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融合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论文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论文【1】
【摘要】:中药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千百年的医学实践和改革,如今已经逐步走向中药医学的现代化形式。
与此同时,临床医学已经立足于医学界的主导地位。
那么,如何让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发挥出比较强大的力量以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已经成为医学家及医学工作者。
目前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起来进行医学工作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 临床医学 相互融合
中药现代化就是把传统的中药医学所展现的优点、特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技术和趋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而让中药医学走向社会市场,并使之得到进步和提高。
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和普通百姓对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理念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意识,致使不能普及中药现代化,更不能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进步地融合,以致不能发挥出两者所蕴含的力量。
那么,如何加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进度,下面笔者就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1.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
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
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
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
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
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
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且将会大有成就。
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
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 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
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
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
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著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 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
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
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
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 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建立完善的新型中药的创新体系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
但是由于这种中药的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比如人才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设备、设施的欠缺等,都是中医药学的脚步滞留的原因。
所以必须加大以上客观和主观等的因素的改革,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立创新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的融合,以达到医学中一个新的高度。
3.4、 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中药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医学的课题,推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中药制成品的重要起步点是中药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共同配合,把中药的机理和作用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
由于中药理论和机理的抽象和繁琐,因此人们对中药的态度总是在接受与不接受的矛盾之间徘徊。
而如果把中药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机理融入到临床医学的研究课题之中,利用临床医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因此必须强化中药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医学的课题研究模式,使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进一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最终融合。
参考文献?
[1] 杨哲。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中南大学,2011.?
[2] 任天颖,郑大恒。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7(10).?
[3] 肖小河,王伽伯。转化医学:让中药现代化又快又好走进临床。中草药,2012,43(1).
临床医学检验紧密结合现代化管理【2】
摘要: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
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
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检验;现代化;管理
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工作,一个准确的结果,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准确或错误的结果会给病人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检验科除了加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定,开展全程质控以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学习临床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而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科对结果解释及进一步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众多相同意义项目中如何精选更有价值的项目。
因此双方的紧密结合、沟通、对话,十分必要。
是使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 实施现代化管理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设备。
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
近几年来在检验人才的结构和人员素质上也有极大变化,一些本科学生也充实到实验室,加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实验室内联网,甚至全院各科室都网络化,检验信息可以很快地传给临床科,因此作为检验科管理者要及时意识到这种现状和发展。
对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验室认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核心,实验室认证在国际上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其在规范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结果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规定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即将颁布共六章二十七条,说明对实验室已纳入法制化管理。
其中有些规定,与国际性文件(CLIA88,ISO文件)要求相同,执行此办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认可,将有利于国际接轨,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有利措施。
2 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往往是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测。
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
而不应该把二、三十种 [3]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都或大部分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
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它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准确度、精敏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了解不够。
故更有必要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检验人员请教,或去检验科进行若干周的见习。
请检验科负责人,特别是请检验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胸中有数。
3 取得医护人员及接触病人标本的有关人员的支持
检验结果的质量除了检验科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外,还与医护等人员有直接关系:比如: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传送(院内院外)等。
都是分析前质控内容,这些环节处理不当,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变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如,在做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测定时,对病人饮食应有所限制,医生应向病人提出要求。
标本采集时病人体位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有报道证明[4]病人在卧位30min与直立后30min取血测胆固醇 可升高9.6%,甘油三酯增加11.3%。
其它项目(HDL-C、白蛋白等),也因体位不同而所测结果不同,同一病人在门诊常取坐位采血,而病房早晨又常取卧位采血,故两次的结果一定会出现差异。
运动前后所采标本之间也有所差异。
转送标本不及时也影响检测结果。
夏季气温高,病房病人尿液标本若不及时送检会使尿液腐化。
在病房医生下医嘱后,护士往往先忙于自己的主要工作(配药、输液等),而后采血送检,造成分析前标本的变异。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克菲.创刊词.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1
[2] 陈宏础.临床实验室必须规范化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0,1:36
[3] Sohuppan D,Stolzol u,Oesterling C,et al.Serum assays for liver fibro-sis.J Hepotol,1995,33(supplz):82-88
[4] 内部资料:天津市检验学会讲座资料,1999,10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论文】相关文章: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融合论文10-09
临床医学论文中药10-01
临床医学发挥西药的中药特性研究论文10-09
浅谈旅游和电子商务的融合论文10-12
临床医学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论文10-08
制药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10-05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发展新趋势的论文10-09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发展新趋势论文10-08
艺术与篮球活动的融合论文10-12