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5-03-31 15:15:15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吃饭》教学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通用6篇)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钱钟书的思想和创作情况,钱钟书吃饭教案。

  2、了解作者所揭示的隐藏在吃饭背后的世态人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别具一格的散文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至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归国,先后担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兰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二、作品简介

  《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该书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1年出版,前有作者写于1939年2月18日的自序,据此可以推知本文当写于1939年之前,而非教材中所说的"本文写于1941年后"。

  《写在人生边上》共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剖析,语言幽默风趣,笔调犀利多变,是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序中曾经自述其创作旨趣:"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那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

  三、时代背景

  30年代开始,林语堂相继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发表小品文为主,倡导幽默闲适的文风。其《论幽默》云:"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教案《钱钟书吃饭教案》。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1933年至1935年,钱钟书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同时兼任《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 Weekly)编辑,林语堂恰为该刊最重要的撰稿人。与此同时,钱钟书也在林语堂担任编辑的英文月刊《天下》(The Tien Hisa Monthly)发表过多篇英文文章。可见两人之间有过频繁的往来,钱钟书的散文也正继承了林语堂注重幽默闲适的作风。

  四、课文分析

  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其众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学者的雅趣。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核心命题是"名义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第二段核心命题是两个。

  一是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不仅表示大脑的充实,而且证明肠胃的空虚;

  二是社会由两种人(穷人与富人)组成,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观。

  第三段核心命题是"和谐",即"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第四段指出"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全文神侃吃饭,在闲聊中将政治家的主张、婚姻择偶的动机、人际交往的准则、风流雅士的宴集尽情揶揄了一番。本文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是巧设新鲜的比喻和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2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会知道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饭。

  2、学习念《吃饭》的`儿歌。

  活动准备:

  木偶兔子、鸭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

  1、观看情景表演(一)

  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小

  兔吃饭时坐得很端正)

  2、观看情景表演(二)

  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小兔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

  3、观看情景表演(三)

  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小鸭他们桌上怎么样?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净净,小鸭面前的桌上很脏?

  二、小结:

  刚才你们看到小兔、小鸭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

  三、学习儿歌《吃饭》

  1、小兔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照儿歌上的话去做的,你们想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吗?老师朗诵儿歌

  2、老师带幼儿一起念儿歌2—3遍。

  附儿歌:《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

  右手拿调羹,

  左手扶着碗。

  细细嚼,慢慢咽,

  不剩饭,不挑菜,

  自己吃饭真能干。

  情境表演(一):

  木偶小兔小鸭:到老师家来做客(敲门),老师好

  老师:今天你们来做客,我准备了你们爱吃的饭菜请你们吃。(兔、鸭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认真

  小鸭坐不好,东张西望

  情境表演(二):

  兔、鸭继续吃饭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认真地吃

  小鸭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情境表演(三):

  兔、鸭继续吃饭

  兔吃得很干净

  鸭说:这个我不爱吃还用手抓出来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3

  目标

  1、愿意主动学习自己吃饭,知道要手扶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吃。

  2、在儿歌提示下模仿大班幼儿吃饭。

  3、学说短句“宝宝自己吃饭”

  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学习单、教学CD

  2、活动前,激请一位大班幼儿与教师排练吃饭的情境表演。

  3、每人一只小碗、一把小勺。

  过程

  1、教师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猜猜是谁呢?

  (2)老师打开教学大书,指着书上的.宝宝,引导幼儿一起说:“宝宝好!

  2、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阅读和欣赏画面。

  (1)教师:宝宝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是怎么吃饭的。

  (2)教师朗诵儿歌《宝宝吃饭》

  3、教师:宝宝怎么吃饭的`?(引导幼儿学说“宝宝自己吃饭”)宝宝吃的是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跟着念儿歌。

  5、请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的表演,学习吃饭的动作。

  (1)教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大姐姐(大哥哥),让我们和她(他)打招呼说:“大姐姐(大哥哥)好”。

  (2)教师:大班的姐姐(哥哥)怎么吃饭的呢?我们来看看

  (3)大班幼儿表演吃饭

  6、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大姐姐(哥哥)吃饭的动作。

  7、引导幼儿自己拿着玩具碗一边模仿吃饭的动作一边念儿歌。

  8、教师用拥抱表扬学习吃饭学得好的幼儿。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常见的饭菜;

  2、通过简单的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做饭的过程并对饭菜的好坏有基本判断;

  3、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态度;

  教学准备:

  包饺子的相关材料及工具、PPT

  教学时数:

  大班20分钟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操作法、讲解与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直接切入主题教师引导及提问:“哇,我们的教室里好香啊!惹得老师都直流口水了,看来小朋友们都把自己喜欢的饭菜带来啦。让老师看一看,小朋友们都带了哪些好吃的饭菜呢?”注:教师在昨天已要求幼儿今天上课带一份自己喜欢的饭菜,并将活动主题告知。

  二、基础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饭菜、讨论自己喜欢的饭菜。教师播放PPT,向幼儿展示其它常见的饭菜,并通过回答问题,认识到不能吃过期、太冷、太辛辣的食物。

  教师提问:

  1、“有鱼香肉丝、香菇青菜……小朋友的.饭菜种类可真多呀!那我们小朋友来跟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饭菜,讲一讲它是由什么做成的?你为什么喜欢它,好不好?”

  2、“除了这些,小朋友们还喜欢、知道什么饭菜呢?”

  3、“小明下午将妈妈前天炒好的豆角吃了,然后和小伙伴一起去打球,天气很热,回到家后他把冰箱里的冰醪糟喝了,晚上爸爸又带小明去吃了火锅,结果晚上的时候小明肚子疼的很厉害,送去了医院。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注:幼儿介绍自己的饭菜,产生互动与讨论,并对该吃什么饭菜有了基本的判断。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包饺子教师提问1、“今天我们大家了解到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有常见的,也有不常见的,真是大开眼界。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包饺子呢?等包好了饺子,我们交给厨房的叔叔阿姨,让他们帮我们煮熟,再配上小朋友自己的饭菜,一起开始我们的中午饭,好不好?”注:安排小朋友排队洗手,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可以讨论自己的喜欢吃什么样的饺子,并帮幼儿逐渐树立珍惜粮食,不浪费等态度意识。

  延伸活动:

  幼儿将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可以画出来;语言活动--讨论自己喜欢吃的饭菜;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5

  目标预设

  1、教育幼儿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

  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吃饭方法。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吃饭方法,喂动物宝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集体朗诵儿歌《自己吃饭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学会了自己吃饭。小黄狗和小黑狗会不会自己吃饭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放火车的音乐,幼儿自由律动。)

  二、看情景表演:《小黄狗和小黑狗》

  1、狗妈妈家有哪两个宝宝?

  2、你喜欢哪只小狗,为什么喜欢它?

  3、你们喜欢小黑狗吗?告诉小黑狗,怎么做你们就喜欢它了?

  教师小结;小黄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饭不要妈妈喂,会自己吃饭,我们送它一朵小红花。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 6

  一、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尝试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2、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猫、小兔、小勺若干、动物头像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大猫和小兔

  ☉逐一出示大猫、小兔引导宝宝问好。

  ☉看看、说说哪个动物长的大?

  ☉猫咪为什么长的'大呢?小兔为什么长的小呢?

  ☉宝宝会自己吃饭吗?引导宝宝学学做做自己吃饭的动作。

  2、操作活动:喂动物宝宝吃饭

  ☉有好多动物宝宝还不会自己吃饭,可是他们的肚子好饿哦,怎么办呢?

  ☉请个别宝宝尝试学学喂食的动作。

  ☉鼓励宝宝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吃饭》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师说》教学教案设计03-26

吃饭小班教案07-11

吃饭小学作文03-13

关于吃饭的随笔12-26

吃饭邀请函12-19

邀请吃饭通知短信08-21

吃饭邀请函07-19

吃饭的邀请函10-05

吃饭的邀请函06-30

邀请吃饭的邀请函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