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息窗1: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
导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钟表,知道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的情景,通过学生发现不曾见过的时间表示方法,引发对24时计时法的学习。
导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导学难点:
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导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
12时计时法钟表演示,学生回答。
课堂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神州”六号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这件事吗?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课件播放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
谈话: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
谈话: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58页信息图)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认识24时计时法。
⑴谈话: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谈话: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咱们一块来研究好吗?
教师出示:15:00是几时?(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⑶谈话:想一想,时针指着5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呢?时针指着8呢?指着10呢?怎样表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⑷小结:人们为了计时方便,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⑸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用24时计时法的?
2.小练习。
⑴请你说出下面时刻的实际意义。
16时21时19时
⑵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第59页三幅图)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⑶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对口令,我说时刻,你来判断他用的是哪种计时并把他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上午9时凌晨3时晚上9时14时7时
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3.简单的时间计算。
⑴谈话: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方法)
⑵谈话: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你睡了多长时间?
⑶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基础: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我说你拨:
课后拓展案:
四、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小组内同学互评一下
分层次作业:
个别辅导学生:
【《信息窗1: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24时计时法教学教案10-07
《24时计时法》教案教学设计10-09
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10-07
关于数学-课题三24时计时法教案10-07
高一必修1数学教案10-08
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10-07
大班数学教案_生活中的倒计时09-30
《24时计时法》数学三年级教案09-27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10-09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