续讲述故事)

  师:这只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它太重了,所以走起路来总是慢慢的。长长的鼻子会喷水,粗粗的尾巴还会甩来甩去赶蚊子呢。

  小鸟,它最喜欢在天上飞,有时候也会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唱歌。对了,小鸟还会捉虫子吃呢。

  二、初步感受音乐,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1、分别倾听A段与B段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你们想和、小鸟一起玩吗?听,它们来了。

  播放A段,感知乐曲沉重、平稳的特点。

  师:谁来了?你怎么知道是呀?(幼儿回答)

  师:这段音乐声音很重很慢,很像走路(出示图谱),又重又慢,谁来学一学走路。(师哼音乐)(师请2-3个幼儿)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走路吧!现在我们的.手是的脚,我们一起来学走路吧,记得要听好音乐哦!(播放音乐,在位置上模仿)

  师再次播放A段集体模仿走路:你们学的真好,重重地、慢慢得,非常的有节奏,那我们站起来学学走路吧!(教师哼唱音乐)

  师:们走的真棒,那让我们听着音乐再来走一走吧!

  播放B段,感知乐曲轻快、跳跃的特点。

  师:来了,小鸟也来了(出示小鸟图谱),你们听。

  小鸟是怎么来的呀?谁来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师在幼儿做动作时哼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轻快的飞。(播放音乐)

  师播放AB段音乐:我们把走路和小鸟飞连起来做一做吧!要听好音乐哦!

  2、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播放中间段音乐:想象和小鸟在干什么?

  师:和小鸟都来了(出示小鸟图谱),它们会干什么呢?(记号笔画出符号)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在干什么?小鸟在干什么?还会干什么呢?小鸟又会做什么呢?听完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喜欢干什么呢?谁会做个动作给大家猜猜?(师帮助哼音乐)(提示幼儿左边甩一下,右边甩一下;左边捉捉虫,右边捉捉虫……)

  小鸟也来了,谁会把小鸟喜欢做的事情表演给大家看?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和谱。

  师幼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把和小鸟做的事情表演出来吧!

  三、进一步感受音乐,学习用动作进行表现。

  1、看图谱完整倾听音乐,并想象游戏情节。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来想一想和小鸟的故事吧!(师随音乐指图谱)

  师:咦,还有一段音乐呢!最后一段音乐在说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师:原来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唱着歌跳舞呢,它们玩的真开心。

  2、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地进行动作表现。

  师:健壮的,可爱的小鸟,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吧。(站起来完成)

  3、教师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与幼儿分角色进行动作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你们想做还是小鸟?(站起来)

  师:那我来做,你们和周老师一起做小鸟,做动作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静止?小鸟做动作时在干什么呢?准备好了,小鸟们准备好了吗?

  师:刚刚我看到做动作时,有一只小鸟做的静止动作非常的漂亮,请你来做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师: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这次,我们来换一下,我请几个小朋友跟我一起做小鸟,其他小朋友和周老师一起做,记得听好音乐。

  分组游戏。

  师:这次和小鸟的静止动作都做的非常漂亮,那现在我们分组来玩游戏,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来做,那边的小朋友做小鸟,准备好了吗?

  4、找好朋友游戏。

  师:你们完成的非常棒,那现在老师要加大游戏的难度了,我请你自己去找一个好朋友,你们自己商量一下,谁做小鸟,谁做,好吗?

  商量好了吗?准备!小鸟准备!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和小鸟玩的真开心,森林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呢,下次我们再和他们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第二议,经过更改,活动中更加体现出音乐游戏的规则性,配班老师的出现帮助了孩子们建立了规则,知道动的时候小鸟不动,小鸟动的时候不动,同时,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也把握的较明确。但是仍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我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一下,如在明确游戏规则时,我用图谱来建立规则,这个时候如果能利用音乐(有音乐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休息?小鸟又音乐的时候在干什么?怎么休息?)来建立规则的话则能让孩子们对规则更加明白,最后一次的游戏中,孩子们虽然能找到好朋友,但是仍是各规各的游戏,虽然我后来加入了教师的示范,但又把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死板,如果我请孩子们找自己座位旁的好朋友讨论,摆好造型的话,活动可能会显的更为完整。

中班音乐教案13

  一、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2、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四、准备

  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 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2.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①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

  ②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③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

  ④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

  ⑤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

  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

  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

  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

  3.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2、大胆创编动作,自由表达。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使用乐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巨人;渐强与渐弱符号、森林水粉画、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准备到山上去打猎呢!”

  啦叭(休止符)啦

  “刚才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

  像这样音乐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请小朋友试一试,唱一唱。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欣赏

  打猎完下了山,小矮人们高兴地往家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害怕?为什么?小矮人没有害怕,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咚”小矮人又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小矮人”小矮人用魔法与勇敢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一学,变一变魔法呢?

  2、感受

  幼儿学唱,提示幼儿将渐强与渐弱唱明显一些。

  三、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发展幼儿创造力与表现力。

  小矮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大巨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

  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游戏几次。

  四、自由选择乐器,根据音乐做动作

  分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巨人与矮人的动作,或是表演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五、活动延伸。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乐器一起到户外玩“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游戏吧!

中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基本会说、唱儿歌,并模仿说唱部分的动作。

  2、能随音乐变化找到朋友并作出相应“喜欢”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表达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我喜欢你。

  2、PPT:幼儿交往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入场:听音乐《喜欢你》开火车入场,并坐到位子上。

  2、直接导入,引出儿歌。

  师问:

  (1)我喜欢你们,你们喜欢我吗?谁愿意到这里来喜欢喜欢我?(师张开手,做出抱的姿势,让幼儿上前,可一人,可多人)

  (2)你们刚才是怎么喜欢我的?(抱抱)

  3、出示PPT小朋友们抱抱的照片,引出:喜欢你,抱抱你。师:那喜欢你除了抱抱还能怎么样呢?(出示亲亲的照片)他们在干什么?

  师幼共同说:喜欢你,亲亲你。师:林老师喜欢你们,看,林老师送了个大拇指给你们,你的大拇指呢?一起说:喜欢你,夸夸你。(让幼儿互相之间夸夸)

  4、出示PPT小朋友们做鬼脸的照片,引出:喜欢你,逗逗你。

  (1)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们,你们也做个鬼脸,来看看谁做的最好玩,最好笑。(在幼儿做的同时,师可去幼儿那问幼儿扮的是什么。)

  (2)喊几名幼儿上前变给其他小朋友看,再让所有的幼儿一起做鬼脸变给听课的老师看。师可说:我来看看谁变得能让人哈哈大笑。

  5、出示第二段配乐,老师说B段儿歌。师:下面一起来听一听林老师今天是怎么喜欢你们的。边说边做动作。在第二遍时,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

  6、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师:你们今天做的这么棒,这次我要找好朋友去喜欢喜欢他。师边唱边走到幼儿中间去抱抱、亲亲幼儿。

  7、学习A段儿歌。

  师:幼儿园里真有趣,有这么多人喜欢你的,那高兴吗?幼儿园里真有趣,除了有这么多人喜欢你,小朋友还能在一起做游戏,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下面我们把这首儿歌完整的听一遍。

  8、游戏巩固。

  (1)两人之间玩游戏。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喜欢你的游戏,首先先好朋友之间玩。找个好朋友面对面,一起喜欢喜欢他。

  (2)全班一起玩游戏。

  9、结束。

  师:今天有这么多人喜欢你们,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出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去喜欢喜欢他们好不好?

  课后反思:

  在课次《喜欢你》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到我班幼儿的能力,第一环节以谈话导入“你喜欢我吗?”“观看PPT四个动作的喜欢”来切入主题,一开始就观看PPT记住歌词内容,这样很容易把歌词给记住了。幼儿第一环节掌握住了,于是,我把歌词创编到歌词中,让幼儿通过做动作——完整听音乐——最后结合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表达自己喜欢的意思。在上台表演环节中,我首先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带动胆小的孩子参与活动中去,整节课下来老师上的'轻松,孩子玩的也开心。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对音乐歌词和动作,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最后一个环节在我的肢体语言提示下,幼儿边大声唱歌边做动作,使幼儿更加自信,活动气氛更加活跃。

  我想一个活动能够精心设计,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0-06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03-08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05-29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2-10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03-17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30

中班音乐睡觉教案12-09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2-07

中班音乐苹果教案01-11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