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30 10:57:00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运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合作交流,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表格若干份。

  【教学理念】

  1、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

  2、根据知识形成规律,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需求。

  3、根据统计现实意义,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内容。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辨、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导观察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狗、兔、猴、跳高、长跑)

  2、指出观察到的动物和比赛场地。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激发分类统计需求。

  (1)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统计信息。

  为了给运动会提供服务,有两位动物朋友也来到了赛场。它们要根据各自的任务选择信息,进行统计。(板书:统计)

  你们愿意为它们提供帮助,做个小小“信息员”吗?(板书:我是小小信息员)

  电脑放录音:嗨,大家好,我是小小厨师长。今天中午,我要为每位运动员准备一份午餐。我准备了胡萝卜套餐、桃子套餐和骨头套餐,我想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师:谁来帮它选择?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狗、兔、猴)

  要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就要知道什么?(板书:只数)

  也就是要按什么来统计?(板书:动物种类)

  电脑放录音:嗨,大家好,我是小小引导员。我要把参加每项比赛的运动员都带到指定的.比赛场地,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师:谁来帮忙选择?你是怎么想的?(整理板书:长跑、跳高)

  也就是要按什么来统计?(板:只数项目)

  (2)添划表格线,形成统计表。

  2、体验分类统计过程。

  (1)初步尝试统计。

  指名学生选择一项信息进行统计。

  明确统计数据的意义。

  (2)独立完成统计表。

  在数学书上填些统计表。

  (3)集体交流各统计信息的意义。

  先看第一张统计表:参加跳高的动物有几只?参加长跑的呢?

  从这张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这在统计中通常称为“合计”,记录在这里。(板书:合计)

  合计是多少?怎么算的?13指的是什么?

  小结:也就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一共有13只。

  从第二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这在统计中,可以怎么表示?(板书:合计13)

  怎么算的?13指的是什么?也表示什么?

  比比两次合计,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相同?如果合计不相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看来合计也可以检查统计是否正确。

  计算两次“合计”,填在表中。

  (4)比较小结。

  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样,把同样的13位运动员,根据不同的标准先分类再统计(板书:分类),就是分类统计。

  3、感受分类统计价值。

  通过刚才的分类统计,小熊能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了吗?怎么知道的?

  小鹿能把参加每项比赛的运动员,都带到指定的比赛场地吗?为什么?

  小结:分类统计很有用,选择哪种分类标准,进行统计,要根据实际情况。

  三、实践统计,完整构建

  1、独立分类统计,合理分析推测。

  天气问题。

  出示天气情况。

  讨论:可以从什么角度分类统计呢?

  先把分类情况填写完整,再统计。(生统计,师巡视)

  交流统计结果。

  推测:比赛是在什么季节举行的?

  你对比赛安排和服务工作,有什么建议吗?

  2、合作分类统计,发展积极思辨。

  帽子问题。

  出示:一组帽子

  在小组里说说:这些帽子,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统计呢?

  交流分类方法。

  学生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标准分类统计。

  交流统计结果。

  在分类统计中,可以通过合计,初步检验统计是不是正确。但能不能只看合计?还需要检查什么?

  如果要把这些帽子发给运动员,每只动物发一顶。你想怎么发呢?

  3、活动分类统计,完整经历过程。

  奖牌问题。

  出示:4块奖牌

  可以怎样分类?

  仔细观察,你的表格要求按什么来统计?

  明确活动要求:电脑每出示一块奖牌,就要在上面表格相应的形状或种类后面打一个“√”。

  逐个出示奖牌,学生进行活动。

  数出打“√”的个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同桌小朋友介绍统计情况,并检查统计是否正确。

  请一桌来介绍统计情况。

  你喜欢什么形状的奖牌?喜欢圆形的举手,喜欢正方形的举手,喜欢三角形的举手。

  一共有多少人举手啦?为什么?

  四、总结收获,拓展提升。

  1、总结收获。

  2、联系生活,寻找分类统计。

  播放短片.

  刚才的短片中,有哪些分类统计?

  生活中还有哪些,也需要分类统计的?请你课后去找找。

  【教学反思】:

  统计是为了将收集整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做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教学中应着力体现统计的现实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分类统计”的需求,体验分类统计的价值,激发统计意识,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创设合理情境,激发统计需求。设计了“森林林运动会”的主题情境,通过帮“厨师长小熊”和“引导员小鹿”选择信息进行统计,让学生产生将图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的需要。在天气问题、帽子问题和奖牌问题中,也渗透了通过分类统计,可以解决问题、做出合理推测的思想。

  2、经历完整过程,体验统计价值。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经验。在激发学生的分类统计需求中,自然形成两张统计表,自主经历从图中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最后,在对两次统计的比较中,再次体会了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价值,感受不同的分类整理分别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3、丰富统计层次,掌握统计方法。本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统计活动,逐步加深对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数据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第一,让学生体会数据来源地多种方式。一是为学生直接提供数据,如天气问题和帽子问题,二是通过活动收集数据,如奖牌问题。第二,分类的要求逐步提高。在例题中给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分类项目,让学生按不同的项目整理数据。在天气问题中,给出了两种分类标准,但其中一种项目并没有全部列出,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补充完整,再整理数据。帽子问题,则让学生先讨论分类情况,再选择一种标准分类统计。这样的安排,既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按不同分类标准整理数据的方法,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现实生活,培养统计意识。统计学本质上是研究、分析数据的方法。而很多数据都来源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分类统计是真实存在的。在课堂总结中,通过播放短片,让学生感受到分类统计无处不在,再次体现了分类整理数据的价值,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分类统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4-04

统计教学反思总结09-18

条形统计数学教案09-27

数学按大小分类小班教案03-19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微笑》04-05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03-17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03-31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26

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03-17

学习统计方法大班数学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