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长歌行教案

时间:2025-04-07 10:45:4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长歌行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歌行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长歌行教案四篇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 篇2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习,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同学进行顾惜时间的教育,使同学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珍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同学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习: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同学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请同学们自身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同学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习: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同学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4.一起解决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学自身理解诗意,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同学,更好地发挥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同学学习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干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假如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和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同学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

  点评;鼓励同学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身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同学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身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同学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同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说说你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相关链接】

  “乐府” 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

  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 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布德泽:

  翻译: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 焜黄:

  翻译: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伤悲:

  翻译:

  二、深入学习

  1、诗中前四句借物喻人,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五六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作者用流水比喻什么?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三、迁移运用

  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相关知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短歌行》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转眼就消失了,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长歌行教案】相关文章:

《长歌行》教案09-30

关于长歌行教案三篇02-13

短歌行优秀教案10-18

读《长歌行》有感03-19

《长歌行》读书心得02-28

长城长教案09-07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08-03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1-15

长指甲不能留小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