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燕子教案

时间:2025-03-25 07:05:0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燕子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燕子教案三篇

燕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不分昼夜”、“疲倦”、“崇敬”、“沉重”等词意。

  ②住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③句式:初步掌握三句话合成一句话练习。

  ④能正确找出一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⑤知道文中第三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及说话、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说话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准确用词,说话得体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爱护小燕子等幼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练习)、小黑板、录像机、彩电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过海》,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看看海。 (录像,感受大海)

  2.引读: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通过录像感受)

  过渡设疑:同学们,我们来试相一下,燕子要过这茫茫大海会遇到什么困难?

  ……

  导:可见燕子过海十分不容易,所以作者在最后说——

  (二)教学第四节

  1.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段,标点教学

  3.“目的地”指哪里?

  句式:“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别伤害它们?(自由说→抽说→同桌互说)

  4.有感情地读文

  过渡:文中哪几节具体写出了小燕子的辛苦和艰难呢?

  (三)教学二、三自然段

  指句读2—3节。

  A.第二节

  1.燕子过海,“海”指哪里?从哪一节知道的`?

  2.小组读第2节,用“”划出燕子过海的句子。

  3.投影出示:

  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①从哪些词中看出过海非常辛苦、艰难?

  (南方→北方不分昼夜)

  α.查字典“昼”理解“不分昼夜”

  ь.为什么要不分昼夜飞?(体会过海艰辛)

  ②找出句中3对反义词(完成作业)

  ( )——( ) ( )——( ) ( )——( )

  ③对比读,体会该句应读慢还是快。

  过渡:燕子没日没夜地飞呀飞,这群勇士最后怎样了呢?

  B.第三节

  1.默读第三节

  思考:①标出文中有几句话,每句分别写了什么?

  ②这节按什么顺序写的?(找标记)

  2.回答上述思考题

  3.选词填空(投影出示)

  ①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非常

  ②燕子像雨点一样飞到我们的船上。

  落

  ③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落(动作:伏)

  а.选词说说理由(更能说明疲倦)

  ь.②句中,把( )比作( )。(多快)

  с.齐读①、②、③句

  这3个句子讲谁?(燕子)

  谁能把3句话合成一句话,意思不变,怎样连?

  d.讨论→指名说(注意标点的变化)

  е.完成作业

  f.对比读

  男生读3句,女生读合并后的句子,体会异同。

  4.休息后,燕子又怎样了呢?

  ①句式:“有的……有的……”(展翅停止呼吸)

  ②在文中用“···”找出描写水手心情的词。

  (水手为什么心里会感致电崇敬,又为何沉重?)

  ③从哪里还可看出水手对燕子的爱。

  (四)整体感知

  1.随录音读文

  2.学了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水手,对远飞的燕子有什么话要说?

  3.小结。

  对,正因为这些燕子是那么勇敢、坚强,它们横穿大海是那样辛苦、艰难;燕子又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面对燕子——请不要伤害它们吧!

  五、教后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理解,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上下功夫。离开具体语言环境,而空讲思想内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解词析句、读读议议,既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治,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种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既优化了过程,又提高效率。

燕子教案 篇2

  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3.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第二课时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2.学生自主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四、布置作业。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燕子教案 篇3

  师:燕子这课文到底说些什么内容呢,老师发一张纸给你,你猜到到底说一些什么内容?你可以在工作纸的第一页写上内容,可以写上“俺猜这课文说些什么内容。”

  教师发绿色16开工作纸,并叮嘱写完的同学请坐好。

  师:同学们你们猜这篇课文写些什么内容?

  生:俺猜写的是燕子的生活习性。

  生;俺猜写的是燕子的外表、生活习性。

  生:俺猜写的是小燕子病了,它飞行的时候受了伤,燕子妈妈为它包扎伤口,它在北方养好了病,秋天,它的病好以后又和妈妈飞到南方去了。

  师:你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老师也不知道,你们猜的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不一样呢,请组长来发文章。

  师:老师给你们三分钟,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你们猜对了多少,看完你们就坐好。

  师:看完了没有?请你把课文盖起来,在工作纸上写出原来课文内容是什么。

  同学写

  师:写完的同学,你就坐好了。写完的同学请你举手,没写完的同学请抓紧时间,俺给你们十秒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停笔看俺。

  教师找一名同学:请你告诉俺,(手势示意)你到黑板前面来。

  生:原来这篇课文写的是燕子的特点和燕子从那里飞来的。

  师:同学们课文写的和你们猜的一样不一样,你们猜对了多少呢?

  生:课文写了小燕子冬天到南方去,夏天到北方来。

  师:有没有不同意?

  生:是春天从南方飞回来。

  师:好,下面把这张工作纸盖起来,看俺。刚才你们看了一遍,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教师朗读全篇课文

  师:刚才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现在就请你们把课文轻声地朗读一遍。

  同学朗读课文,教师出示投影,投影上是课题和燕子的图。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老师要请同学们考俺一下,从第一段里面出一个问题考俺一下,看老师能不能回答。老师很担心,你们会问俺什么呢?

  生:老师,课文写燕子是什么样的羽毛?

  师:乌黑光亮的羽毛,对吗?

  生:对

  生:燕子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师:活泼机灵的。让俺们把这样的小燕子读出来。

  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再问: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师随口回答:就是跟燕子有关系的。

  生立刻更正:不是,写的是燕子的外表。

  生:燕子的什么沾了一下水面?(这是第三段描写的内容)

  生不谋而合指正:第一段……

  生:俊俏是什么意思?

  师:很美丽、很可爱。

  师:请你看第二段,马上看一下,请你考一下老师。

  生:燕子是什么时候飞过来的?

  师:春天

  生:什么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师:很多人急急忙忙赶集似的聚拢。

  生:不是,是青的草、绿的页、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生:老师,第二自然段怎么作成一首诗。

  师:作诗,好,有兴趣咱们下课再做。

  生:为什么说燕子飞来就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故做糊涂:燕子飞来就增添了许多生机。

  生再显明白:是因为它们活泼可爱。

  生:老师,第二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呀?

  师:各色的花都很美丽。

  师:第三段,1分钟,快点读。(半分钟后)

  生:什么像一把剪刀?

  师:尾巴。

  生:掠过是什么意思?

  师:飞过。

  生:荡漾是什么意思?

  师:水在动来动去,是吗?

  生:水在来回摆动。

  师:你们问了老师这么多问题,俺也问问你们好吗?

  师:老师先问第一自然段是从那些方面描写燕子的?

  同学用朗读第一段回答。

  师:第二段的`“吹拂”可以不可以换成“狂扫”

  生:不可以,春风不大,只是吹拂,不是狂扫。

  师;作者是用什么形容花的?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是形容什么的?第二自然段课文说了那些景色?

  生:写了细雨、微风、柳丝还有漂亮的小燕子。

  师:第三自然段小燕子飞的动作是怎样的?

  生:燕子斜着身子掠过,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师:“掠”可以改做飞吗?

  生:不可以,掠的速度快,而飞的速度慢。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转眼就飞过湖面,想象一下做一个什么动作。那第三自然段课文的内容是什么?

  生:燕子飞行时候的样子。

  师:也就是动态。第四自然段里面为什么说电线杆像五线谱呢?

  生:因为电线又细又长。

  生:电线很细,也很多,所以看起来就像五线谱。

  生:因为燕子飞到了电线上,猛的一看 电线就像五线谱,燕子就成了音符。

  师: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燕子的到来,怎么样啊?赞美一下。

  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这两篇课文你喜欢哪一篇?

  课文一: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课文二:

  才下过几阵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同学朗诵第一篇,说第一篇比第二篇好。

  师:你们念得非常棒,老师送你一件礼物,老师送给你们俺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的那句俺忘了)你们收到了吗“你也把你最喜欢的句子送给老师,10秒钟。停。

  生: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些你喜欢的动物。

  老师收回工作纸。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南飞教案01-07

燕子教案模板04-19

《燕子》教案合集(15篇)09-12

燕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3-21

关于燕子教案汇总7篇03-15

中班教案走廊里的燕子反思12-12

【精华】燕子教案锦集8篇03-06

燕子的作文12-08

燕子的作文(实用)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