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5-06-15 09:57:3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中班教案集锦六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的方式影响准确地判断10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10以内数的守恒

  2、教具: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一幅春天的景色图:春天里有的东西。

  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

  2.教师:春天小花儿开了,大树绿了,有很多朋友喜欢出来玩,

  数字也要来和它们交朋友了呢,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们吧。

  二、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1.把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把大小不同的汽车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三、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无关

  1.将10只小熊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小熊的数量是否改变。

  2.将10只小兔子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察兔子的数量是否改变。

  四、幼儿感知操作

  请幼儿把小花,进行拼摆,并观察自己的和小伙伴的小花是不是一样多,摆的造型一样吗?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遵守规则,按要求进行游戏。

  2、在奔跑中能控制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羊、牛、马等小动物玩具、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上体育课,名字叫做勇敢的小老虎,现在我们先来活动活动,做个“快乐小虎操吧”。

  上肢运动:双臂轮番上举和侧举、收回;

  下肢运动:两腿轮番屈膝向前向旁抬起;

  腰部运动:俯身及转身;

  脚踝运动:腿抬起抖动脚腕;

  跳跃运动:模仿老虎的样子向上跳跃。

  一、 基本活动。

  1、教师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是个打猎的好时节,小老虎肚子饿了,想出去找些东西吃!

  2、学习跑的动作。

  教师:小老虎捕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这只小老虎是怎么样捕食的呢?

  :快速跑出去,然后用爪捉住。注意,跑的时候双腿用力蹬地,双臂摆动起来。

  3、幼儿分散练习跑,教师加以指导。

  要求:向指定方向进行跑的.练习,注意不要和别人碰撞。

  4、游戏“勇敢的小老虎”,幼儿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

  介绍玩法:老师扮演虎妈妈,你们扮演小老虎,虎妈妈带着小老虎一起去捕食。然后虎妈妈会说:“看,前面有一群羊,我们去捉他们!”找到老师放好了羊的地方,然后你们就要朝着“羊群”跑并捉一只回来。放进筐子里。接着虎妈妈又说前面有“牛、马等”,你们分别朝着不同方向跑,然后捉一只回来放到筐子里。

  (其间保育员要不断地收集幼儿捉到的猎物,将它们再次投放到四个区域)

  5、活动结束。

  教师:好了,这个游戏就玩到这吧。我们一起来做做放松运动。然后整齐的排好队跟着老师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的形式:讲讲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2.引导幼儿说说谁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家里都有谁?

  二、展开

  1.出示全家福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问:这是谁?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什么样的?

  从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绍。

  2.游戏: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请幼儿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纸盒里,教师或幼儿先后抽出照片,请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请该幼儿介绍照片上的人员、拍照时发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谈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

  激发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干什么?妈妈呢?自己在家干什么?

  (2)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

  引导幼儿说说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两件事。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应该怎样关爱爸爸妈妈?想想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

  4.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联系生活体验,请幼儿说说家是什么?

  三、结束

  趣味练习:找一找你的家人,组织幼儿张贴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供幼儿随时讲述。

中班教案 篇4

  一、学猫叫,引出活动。

  教师学小猫的叫声,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小动物在叫呢?” 引导幼儿进行回答。(小猫)

  二、学习7以内两个序列对应排列。

  1.出示7只大小不一猫的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观察。

  教师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有几只猫?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进行观察图片。

  2.引导幼儿看图片进行回答,有7只猫,它们有的大、有的小、长的都不同。

  3.请小朋友想一想,把这些猫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在排序板的上方,那应该怎么来拍呢?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4.请个别幼儿上来排序,并说出自己的排序规律是什么?(集体进行验证)

  教师进行小结:有7只猫,可以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还可以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三、请幼儿学习对应的`排出鱼的顺序。

  1.教师提问: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

  出示鱼的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这些鱼有几条?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幼儿来说一说。

  2.组织幼儿尝试对应排序。

  教师提问:谁会按照大猫吃大鱼、小猫吃小鱼的要求,给每只猫来喂鱼呢?

  3.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对应的排序,其他的幼儿一起验证同伴的操作是否正确。

  4.教师进行小结。

  四、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完成操作,引导幼儿一起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怎样来进行操作对应的排序。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若干幼儿。

  3.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学习量词:双、条、顶、挂、……

  2:学习正确运用量词,培养语言迁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及扩散思维。

  活动准备:图片(一幅由六张小图组成的大图)、礼物若干。

  活动进行:

  一、学习量词:

  1:分组看六幅小图:幼儿自由探索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

  2:请幼儿代表讲述看到什么及多少。

  图一:一辆雪橇车、一个篮子、一个苹果、一个梨子、一挂香蕉、一把伞、一顶帽子、一辆小汽车、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3:引导探索:说每个东西有多少时,数字后面有一个词,如:一辆小汽车的“辆”、一双手套的“双”、…… (这些词就是量词)。

  每个物体不同,它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一把伞就不能说成一棵伞、一顶伞,说它们的时候要将量词分清楚。

  4:师生一起运用量词讲述其它小图内容。

  二、运用所学量词:

  1:运用量词讲述六张小图拼成的大图。重点理解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

  2:根据大图的情节,转移到送礼物的活动。

  (圣诞老人拉着雪橇车,给小朋友们送礼物)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量词的'运用。如:我准备了一双手套。

  3:游戏:《换礼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儿园里真热闹,

  你做伞,我做帽,互换礼物哈哈笑!

  要求幼儿儿歌念完后,和好朋友换礼物时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给你一双手套。

  伸延活动:找量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迁移能力。

  启发幼儿观察和回忆周围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能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来。

  活动意图:

  中班的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运用时,总是词不达意,特别是量词的运用。因此,针对我班幼儿对量词的学习需求,结合新年的到来,我设计了这节《过新年》的语言活动。将量词渗透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量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运用量词,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了他们语言的迁移能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经典]11-04

中班教案(经典)11-03

中班教案[精选]10-26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精选)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