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1-02-02 13:32:59 计算机应用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兴趣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兴趣的培养【1】

  【摘 要】兴趣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习的最好老师。

  本文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缺乏真正的兴趣这一状况,指出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学习兴趣;人格魅力;语言艺术;教学方法;授之以渔;积极评价

  学生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热情很高,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特别是男学生喜欢聊天、听音乐、看电影。

  老师布置了上机练习,时常会有几个学生偷着玩游戏,这就影响了旁边想做练习的学生也想玩,课堂上就会乱了起来。

  搞得老师每节课都很疲惫。

  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兴趣只是表面不是真正的兴趣。

  是学生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我想这里,教师有着主要的责任。

  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关键还是在教师。

  那用什么来驱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以下几点来简单的谈一谈体会。

  一、和学生交朋友,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和影响学生的兴趣

  在教师办公室,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真是难教。

  但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学生在私下议论:某个老师真凶,经常罚我们,还有那个老师也是。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可见一斑,而这样的隔阂又谈何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学生对某科老师的感情和兴趣,可直接迁移到该学科的学习上来。

  放下传统教师“严”的面孔,与学生交个朋友,在师严与学生的心灵间搭建一座桥梁。

  多说鼓励的话少做批评的行为,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是一位可亲近、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只有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提高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用你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对你所授学科的兴趣。

  二、钻研教材和学生,用语言艺术在教案和教学中有情感的描绘,抓住学生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技能操作为主的学科,因此很多老师说教计算机应用基础多轻松,只教一点点时间,剩下都是学生在操作。

  就本人而言,一节课最多讲授一半的时间,有些课学生能自主完成的我少讲而不多说,所以有时一节课只讲几分钟。

  但要顺利并高效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易事,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也不能闲着的。

  要想高效的完成教学内容,这得有赖于课前精心的准备。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都是教师精心备课,全盘考虑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恰当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的智慧结晶。

  备课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它关乎的教学因素很多,特别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固有的基础差别很大,这给备课增加了难度,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

  教案要用艺术的语言撰写,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情感的表演出来。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感悟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教师调控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和气氛,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灵感的迸发。

  有时教师的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微笑,要比教师口头表扬有效得多,给学生留下心灵的撞击味比所得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三、抓住学生特点,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兴趣、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合理的运用相应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授文件夹和子文件夹的关系时,我运用了比喻法:“文件夹就像一棵大树,子文件夹就像树枝。”诸如此类比喻,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学习指法时比较枯燥无味,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学有打字游戏的软件如《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

  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知识。

  四、“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深化学生的兴趣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师在教案中不光要有教学的知识内容、要点,更要有“授之以渔”的精神,让学生学习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面对知识大爆炸、知识经济的到来,特别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更新换代很快,几年前还是Windows95、98,现在已经没有几人在用了。

  这些难道还得从头再认真的,每个细节的学习吗?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一定不要满足于学生懂得了多少知识,有时要给孩子一些困难,引导学生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努力发现、创造。

  五、积极准确的评价学生,升华学生学习的兴趣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改中要求“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由此可见,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而许多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

  讲完课,学生操作完也到下课时间了,没有了评价。

  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做好作业,却没有了学习的结果,作业做好了又会怎么样呢?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越多人注意到他,给予的评价越多,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好,责任感就越强。

  因此我在每节课上都会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评价。

  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电子档案袋或教师观察法来进行表现性评价等方法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中职非计算机专业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要让学生对其有真正的学习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精心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语言,灵活的方法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学好、学懂计算机应用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艳玲.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1,(4).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黄甫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何克抗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2】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教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技工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想学、乐学、可学,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让学生能学会对基本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过程设计

  1.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所用的教材,然后精心地对它进行加工处理,并且有目的地收集有关资料,与所用教材有机结合,还必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

  如果教师对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动态不闻不问,光知道照本讲解,就有可能把错误信息传授给学生。

  例如:新型的CIH病毒攻击的是计算机硬件,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关于病毒的危害仅涉及对软件的破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他们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除了课堂的讲解和实践的指导,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自由时间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多翻阅一些有关计算机的报刊杂志,增长知识,弥补课堂知识的局限性。

  1.2 以应用为目的,以兴趣为动力。

  对于大多数技校生来说,将来绝大部分不会从事计算机的科研与开发,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就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如学习PowerPoint2000应用知识时,教师先把任务提交给学生,要求在本章内容结束时,能利用本章知识把个人的简历制成演示片,并要求对其中幻灯片的表现效果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以应用为目的进行作业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就有方向性,任务完成了,他们也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如果说由于应用的目的,学生会出于外在压力“要我学”,那么,由于兴趣的缘故,学生会出于内在动力变成“我要学”,在兴趣的作用下,学习不但更主动,而且也更有效,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学习。

  1.3 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台阶 学习计算机,特别是以应用为目的学习,如果没有实践作为基础,如同在空中造楼阁。

  我认为学习计算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知其然,在循序渐进中知其所以然。

  如有机会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是学习硬件基础知识的最好铺垫。

  学生对主板、CPU、内存、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显示卡、键盘等硬件就有感性认识。

  以这些感性认识为基础,学习相关的硬件知识就不会过于抽象;学习WORD排版,教师不妨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先让他们选出一张他们感兴趣的报纸,以这张报纸为参考,要求他们分别用WORD来重新排版(小组成员少用两人,多则五人),最后都打印出来,再一起讨论哪组的打印效果最好。

  通过输入、改错、插图、制表、排版、打印,学生会更清楚WORD功能,并且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对于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技校学生来说,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很重要,但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只会组装电脑,却不懂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只会用现成的应用软件,却不懂软件的基本知识,若电脑出了一点问题,就慌了手脚,束手无策,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所以,理论的学习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

  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个隐含新知识点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的方法。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做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

  2.2 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有的放矢地自觉训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放羊式”的上机是不能取得实效的。

  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深化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在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可以指点一下后进生。

  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带着学生有任务的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教师应归纳总结。

  对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不同的帮助,让每个人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任务。

  3.教学模式

  3.1 边讲边练。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如果在写论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及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那么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对于技校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所学知识茫然不知所措,上过一、两堂课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

  一堂课我们一般应该安排20-2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根据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让学生实践一下。

  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熟练掌握。

  3.2 精讲多练。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讲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

  实际上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思考,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3 分层次教学。

  目前,技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在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比农村学生多,甚至有些农村学生从没碰过计算机。

  这样的现象,给技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学习新内容时,先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

  基础差的学生需要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另外的任务。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想学、乐学、可学,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让学生能学会对基本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杨建荣.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保障.2004.

  [3] 江兆祥.创建和谐教育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2005.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兴趣的培养】相关文章:

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论文03-08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适应素质培养的改革探论文03-16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08-28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论文03-2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论文12-25

浅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18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1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论文03-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调研论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