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狼教案

时间:2025-02-20 07:27:57 教案 我要投稿

狼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教案锦集六篇

狼教案 篇1

  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默契”、“惩罚”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群的集群生活方式,边读边批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学习,懂得团结协作对于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团结协作对于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你见过原野上纵横驰骋的狼吗?你听过山谷中凄厉的狼嚎吗?一只狼是孤独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狼选择了群居生活,共同进退。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我们一样过着群居生活的狼的世界吧!

  二、理解词语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在文中指一边跑,一边叫。表现速度快,气势大。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畏,害怕。

  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不与狼相争。

  默契:没有明白说出谁做什么,但彼此却有一致的配合和行动。

  至高无上:最高的,没有比它权力更高的了。

  俯首帖耳:一切听从别人的命令,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

  三、理解结构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总写狼友良好的群居生活习性。

  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写狼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团结,力量十分强大。

  第三段(第4至11自然段):写头狼的产生、权力、责任。

  第四段(第12自然段):总结全文,狼正是依靠这种集体力量生存下来的。

  一、讲解第一段。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狼的外形、动作等。比较它们和师、虎、豹等森林猛兽不同,的地方。

  二、讲解第二段

  1、品读感悟一只狼的攻击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呼啸而过,能使凶猛的老虎、棕熊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这句话通过“呼啸而过”,“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将狼群的强大描写的淋漓尽致,也表现出团队力量的`强大。

  三、讲解第三段

  (1)头狼在狼群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可以惩罚、攻击、教训别的狼。

  这句话表明了狼群世界的等级制度。

  (2)狼群常常围住头狼,热烈的嗅它、舔它,还轻轻的从下侧咬它的脖子。

  这句话写出别的狼队头狼的臣服,也表现了狼是善于交流的动物。

  四、讲解第四段,品读感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狼还是依靠狼群的集体力量顽固的生存下来。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写狼是通过自己的团结生存下去的,突出本文的中心,同时,也使我们懂得人也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变得更强大。

  板书设计:

  狼群的群居生活

  狼群

  头狼在狼群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懂得人也是一样,要勇敢,要能团结别人一起做事,要能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

狼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

  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2.小朋友,睁开眼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鹿小鸟)(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3.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

  狼在死之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进行说话练习和想像训练)

  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的小鸟在( )

  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5.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森林狼鹿)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不能把狼消灭掉?为什么?(师小结)

  6.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把我们看到的情景编成故事讲给森林外面的人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7.刚才两位小朋友都讲得不错,以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把刚才的故事表演出来吗?老师这儿有头饰,谁有信心上来试一试,请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演得很好,老师把这些头饰奖给你们,下面再请你们说一说,听了故事看了小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9.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天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和教师一起阅读大图书,发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

  2、初步感知字词:手、脚、尾巴、嘴巴,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常见字的兴趣。

  3、能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参与讲述故事并猜测新娘是谁。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大图书:大灰狼的新娘;字宝宝:手、脚、尾巴、嘴巴;红头巾,老鼠、大象、河马的图片。

  学具:字宝宝:手、脚、尾巴、嘴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森林王国有人要结婚了你们知道是谁要结婚了吗?想知道吗?”

  “请你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新郎。”

  教师出示大图书:“从封面上看,你看出是谁要结婚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二、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大灰狼的`新娘》

  师:“大灰狼先生要结婚了,他还不知道新娘是谁呢?瞧!大灰狼的新娘来了,可是,新娘不肯让新郎看自己的脸,她要新郎猜猜她是谁?这下可怎么办呀?谁来帮大灰狼先生想个好办法?”

  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理解故事情节,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并感知字词:手、脚、尾巴和嘴巴。

  三、教师归纳总结故事大概,帮助幼儿再次认识字宝宝:手、脚、尾巴、嘴巴。

  “大灰狼先生猜出了自己的新娘是谁,真高兴!大灰狼先生究竟想了什么好办法?”

  四、游戏:猜新娘

  “这个办法真好,森林王国还有好多新娘呢?请你们也来猜一猜?”幼儿拿起手中的字宝宝练习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

  根据所露出部位特征,猜出新娘到底是谁。(逐个出示老鼠、河马、大象)

  五、活动延伸

  “森林王国还有更多的新娘呢,请你们自己去找一找,猜一猜。!”

狼教案 篇4

  鹿和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

  2、导题:在凯巴伯森林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板书:

  二、对比质疑 确定支点

  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看着这两幅画面,听着老师的讲解,把你内心最想知道的说出来。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鹿死林毁?

  三、自读自悟 辐射全文

  1、初读,要求:

  自读课文,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读到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好吗?

  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你小组成员分享。

  四、汇报交流 旋转球体

  1、读着读着,你知道些什么?

  重点指导:

  (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出示第4小节中的语句)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2)、鹿毁灭了森林,你从那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3)、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六小节)

  指导朗读

  2、过渡探究

  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请再仔细回读课文,特别要重读第7节,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来阐述你的答案。

  (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链;(3)生态平衡……

  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罗斯福您错在哪儿?

  五、深究课文 突出心轴

  1、精读第8、9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设计说的练习: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4、课外延伸: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课外读物,说明人类应维护生态平衡?

  六、延趣拓展 升华主旨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

  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

狼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

  2、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

  3、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

  4、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课前准备

  1、上网收集狼的资料;

  2、用笔绘制狼的图画;

  教师精讲设计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语

  对于动物狼,同学们并不陌生。童话故事中,我们听说过它;动物园里,我们见到过它;生物课上,老师介绍过它。文学作品中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大批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狼的形象。就拿语文书上的两篇文章,狼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差异。

  谁来说说看这两篇文章各自刻画了怎样的狼的形象?

  二、举一反三,交流狼的故事

  课前收集狼的图片,做成幻灯片,课上打出图片。给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起更多的狼的故事。

  三、推荐阅读──《两狼共行》

  导:老师在前两天也读到一篇写狼的文章,很想推荐给大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链接文章。请一生朗读。

  四、谈你心中的狼的形象

  导: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很多人在读完文章后,都会被作者笔下这两只狼忠贞的感情深深地吸引。但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作者因情感和立场的不同将狼写出差异。那老师今天想听听你们心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五、辩论

  导:虽然作家和许多同学都试图将狼刻画的有情有义,但绝大数人还是会“谈狼色变”,对狼充满恐惧与厌恶。那么老师就要问问大家了,你们认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里,人与狼到底能否成为朋友呢?

  正方:人狼可以成为朋友

  反方:人狼不能成为朋友

  六、辩论总结

  导:我不禁要为大家的精彩辩论拍案叫绝,也只能以赞赏的掌声结束这次辩论。还是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给自己的.辩论点评一下吧……

  狼能否成为人类的朋友,这个问题我们无从盖棺定论,因为我们无法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这样的尝试。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狼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狼的团结、狼的智慧等。

  七、本课小结,课外延伸。

  本堂课只是开启了狼的专题研究的一扇门,走进这扇门,你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和收获。课后我们也可自由组合小组,对狼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狼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自身活动,感受里外的`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分散画几个直径为一米的圆圈作为兔子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一位幼儿扮成大灰狼,其余幼儿当兔子。

  游戏开始前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

  二、基本部分:

  1、当兔子的幼儿,蹲在家里面,一个家只能蹲三只兔子。

  2、教师问:“小兔子,你们在哪里呀?”(在家里)老师又说:“小兔小兔快出来,外面青草真正多,青草青草鲜又嫩,吃饱肚子好干活。”于是,小兔们离开家。

  3、教师问:“小兔子们,现在你们在哪里?”(在家的外面)小兔们在草地上做吃草的动作。当老师喊:“大灰狼来了,小兔们快回到家里面去吧。”场外的大灰狼冲进场内捉兔子,小兔叙述跳进家里,每个家不能超过三只兔子。

  4、教师问:“小兔子,现在你们躲在哪里呀?”(家里)老师说:“大灰狼回到山洞里了,小兔子们到外面来玩吧。”兔子们又跳到圆圈外面来。

  三、结束部分

  游戏可以进行2-3遍,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共同对游戏情况进行讲评。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07-11

关于狼教案11-24

《狼》教案及反思01-11

狼和小羊教案09-18

狼和小羊教案08-15

《狼》优质课教案10-16

小兔与狼幼儿游戏教案09-22

狼教案精品(15篇)07-11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08-08

《狼和小羊》优秀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