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6 09:20:3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范例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

  2

  备课时间:

  9月15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讨论归纳: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3、概括纲要,归纳整理: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

  人的人格魅力。

  四、重点研读

  1、研读内容: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六、教师小结: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七、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语文教案 篇2

  课文原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三课时√√(二课时) √(会员)

  2.芦花荡√ √(原创 四课时)√ √(长、详)

  3.蜡烛√详案 √√(原创)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简) √ √探索型√

  5.亲爱的'爸爸妈妈√① √② √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三则

  7.背影√ √ √

  8.台阶√(Doc版,一课时) √ √二则

  9.老王√简案 √(详) √

  10.信客√(简)(详)各一份 √ √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简案 √ √二则

  12.桥之美√两则 √(创新研究) √

  13.苏州园林√ √

  14.故宫博物院√ √ √

  15.说“屏”√(简) √ 名师√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简详各一则 √ √

  17.奇妙的克隆√ √ √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

  19.生物入侵者√(简) √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 √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 √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优秀√√ √ √√陋室铭2课时

  23.核舟记√详案√(详)第二课时 √ √

  24.大道之行也√优化教学方案 √ √(简)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

  第六单元

  26. 三峡√①√珍藏版 √ √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

  28.观潮√(2课时) √详略各一则√(名师)

  29.湖心亭看雪√① √② √ √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登岳阳楼√√ (名校资料)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太空“清洁工”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用途?

  2.知道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3.阅读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空“清洁工”产生的原因和用途,从而对太空、科技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太空“清洁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太空“清洁工”

  2、你们看,美丽浩瀚的.太空你们可曾知道,那里充满着危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空“清洁工”》

  (二)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把这段话读正确、流利。

  (2)圈一圈:太空“清洁工”是什么?

  (3)划一划:太空“清洁工”是怎么样的?

  (4)写一写:太空“清洁工”有什么用途?

  2、学生按要求学习。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习。

  3、交流反馈。

  4、交流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复述课文。

  现在,你是太空“清洁工”。如果你是太空“清洁工”中的一种,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

  学生自由准备。要求:说清楚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和用处。

  指名学生复述,评议。

  (五)展开想象。

  读了《太空“清洁工”》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案 篇4

  “螳螂捕蝉”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大家了解哪些知识呢?下面是有关螳螂的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激发兴趣:

  1、“螳螂捕蝉”是个成语,我们通常会在它后面加上四个字,谁知道?(八字格成语)。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还记得吗?

  二、精读课文,领悟寓意

  1、这位少年讲的“螳螂捕蝉”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自读第二段,读后同桌相互讲一讲“螳螂捕蝉”的故事。

  2、出示词语读,指名读: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3、指名带着以上词语讲“螳螂捕蝉”的故事。

  4、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组织讨论:

  (1)围绕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

  (2)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同桌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3)指名交流。

  5、掉头看看身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假如蝉、螳螂、黄雀都将头往后看一看,完全可以发现身后的祸患。可是,它们怎么都没有这样做呢?创设情景说话:

  (1)蝉啊,你为什么没有掉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呢?(这可是一件大事啊,你真是只要露水不要命啊!)

  (2)螳螂啊,你的身后隐藏着祸患呢,你怎么不回头看看呢?后悔吗?(看,这位终于醒悟了。可惜,已经晚啦!)

  (3)黄雀啊,别人都说你聪明,可你怎么也没掉头去看一看呢?

  6、是啊,早一点醒悟,就会早一点避免危险与祸患。读到这里,你想对他们三个说些什么?用“你们啊”开头,体悟“一心想”。

  7、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再读课文,品味吴王的醒悟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朗读。

  2、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他明白什么了?联系上下文理解。

  ★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会国破人亡。

  (1)品读第一自然段,理解 “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的后果是什么?

  (2)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练习朗读。

  ★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当初,大臣们不也劝过吴王吗?理由不一样吗?可是他们劝说的结果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出示第一自然段末句。理解“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对错,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2)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这里出现了两个“死”,意思一样吗?这个“死”写出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谁也动摇不了。)

  (3)可是听了少年的话,他明白了——大臣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一意孤行……

  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品读故事,体悟少年的智慧

  1、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可是学到这儿,老师的脑海里却涌起了一个疑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譬如:

  (1)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2)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2、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吴王为什么没有听大臣的,却听了那个少年的?那个少年又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3、也就是说同样是劝说,少年非常智慧,非常巧妙。他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4、再读读故事,你从哪里感受到少年的智慧,让吴王不得不信以为真?读画圈注。

  (1)第三自然段:“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什么?“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为什么要每天来转?(有恒心、有毅力、有智慧;劝谏的勇气和决心都非常大;胆识过人,智慧过人)

  时间:早晨:这样才会有蝉来吃露水,他真是智慧;

  地点:王宫花园:这是吴王一大早的必来之地。而且这里有树有鸟,这样才能把故事编下去,说得像真的一样。

  (2)第四自然段:“终于”:好不容易引起了注意。不然,他肯定还会继续转。小小少年,真是用心良苦啊。

  (3)描写蝉、螳螂、黄雀的`形象那么逼真,让吴王不得不相信。圈圈动词交流。

  5、原来少年在花园里一连转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6、读到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同样是劝,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妙劝,让吴王自己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7、读到这里,你觉得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吴王呢?是啊,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这少年就是这样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8、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

  9、随着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智劝吴王的事情迅速传开啦。听说此事后,大家会说什么呢?众大臣、吴国的百姓或者楚王、诸侯国国王,任选一种角色说话。(智慧的力量,和平的力量)

  五、总结全文,随文练笔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

  2、读着这个道理,你有同感吗?我们及其周围的人是否也曾干过像蝉、螳螂和黄雀这样的事情?你能举例说说吗?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根据类似的事情写篇文章。

  3、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寓言选集。阅读此类文字,不仅要明白故事经过,更重要的是想想其中的道理。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射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祸患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趣、仙、尽、陡、峭、峰、昂、朝、抢”这9个生字。积累“风景、有趣、名字、仙人、尽管、山峰、高昂”7个词语,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陡峭、闻名中外、有趣、尽管、高昂”词义;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和记忆汉字“仙、尽、峰、昂”。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比较流利地读好将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能借助图画,发挥想象,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伴介绍黄山的奇石,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4、知道黄山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陡峭、闻名中外、有趣、尽管、高昂”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仙、尽、峰、昂”。

  2.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伴介绍黄山的奇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过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什么风景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板书:黄山)旅游,去看一看那里奇形怪状的石:(板书:奇石)

  3.指名读课题17.黄山奇石·

  4.齐读课题。

  二.观看录像,整体感知:

  1.观看录像:

  思考:录像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形状奇特的石头?

  2.汇报、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

  3.为什么人们会给这些石头起这样的名字呢?

  三.整体阅读,学习字词

  (一)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标小节序号、圈出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二)汇报交流:

  1.小组读课文

  hui蚯g6b6d6uqiao拒ngdngh6

  2.出示生字:徽似胳膊陡峭峰昂呵

  (1)小组开火车读

  (2)变换生字次序读

  (3)去掉生字拼音读

  (4)齐读生字

  3.出示词语:安徽省似乎胳膊陡峭山峰高昂笑呵呵

  (1)指名读

  (2)出示地图,指认“安徽省”“安徽省南部”

  读句子: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

  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3)学生指出“胳膊”的位置。

  (4)画一画“陡峭的山峰”,理解“陡峭”的意思。

  (5)学生动作演示“高昂着头”,理解“高昂”的意思。

  (6)表情演示“笑呵呵”,换词

  理解(笑嘻嘻笑眯眯笑盈盈笑哈哈)

  (三)再读课文2—4小节

  1.学生自由读2—4小节

  要求:找一找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奇石,读有关的句子。

  3.画一画其中的一种奇石。

  4.齐读2—4/j、节。

  5.概括2—4小节内容。

  读句子:黄山的石头真奇啊!有的像仙桃,有的像猴子,还有的像金鸡。

  (四)引读第5节,说话练习。

  1.引读:

  除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外,黄山上的奇石还有很多,如——等等,(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还有一些没有名字的石头,正等着我们。

  2.课后“说一说”练习

  小朋友,发挥你的想像,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向同伴介绍一下。

  (1)学生自由准备。

  (2)向同伴介绍。

  (3)选1—2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3.说话练习:

  黄山的石头。

  板书:形状奇特形象逼真(大自然的杰作)

  四.巩固字词

  1.比较字形,读一读

  徽(安徽省) 微(微笑) 似(好似) 以(不以为然)

  胳(胳膊) 骆(骆驼) 呵(笑呵呵) 可(可惜)

  峰(高峰) 蜂(蜂蜜) 陡(山高路陡) 走(走马观花)

  2.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上网、杂志、报刊、图片……)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介绍了黄山的四绝之一——奇石。其中,对“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等奇石作了详细的描写,让孩子身临其境。本堂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孩子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当学生熟读并积累了课文中的语言之后,让学生抓住石头形状的特点,大胆地展开想象,对课文中略写的奇石进行介绍,学生们写得还真不错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4-29

(精选)语文教案09-26

语文小学教案05-30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教案【精选】09-06

语文教案(经典)11-16

【经典】语文教案11-15

(精选)语文教案11-25

【精选】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