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d、t,并能在四线格中书写。
2.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读准声母d、t,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声母d、t,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
以邮递员阿姨送信、开火车读形式复习单韵母a、o、e、i、u和声母b、p、m、f。
二、 学习声母d、t
1、 学习声母d。
(1) 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谁来学学马儿奔跑的声音?
(2)(出示卡片d)读d:示范发音,听音模仿;领读、指名读。
(3)识记形:d像图中的什么?相机书空,学儿歌。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d的内容。
2、 学习t。
(1) 观察图画: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出示t,范读,教读。用薄纸片放在嘴前,读d、t,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相机讲要点。学生练读,老师指导。
(3)识记形:联系t和图画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相机书空,学儿歌。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t的内容。
三、 看图,读儿歌
四、 学习拼拼读读
自由练习拼读,指名读,老师指导。利用卡片,合作练读。分组赛读,全班交流。
五、课中操(动作表演)
马儿跑,d d d,
小喇叭,da da da
汽车开,di di di
敲门声,du du du.
六、学习读读连连
1、 以di、tu为例练习音节四声。
2、 自己试着读读连连,同桌交流练读。全班交流。多种形式练读音节。
七、 课堂小结
八、 课堂练习
1、 做组合、分解音节练习。
2、 抄写音节。
设计《声母dt》教学教案,重点要突出教学方法、环节设置和学生互动。我会从趣味导入、游戏教学、情境创设等角度,为你创作五篇各具特色的教案。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准确认读声母d、t,能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和儿歌,掌握d、t的发音和字形。
3. 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d、t的发音及书写。
2. 难点:区分d、t的发音和字形。
三、教学准备
1. 字母卡片、PPT课件。
2. 制作“摘苹果”“送信”等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充满童趣的拼音儿歌动画,如《拼音真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跟唱,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歌曲结束后,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在刚才的歌曲里,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拼音宝宝呀?”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声母d、t。
2. 学习发音(10分钟):展示PPT中d、t的情境图,图中一个小朋友在玩滑梯,滑梯的形状像d,旁边一个小朋友在拿着伞柄,伞柄像t。教师示范d、t的发音,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然后模仿发音。教师强调发d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突然放开,冲出气流;发t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放开时吐出较强气流。让学生反复练习,同桌互相倾听、纠正发音。
3. 游戏巩固(15分钟):开展“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挂满写有d、t相关音节的苹果卡片。请学生上台,读出卡片上的音节,读对了就可以“摘下”苹果。接着进行“送信”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声母和韵母,教师说出音节,如“da”“ta”,让相应的`学生快速组合在一起,看哪组速度最快且正确。
4. 书写指导(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d、t的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占格位置。d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占中格和上格;t先写竖右弯,再写横,占中格和上格。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5.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声母d、t,让学生说一说发音和书写的要点。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声母d、t的发音和书写。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给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d、t。
2. 鼓励学生用d、t组成音节,说一句完整的话。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认读和书写声母d、t,掌握其发音特点和字形。
2. 通过故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学习拼音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d、t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2.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运用d、t。
三、教学准备
1. 自制的故事图片、字母卡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
四、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在拼音王国里,有两个特别有趣的小伙伴。一天,小猴子去玩滑梯,它顺着滑梯快速滑了下来,这个滑梯的形状就像一个拼音宝宝。这时,小熊拿着一把雨伞走过来,小熊手里的伞柄也像一个拼音宝宝。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到这两个拼音宝宝是谁吗?”由此引出d、t的教学。
2. 发音教学(10分钟):展示d、t的卡片,教师示范发音,强调d是不送气音,t是送气音。让学生把手放在嘴前感受气流的变化,体会d、t发音的不同。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儿歌:“左下半圆ddd,一把伞柄ttt”,通过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发音和字形。
3. 情境教学(15分钟):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含有d、t的生活场景图片,如“爸爸开车(d)”“踢(t)足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与d、t相关的`事物和动作,然后用d、t组成音节,说一句话。如“爸爸开车(d),真快呀!”“我喜欢踢(t)足球。”
4. 书写教学(10分钟):在黑板上示范d、t的书写,让学生伸出手指跟着书空。强调书写时要一笔一划,注意占格位置。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d、t的发音和书写要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学习。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我说你猜”的游戏,用d、t组成音节,让家长猜是什么。
2. 收集生活中含有d、t的物品或场景,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分享。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t,能区分它们的发音和字形。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d、t的发音和书写规则。
2. 难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共同进步。
三、教学准备
1. 分组卡片、拼音卡片、小道具(如小鼓、纸条)。
2. 制作小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
1. 分组导入(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小组卡片,上面写有小组名称。教师展示d、t的卡片,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这两个拼音宝宝交朋友,每个小组要一起努力,看看哪个小组学得又快又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 发音探究(10分钟):教师示范d、t的发音,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的发音特点。每个小组利用小道具(如小鼓、纸条)感受气流变化,探究d、t发音的不同。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究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纠正。
3. 小组游戏(15分钟):开展“小组接力读”游戏,每组学生依次抽取d、t相关的音节卡片,正确读出音节,完成接力。读对最多且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接着进行“小组合作拼图”游戏,将d、t的字形拆分成若干部分,每组学生合作完成拼图,巩固对字形的认识。
4. 书写指导(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d、t的书写,小组内成员互相监督、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书写d、t,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5.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内容,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d、t的书写。
五、教学延伸
1. 小组合作制作d、t的拼音小报,展示在教室。
2. 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含有d、t的事物。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t,理解其发音和字形特点。
2. 借助多媒体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d、t的发音和书写教学。
2. 难点: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d、t。
三、教学准备
1. 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动画、音频、互动游戏。
2. 配备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
四、教学过程
1. 动画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一个小朋友在玩滑梯,滑梯变成了d,另一个小朋友拿着伞柄,伞柄变成了t。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引出d、t的教学。
2. 发音学习(10分钟):通过PPT展示d、t的发音口型动画,教师同步示范发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发音方法。播放发音音频,学生跟读,模仿发音。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让学生上台点击屏幕上的发音按钮,进行发音练习。
3. 互动游戏(15分钟):开展“拼音连连看”互动游戏,在PPT上展示d、t与不同韵母组成的`音节和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连线配对。接着进行“拼音大冒险”游戏,学生通过回答d、t相关的问题,帮助动画角色完成冒险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4. 书写教学(10分钟):在PPT上展示d、t的书写动画,教师详细讲解笔画顺序和占格位置。学生在拼音本上书写,教师通过投屏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多媒体学习声母d、t的收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课后利用多媒体资源继续学习拼音。
五、教学延伸
1. 推荐学生使用拼音学习APP,巩固d、t的学习。
2.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看与拼音相关的动画,交流学习心得。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t,掌握其发音和字形。
2. 通过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拼音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d、t的发音和书写。
2. 难点:引导学生将拼音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与d、t相关的实物,如苹果(d)、跳绳(t)。
2. 制作“拼音寻宝”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实物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苹果和跳绳,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和哪个拼音宝宝有关系吗?”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形状,引出d、t的教学。
2. 发音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d、t的发音,让学生模仿。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咙,感受发音时的震动,体会d、t发音的不同。教师带领学生读儿歌:“马蹄声声ddd,一条小蛇ttt”,帮助学生记忆发音和字形。
3. 实践活动(15分钟):开展“拼音寻宝”活动,将写有d、t相关音节的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分组寻找。找到卡片后,学生要正确读出音节,说出对应的物品或动作。接着进行“生活中的拼音”分享活动,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含有d、t的事物,如“电灯(d)”“台阶(t)”。
4. 书写指导(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d、t的书写,强调书写规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含有d、t的事物,巩固拼音学习。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生活中的拼音”手抄报。
2. 在教室里设置“拼音角”,展示学生收集的与拼音相关的物品和资料。
【《声母dt》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拼音声母的教案06-18
a声母教案11-16
m、f的声母教学教案(通用11篇)11-23
声母复习教案(精选15篇)03-17
《设计纹样》教学教案设计03-23
关于《师说》教学教案设计03-26
春课文教学教案设计07-06
《妈妈的账单》详细教学教案设计03-22
教学教案设计(通用20篇)08-30
李凭箜篌引教学教案设计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