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8 09:54:2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塑料玩具、伞、圆纸片、牙签、木片、盖子。

  2、学具:陀螺、电风扇、法条玩具、录音机、磁带、钟表。

  3、视屏展示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转动的经验。

  1、幼儿猜谜: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猜猜什么?(风车)出示风车,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

  2、师幼小结:有了风,风车就转动。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方式。

  1、是:你能让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吗?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哪些部位能转动。

  2、幼儿探索绳梯部位的转动。

  3、幼儿交流:

  (1)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一部位转动起来了,请你试一试。

  (2)师: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不能转动,行不行?

  4、师幼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三、探索使物体转动的方法。

  1、师:你能够想办法让桌上的东西转动起来吗?玩的时候动脑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2、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的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在视屏仪上演示.

  3、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动起来,而且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四、拓展生活经验

  1、请小朋友到周围找一找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幼儿交流:哪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2、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雪花飞扬,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自然现象开展以冬天为主题的活动。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从动脑,动口,动手,使其在丰富的自然科学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的分类,统计的能力,及对艺术的表现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

  2.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初浅的分类,统计知识。

  4.学习用折剪贴等方式合作开展美工活动。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难点: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大幅冬天背景图一张,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图片若干。

  2.音乐磁带.雪花头饰。

  3.分类统计表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4.小动物图片,白纸.彩笔.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冬天到了

  1.游戏<<大风和树叶>>和音乐表演<<雪花姑娘>>导入主题____冬天来了。

  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僵了......)。

  3.出示画面,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乐趣,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较连贯描述观察的结果,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动物过冬办法多

  1.教师小结,导入下一环节:人很能干,能想出很多办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过冬,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听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请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办法,并将相应的动物图片贴入背景图中,帮小动物安家。

  3.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动物过冬的办法(有换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储存粮食的.有飞往南方的)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保护自己的能力。

  4.幼儿操作:按不同的过冬方式给图中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用表格统计。

  三、植物过冬有办法

  1.引导幼儿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过冬呢?

  2.通过看图片,观察实物知道树木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几种,了解他们的过冬方式。

  3.出示黄瓜西红柿,鲜花,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鲜花,为什么冬天也有呢?(让幼儿了解大棚养殖,玻璃暖房种植,给树捆草绳等人们帮助植物过冬的.方式。

  四、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留住冬天吗?(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轮换的)。

  2.讨论留住冬天的办法。

  3.分组活动(折剪雪花.画雪人,帮小动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丽的冬景图,把冬天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五、暖和我们的身体

  带幼儿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使幼儿知道冬天的天气寒冷,多活动能使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要怕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冬天带来的欢乐。孩子们对冬天感兴趣,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孩子自由表现得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指纹及指纹的用途。

  2.对指纹及其作用产生好奇并乐于探索。

  3.喜欢用指纹来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放大镜、彩笔、橡皮泥、油泥、绘画纸。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活动——“小刚家被盗了,警察叔叔在窗户上发现了罪犯的指纹。几天后,罪犯被抓到了。”你知道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用橡皮泥和油泥留下自己的指纹。

  3.对比看一看自己的指纹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认识三种指纹类型,并学会辨认自己的手指类型。

  4.想一想小手在不同的材料上印出的指纹是一样的吗?还可以在哪些地方留下指纹呢?

  5.探索结束尝试用毛笔蘸少量颜料涂在手指上印画,用中性笔画上适当的修饰和加工,一起欣赏有趣的指纹画。

  活动延伸:

  1.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容易留下指纹。

  2.请家长或老师讲述与指纹用途有关的故事给小朋友听。

  科学乐园

  指纹就是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指纹在胎儿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从基本线条形态上看,指纹可分三种:斗形纹、弓形纹、箕形纹。不同人种的指纹有很大差别,据说,全世界六十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因此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据此,可以广泛运用于考勤、侦破、保密系统。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标记,并愿意尝试与老师一起记录。

  2、感知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2月天气记录表、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时候有太阳,有时没有?(因为有时候太阳会被……)我还带来了几张天气的图片,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天气吗?

  二、观察图片上的天气情况

  1、(出示雨天图)你怎么知道下雨了?(:看见有雨滴落在了花瓣上)

  2、(出示雪天图)你从哪里发现是雪的?(:原来树枝上、树叶上和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3、(出示晴天图)哪里有太阳?我怎么没看见有太阳?什么光?(:原来是太阳光照在了向日葵上)

  4、师:这些天气图片啊,还想找一些气象标记做朋友呢。

  三、认识气象标记,并与实际天气

  1、(出示雨天标记)这个是什么标记?雨天

  (出示晴天标记)晴天

  (出示阴天标记)白白的云,外面的这一片天空是怎么样的啊?阴沉沉的,阴天

  (出示雪天标记)那这个呢?

  2、师:好,现在气象标记和图片找朋友,谁来为这张图片找标记?(出示阴天图片)(教师再次强调气象标记:找到的是阴天的标记……)(课件上进行正确的匹配)

  3、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气象标记。

  4、猜一猜其他三张标记

  师:这里还有三张气象标记,请你们来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天气呢?

  (雨夹雪)哦,雨滴和雪花同时从天空中落下来,这是“雨夹雪”。(请多个幼儿起来认一认)

  (雷阵雨)中间是闪电。在这样的天气里面呀,我们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这是“雷阵雨”。

  (多云)这个太阳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太阳只有?哦,白云把太阳遮挡了一半,这是“多云”。

  5、认识雾天标记

  (出示雾天标记)师: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气象标记,它看着像什么?这样的标记和这张图片是好朋友(出示雾天图片)你见过这样的天气吗?你怎么知道这是雾的?:哦,它把后面的`景物遮住了,看起来有点模糊,这是“雾天”。

  6、复习巩固各种标记

  (1)用卡片轮流出示,让幼儿认一认,读一读。

  (2)读一读其他城市天气

  师:(出示江阴天气卡)今天江阴白天天气是……,那其他城市白天天气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一看。(海南、青岛、常州、深圳、成都、香港、上海、江阴)多次反复认读。

  四、讨论

  1、师:这么多天气,你最喜欢哪一种天气?为什么呢?哦,有的人喜欢晴天,可以玩、可以晒衣服、可以穿漂亮衣服;有的人喜欢雪天,因为可以堆雪人。那谁会喜欢雨天呢?你们为什么不喜欢雨天呢?

  2、出示干涸土地的图片

  师:它需要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认为它需要雨天?哦,因为土地很干,你看小苗苗没有水喝了,它需要雨天。

  五、天气记录表

  1、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天气记录表,你能看出来这是记录了几月份的天气的?

  2、师:那今天的天气,我应该画什么呢?用……来表示今天是……

  3、师:那我们一看这张图上有哪些天气?雨夹雪在哪一天啊?你能把找给我看看吗?雾天也让幼儿找一找。(幼儿说出天气,教师依次贴天气卡片)

  4、师:那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个阴天?(有不同意见的请幼儿上来数一数)老师记录。

  5、师:那在这张图上,什么样的天气出现的最多?什么样的天气出现的最少?

  6、结束语: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天气预报的阿姨是怎么知道的?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去问爸爸妈妈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难点: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音乐律动) 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我的谜面是: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 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 第二个: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第一个游戏: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第二个游戏: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

  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

  2.那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3.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的变化的有趣和好奇。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电热水壶一个、2人一块冰

  活动过程:

  小实验: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蒸气凝成的小水珠。蒸气→水:看看盘子上有什么,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手的潮湿。

  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看看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了,你们回家可以做许多式样的冰块:彩色冰块、豆豆冰块、模型冰块……

  活动延伸:

  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染孩子进一步了解、感知冰的特征,有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小朋友回家做冰块玩。

  活动过程的对话:

  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电热水壶,又打了水,都围起来看。

  荣一郎说:“水是软软的。”小实验开始了,插电加热,很快水开了。 陈新说:“水壶唱歌了。” 张俊骞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

  老师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这个现象我们叫它什么?”

  有小朋友说冒烟、

  有小朋友说烧开水,

  蓝钧说是小乌龟,与水联系上了。

  思考过程的观察记录

  黄劲说:“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黄晨把手放进蒸气上:“我的手湿湿的。”

  有几个小朋友好奇也来试试,老师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发生什么现象?看看盘子上有什么,盘里有许多水珠。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水的变化。老师打开窗,水蒸气出去了,去哪儿?变成什么?有小朋友说,找它的好朋友玩。只要黄劲说到天空变成白云了。

  潘子健说怎么会变成冰呢?

  感受冰块的冰冷:

  孩子每2人一块冰,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小手冻得受不了,一个个做鬼脸。

  看看冰块变化?慢慢地融化了。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冰在0度凝固,温度升高了冰块会融化的.。陈炫昊玩冰块后,手冰凉的,调皮的故意去摸摸老师的手,看到老师被冻吃惊的样子,觉的他自己胜利了。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成水了,还依依不舍。

  怎么会变成冰呢?请大家回去放水到一个容器内,放进冰箱里,一段时间,就做成冰块了。

  评价: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和蒸气互变的有趣过程,又感知冰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由来: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为鱼池内蚂蚁爬上叶子这一现象发生争论,并围绕“蚂蚁会不会游泳”讨论不停,这一争论引起许多小朋友的好奇。为满足幼儿对蚂蚁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生成了此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材料,创设不同情境,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培养幼儿自己寻找科学答案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喜欢对身边现象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友好协作。

  活动准备:

  1、小碗、水、小棒、石头、纸等。

  2、蚂蚁较多的场地。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并寻找出答案。

  难点:幼儿运用多种现场材料救助蚂蚁。

  活动过程:

  1、讨论:蚂蚁会不会游泳?

  教师七次有的幼儿认为蚂蚁会游泳,有的说不会,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呢?

  幼:小蚂蚁不会游泳,它停在叶子上是求生呢!

  幼:蚂蚁会游泳,不然它怎么会游到叶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多数幼儿赞同蚂蚁会游泳的看法。

  2、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开始进行探索。

  “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我问幼儿。小朋友说:“我们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问,幼儿说:“拿个小碗吧。”于是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来到操场上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他们将蚂蚁轻轻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蚂蚁会怎样。

  幼:小蚂蚁爬得太快了。

  幼:是呀!它们和在地上爬得一样快。

  幼儿全神贯注地关注自己碗中的蚂蚁,并且边观察,边和旁边幼儿交流着……我问幼儿这样看,能知道小蚂蚁会不会游泳吗?幼儿说,“不行,碗里没有水。”我又问:“那怎么办呢?”幼儿轻轻地说;“我们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蚂蚁放在装水的碗中再次观察寻找答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

  教师引导幼儿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观察蚂蚁的活动。看着,看着,一名幼儿激动地把小碗举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小蚂蚁会游泳,它们正在水里快乐地扭动着身体呢。”

  另一名幼儿挥着手招呼旁边小伙伴:“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们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蚂蚁在水底爬呢。

  于是,几个幼儿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小蚂蚁肯定会游泳,你们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点像放大镜,蚂蚁变大了,看它的身体有六条腿,嘴像镰刀一样,眼睛小小的,没有睫毛。”

  之后,多数幼儿激动地呼应起来:“我们赢啦!小蚂蚁会游泳。”

  这时一名幼儿皱着眉头说:“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话,提醒了其他幼儿。于是,大家纷纷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蚂蚁,似乎都不动了。最后,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蚂蚁都倒出来了。

  4、引导幼儿一起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蚂蚁快要死了,我们小朋友都把蚂蚁和水倒出来,帮助蚂蚁逃生,那如果蚂蚁在湖中、海里落难了,又没有办法把水0出来,咱们应该用哪些办法落水的蚂蚁呢?

  幼: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里放)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叶子怎么办呢?你们再仔细想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来救助小蚂蚁。

  第二轮的探索活动开始了,幼儿有的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纸,有的放木棒……

  幼儿: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一根长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于是,幼儿再次投人救助蚂蚁的活动中。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师:蚂蚁刚到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幼:能够自由自在地游泳。

  师:蚂蚁在水里待了一会儿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

  幼:做挣扎,然后动作就慢了下来、运动小了。

  师:如果放进一片叶子(纸、棒等)会怎样?

  幼:蚂蚁会自救。

  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回去后,通过上、看图书等方式寻出答案。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此次探索活动源于幼儿一次意外现象的发现,产生了“蚂蚁会不会游泳”的疑问。由于问题是幼儿在活中发现的,所以幼儿探索时兴趣浓厚。老师能适时引导,通过猜想、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使幼儿从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无依据猜想到根据客观依据进行猜想,培养了幼儿求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

  2、活动中的不足:

  幼儿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蚂蚁在水中待一会儿后,活动越来越少。由于怕蚂蚁死,于是就把它们放生了,为了保护幼儿纯真的爱心,因此探索活动也就此停止。因此,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幼儿还是没能通过本次实验找到科学的答案,最后只能引导他们通过上查资料、从书中寻找答案。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遗憾。

  主要内容:

  1、质疑:到底该不该拿小蚂蚁做实验?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可以这样实验,幼儿以后对什么发生兴趣,就对什么进行探索、实验,那么,是不是会有很多的小动物会丧生或残疾?可以通过一些资料、影像来解答幼儿的疑问。

  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幼儿去探索,当幼儿发现蚂蚁不能在水中待长时间,他们也是有爱心的,立刻便把蚂蚁放生了。这不是一次爱心教育的契机吗?

  2、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亲自动手的机会,但是也要重视爱心教育。

  只有幼儿亲自参与探索,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次不让幼儿实验而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看一些资料,幼儿只是对蚂蚁有一些肤浅的了解。但通过幼儿自己探索、实验,他们可以从中寻找出答案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发幼儿为探索确立目标。尤其所探索的内容是从幼儿的疑问中来,所以幼儿的探索兴趣浓厚,以至于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

  幼儿对万物都感兴趣,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探索,还要相信幼儿有能力探索出答案,不能因幼儿小或其他原因阻止幼儿。但在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活动进行前,老师要讲出注意事项,如在探索蚂蚁到底会不会在水中游泳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如果蚂蚁在水中不会游泳,快死了,我们该怎么办?”从而让幼儿心中树立爱心意识,必要时候还可以请老师帮忙。

  综合评析:

  “发现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发现新的问题”这一过程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一致,幼儿发现池塘里蚂蚁爬上叶子,便对这一现象产生兴趣,纷纷就蚂蚁会不会游泳进行猜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亲自拿实验工具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此过程中,又延伸出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由此可见,教师这一选题对幼儿有意义,不仅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而且也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预设和生成的结合,事先预设的目标本来是通过观察探索并寻找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这一答案,但当幼儿发现蚂蚁在水中快死的时候都把水倒出来时,教师马上引导幼儿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并了相应的材料,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但生成的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更大的价值。

  小组合作反思紧紧围绕“该不该拿小蚂蚁做实验”这一问题展开,中心突出,研讨较深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表达出充分的理由,形成鲜明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方认为只有亲身实践,幼儿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所以应该让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小蚂蚁探究。另一方则认为,不能因为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就对其进行探索、实验,否则会有很多小动物丧生或残疾。通过深入探讨,大家最后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应支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但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应在之前做一定的价值判断,并对探究内容做一定筛选。不仅有聚焦的问题,又有交锋的过程,最后又形成一致的认识。这是一个观点碰撞及同伴互助的过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研讨。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大班实用02-28

大班科学教案11-1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7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04-07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04-01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08-06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8-12

大班科学教案(优)08-07

【荐】大班科学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