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5-03-15 08:56: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范文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组合而成的一间屋顶为梯形的房子,图形可拆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种梯形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的纸(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剪刀;人手一张白纸,上画三个正方形,剪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屋顶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状。"请幼儿在"小猪的新房子"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数数各有几个。

  二、认识梯形

  教师:"小猪家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呀?这个形状它叫什么?(梯形)看看它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将梯形图片倒着放、斜着放,请幼儿说说这个图形还是不是梯形?

  教师:"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直角梯形的图片)"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等腰梯形的图片)

  三、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教师:"猪妈妈又生了很多猪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屋顶,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帮小猪们设计出梯形的房顶。""老师这里有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纸,请你们用折纸的方式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有谁想上来试试?"幼儿尝试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再将剪下来的梯形拼在白纸上所画的正方形房子上面,作为小猪家的屋顶。

  四、出示活动教材,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涂色、连线活动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五、幼儿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现如今,大多数幼儿对眼睛的重要性都只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但对眼睛有意识的保护意识比较淡簿,在教育教学中这一块被忽略了,并且,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看书,画画的机会日益增多,保护眼睛就显得日益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拥有美丽的眼睛》,此活动在幼儿充分的讨论和体验下,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重点难点】

  体会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本领,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害,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活动准备】

  课件《左斜眼,右斜眼,中间对对眼儿》。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游戏:指五官(可根据幼儿兴趣,重复2—3遍,速度逐渐加快)

  二、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观看课件《左斜眼,右斜眼,中间对对眼儿》

  1、故事里讲到了那几个小动物?(叮当狗,呼噜猪,草莓兔)

  2、它们在干嘛?(野餐)

  3、吃着吃着他们发现了一件什么奇怪的东西?(三颗奇怪的树)

  4、为什么说它们是三颗奇怪的树?(因为树上长了电视机)

  5、叮当狗,呼噜猪,草莓兔它们吃完东西又在干吗?(看电视)

  6、看着看着发生了什么事?(它们的眼睛一个变成了左斜眼,一个变成了右斜眼,还有一个变成了中间对对眼儿)

  7、它们的眼睛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幼儿自由讨论)

  8、那我们想个办法帮助叮当狗,呼噜猪,草莓兔改掉看电视时的坏毛病吧!(不要离电视机太近了,不要斜着眼睛看电视等)

  9、那你们知道我们的眼睛有些什么本领吗?

  10、原来眼睛有这么多的本领啊!如果没有了眼睛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把小眼睛闭起来,试着走路,看看是什么感觉?(幼儿说说感觉)

  三、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原来眼睛对我们非常重要。你们知道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吗?(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不用小手揉眼睛,尖锐的东西不能对着眼睛,不能在太阳底下看书……

  四、结束。

  除了这些保护眼睛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在课后做眼保健操来保护我们的眼睛,瞧!红袋鼠来教我们小朋友做眼保健操了,我们一起跟着它动起来吧!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体验3-7的数量依次多1的递增关系。

  2、能按数量多少对7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并匹配点卡。

  重点:

  体验3-7的数量依次多1的递增关系。

  难点:

  能按数量多少对7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并匹配点卡。

  准备:

  教具:基本活动、平行活动学具给一份。

  学具: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6-道具间、分类盒-蓝白色各1格、磁贴-实物卡小丑帽、面具、小鼓、皮球、花伞5种,数量分别是3-7。

  过程:

  1、出示底卡4-小小修理工,告诉幼儿小剧场要演出了,可是舞台上的'灯坏了,请小朋友帮派派沿着台阶修灯。

  2、出示5色插钉,观察颜色,并按顺序一层一层的搭台阶,同一层台阶的插钉颜色要一样,请幼儿动脑筋想该怎么搭,先搭哪一层。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着操作。

  4、教师小结上述操作活动。

  5、介绍平行活动-出示实物卡磁贴,请小朋友将道具间里的道具整理好,先数一数每种道具有几个,再按数量从少到多排到柜子里,放完后,再给每种道具选一张点卡贴在磁条上表示它们的数量。

  6、交代要求,幼儿分作操作,教师指导。

  7、交流评价,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表达,教师帮助幼儿。

  活动反思:

  这节课幼儿发挥得特别好,能轻松理解活动要求,能按照半范例接着向下按数量的递增进行排序,而且正确无误。虽然如此,但部分孩子还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即使孩子愿意说了,可是语言表达的不够完整。能力请的幼儿会主动说:“一行不一行多”、“一样多的放在一起”等等。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跑、跳、翻滚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画片《西游记》,录音机和《西游记》主题音乐录音带。

  2、幼儿提前在活动区自制“孙悟空”的头饰,挂历纸做成“金箍棒”(同幼儿人数)。

  3、体操垫子摆成若干组(能使若干幼儿同时通过)。多功能滑梯布置成“水帘洞”。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戴“孙悟空”的头饰,手拿“金箍棒”站在“水帘洞”前扮演猴王“孙悟空”;幼儿戴头饰扮“小孙悟空”,大家一起自由嬉戏。

  二、游戏“取经路上”

  1、孙悟空:“猴儿们,以前我保护师父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我们都想出办法克服了,所以取回了真经。这次,师父令我带你们去取经,你们一定要勇敢,不怕困难,想办法取回真经。”

  2、幼儿随《西游记》的主题音乐做模仿动作。

  走平川:猴王带领小猴一边跑一边耍棍,围绕场地跑三圈。

  过草地和小沟:前面有草地和小沟,怎么办?启发幼儿想办法。(提醒金箍棒的用处,可以铺在小沟上跳过)

  过大河:还用金箍棒架桥,跨跳过去。

  过小山:(垫子):用滚翻的方法翻“筋斗云”过去。

  最后一关:攻打魔王。孙悟空们挥舞金箍棒做打妖精状,打死妖精取回真经。

  3、孙悟空们取回真经,扛着金箍棒回水帘洞庆祝胜利。

  放松活动:小猴子们互相择虱子,嬉戏打闹,放松全身。

  户外活动:玩金箍棒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尤其得到了男孩子们的青睐,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真正起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有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女孩子在滚翻的时候有些犹豫,不过通过老师和小朋友的鼓励也能顺利完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 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 准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 教具:卡片5张,7、8的数卡。

  ●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图形。启发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并送上相应数量的数卡。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相同数量的物体画线连起来。

  ● 游戏活动:采花。

  玩法:将场地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鲜花的卡片(正面花形,反面8以内的圆点),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跑到草地上采花,每人采一朵,数数卡片背面圆点的数量,然后看老师手中的数卡,老师举起数卡7,拿有7个圆点的幼儿立即将卡片举起来,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换数卡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拓展:

  ● 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幼儿玩游戏:配对。

  玩法:为幼儿提供1――7的'点卡3套;1――7的实物卡3套。幼儿每两人一组玩游戏。将点卡背面朝上,无规则散放在桌子上,将实物卡片打乱反扣在桌子另一边,两人轮流拿牌(点卡),将牌拿完后,第一个幼儿先翻一张实物卡,如果实物卡的数量与自己手中的某一张点卡数量相同,则出掉这一对牌,如果不同,就将实物卡放回原处。然后由第二个幼儿拿牌,玩法同第一个幼儿。

中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通过手偶游戏,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锻炼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

  2、初步培养幼儿乐于同别人交往的能力;

  3、锻炼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学号及姓名;

  游戏准备:

  手偶(威威兔) 小花片(上面写有幼儿的姓名和学号)

  游戏过程:

  1、出示手偶,自我介绍姓名和学号.威威:“小朋友,我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老师互相配合,一人旁白,一人表演.)

  2、幼儿逐个介绍(威威兔在小朋友说完后,要同他握握手,或是亲一下)在家长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学号姓名.

  3、发放小礼物(小花片),并让幼儿说出“谢谢威威兔”.

  游戏指导:

  依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适当的引导,不可强求个别幼儿;

  游戏反思:幼儿对于手偶的加入兴趣特别的浓厚,有一些较腼腆的幼儿也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姓名及年龄,说明幼儿同一些自己所接触的玩具类的奇特物品有着特殊的交往感情.

中班教案 篇7

  主题目标

  1、认识熊猫,知道熊猫是生活在高山竹林里的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2、知道动物是大自然的一员,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巩固幼儿对动物居住地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3、学习猜谜语,会按谜面的表述的特征猜出谜底。

  4、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新词汇:闷闷不乐、安慰。

  5、能较合拍的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并能根据游戏的情节,并随着音乐的变化即使交换动作。

  6、能根据乐曲的性质,分乐句进行节奏活动。

  7、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外形,特征,并正确的涂色。

  8、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这出东西南北,并在此基础上变化出小老虎的形象。

  9、会排列1—7的数序,并在1—7的阿拉伯数字中填空。

  10、练习听信号四散追逐跑,发展奔跑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主要活动安排

  语言:

  1、儿歌:小兔子开铺子

  2、故事:七彩虾

  3、语言:动物谜语

  4、故事:数脚

  5、故事:动物食品商店

  科学:

  1、我们的国宝—熊猫

  2、动物找家

  3、野生动物—老虎

  4、不怕冷的企鹅

  音乐:

  1、打击乐:加油干

  2、歌曲:水族馆

  3、歌曲:小白兔和大黑熊

  4、歌曲:快乐的动物园

  5、舞蹈:四小天鹅舞

  美术:

  1、绘画:熊猫

  2、绘画:“可爱的小兔子”

  3、手工:“小老虎”

  数学:

  1、数字连图

  2、按数补漏

  3、添一去一

  体育:

  1、黑猫警长

  2、小兔子运货

  3、捉尾巴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11-22

中班教案(精选)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10

(经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精选)10-19

中班教案[经典]11-04

中班教案(经典)01-01

【经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经典)11-03

【精选】中班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