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

时间:2021-01-31 12:59:22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

  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1】

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

  摘要: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近几年来,很多师范院校对原有非师范专业进行了重组而成立了新的学院并新建了实验室。

  然而,实验教学却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作者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教学与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实验教学 经济管理实验室 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专业重组和学科门类不断推陈出新。

  近几年来,很多师范院校对原有非师范专业进行了重组而成立了新的学院并新建了实验室。

  然而,实验教学却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分析了目前师范类高校中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改革措施。

  1.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教学地位不高,管理上不受重视。

  在课程体系上,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扩充与扩展。

  一般地,一门按要求必须有实验教学的课程,通常安排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时的实验内容。

  理论上,这些实验内容必须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形式上应该包含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当然,比例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实际适当调整。

  但必须考虑到学科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必须考虑到实验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目前,师范类院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均属非师范类专业,经济管理实验室需要同时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实验教学涉及的课程较多,有些实验室每年需开设的实验课程多达数十门,大大小小的实验多达数百个。

  而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实验室实验教学大纲由实验室及相关学科共同制定,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材由任课教师自行指定,实验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

  一些任课教师由于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不清楚,同一门课程、同一本教材、同一套实验内容在不同专业无区别地使用,导致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与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不相符合等现象的发生。

  在教学形式上,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有些课程甚至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另外,目前在一般的高校中,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内容没有单独的学分,相关处理措施学校没有同一规定,由任课教师酌情把握,有的教师会在期末综合成绩中让实验成绩占一定的比例,而有些教师纯粹只看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而置实验成绩于不顾,使得学生上实验课时不积极、不认真,更有甚者干脆不参加实验课。

  总之,实验教学没有应有的地位。

  实验教学缺乏统一监管,显得比较混乱,多数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多数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上实验课时做些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实验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出学校后用人单位不知道该如何任用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不受社会欢迎,一方面社会需要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却培养不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1.2实验室队伍建设滞后、实验室投入不足。

  实验室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实验室的建设理应与教师、教材和图书建设同步,而实际却滞后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建设。

  经济管理实验室通常都属于基础实验室而非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大多是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专职人员较少,有时连实验室主任都不是专职的实验人员。

  这就导致实验室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没有专职的实验室设备维护人员,而兼职人员一般精力和责任心不够,另外也缺乏实验经验,更不用说在实验科研方面有所成就了。

  因此,实验教学中出现管理混乱、实验效果不明显就显得不是偶然事件。

  另外,传统的观念认为经济管理学科偏软,只需一支笔、一颗人脑、一本稿子就可以完成工作,无需设备与空间的投入。

  而实际上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越来越与社会、企业、环境相交融,使得教学对于实验室的需求,如条件、设备、环境等越来越高,越来越强。

  如经济系统的模拟、生产与运营仿真、物流管理、工效、柔性实验、心理测评、电子商务模拟及案例教学等,都需要良好的实验环境来支持。

  如果实验条件跟不上或下降,势必影响理论教学,使教学质量下降。

  就目前而言,由于实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上经费紧张的原因,实验室对硬件、软件资源投入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1.3实验室设置不合理,阻碍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大多师范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院中的大多数专业均是从传统师范类院系中分离出来整合而成的。

  这在短期内必然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实验室是按课程、专业设置建立的,实验内容附属在课程中而没有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附属于课堂教学,导致实验室建设模式是“小而全”,低水平重复、人力物力浪费、资源无法共享。

  另一方面,整合相关专业建立新学院以后,通常这类学院由于各方面积淀不够,只能成立基础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承担所有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而这些课程属于不同的专业,管理方面难以统一协调,不能很好地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展开实验教学。

  2.实验室改革必须围绕实验教学改革

  现在,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相关学院已经意识到了上述问题,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实验室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各个院校实际情况不同,所以不存在统一的解决办法。

  根据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做好实验教学的改革工作,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必须建立有力的监管体系;必须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指导开展实验教学。

  2.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提升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实验课程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进行编排,对公共基础课程建立基础实验室,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由各个学科共同协调拟定,实验教学严格按照大纲规定进行。

  专业课按大学科分类,成立专业实验室,构建各专业需要的实验环境,这类实验室不需要太大太多,只要能满足个专业的专业实验教学即可,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又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

  2.2建立有力的监管体系。

  由学校和学院成立专门的实验教学监管体系。

  可以考虑由学校建立专门的实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学院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协助,负责对所有实验室运行情况、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状态、实验大纲的制定满足专业需求的情况、实验教学符合大纲的情况等进行实时监管,发现有实验室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及时监督维修,及时监督更新;发现有实验教学大纲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情况,及时监督相关学院相关学科进行改革修订;发现有教师实验教学不符合大纲要求或者责任心不强,及时责令相关人员批评改过。

  当然,机构不宜过于庞大,各项工作实行分层管理和实施。

  2.3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人力资本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层次工作需求引进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

  管理人员最好是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因为这类人才管理水平高,实验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对实验指导教师的学历要求可以不要太高,但专业素质要求要高,其对指导实验相关课程的内容要熟练,经验要丰富。

  对实验设备维修人员可以不考虑学历,只要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就可以。

  当然,所有实验室人员最好均是专职人员,若不能满足,也可以在任课教师中培养一部分专业过硬的、责任心强的、有培养潜力并有奉献精神的人员兼职,但这类人员所占比例不宜过大,而且要做好他们工作量的核算工作。

  当然,对所有实验室人员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实验教学水平,使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胜任实验教学工作。

  2.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和科研实验的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

  因此,实验室应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功能形式的实验。

  应鼓励实验室人员抽空搞科研,科研成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承认和奖励;为普通任课教师搭建科研平台,鼓励个人科研项目走进实验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

  总之,实验室建设要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从而达到21 世纪需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茂.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相结合性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6):16-18.

  [2]夏有为.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适应新世纪的需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12,(5):8-10.

  [3]刘海燕,王修斋.实验教学全方位改革的构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21,(5):13-15.

  [4]郭跃周.面向知识经济,改革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23,(5):7-9.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改革【2】

  摘要: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湖北师范学院从实验教学模式和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两方面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为了把师范院校建设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全国各类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理工科专业,而且开办的工科专业也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

  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验与实践。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要求教育主动适应经济、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科技、文化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教学的内涵和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因此,对师范院校工科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一、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工科学生总是被动地“照方抓药”,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按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基础课实验一般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使有少量的综合性实验,也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文献检索及调查,发现国内的工科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工作,他们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发表了研究论文,例如:燕山大学的杨国良教授发表了“谈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方面”,重庆工商大学的梁云副教授发表了“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湛江师范学院的梁启文实验师发表了“电子设计竞赛与实验教学探讨”等。

  然而,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工科实验教学虽经多年的改革实践,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各门基础/专业实验课条块分割严重,缺少相互配合,不能使基础实验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由于学时数限制以及学科之间的界限,使某些实验内容被人为分割,不同学科的实验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较少,甚至相互不衔接,导致出现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整体性、必要的实验内容开设不足或缺乏等问题。

  第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难以符合时代的需要。

  第三,立足于地方、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得到体现。

  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材难以结合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开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实验项目。

  第四,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大多数学生更为注重自己的分数(成绩),而不是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相当重要。

  第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落后。

  第六,缺乏双师型的实验教学队伍,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以上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的人才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教育质量,难以造就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划分实验课程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的专业,具有宽口径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特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要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是国家电气信息技术发展的生力军,对国家电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及可持续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工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基础实验阶段和专业实验阶段。

  (1)基础实验: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软件技术基础实验等。

  大学物理实验要使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及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与认识;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2)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基本技能实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模电、数电)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拖动基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MATLAB 及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等。

  其中,基本技能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拖动基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为单独设课单独考核的实验。

  专业基础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工程思想的基础,也是奠定电气工程学科理论研究的基石。

  (3)专业课实验: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实验、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工厂供电实验、虚拟仪器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DSP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等。

  其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工厂供电实验为单独设课单独考核的实验。

  专业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接近工程实际,通过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的工程意识受到初步训练。

  2.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和湖北师范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教改精神的教学大纲,精选、优化了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的深浅把所有实验项目分成了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同时逐步将实验内容从以验证性为主转变为以应用性和设计性为主。

  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往的硬性规定的试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具体要求为:

  (1)基本实验:包括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实验和基本方法原理验证实验两类,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识,为以后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指导教师可以给出部分实验项目以供学生选做,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实验项目。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整个实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包括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完成实验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等,而教师只负责指导。

  3.结合实验课程特点,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

  工科实验是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实验成绩是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结果,因此实验成绩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建立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标准,逐步完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开设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

  以往由于实验课时比例小,考核大多依附于理论课上,为强调实验课的重要性,应将大部分实验课程独立开课,这样就可以将实验课考核与理论课考核区分开来。

  另外,考核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具体考核记分方法如下:

  (1)平时成绩评定(占30%)。

  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情况,现场打分。

  (2)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报告占35%+考勤占5%)。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情况进行打分。

  该项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编制工程实验报告的能力。

  另外,考勤是根据学生每次实验时出勤情况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占30%)。

  根据实际情况,期末实验课程考试分为实验操作考试和实验理论考试两种。

  实验操作考试更能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验过程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应以实验操作考试为主。

  三、加强双师型实验队伍建设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地方师范院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加上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工科专业的实验师资队伍根本达不到实验独立设课的要求。

  要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就必须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因此,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当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

  第一,学校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稳定实验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方面要给予倾斜。

  第二,要加大培训力度。

  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做好“产、学、研”工作。

  鼓励理论课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中来。

  加强对新上岗实验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积极开展“导师制”;同时鼓励新进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培养双师型队伍。

  第三,要加大引进试验教师的力度,特别是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充实实验队伍。

  四、结束语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应在吸收理工科实验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完善、更新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加强实验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突出实验课程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工程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曾东和,姚志刚,等.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41-42.

  [2]邹红玉,江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7,(1):80-91.

  [3]戴风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150-151.

  [4]石彪,刘利枚.商科院校工科专业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0-112.

  [5]万鸣,古滨.材料力学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98-100.

  [6]罗正祥,郝钦伟,高翔.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98-100.

  [7]骆进仁,张蕊.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2010,(3):111-112.

【师范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相关文章:

关于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论文03-18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改革与开展论文01-15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论文04-15

师范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3-13

生物制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5-29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01-20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与思考论文03-15

师范院校美术学素描教学改革思路论文03-11

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