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一、目标:
1、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探索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情感。
2、体验竞赛活动的快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题、丰富环保知识、形成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参观污水处理厂,学习环保的儿歌、歌曲。
2、录像(水污染和地球遭到破坏的录像片)
3、四个队标志(各6个,人手一个)
4、魔术袋一个
5、表演题目(乱砍滥伐、乱扔垃圾、乱涂乱画、汽车尾气、浪费水资源、噪音污染)
三、活动过程:
引题:
1、以环境保护作主要主题开展智力竞赛。
2、幼儿自由选队(森林队、河流队、噪声队、大地队)
游戏开始:
1、第一轮单人必答题
每组请一名小选手从魔术袋中取出题目,在从盒中抽出选手号码,进行回答,答对的可得到一朵小红花,红花最多的就是本轮的优胜者。
A、 你都看到过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B、 观看录像:你知道是什么破坏了森林、植被,浪费了资源,什么造成了白色污染?
C、 你都认识哪些环境保护标志?
D、 你知道地球上的清洁工都有哪些?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区分公鸡与母鸡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公鸡、母鸡图片各一张、小鸡图片、鸡蛋一个
公鸡头饰、母鸡头饰、小鸡头饰(10只)五种颜色的毛毛虫若干条,数字卡1--10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
2、教师:我们一起听一听这是谁的叫声?(放录音:小鸡的叫声)
3、教师出示小鸡图片,教师模仿小鸡说话:小朋友们好,我来看一看,教室里都有谁呀?哦,有小朋友,老师,还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我的爸爸妈妈在哪呢?请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二、认识公鸡、母鸡,区分公鸡、母鸡的不同
1、出示公鸡、母鸡的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哪只是小鸡的爸爸,它叫什么名字?哪只是小鸡的妈妈,叫什么名字?
2、公鸡的头上有什么?母鸡头上有没有?(谁的鸡冠大?);公鸡身上有什么?母鸡身上有没有?公鸡的羽毛长的怎么样?谁的羽毛漂亮?
3、公鸡的身体后面有什么?母鸡有没有?公鸡的尾巴长得怎么样?谁的尾巴长得大?
4、公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
母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若幼儿说不出,出示鸡蛋让幼儿看看)
三、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1、小朋友们谁知道,小鸡是谁生的呀?(谁是小鸡的`妈妈)
2、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呢?(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解说。
四、游戏:捉小虫。
1、“今天小鸡的一家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喜欢吃的食物(米 小虫),“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学小鸡,老师来做鸡妈妈,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虫吧!”(要求幼儿一个跟一个排好队,捉虫子时要做到不争不抢)。
2、请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按颜色分类,将小虫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里。
3、给每个碟子里的小虫送数字宝宝。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小鸡的一家都很开心,因为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而且还给它们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虫子,小鸡说呀,要把小虫都带回家去吃呢。小鸡它们要回家啦,那我们就给它们表演一个节目送它们好吗?”
2、律动:大公鸡、大母鸡、小小鸡。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每次孩子们在玩海洋球时愿意用来扔,,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目的.:
1、练习将球投进洞时,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球
2、开洞的纸箱两只 重难点:练习将球投进洞
活动过程:
教师将两只纸箱并列放在活动室的中间,教师在离纸箱10厘米的周边各画一条横线。请全体幼儿站在横线后面,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球,告诉他们把球投进洞里。教师每次请两个孩子投球,投准了,大家拍手鼓掌,没投准,继续投,直到投进为止。全体幼儿投完后,教师再将球倒出来,孩子们每人拿一个球继续投。游戏可反复玩。
活动延伸: 教师可带领幼儿在篮筐下投,增加难度。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在第一次投时就命中率很高,教师可适当把纸箱的距离调远,让幼儿更有成功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游戏学画横竖交叉的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儿歌;《小鱼游》音乐磁带;印画鱼群的大小画纸;油画棒;大鱼网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来,跟着老师学小鱼游。”幼儿学小鱼游伴着音乐进活动室。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网鱼!小朋友们你们是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是捕鱼人,我有一张大鱼网,准备捕很多的鱼。当鱼网撒来,鱼儿就要赶快游走;没有来得及游走的鱼儿被会鱼网网住,就不能再游动了。我们一起来玩好吗?”
幼:“好!”
幼儿随音乐做游戏——网“鱼”。
2、观察鱼网的线条,学习画鱼网的基本方法。
师:“小朋友们累了,我们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吗?(幼儿坐好)小朋友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幼儿答好玩)刚才我网到了好几条鱼,谁来说说,鱼儿为什么不能从网中逃出来?”提示:鱼网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线?
幼儿答:鱼网大,孔孔小;网有格格;鱼网洞洞小鱼钻不出来;网有横的线、竖的线;线和线在一起,洞洞是线编的。
一起边念《网鱼歌》边画鱼网,师生共同空手画直线和竖线。
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
出示活动教具:“那边池塘里有很多鱼,请你们帮帮忙,画上密密实实的鱼网,做个捕鱼小能手。”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纸上画鱼网。
提供不同大小的画纸,孩子按需求选择。有的鱼儿多,需要的鱼网大,应引导幼儿合作作画,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作品评价,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很棒,网到这么多鱼!真是‘网鱼小能手’!你们高不高兴呀?”幼:“高兴!”师:“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跳舞庆祝好吗?”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勺子。
2、在游戏中正确感知和区分1和许多,初步学习按勺的材料简单分类。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锻炼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与家长交流幼儿近期在家的用餐习惯、情况。
2、材料准备:每位幼儿带一把在家中使用的勺子。准备不同用途的其他勺子:漏勺、汤勺、耳朵勺、冰激凌勺、八宝粥勺、盛米饭的木勺等。自制分类容器、喂饭教具一套、油画棒、图画纸、彩泥、故事裙。
3、环境准备:墙饰《健康新生活》。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巩固练习勺子的使用方法。
1、“变魔术”出示勺子。
“孩子们,我这里藏着许多天天和小朋友见面的小客人,我们认识它好长时间了。变变变!你们看它是谁?”
2、幼儿请“小客人”活动。
老师来到幼儿中间:“还有许多小客人呢!快请他们出来吧!看看小客人长什么样?摸摸有什么感觉?”
生活模拟:吃饭
“小勺子每天都帮助你做什么?做给老师看它是怎样帮你的?一口,啊呜!又一口。真香!”
二、初步学习按材料的不同简单分类。
1、感知勺的不同材料。
1)比一比,掂一掂。
2)听辨两种材料勺子的敲击声。
3)游戏:小勺子唱歌。
2、简单分类。
给不同材料的小勺子找家,按材料的`不同特征分别放入不同的分类盒。
三、了解其他不同类型的勺子。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其他用途的勺子,讨论各自的本领。
2、区分1和许多。
1、观察大泡沫勺,猜想:谁能用这么大的勺子吃饭?他像什么?
2、摇勺宝宝睡觉。
四、学说儿歌。
五、活动延伸
1、捏勺宝宝。
2、喂饭游戏。
3、给勺宝宝画像。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0-01
(精选)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经典)10-27
小班教案(精选)11-28
小班教案[精选]12-20
小班教案【精选】02-23
(精选)小班教案04-04
[精选]小班教案10-12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经典】小班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