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

时间:2022-11-22 17:51:08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了由郭旭莉和吕琳全面主持负责,有王晓华、李雯、冯楠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各司其责,制定好课题实施总方案。

  (2)、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制定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3)、做好资料收集,分类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讨论,邀请专家理论指导。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课题成员分工设施方案

  (2)、课题成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课题进行小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4)、撰写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题部分:本园各年龄段幼儿的户外活动。

  措施:

  一:组织各年龄段幼儿家长及教师收集户外器械所需物品,例如:纸箱,奶粉罐,矿泉水瓶等,并进行简单的器械制作与装饰。使其符合各年龄段幼儿户外活动游戏的要求,并将其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合理的进行投放,教师观察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及各种器械的使用情况,根据观察记录进行器械投放的调整,和幼儿活动的引导。

  二:根据园中实际情况将户外场地进行划分,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各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实施场地划分之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有效合理的制定出新的方案。

  三:根据新《纲要》及各地方一年四季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时间安排。

  四: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幼儿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器械。中大班幼儿可以和教师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五:阶段性小结,各年龄段教师交流总结幼儿在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使用的情况。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2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

  当今闻名遐迩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把个案记录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界被公认为最优秀的教育方法。个案记录不是纯粹的活动记录,它的使命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儿童进行关注时,能更好的遵循新《纲要》的精神,让它更有利于针对每个儿童的教育和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让教师自主、深入的去寻求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它体现的是被观察对象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儿童与教师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前,上海儿童基金会普陀幼儿园,开始了有关“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幼儿和幼儿园教育”的课题研究。该课题研究从加登纳和瑞吉欧的合作研究《让儿童的学习看的见》中获得灵感,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幼儿教育家乔治·富门的指导和帮助。国内外进行丰富的个案研究,如:“幼儿家园行为不一致”的个案研究、“幼儿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幼儿多动行为”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让老师看到了“记录”的价值,教给老师记录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指导我们的研究。

  二、课题实施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们在研讨有效教学时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不具体,没有把握教学难点、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难点;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反映,灵活驾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备课时备幼儿不充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够了解,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就是观察了解、分析幼儿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记录的实践研究促进幼儿园的有效教学,这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的特色,应当因人而异,在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何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面对所有的孩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无疑,开展个案研究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个案教育研究能促使教师围绕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我们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体现。

  3.我们幼儿园的办学思想——顺天应人、以智启智,这就意味着要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原则,要有对幼儿快乐学习生活的追求,要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幸福生活的乐园。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求我们心系幼儿,真心关心幼儿,关注并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从孩子的角度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有用智慧启发幼儿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学技巧。个案研究是贯彻办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研究能加快办学思想建设的步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课题实施的理性思考

  1.课题概念的诠释

  ⑴“幼儿”指3—6岁的儿童。(本研究对象指本园在读幼儿)

  ⑵“幼儿个案记录”指各研究者根据本班实际,确定研究对象,对个别或少许几名幼儿的生活、学习过程或现象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是案例的记录,也可以是连续跟踪的观察记录,记录的方式可以是笔录,也可以是量表统计,还可以摄像、摄影等。

  ⑶“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指对观察记录的幼儿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进行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相关理论支撑

  ⑴“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瑞吉欧人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这一思想,反对教育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心在教师、教材,唯独不在儿童的“无儿童”的现象,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论点。

  ⑵瑞吉欧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最独特的贡献,就是把“记录”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琳莲·凯茨认为,瑞吉欧的“记录”为幼儿教育提供的是基本的、同等重要的革新。第一,记录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第二,记录是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经验;第三,记录是教师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第四,记录提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瑞吉欧教育体系使业内和业外的人士都感到震撼,并为之折服,在很大程度上与瑞吉欧教育体系所建立的丰富“文档”是有关联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点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坚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儿童为前提,确保个案记录研究的真实性。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教师在观察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带个人感情色彩,都应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把自己的、幼儿的行为、语言都如实记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生动、具体的资料。

  不干扰幼儿。记录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特别在“点点滴滴”中避免因记录而干扰幼儿的活动,否则记录只会流于形式;不喧宾夺主。观察记录只是为教育服务,不为了记录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为了记录而放弃了对幼儿的指导,美其名曰:“为了记录”这本身就违背了记录的初衷。

  2.可能创新之处

  (1)对寻常幼儿的个案记录更全面、细致、丰富、具体。

  (2)个案记录的开式多样化(文字、图片、照片或录像),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观察更敏锐,教学策略更有效,更能体现教师的智慧。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

  1.研究目标

  总目标:

  通过幼儿个案记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真实记录整理、准确分析个案,学会从个体到整体的个案研究方法,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

  (2)联系个案记录研究,更有效的开展备课、上课、评课。

  2.研究内容

  (1)个案记录的内容包括个案记录研究对象的确立、如何观察并记录幼儿一日生活、记录的方法、怎样分析记录的内容以及怎样评析记录的过程。

  (2)通过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促使教师全方位的备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设计、组织评价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3)个案记录促进有效教学。备课时教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把握重点,

  掌握突破难点的策略;在课堂中教师及时反映、灵活驾驭;课后教师及时记录分析评价课堂的有价值的研究现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学习古今中外有关个案记录的理论知识以及个案记录的研究方法,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个案记录的操作策略。

  (3)个案研究法:老师们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片段或过xxx实的记录下来,加上情境分析和反思、感悟,进一步提升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这就是个案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各个不同的研究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实践操作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4.研究重点

  (1)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探索影响个别教育的相关因素,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2)积累丰富的个案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3)找出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方法。

  5.研究思路设计

  (1)组建一支具有一定实践和研究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团队。聘请市、县教科研的专家为课题顾问,对课题的理论支撑、研究方向、总结提升等方面做指导。

  (2)对幼儿个案进行及时的分析、整理,有效的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6.研究步骤构想

  (1)准备阶段完成选题,选好子课题,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制定研究计划。包括:划分工作阶段的程序,确立工作内容,安排工作时间,规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

  (2)实施阶段课题开题。研究者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工作。按月、按学期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分析,定期总结交流。

  (3)总结阶段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价值判断,形成研究报告,并整理相关的论文集。

  五、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1)本课题组核心人员均为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工作平均为12年,多次与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均取得过研究成绩。

  (2)本课师组为学习型团体,成员们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很强。

  (3)本课题组围绕课题已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了大量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务实的调研工作。

  (4)本课题能自筹研究经费,保障研究时间。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并突显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质,真正引领他们跨进艺术的门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还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凭借直觉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离现实的“原生态”。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他们的画应该是天真可爱且随心所欲、幼稚纯朴且无所顾忌的,正是这种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的思维方式无意中契入艺术的本体之中。

  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只是在机械地临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模仿和临摹书上的画,就是强迫儿童依从别人的感受,改变自己的感觉,长期以往自己的感觉就会迟钝,丧失了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增加了孩子的挫折感,这时丢掉的不仅仅是能画象的“功夫”,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因此,我认为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否合理?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影响有多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就是我本次选题的缘由。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示范

  研究范围: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课题含义:通过对幼儿绘画活动“示范法”的探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1、本课题是在我园美术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生成的,并进一步加深研究,将过去的“示范、模仿”为主的传统美术教法与现今提倡的教师“不示范”的教法进行选择和再组合,因此具有可行性和发展延续性。

  2、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采用的“示范法”,具体从是否需要教师示范、进行教师示范的时机及教师示范的方法三方面展开。

  3、该课题负责教师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区北郊教工幼儿园各年龄班中进行。

  第一阶段:调研(4月—6月)

  1、幼儿园美术教学情况摸底;

  2、研究任务:听幼儿园常规美术课,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示范画运用情况。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6月—8月)

  1、收集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

  2、研究任务:

  (1)分析不同教师、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生成作品的分析;

  (2)关于《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9月—11月)

  1、运用教学实验,验证不同示范情况下,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2、研究任务:在少示范或不示范的情况下,运用其他方式进行引导,观察幼儿的接受情况和绘画中的造型表现,体会教学效果。

  最后阶段:成果总结(11月—12月)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暂定)在结题期内完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第一阶段:调研

  写出阶段调研随笔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

  1、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中生成的幼儿美术作品和教师示范情况的简要分析。

  2、《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简单分析。

  第三阶段:教学实验阶段

  生成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4

  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研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xx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应该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家庭结构和孩子的养育方式都有所改变,应注意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要事无巨细,处处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三、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体弱、内向的孩子活动时常会碰撞;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却难以碰伤,我们总觉得侥幸。究其原因,其实不然。体弱的孩子平时不爱活动,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顽皮、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遇到危险时反应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伤害就小。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知道随季节和早晚增减衣服;春天吃预防感冒的药;二是对突如其来事件的灵活处理。孩子有时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处理一些较危险的事情,这就需要成人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总之,我们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培养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我们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综合考虑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整理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安全自我保护内容,通过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常规培养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一、开展各种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

  1、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们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同时又缺乏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动及户外游戏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幼儿知道危险存在。

  2、进行适当的锻炼、磨砺,提高幼儿自护能力。

  曾有专家作过实验,让家养的猫和老鼠呆在一个箱子里,猫不但不捉老鼠,反而与老鼠共同玩耍。原因就是这只猫一直都由主人饲养,没有吃过老鼠、也从没有看见猫吃老鼠,它也经丧失了捉老鼠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的孩子,他们是否也会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家知道,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会不会束手无策?因此,让年幼的孩子适当的锻炼、磨砺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他们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唯有靠充分的体育活动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家园合作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提醒家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让家长知道:每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失去了一次培养孩子发展能力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边,不在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等等。

  ②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5

  选题的缘由和目的

  (1)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

  (2)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需要;

  (4)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课题是在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及理论的基础上,就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素质发展方面做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述

  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和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活跃了幼教界的思想。重视早期儿童的智力发展成为当时的需要。这一时期的自然常识教育基本上是为智力服务的,内容局限于自然现象,教学方法仍未摆脱教师讲、幼儿观察与听讲的模式。9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教界借鉴了国外现代儿童科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在自然常识教育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较全面的改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全面的初步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单纯的表现为个体掌握科学知识量的多少,也不是单纯的表现为个体

  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而是个体表现出的一种热爱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内在综合品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以科技活动的方式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1.美国的20xx计划及有关科学教育研究

  2.国内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

  (1)在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和“八五”规划中,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均为重点研究课题。

  (2)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幼儿教师素质的制约,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始终未能开展。

  ①我国幼儿教育现状。

  ②幼儿教师科技素质现状。

  幼儿教师职前科技知识教育是薄弱环节(调查说明)。

  b.幼儿师范学校在校生科技素养水平不高(调查说明)。

  c.幼儿教师的科技教育能力和现代科技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调查说明)

  三、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1)关于幼儿科学教育。

  (2)关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教育含义。

  (3)关于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怎样研究

  在研究计划中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设计、研究数据的搜集方法及对数据的分析。在研究计划的结构中,它表现出来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6

  一、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年度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曹珍珍杨艳玲

  第四阶段(.):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阶段成果: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范文通用7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一幼儿(30人)和小二班幼儿(30人),其中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研究的步骤

  20xx年2月-3月,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0xx年4月,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商讨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20xx年5月,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20xx年6月,对幼儿在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出现的不良行为礼仪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这一系列不良礼仪的原因。

  20xx年7月初,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五、人员的分工

  张珺负责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结题,姚秧秧、蔡飞燕负责收集各项资料,刘碧波、何冬梅、林园做好实施方法的验证工作。

【幼儿积木游戏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游戏设计开题报告09-22

游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09-04

游戏论文开题报告12-04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研究开题报告11-12

幼儿园体育游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09-22

体育游戏论文开题报告09-22

2015游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09-23

游戏开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2-12

毕业设计游戏开题报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